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陈锡冰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本套试卷共22小题,请问学们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造慷慨的“富一代” 杨照 新近走红的卢星宇认为公众对“富二代“有所误解,她呼吁更多“富二代”参与 到公益事业中,可 为什么在基督新教社会里,没有“富二代”的现象,更少有“富二代”炫富的问 题? 从现实角度看,今天的欧盟分成两种国家一一陷入财政危机的国家和维持财政健 全的国家。换成由历史传统的角度看,欧盟国家可以另外分成两种一一天主教国 家和基督新教国家。将这两种角度放在一起比对,就呈现了巧妙的迭合:发生财 政困难的国家,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都是天主教国家:相对收支纪律良好 的如德国、荷兰,则都是基督新教国家;而传统上中央属天主教,南方却有大量 新教徒的法国,财政状况也就刚好居于两者中间。 这样的迭合,不是偶然。新教改革就是针对天主教会只讲究仪式,鼓吹人只要上 教堂顺从教会,多对教会捐献就可以获得救赎而来的。新教主张人可以自己阅读 《圣经》,自己获得虔信,靠自己的真实、深刻信仰,而非教会的保证来获得上 帝的认同。因而新教传统中,格外强调发自内心的纪律,内在的信仰比外在的限 制规范重要得多 新教中最极端的加尔文教派,宣扬“预选”的信念。人是否能获得恩宠 救赎,早就预定好了,人不可能予以影响,不能以任何仪式或“赎罪券”和上帝 进行交易。他们相信:获得“预选”的人,会在世间生活上显现他们和一般“罪 人”不同的地方,上帝的祝福会让他们在世间成功,却又远离各种欲望的诱惑, 不会因为成功而带来堕落。成功且节制,是“选民”最明确的表征。 个世纪前,德国社会学家韦伯( Max Weber)整理了这样的信念产生的效 果。为了证明自己是“选民”,获得心中安慰,加尔文教派信徒有强烈动机努力 工作获取财富,但成功取得财富之后,他们却绝对不会挥霍享受,而是继续过着 勤俭的生活,若是露出奢侈浮夸的行为,岂不就表示他们不是“选民”了吗?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有力地论证了:这样一种信 仰带来的焦虑及其连带的行为,促成了资本主义在荷兰、德国、美国等地的兴起 拼命赚钱却不敢花钱享乐,只能将赚来的钱不断投入事业中去赚更多的钱,才得 以累积愈来愈庞大的资本啊 今天当然很少有纯粹的加尔文教徒了,但是信仰创造的传统却可以持续 发挥影响。所以新教国家对于髙度消费、赤字欠债,保留了髙度的戒慎,乃至反 感态度。除此之外,新教国家的富人们,看待财富的眼光,到现在也都还是受到 这种传统左右。 财富只是自己在世间价值的证明,不是拿来让自己或家人尽情享受的。 将财富留给儿女,让他们不劳而获,进而诱惑他们接近欲望罪恶,怎么会是对的 选择呢?
黑龙江省大庆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陈锡冰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分数:150 分 (本套试卷共 22 小题,请问学们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创造慷慨的“富一代” 杨照 新近走红的卢星宇认为公众对“富二代“有所误解,她呼吁更多“富二代”参与 到公益事业中,可 为什么在基督新教社会里,没有“富二代”的现象,更少有“富二代”炫富的问 题? 从现实角度看,今天的欧盟分成两种国家——陷入财政危机的国家和维持财政健 全的国家。换成由历史传统的角度看,欧盟国家可以另外分成两种——天主教国 家和基督新教国家。将这两种角度放在一起比对,就呈现了巧妙的迭合:发生财 政困难的国家,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都是天主教国家:相对收支纪律良好 的如德国、荷兰,则都是基督新教国家;而传统上中央属天主教,南方却有大量 新教徒的法国,财政状况也就刚好居于两者中间。。 这样的迭合,不是偶然。新教改革就是针对天主教会只讲究仪式,鼓吹人只要上 教堂顺从教会,多对教会捐献就可以获得救赎而来的。新教主张人可以自己阅读 《圣经》,自己获得虔信,靠自己的真实、深刻信仰,而非教会的保证来获得上 帝的认同。因而新教传统中,格外强调发自内心的纪律,内在的信仰比外在的限 制规范重要得多。 新教中最极端的加尔文教派,宣扬“预选”的信念。人是否能获得恩宠 救赎,早就预定好了,人不可能予以影响,不能以任何仪式或“赎罪券”和上帝 进行交易。他们相信:获得“预选”的人,会在世间生活上显现他们和一般“罪 人”不同的地方,上帝的祝福会让他们在世间成功,却又远离各种欲望的诱惑, 不会因为成功而带来堕落。成功且节制,是“选民”最明确的表征。 一个世纪前,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整理了这样的信念产生的效 果。为了证明自己是“选民”,获得心中安慰,加尔文教派信徒有强烈动机努力 工作获取财富,但成功取得财富之后,他们却绝对不会挥霍享受,而是继续过着 勤俭的生活,若是露出奢侈浮夸的行为,岂不就表示他们不是“选民”了吗?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有力地论证了:这样一种信 仰带来的焦虑及其连带的行为,促成了资本主义在荷兰、德国、美国等地的兴起。 拼命赚钱却不敢花钱享乐,只能将赚来的钱不断投入事业中去赚更多的钱,才得 以累积愈来愈庞大的资本啊! 今天当然很少有纯粹的加尔文教徒了,但是信仰创造的传统却可以持续 发挥影响。所以新教国家对于高度消费、赤字欠债,保留了高度的戒慎,乃至反 感态度。除此之外,新教国家的富人们,看待财富的眼光,到现在也都还是受到 这种传统左右。 财富只是自己在世间价值的证明,不是拿来让自己或家人尽情享受的。 将财富留给儿女,让他们不劳而获,进而诱惑他们接近欲望罪恶,怎么会是对的 选择呢?
