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等有十分密切 的关系,也是我们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圆有时是相对于缺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圆满”一语,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 中也可看出中国人重视艺术生命的一份用心。司空图《诗品雄浑》中云:“超以象外,至大 不可限制;得其环中,理之圆足混成无缺,如太极然。”在这里,圆即充满、周备、具足 体现在诗性艺心就是浑全充融。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一缕云,及至浩浩苍天、绵绵 大地,都可以大道涵括。 中国哲学中有一个著名比喻“月印万川”,最能体现充满圆融的特点。这个比喻有两层重 要的含义:一是万川之月,只是一月。江流宛转绕芳甸,何处舂江无月明,湛然寰宇,月光 朗照,天下万千江湖,无处不映出它的圆影。然万千个圆共有一圆,万种之月,只有一月相 照,一圆贯穿了万川之圆,散在江湖各处的异在之圆联成一个整体,只有一个生命。二是自 此一月,可观全月。由于散在江湖的万千之月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月均可窥见万千之 月的内在生命,任何江湖的月都是一个自我完足的生命世界。“万川之月”所透析出的哲学内 蕴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强调了万物都是一个自在圆足的生命这一重要特性 中国哲学的圆满具足说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情调,它实际上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儒 道佛中的充满圆融的生命哲学刺激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精神。由于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 响,中国艺术家总有一种自觉的超越意识,要尽广大,极精微,自有限而观无限,由当下而 观永恒。然而宇宙洪阔,天道苍苍,艺术要受到时空的限制,它总不能摆脱具体的实在,总 在关注一人一事一时一物,这便制约了艺术家的绵绵长思。万川之月自在圆融的生命哲学却 给了解脱这一难题的钥匙。艺术家既关心“一”,认为“山川即道”、“山水即天理”,万事万物 均是道的化身,但更关心的是“一切”,因为“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都是自在圆足的生 命整体。《文心雕龙》云“乘一总万”;《二十四诗品》云“万取一收”,其意大致相同 故中国艺术家更重视当下直接的观照,更关心微观,在艺术倾向上,两汉时铺排山川云 物的现象到了唐宋时越来越少,人们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更加精微、细致。中唐以后,追求精 微细致的审美风尚渐渐弥散开来。如在中国园林中,人们普遍追求“壶纳天地”的妙处。一湾 清泉,几条幽径,几处亭台,便俨然构成一自在圆足的世界。请看中国园林的命名:勺园, 如一勺之大:蠡园,如一瓢之微:壶公楼,小得如茶壶一般:芥子园,微小得尤如一粒种子; 一沤居,细微得如同大海中的一朵涟漪。但是,在中国人看来,一沤就是茫茫大海,一假山 就是连绵峰峦,一亭就是浩浩天庭。故人们常常将园林景区叫做“小沧浪ˆ小蓬莱ν小灜洲”。 “小”是园林特点,“沧浪瀛洲”等则是人们远的心意,壶公有天地,芥子纳须弥,这成了中 国艺术家不言的秘诀 在中国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溪山无尽”为名的画,它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家对 山川无尽之妙的追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倪云林的《疏林秀石图》风格迥异,一是 江山无限,一是片石只林,但所追求的却是一致的,人们在他们的画中无所憾,因为它们自 身就是一个自我完足的宇宙。郭河阳“有人悟得丹青理,专向茅茨画山水”正谓此。若要能演 成一个完整生命,“茅茨”也能成为灵区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圆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重要因素 B.圆即圆满、周备、具足、万物之理、混成无缺,体现在诗性艺心上即浑全充融
黑龙江省大庆市 2013-2014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等有十分密切 的关系,也是我们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圆有时是相对于缺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圆满”一语,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 中也可看出中国人重视艺术生命的一份用心。司空图《诗品·雄浑》中云:“超以象外,至大 不可限制;得其环中,理之圆足混成无缺,如太极然。”在这里,圆即充满、周备、具足, 体现在诗性艺心就是浑全充融。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一缕云,及至浩浩苍天、绵绵 大地,都可以大道涵括。 中国哲学中有一个著名比喻“月印万川”,最能体现充满圆融的特点。这个比喻有两层重 要的含义:一是万川之月,只是一月。江流宛转绕芳甸,何处春江无月明,湛然寰宇,月光 朗照,天下万千江湖,无处不映出它的圆影。然万千个圆共有一圆,万种之月,只有一月相 照,一圆贯穿了万川之圆,散在江湖各处的异在之圆联成一个整体,只有一个生命。二是自 此一月,可观全月。由于散在江湖的万千之月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月均可窥见万千之 月的内在生命,任何江湖的月都是一个自我完足的生命世界。“万川之月”所透析出的哲学内 蕴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强调了万物都是一个自在圆足的生命这一重要特性。 