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综合模拟题(二) 使用时间:2018年12月9日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它能否真正超越人类,而在于它是否是一种 安全可靠的工具和人类是否对其拥有充分的控制权。就像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那样,虽然 它们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但人类拥有绝对控制权,所以人们相信它们是安全的 为了实现对其控制的目标,首先需要对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进行限定。虽然人工智能发 展迅速,但人类智能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目前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还远不如人类智能。我 们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信息存储、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让它在一些重大事件上做人类的 高级智囊,但最终的决定权仍在人类。比如,当我们把人工智能应用于军事领域时,我们可 以利用人工智能来评估危险程度,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但是否应该发动战争、如何作战等 重大决策,还是需要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正如霍金斯所说的那样:“对于智能机器我们也 要谨慎,不要太过于依赖它们。” 与限定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类似,我们也需要对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进行某种程度的限 定。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是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来看,尽 管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短短六十年取得的巨大进步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来它会取 得更大的突破。从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的现实情况来看,想要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 步伐是不现实的,但为了安全起见,限定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们应当还需要成立“人工智能安全工程”学科,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规范,确保 人工智能不能自我复制,以及在人工智能出现错误时能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安全。人 们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担忧的另一主要根源在于,人工智能的复制能力远胜于人类的繁衍 速度,如果人工智能不断地复制自身,人类根本无法与其抗衡。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安全标 准中,对人工智能的复制权必须掌握在人类手中。同时,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控制许可制度, 只有人工智能产品达到安全标准,才允许进行商业推广和使用 从源头上看,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是由人工智能技术造成的,可见,科学技术研究并非无 禁区。技术的发展成熟固然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但任何技术都有不确定性,且科技 产生的问题通常不能仅仅依靠科技本身得到圆满解决。因此,解决人工智能安全问题还需要
高三语文综合模拟题(二) 使用时间:2018 年 12 月 9 日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它能否真正超越人类,而在于它是否是一种 安全可靠的工具和人类是否对其拥有充分的控制权。就像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那样,虽然 它们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但人类拥有绝对控制权,所以人们相信它们是安全的。 为了实现对其控制的目标,首先需要对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进行限定。虽然人工智能发 展迅速,但人类智能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目前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还远不如人类智能。