富人在世时,不断创造更多的财富,财富本身,而非财富带来的欲望满 足,才是重点。等到富人年老即将离世时,他们也就很容易下定决心,将钱财捐 出来,让社会共享,给自己更好的名声,在上帝面前获得更有利的地位。 这样的社会,没有“富二代”的现象,更少有“富二代”炫耀财富的问 题。一方面减少了炫富带来的不公平情绪,另一方面创造了许多文化与慈善的公 益事业。不靠政府,靠想上天堂,在意上帝审判的富人自身,就能发挥财富分配 的公平机制,更能让许多没有市场商业机会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中国没有基督新教的背景,但我们可以看到别人的传统带来的好处,自主模仿学 习。炫富的“富二代”对谁都没好处,慷慨的“富一代”却能给社会带来来许多 美与善的空间哪种行为值得鼓励,应该很清楚吧 (摘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帝的祝福会让他们在世间成功,却又远离各种欲望的诱感,不会因为成功而 带来堕落,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都拥护上帝。 B.有强烈动机努力工作,获取财富,成功取得财富后,不会挥霍享受,继续过着 勤俭的生活,这是一个现代人理应的追求。 C.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富人对于高度消费,赤字欠债,,保留高度的 戒慎,乃至反感的态度。 D.“选民”有一个重要特征是,在离世时很容易下定决心,将钱财捐出来,让社 会共享,给自己更好的名声,在上帝面前获得更有利的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从现实与历史的角度观照迭合现象,接着对基督新教与天主教进行比 较,重点介绍了基督新教“预选”的念,并以著名社会学家韦伯的理论为佐证, 从而回答了引题中提出的在基督新教社会里,为何没有“富二代”的问题。 B.文章中间部分引用韦伯研究整理的结论,既解答了前面欧盟债务与宗教信仰巧 妙迭合的原因,也为文章后面新教国家没有“富二代”提供宗教伦理依据,在结 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文章最后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并提出“创造慷慨的‘富一代”"的观点。 这种水到渠成、卒 章显志的写法,使自己的观点立于坚实的事理论证之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D.本文表达了作者希望我们学习借鉴基督新教国家的传统经验,引进基督新教的 宗教信仰从而杜绝炫富的“富二代”、创造慷慨的“富一代”的基本观点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洲债务危机严重的希腊、意大利、西班牙都是天主教国家,维持财政健全的 德国、荷兰是基督新教国家,所以作者认为改变人的宗教信仰就能改变国家的财 政状况。 B.不同信仰的不同国家所出现的财政状况的历史与现实的巧妙地迭合,说明基督 新教国家格外强调发自内心的信仰比外在的限制规范重要得多。 C.新教中最极端的加尔文教派,并不否认人能获得恩宠救赎,而是认为人不能以 任何形式或“赎罪券”和上帝进行交易。 D.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有力论证了“预选”的信仰带来的 焦虑及连带行为,促成了资本主义在荷兰、德国、美国等地兴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富人在世时,不断创造更多的财富,财富本身,而非财富带来的欲望满 足,才是重点。等到富人年老即将离世时,他们也就很容易下定决心,将钱财捐 出来,让社会共享,给自己更好的名声,在上帝面前获得更有利的地位。 这样的社会,没有“富二代”的现象,更少有“富二代”炫耀财富的问 题。一方面减少了炫富带来的不公平情绪,另一方面创造了许多文化与慈善的公 益事业。不靠政府,靠想上天堂,在意上帝审判的富人自身,就能发挥财富分配 的公平机制,更能让许多没有市场商业机会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中国没有基督新教的背景,但我们可以看到别人的传统带来的好处,自主模仿学 习。炫富的“富二代”对谁都没好处,慷慨的“富一代”却能给社会带来来许多 美与善的空间哪种行为值得鼓励,应该很清楚吧! (摘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帝的祝福会让他们在世间成功,却又远离各种欲望的诱感,不会因为成功而 带来堕落,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都拥护上帝。 B.有强烈动机努力工作,获取财富,成功取得财富后,不会挥霍享受,继续过着 勤俭的生活,这是一个现代人理应的追求。 C.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富人对于高度消费,赤字欠债,,保留高度的 戒慎,乃至反感的态度。 D.“选民”有一个重要特征是,在离世时很容易下定决心,将钱财捐出来,让社 会共享,给自己更好的名声,在上帝面前获得更有利的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首先从现实与历史的角度观照迭合现象,接着对基督新教与天主教进行比 较,重点介绍了基督新教“预选”的念,并以著名社会学家韦伯的理论为佐证, 从而回答了引题中提出的在基督新教社会里,为何没有“富二代”的问题。 B.文章中间部分引用韦伯研究整理的结论,既解答了前面欧盟债务与宗教信仰巧 妙迭合的原因,也为文章后面新教国家没有“富二代”提供宗教伦理依据,在结 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文章最后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并提出“创造慷慨的‘富一代”"的观点。 这种水到渠成、卒 章显志的写法,使自己的观点立于坚实的事理论证之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D.本文表达了作者希望我们学习借鉴基督新教国家的传统经验,引进基督新教的 宗教信仰从而杜绝炫富的“富二代”、创造慷慨的“富一代”的基本观点。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欧洲债务危机严重的希腊、意大利、西班牙都是天主教国家,维持财政健全的 德国、荷兰是基督新教国家,所以作者认为改变人的宗教信仰就能改变国家的财 政状况。 B.不同信仰的不同国家所出现的财政状况的历史与现实的巧妙地迭合,说明基督 新教国家格外强调发自内心的信仰比外在的限制规范重要得多。 C.新教中最极端的加尔文教派,并不否认人能获得恩宠救赎,而是认为人不能以 任何形式或“赎罪券”和上帝进行交易。 D.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有力论证了“预选”的信仰带来的 焦虑及连带行为,促成了资本主义在荷兰、德国、美国等地兴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想起苏州 胡跃先 想起苏州就想起江南的烟雨红颜,江南的杏花春雨,江南的小花伞。苏州的婉 约细腻大抵就在那一城一水,一花一叶了,是的,苏州的城是梦幻迷离的,天下 园林在江南,江南园林在苏州,可见她的风姿绰约。拙政园的大气,留园的小巧 玲珑都好似一幅幅醉人的写意画,那画上有桃红柳绿,有燕子来时月满西楼,也 有吴山点点愁。那一扇扇古老的门楼里都是一个个散发着幽香的故事,那故事里 有动人的歌谣和图画 想起苏州就想起唐伯虎,想起唐伯虎就想起他的桃花庵,想起桃花庵就想起他的 《桃花庵歌》和《落花诗》。