中国哲学的圆满具足说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情调,它实际上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儒 道佛中的充满圆融的生命哲学刺激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精神。由于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 响,中国艺术家总有一种自觉的超越意识,要尽广大,极精微,自有限而观无限,由当下而 观永恒。然而宇宙洪阔,天道苍苍,艺术要受到时空的限制,它总不能摆脱具体的实在,总 在关注一人一事一时一物,这便制约了艺术家的绵绵长思。万川之月自在圆融的生命哲学却 给了解脱这一难题的钥匙。艺术家既关心“一”,认为“山川即道”、“山水即天理”,万事万物 均是道的化身,但更关心的是“一切”,因为“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都是自在圆足的生 命整体。《文心雕龙》云“乘一总万”;《二十四诗品》云“万取一收”,其意大致相同。 故中国艺术家更重视当下直接的观照,更关心微观,在艺术倾向上,两汉时铺排山川云 物的现象到了唐宋时越来越少,人们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更加精微、细致。中唐以后,追求精 微细致的审美风尚渐渐弥散开来。如在中国园林中,人们普遍追求“壶纳天地”的妙处。一湾 清泉,几条幽径,几处亭台,便俨然构成一自在圆足的世界。请看中国园林的命名:勺园, 如一勺之大;蠡园,如一瓢之微;壶公楼,小得如茶壶一般;芥子园,微小得尤如一粒种子; 一沤居,细微得如同大海中的一朵涟漪。但是,在中国人看来,一沤就是茫茫大海,一假山 就是连绵峰峦,一亭就是浩浩天庭。故人们常常将园林景区叫做“小沧浪”“小蓬莱”“小瀛洲”。 “小”是园林特点,“沧浪”“瀛洲”等则是人们远的心意,壶公有天地,芥子纳须弥,这成了中 国艺术家不言的秘诀。 在中国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溪山无尽”为名的画,它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家对 山川无尽之妙的追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倪云林的《疏林秀石图》风格迥异,一是 江山无限,一是片石只林,但所追求的却是一致的,人们在他们的画中无所憾,因为它们自 身就是一个自我完足的宇宙。郭河阳“有人悟得丹青理,专向茅茨画山水”正谓此。若要能演 成一个完整生命,“茅茨”也能成为灵区。 1.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分) A.圆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重要因素。 B.圆即圆满、周备、具足、万物之理、混成无缺,体现在诗性艺心上即浑全充融
C.“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自然界中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一缕云..虽形态 各异,但都一统于“道”的世界中。 D.“江流宛转绕芳甸,何处春江无月明”,到处春江的月明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仼何- 月都可窥见万千之月的内在生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3分) A.中国艺术家的自有限而观无限,由当下观永恒的观念,是受儒道佛中圆通生命哲学 和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 B.自在圆通的生命哲学是解脱艺术家受时空和具体事物限制的钥匙。 C.“乘一总万”万取一收”与中国艺术家更重视当下的直接观照、关心微观等都体现了 山川即道”的哲理,都符合宇宙中的自在圆足的生命整体的哲学观点。 D.中国山水画中有许多以“溪山无尽”为名的画,它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家追求在一山 水中去创造一个圆满自足的世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万川之月”所透析出的哲学内蕴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反映了物物均有其内 在之理,而内在之理又是共通的道理。 B.“壶公有天地,芥子纳须弥”中,“天地”和“须弥是人们远的心意 C.两汉铺排山水云物的现象到唐宋越来越少,因为用精微、细致表现“涵盖乾坤”较铺 排渲染更能体现所要追求的生命的博大精深 D.画道之理体现哲学上圆通之说,故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都如同有灵光耀现,形成自 我圆足的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47题 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 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时来俊臣贬州 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 遂不发书。俊臣未至追还,恨之。由是连外徙,不得入。久之,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州据 都会,多名珍怪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赀取钜万,瑰单身薄被自将。武后铸浮屠,立庙塔, 役无虚岁。瑰谏曰:“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 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后善其言。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封 怀县男。