我 们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信息存储、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让它在一些重大事件上做人类的 高级智囊,但最终的决定权仍在人类。比如,当我们把人工智能应用于军事领域时,我们可 以利用人工智能来评估危险程度,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但是否应该发动战争、如何作战等 重大决策,还是需要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正如霍金斯所说的那样:“对于智能机器我们也 要谨慎,不要太过于依赖它们。” 与限定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类似,我们也需要对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进行某种程度的限 定。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是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来看,尽 管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短短六十年取得的巨大进步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来它会取 得更大的突破。从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的现实情况来看,想要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 步伐是不现实的,但为了安全起见,限定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们应当还需要成立“人工智能安全工程”学科,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规范,确保 人工智能不能自我复制,以及在人工智能出现错误时能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安全。人 们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担忧的另一主要根源在于,人工智能的复制能力远胜于人类的繁衍 速度,如果人工智能不断地复制自身,人类根本无法与其抗衡。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安全标 准中,对人工智能的复制权必须掌握在人类手中。同时,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控制许可制度, 只有人工智能产品达到安全标准,才允许进行商业推广和使用。 从源头上看,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是由人工智能技术造成的,可见,科学技术研究并非无 禁区。技术的发展成熟固然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但任何技术都有不确定性,且科技 产生的问题通常不能仅仅依靠科技本身得到圆满解决。因此,解决人工智能安全问题还需要
充分发挥外部进路的重要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上,如果人类没有绝对控制权,就无法确保其安全可靠 B.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在认知能力上还远不如人类,因为人类智能有自身优势 C.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从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步伐是难以阻止的。 D.人工智能的复制性是人类难以抗衡的,人类要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控制许可制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人工智能的可控性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保证人工智能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B.文章从限定自主程度和智能水平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强调人类要在人工智能发展中持积极态度。 文章先明确态度,接着分析对策,最后强调人工智能安全问题需发挥外部进路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拥有对很多事物的绝对控制权,人工智能安全的问题也应该会有解决的 方法 B.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解决很多问题提供信息帮助,但人类要把握最终决定权,而不能太过 依赖它们。 C.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但人类也可以在发展中限定人工智能的智能 程度。 D.科学技术研究有禁区,因而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出现也是必然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 努力 【答案】1.D2 3.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善人 老舍 汪太太最不喜欢人叫她汪太太;她自称穆凤贞女士,也愿意别人这样叫她。她丈夫很有 钱,她老是不客气地花着:花完他的钱,而被人称穆女士,她就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女子 并不专指着丈夫吃饭。 穆女士一天到晚甭提多忙。不说别的,就先拿上下汽车说,穆女士一一也就是穆女士! 一天得上下多少次。哪个集会没有她?哪件公益事情没有她?换个人,那么两条胖腿就