在月夜孤凄的夜晚,在红消香断的白天,吴门四才 子和吴中四杰的唐伯虎踏歌而来一—“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 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是唐伯虎的潇洒。 “别人笑我忒风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又是痴迷的——“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再看他的《落花诗》,我们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花 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羨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衰老形骸 无昔日,凋零草木有荣时。和诗三十愁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这是不是与曹 雪芹的《葬花吟》有些相似呢?是的,简直与林黛玉一个口吻,一样的哀怜。再 看林黛玉也是出生在苏州,也许就是拙政园或留园的大家闺秀,10岁以前她就 在那里吟诗绘画做女红。那青砖黛瓦,绿树红墙,还有那一溪的桃花,成就了她 生的聪明,也注定了她的冰肌玉骨。她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女子,可惜寿 年不终,早早地夭折了,带走的是红楼的遗恨,带不走的是苏州的雨,苏州的风, 苏州的春花秋月,苏州的小桥流水。我们在记住黛玉的同时,也记住了苏州这座 美丽的城市。是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难道不认为林黛玉的冰雪聪明 和她的兰香蕙质不就是这座城市的代名词吗? 黛玉姑娘手中的那把小花伞又传过了百年,那三月的雨仍是那样多情和柔软。我 是二十年前去的,在苏州我看到了最美的风景,最美的女人。就在虎丘山下,我 邂逅了秋香,她和唐伯虎款款而来,他们在雨中相遇,共用一把小花伞,深情 顾,情动千年。他们习字作诗,绘画绣花,不染尘埃,不求闻达,心无旁鹜,只 在山林。虽然在我是梦的幻影,然而,我思故我在。我见到的游人,以及那一个 个红男绿女难道不是秋香和唐伯虎吗?你看他们多么相爱,多么风流袅娜 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 两千多年前兵学大师孙武在这里操练兵马,威震三军。吴王的美人不听招呼,他 挥刀砍下他们的头颅,从而一呼百应,苏州从此寒光无比。天幕血红,孙武带领 吴国的军队南征北战,攻齐攻楚攻越,一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 而成就了千秋兵学宝典《孙子兵法》。但是后来孙武还是归入五湖明月,和他的 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所以世界上的东西绚丽总是暂时的,唯有平 淡才是永恒的。天心月满,人有几何? 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雨更是下个不停,想必苏州的雨也分外撩人, 那拙政园的荷塘,那枫桥的绿水,以及那满街满巷的俏丽女子和他们手中的小花 伞都牵动着我的情思。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想起苏州 胡跃先 想起苏州就想起江南的烟雨红颜,江南的杏花春雨,江南的小花伞。苏州的婉 约细腻大抵就在那一城一水,一花一叶了,是的,苏州的城是梦幻迷离的,天下 园林在江南,江南园林在苏州,可见她的风姿绰约。拙政园的大气,留园的小巧 玲珑都好似一幅幅醉人的写意画,那画上有桃红柳绿,有燕子来时月满西楼,也 有吴山点点愁。那一扇扇古老的门楼里都是一个个散发着幽香的故事,那故事里 有动人的歌谣和图画。 想起苏州就想起唐伯虎,想起唐伯虎就想起他的桃花庵,想起桃花庵就想起他的 《桃花庵歌》和《落花诗》。在月夜孤凄的夜晚,在红消香断的白天,吴门四才 子和吴中四杰的唐伯虎踏歌而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 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是唐伯虎的潇洒。 “别人笑我忒风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又是痴迷的——“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再看他的《落花诗》,我们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花 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衰老形骸 无昔日,凋零草木有荣时。和诗三十愁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这是不是与曹 雪芹的《葬花吟》有些相似呢?是的,简直与林黛玉一个口吻,一样的哀怜。再 看林黛玉也是出生在苏州,也许就是拙政园或留园的大家闺秀,10 岁以前她就 在那里吟诗绘画做女红。那青砖黛瓦,绿树红墙,还有那一溪的桃花,成就了她 一生的聪明,也注定了她的冰肌玉骨。她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女子,可惜寿 年不终,早早地夭折了,带走的是红楼的遗恨,带不走的是苏州的雨,苏州的风, 苏州的春花秋月,苏州的小桥流水。我们在记住黛玉的同时,也记住了苏州这座 美丽的城市。是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难道不认为林黛玉的冰雪聪明 和她的兰香蕙质不就是这座城市的代名词吗? 黛玉姑娘手中的那把小花伞又传过了百年,那三月的雨仍是那样多情和柔软。我 是二十年前去的,在苏州我看到了最美的风景,最美的女人。就在虎丘山下,我 邂逅了秋香,她和唐伯虎款款而来,他们在雨中相遇,共用一把小花伞,深情一 顾,情动千年。他们习字作诗,绘画绣花,不染尘埃,不求闻达,心无旁鹜,只 在山林。虽然在我是梦的幻影,然而,我思故我在。我见到的游人,以及那一个 个红男绿女难道不是秋香和唐伯虎吗?你看他们多么相爱,多么风流袅娜。 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 两千多年前兵学大师孙武在这里操练兵马,威震三军。吴王的美人不听招呼,他 挥刀砍下他们的头颅,从而一呼百应,苏州从此寒光无比。天幕血红,孙武带领 吴国的军队南征北战,攻齐攻楚攻越,一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 而成就了千秋兵学宝典《孙子兵法》。但是后来孙武还是归入五湖明月,和他的 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所以世界上的东西绚丽总是暂时的,唯有平 淡才是永恒的。天心月满,人有几何? 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雨更是下个不停,想必苏州的雨也分外撩人, 那拙政园的荷塘,那枫桥的绿水,以及那满街满巷的俏丽女子和他们手中的小花 伞都牵动着我的情思。 (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文开头概写苏州城的梦幻迷离,风姿绰约,并以拙政园和留园的特点引出散 发着幽香的故事,以及那故事里的动人歌谣和图画。 B.我们看到唐伯虎既是潇酒的也是哀怜的两面,我们可以肯定人性都有两面性 苏州城也具有两面性,如拙政园大气,留园小巧玲珑 C.散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文中所写之景、之人,不在眼前的,乃是回忆,此 为虚;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雨更是下个不停,写现在,此为实。 D.“归入五湖明月,和他的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一句意味深长, “静静”是“平淡之意,“长眠”是“永恒”之意,“五湖明月”既寓意平淡, 又寓意永恒。 5.这篇散文以“想起苏州”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6.文中“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谈谈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中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跨界艺术家宋旦汉字艺术展近日在纽约开幕。 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 文化的瑰宝,宋旦用极其独特的创意手法让汉字散发出书画同源的本色之美、形 意之美和禅境之美。 宋旦此次创意水墨汉字展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将姓氏汉字融 入茶壶图案,远看是茶壶,近看是汉字。宋旦表示,他的创作指导思想就是努力 将汉字形象化、符号化,让懂汉字的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进一步 了解汉字深奥的内涵,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展览是宋旦汉字艺术海外 百城巡回展的其中一环,宋旦坚信,他的创意水墨汉字艺术将成为弘扬中华文化, 加深交流了解,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式,必将进一步体现我们的 文化自信,中华姓氏文化也将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进一形强化民族凝聚力的 独特文化符号。 (选自李秉新(宋旦创意汉字形象化让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心》,有删改) 材料二看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人或许会记得张一清,他是教育部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教学研究室主任,专注于语教学与测试研究。在这档中 央电视台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推出的电视节目中,张一清作为点评嘉 宾持续参与 近年来,原创文化电视节目颇受欢迎,从《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到《汉字英雄》《中国灯谜大会》,都聚集了不错的人气和口 牌。在张一清看来,这不仅仅是做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那么简单,而且是可以从 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节目的 人越来越多一一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与的 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 体作为支撑,现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 孩子越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 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还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 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散文开头概写苏州城的梦幻迷离,风姿绰约,并以拙政园和留园的特点引出散 发着幽香的故事,以及那故事里的动人歌谣和图画。 B.我们看到唐伯虎既是潇酒的也是哀怜的两面,我们可以肯定人性都有两面性; 苏州城也具有两面性,如拙政园大气,留园小巧玲珑。 C.散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文中所写之景、之人,不在眼前的,乃是回忆,此 为虚;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雨更是下个不停,写现在,此为实。 D.“归入五湖明月,和他的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一句意味深长, “静静”是“平淡之意,“长眠”是“永恒”之意,“五湖明月”既寓意平淡, 又寓意永恒。 5.这篇散文以“想起苏州”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 分) 6.文中“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谈谈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中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跨界艺术家宋旦汉字艺术展近日在纽约开幕。 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 文化的瑰宝,宋旦用极其独特的创意手法让汉字散发出书画同源的本色之美、形 意之美和禅境之美。 宋旦此次创意水墨汉字展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将姓氏汉字融 入茶壶图案,远看是茶壶,近看是汉字。