充分发挥外部进路的重要作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上,如果人类没有绝对控制权,就无法确保其安全可靠。 B. 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在认知能力上还远不如人类,因为人类智能有自身优势。 C. 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从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步伐是难以阻止的。 D. 人工智能的复制性是人类难以抗衡的,人类要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控制许可制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人工智能的可控性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保证人工智能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B. 文章从限定自主程度和智能水平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 C. 文章在论证中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强调人类要在人工智能发展中持积极态度。 D. 文章先明确态度,接着分析对策,最后强调人工智能安全问题需发挥外部进路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拥有对很多事物的绝对控制权,人工智能安全的问题也应该会有解决的 方法。 B. 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解决很多问题提供信息帮助,但人类要把握最终决定权,而不能太过 依赖它们。 C. 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但人类也可以在发展中限定人工智能的智能 程度。 D. 科学技术研究有禁区,因而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出现也是必然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 努力。 【答案】1. D 2. B 3. 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善 人 老舍 汪太太最不喜欢人叫她汪太太;她自称穆凤贞女士,也愿意别人这样叫她。她丈夫很有 钱,她老是不客气地花着;花完他的钱,而被人称穆女士,她就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女子, 并不专指着丈夫吃饭。 穆女士一天到晚甭提多忙。不说别的,就先拿上下汽车说,穆女士——也就是穆女士! ——一天得上下多少次。哪个集会没有她?哪件公益事情没有她?换个人,那么两条胖腿就
够累个半死的。穆女士不怕,她的生命是献给社会的:那两条腿再胖上一圈,也得设法带到 汽车里去。她永远心疼着自己,可是更爱别人,她是为救世而来的 穆女士还没起床,丫环自由进来回话。她嘱咐过自由们不止一次了:她没起来,不准进 来回话。丫环就是丫环,叫她“自由”也没用,天生的不知好歹。她真想抄起床旁的小桌灯 向自由扔去,可是觉得自由还不如桌灯值钱,所以没扔 “自由,我嘱咐你多少回了!”穆女士看看钟,快九点了,她消了点气,是喜欢自己能 气睡到九点,身体定然不错:她得为社会而心疼自己,她需要长时间的睡眠 “不是,太太,女士!”自由想解释一下。 说,有什么事!别磨磨蹭蹭的!” “方先生要见女士。” “哪个方先生?方先生可多了,你还会说话呀!” “老师方先生。” “他又怎样了?” “他太太死了!”自由似乎很替方先生难过。 “不用说,又是要钱!”穆女士从枕头底下摸出小皮夹来:“去,给他二十,叫他快走!” 穆女士的早饭很简单:一大盘火腿蛋,两块黄油面包,草果果酱,一杯加乳咖啡。吃着 火腿蛋,她想起方先生来。方先生教二少爷读书,一月二十块钱,不算少。不过,方先生到 底可怜,她得设法安慰方先生:“自由,叫厨子把鸡蛋给方先生送十个去,嘱咐方先生不要 煮老了,嫩着吃!” 穆女士咂摸着咖啡的回味,想象着方先生吃过嫩鸡蛋必能健康起来,足以抵抗得住丧妻 的悲苦。继而一想,以后索性就由她供给他两顿饭,那可就得少给他几块钱。他少得几块钱, 可是吃得舒服呢。她总是给别人想得这么周到;不由她,惯了。她永远体谅人怜爱人,可是 谁体谅她怜爱她呢?想到这儿,她觉得生命是个空虚的东西。工作,只有工作使她充实,使 她睡得香甜,使她觉到快活与自己的价值,她到书房去看这一天的工作, 她的秘书冯女士已在书房等一点多钟了。冯女士才二十三岁,长得不算难看,一月挣十 二块钱。穆女士的交际多么广,做她的秘书当然能有机会遇上阔人;假如嫁个阔人,一辈子 有吃有喝,岂不比现在挣五六十块钱强?穆女士为别人打算老是这么周到,而且眼光很远 见了冯女士,穆女士吸了口气:“哎!今儿又有什么事?说吧!”她倒在个大椅子上。 冯女士把记事簿早已预备好了:“穆女士,盲哑学校展览会,十时二十分开会;十一点 十分,妇女协会,您主席;十二点,张家婚礼:下午……