宋旦表示,他的创作指导思想就是努力 将汉字形象化、符号化,让懂汉字的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进一步 了解汉字深奥的内涵,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展览是宋旦汉字艺术海外 百城巡回展的其中一环,宋旦坚信,他的创意水墨汉字艺术将成为弘扬中华文化, 加深交流了解,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式,必将进一步体现我们的 文化自信,中华姓氏文化也将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进一形强化民族凝聚力的 独特文化符号。 (选自李秉新(宋旦创意汉字形象化让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心》,有删改) 材料二 看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人或许会记得张一清,他是教育部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教学研究室主任,专注于语教学与测试研究。在这档中 央电视台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推出的电视节目中,张一清作为点评嘉 宾持续参与。 近年来,原创文化电视节目颇受欢迎,从《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到《汉字英雄》《中国灯谜大会》,都聚集了不错的人气和口 牌。在张一清看来,这不仅仅是做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那么简单,而且是可以从 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我从 2014 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节目的 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与的 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 体作为支撑,现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 孩子越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 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还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 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张一清说自己的第一本职工作是关注语文教学,第二是关注汉字本身。认识汉字 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而理解力的提高则能够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在 张一清看来,汉字里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接触中华文化的基本单元。 本世纪初,他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儿童的汉字认知研究”,探索如何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力。通过参与语文教师培训,参加语文教学教研活动,张一清 对儿童的语文教育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为了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孩子领略 文字的魅力,张一清在北京阅读季“书香校园”活动期间,前往中小学、国家图 书馆等地开设讲座,交流汉字文化 (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 有删改) 材料三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 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文字体系。从甲骨文、金 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汉字的构 造和演化过程,也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 知方式。 凝结着中国智慧的汉字,是迄今为止唯一存于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将我们源远 流长、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成一个整体。它所具有的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 美,使民族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包容能力。 单字信息含量大,又提升了文字的扩展能力和稳定性,使现代的我们仍然可以阅 读2000年前的古代文章,临摹古人的书法。 “天雨粟,鬼夜哭。”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惊心动魄的力 量。而今天,汉字随着海内外修习者的不断增多,也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散播 到世界各地。识字,更思“知”字。 (选自孟扬《汉字,筑起心中的长城》 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旦用独特的创意手法书写汉字的内容,他这样做是想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 喜欢汉字,进而了解汉字及中华文化,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 B.此次宋旦举办的汉字艺术海外百城巡回展,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国百家姓 为基础,把汉字形象化、符号化。中华姓氏文化也将成为全球华人寻根同祖,进 步强化民族凝聚力的独特文化符号。 C.