够累个半死的。穆女士不怕,她的生命是献给社会的;那两条腿再胖上一圈,也得设法带到 汽车里去。她永远心疼着自己,可是更爱别人,她是为救世而来的。 穆女士还没起床,丫环自由进来回话。她嘱咐过自由们不止一次了:她没起来,不准进 来回话。丫环就是丫环,叫她“自由”也没用,天生的不知好歹。她真想抄起床旁的小桌灯 向自由扔去,可是觉得自由还不如桌灯值钱,所以没扔。 “自由,我嘱咐你多少回了!”穆女士看看钟,快九点了,她消了点气,是喜欢自己能 一气睡到九点,身体定然不错;她得为社会而心疼自己,她需要长时间的睡眠。 “不是,太太,女士!”自由想解释一下。 “说,有什么事!别磨磨蹭蹭的!” “方先生要见女士。” “哪个方先生?方先生可多了,你还会说话呀!” “老师方先生。” “他又怎样了?” “他太太死了!”自由似乎很替方先生难过。 “不用说,又是要钱!”穆女士从枕头底下摸出小皮夹来:“去,给他二十,叫他快走!” 穆女士的早饭很简单:一大盘火腿蛋,两块黄油面包,草果果酱,一杯加乳咖啡。吃着 火腿蛋,她想起方先生来。方先生教二少爷读书,一月二十块钱,不算少。不过,方先生到 底可怜,她得设法安慰方先生:“自由,叫厨子把鸡蛋给方先生送十个去,嘱咐方先生不要 煮老了,嫩着吃!” 穆女士咂摸着咖啡的回味,想象着方先生吃过嫩鸡蛋必能健康起来,足以抵抗得住丧妻 的悲苦。继而一想,以后索性就由她供给他两顿饭,那可就得少给他几块钱。他少得几块钱, 可是吃得舒服呢。她总是给别人想得这么周到;不由她,惯了。她永远体谅人怜爱人,可是 谁体谅她怜爱她呢?想到这儿,她觉得生命是个空虚的东西。工作,只有工作使她充实,使 她睡得香甜,使她觉到快活与自己的价值,她到书房去看这一天的工作。 她的秘书冯女士已在书房等一点多钟了。冯女士才二十三岁,长得不算难看,一月挣十 二块钱。穆女士的交际多么广,做她的秘书当然能有机会遇上阔人;假如嫁个阔人,一辈子 有吃有喝,岂不比现在挣五六十块钱强?穆女士为别人打算老是这么周到,而且眼光很远。 见了冯女士,穆女士吸了口气:“哎!今儿又有什么事?说吧!”她倒在个大椅子上。 冯女士把记事簿早已预备好了:“穆女士,盲哑学校展览会,十时二十分开会;十一点 十分,妇女协会,您主席;十二点,张家婚礼;下午……
“先等等,”穆女士又叹了口气,“张家的贺礼送过去没有?” “已经送过去了,一对鲜花篮,二十八块钱,很体面。” “啊,二十八块的礼物不太薄,下午一共有几件事?” “五个会呢!” “甭告诉我,我记不住。等我由张家回来再说吧。 穆女士不想去盲哑学校,可是又怕展览会相片上没有自己,怪不合适。她决定晚一会儿, 正赶上照相才好。这么决定了,她很想和冯女士再说几句,倒不是因为冯女士有什么可爱的 地方,而是她自己觉得空虚,愿意说点什么……解解闷儿。她想起方先生来:“冯,方先生 的妻子过去了,我给他送了二十块钱去,和十个鸡蛋,怪可怜的方先生!”穆女士的眼圈真 的有点发湿了 冯女士早知道方先生是自己来见汪太太,她不见,而给了二十块钱,可是她晓得主人的 脾气,说:“方先生真可怜!可也是遇见女士这样的人,赶着给他送了钱去!” 穆女士脸上有点笑意:“我永远这样待人:连这么着还讨不出好儿来,人世是无情的!” “谁不知道女士的慈善与热心呢!” “哎!也许!”穆女士脸上的笑意扩展得更宽了些 “二少爷的书又得荒废几天!”冯女士很关心似的 “可不是,老不叫我心静一会儿!” “要不我先好歹地教着他?我可是不很行呀!” “你怎么不行!我还真忘了这个办法呢!你先教着他得了,我亏不了你!” “您别又给我报酬,反正就是几天的事,方先生事完了还叫方先生教。” 穆女士想了会儿,“冯,你就教下去,我每月一共给你二十五块钱,岂不是很好 “就是有点对不起方先生!” 那没什么,遇机会我再给他弄个十块八块的事;那没什么!我可该走了,哎!一天 天的,真累死人!” (节选自《老舍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穆女士拖着两条胖腿赶场式地奔忙于各种集会上,其为救世而不辞辛苦的形象跃 然纸上,让人感动不已 B.穆女士对“自由”的贸然进来回话心生怨气,她这种为社会而心疼自己、长时间休息的做 法,意在告诉人们为了奉献社会,需要保证长时间的睡眠
“先等等,”穆女士又叹了口气,“张家的贺礼送过去没有?” “已经送过去了,一对鲜花篮,二十八块钱,很体面。” “啊,二十八块的礼物不太薄,下午一共有几件事?” “五个会呢!” “甭告诉我,我记不住。等我由张家回来再说吧。” 穆女士不想去盲哑学校,可是又怕展览会相片上没有自己,怪不合适。她决定晚一会儿, 正赶上照相才好。这么决定了,她很想和冯女士再说几句,倒不是因为冯女士有什么可爱的 地方,而是她自己觉得空虚,愿意说点什么……解解闷儿。她想起方先生来:“冯,方先生 的妻子过去了,我给他送了二十块钱去,和十个鸡蛋,怪可怜的方先生!”穆女士的眼圈真 的有点发湿了。 冯女士早知道方先生是自己来见汪太太,她不见,而给了二十块钱,可是她晓得主人的 脾气,说:“方先生真可怜!可也是遇见女士这样的人,赶着给他送了钱去!” 穆女士脸上有点笑意:“我永远这样待人;连这么着还讨不出好儿来,人世是无情的!” “谁不知道女士的慈善与热心呢!” “哎!也许!”穆女士脸上的笑意扩展得更宽了些。 “二少爷的书又得荒废几天!”冯女士很关心似的。 “可不是,老不叫我心静一会儿!” “要不我先好歹地教着他?我可是不很行呀!” “你怎么不行!我还真忘了这个办法呢!你先教着他得了,我亏不了你!” “您别又给我报酬,反正就是几天的事,方先生事完了还叫方先生教。” 穆女士想了会儿,“冯,你就教下去,我每月一共给你二十五块钱,岂不是很好?” “就是有点对不起方先生!” “那没什么,遇机会我再给他弄个十块八块的事;那没什么!我可该走了,哎!一天一 天的,真累死人!” (节选自《老舍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中的穆女士拖着两条胖腿赶场式地奔忙于各种集会上,其为救世而不辞辛苦的形象跃 然纸上,让人感动不已。 B. 穆女士对“自由”的贸然进来回话心生怨气,她这种为社会而心疼自己、长时间休息的做 法,意在告诉人们为了奉献社会,需要保证长时间的睡眠
C.穆女士虽然很关心二少爷的学业,但也理解因方先生妻子去世而要荒废几天的实情,由衷 同情方先生的不幸遭遇,资助他钱,给他送鸡蛋等。 D.这篇小说主要以生动鲜活的人物对话和细致深入的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用穆女士自 己的言行心理给“善人”这一称号做了最好的注解。 5.小说中的穆女士真是一个独立、善良、忙碌、豁达的慈善家形象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 6.小说语言很有特色,极具讽刺意味。试结合文本加以具体分析 【答案】4.D5.不是。(1)她看起来“独立”,实则依靠丈夫。她一方面不客气地花着 丈夫的钱,一方面又怕自己在别人眼里“专指着丈夫”。(2)她看起来善良,实则虚伪。她 不愿被人称为“汪太太”,原因是想标榜自己的独立;她给仆人起名“自由”,而又对仆人 颐指气使:她看起来是怜悯方先生,其实是在算计方先生。(3)她看起来忙碌,实则空虚 她标榜自己“生命是献给社会的”“为救世而来”,却只是为了排遣空虚,打造“新女性” 形象;她看起来经常参加集会、公益活动,但对社会并无实际贡献,却在赚取名声。(4)他 看起来豁达,实则自私、冷漠,精于算计。在方先生死了太太后,用“二十块”打发他,埋 怨他荒废儿子的学业,并让冯女士取代了他。她孩打算供方先生两顿饭就要减少他的工资 让秘书冯女士兼冯先生的教职,却一共给她每月25元,比两人的工资加起来少了7块钱。 6.(1)在对比中极尽讽刺之妙。例如作者把穆女士以称谓来证明自己是独立女性和不客气 地花着丈夫的钱相对比,讽刺她经济上的不独立。再如,作者把穆女士给仆人起名为“自由” 与随意役使仆人相对比。(2)反话正说,追求讽刺效果。例如,小说称虚伪冷漠的穆女士为 “善人”。再如,作者把她本来极其丰富的早饭说成是“她的早饭很简单”。还如,作者把 本来极其自私冷漠的她说成是“永远体谅人怜爱人”“总是给别人想得这样周到”等等。(3) 用夸张式的描写进行有力讽刺。例如,小说描写穆女士拖着肥胖的双腿上下汽车的情景,让 人觉得可笑之极。再如,冯女士做她的秘书,她就认为人家当然有机会嫁个阔人,一辈子吃 喝不愁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文化产业近年来的表现,可以讲是“冰火两重天”。2014年,在“反四风”的形势下 演出市场及舞台演出制作公司60%倒闭,艺术品、画廊行业持续低迷;同时由于近年来文化产 业同质化、地产化、空壳化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的影视基地、文化产业园区以及主题公园
C. 穆女士虽然很关心二少爷的学业,但也理解因方先生妻子去世而要荒废几天的实情,由衷 同情方先生的不幸遭遇,资助他钱,给他送鸡蛋等。 D. 这篇小说主要以生动鲜活的人物对话和细致深入的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用穆女士自 己的言行心理给“善人”这一称号做了最好的注解。 5. 小说中的穆女士真是一个独立、善良、忙碌、豁达的慈善家形象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 6. 小说语言很有特色,极具讽刺意味。试结合文本加以具体分析。 【答案】4. D 5. 不是。(1)她看起来“独立”,实则依靠丈夫。她一方面不客气地花着 丈夫的钱,一方面又怕自己在别人眼里“专指着丈夫”。(2)她看起来善良,实则虚伪。她 不愿被人称为“汪太太”,原因是想标榜自己的独立;她给仆人起名“自由”,而又对仆人 颐指气使;她看起来是怜悯方先生,其实是在算计方先生。(3)她看起来忙碌,实则空虚。 她标榜自己“生命是献给社会的”“为救世而来”,却只是为了排遣空虚,打造“新女性” 形象;她看起来经常参加集会、公益活动,但对社会并无实际贡献,却在赚取名声。(4)他 看起来豁达,实则自私、冷漠,精于算计。在方先生死了太太后,用“二十块”打发他,埋 怨他荒废儿子的学业,并让冯女士取代了他。她孩打算供方先生两顿饭就要减少他的工资; 让秘书冯女士兼冯先生的教职,却一共给她每月 25 元,比两人的工资加起来少了 7 块钱。 6. (1)在对比中极尽讽刺之妙。例如作者把穆女士以称谓来证明自己是独立女性和不客气 地花着丈夫的钱相对比,讽刺她经济上的不独立。再如,作者把穆女士给仆人起名为“自由” 与随意役使仆人相对比。(2)反话正说,追求讽刺效果。例如,小说称虚伪冷漠的穆女士为 “善人”。再如,作者把她本来极其丰富的早饭说成是“她的早饭很简单”。还如,作者把 本来极其自私冷漠的她说成是“永远体谅人怜爱人”“总是给别人想得这样周到”等等。(3) 用夸张式的描写进行有力讽刺。例如,小说描写穆女士拖着肥胖的双腿上下汽车的情景,让 人觉得可笑之极。再如,冯女士做她的秘书,她就认为人家当然有机会嫁个阔人,一辈子吃 喝不愁。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文化产业近年来的表现,可以讲是“冰火两重天”。2014 年,在“反四风”的形势下, 演出市场及舞台演出制作公司 60%倒闭,艺术品、画廊行业持续低迷;同时由于近年来文化产 业同质化、地产化、空壳化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的影视基地、文化产业园区以及主题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