《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作为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受关注 度越来越高,逐渐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这反映出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D.汉字凝结着中国智慧,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具有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美 的特点。其构造和演化过程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 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介绍了宋旦在美国举办的汉字艺术展开幕的时间、地点,也介绍了绘画 来源于汉字的本质特点和宋旦汉字艺术展在美国展出的具体内容和体现的社会 意义 B.材料二中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的关注度、参与率越来越 高,并且在各地的活动中学生参与不单是为了名次,还是因为他们愿意了解汉字 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民族历史
张一清说自己的第一本职工作是关注语文教学,第二是关注汉字本身。认识汉字、 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而理解力的提高则能够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在 张一清看来,汉字里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接触中华文化的基本单元。 本世纪初,他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儿童的汉字认知研究”,探索如何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力。通过参与语文教师培训,参加语文教学教研活动,张一清 对儿童的语文教育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为了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孩子领略 文字的魅力,张一清在北京阅读季“书香校园”活动期间,前往中小学、国家图 书馆等地开设讲座,交流汉字文化。 (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 有删改) 材料三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 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文字体系。从甲骨文、金 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汉字的构 造和演化过程,也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 知方式。 凝结着中国智慧的汉字,是迄今为止唯一存于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将我们源远 流长、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成一个整体。它所具有的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 美,使民族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包容能力。 单字信息含量大,又提升了文字的扩展能力和稳定性,使现代的我们仍然可以阅 读 2000 年前的古代文章,临摹古人的书法。 “天雨粟,鬼夜哭。”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惊心动魄的力 量。而今天,汉字随着海内外修习者的不断增多,也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散播 到世界各地。识字,更思“知”字。 (选自孟扬《汉字,筑起心中的长城》, 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宋旦用独特的创意手法书写汉字的内容,他这样做是想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 喜欢汉字,进而了解汉字及中华文化,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 B.此次宋旦举办的汉字艺术海外百城巡回展,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国百家姓 为基础,把汉字形象化、符号化。中华姓氏文化也将成为全球华人寻根同祖,进 一步强化民族凝聚力的独特文化符号。 C.《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作为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受关注 度越来越高,逐渐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这反映出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D.汉字凝结着中国智慧,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具有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美 的特点。其构造和演化过程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 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材料一介绍了宋旦在美国举办的汉字艺术展开幕的时间、地点,也介绍了绘画 来源于汉字的本质特点和宋旦汉字艺术展在美国展出的具体内容和体现的社会 意义。 B.材料二中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的关注度、参与率越来越 高,并且在各地的活动中学生参与不单是为了名次,还是因为他们愿意了解汉字 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民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