瑰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一朝格式,皆所删正。中宗复政,郑普思以妖幻位秘 书员外监,支党遍岐、陇间,相煽惑为乱。瑰捕系普思穷讯,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 禁中。有诏勿治。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司直范献忠,瑰使按普思者,进曰:“瑰为大臣, 不能前诛逆竖而报天子,罪大矣,臣请先斩瑰。”于是,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 不枉,普思法当死。”帝不得已,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累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 三品,进封许国公。时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瑰独不进。及侍宴,宗晋卿嘲 之,帝默然。瑰自解于帝曰:“宰相燮和阴阳,代天治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卫兵至 三日不食,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帝崩,遗诏皇太后临朝,相王以太尉辅政。后召宰相 韦安石、宗楚客洎瑰议禁中。楚客猥曰:“太后临朝,相王有不通问之嫌,不宜辅政。”瑰正 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楚客等怒,卒削相王辅政事,瑰称疾不朝。景云元年, 卒,年七十二,谥曰文贞(博学坚贞) (选自《新唐书·苏瑰传》)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俊臣未至追还,恨之恨怨恨
C.“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自然界中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一缕云……虽形态 各异,但都一统于“道”的世界中。 D.“江流宛转绕芳甸,何处春江无月明”,到处春江的月明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 月都可窥见万千之月的内在生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 (3 分) A.中国艺术家的自有限而观无限,由当下观永恒的观念,是受儒道佛中圆通生命哲学 和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 B.自在圆通的生命哲学是解脱艺术家受时空和具体事物限制的钥匙。 C.“乘一总万”“万取一收” 与中国艺术家更重视当下的直接观照、关心微观等都体现了 “山川即道”的哲理,都符合宇宙中的自在圆足的生命整体的哲学观点。 D.中国山水画中有许多以“溪山无尽”为名的画,它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家追求在一山一 水中去创造一个圆满自足的世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3 分) A.“万川之月”所透析出的哲学内蕴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反映了物物均有其内 在之理,而内在之理又是共通的道理。 B.“壶公有天地,芥子纳须弥”中,“天地”和“须弥”是人们远的心意。 C.两汉铺排山水云物的现象到唐宋越来越少,因为用精微、细致表现“涵盖乾坤”较铺 排渲染更能体现所要追求的生命的博大精深。 D.画道之理体现哲学上圆通之说,故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都如同有灵光耀现,形成自 我圆足的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4-7 题。 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 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时来俊臣贬州 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 遂不发书。俊臣未至追还,恨之。由是连外徙,不得入。久之,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州据 都会,多名珍怪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赀取钜万,瑰单身薄被自将。武后铸浮屠,立庙塔, 役无虚岁。瑰谏曰:“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 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后善其言。 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封 怀县男。瑰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一朝格式,皆所删正。中宗复政,郑普思以妖幻位秘 书员外监,支党遍岐、陇间,相煽惑为乱。瑰捕系普思穷讯,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 禁中。有诏勿治。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司直范献忠,瑰使按普思者,进曰:“瑰为大臣, 不能前诛逆竖而报天子,罪大矣,臣请先斩瑰。”于是,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 不枉,普思法当死。”帝不得已,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累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 三品,进封许国公。时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瑰独不进。及侍宴,宗晋卿嘲 之,帝默然。瑰自解于帝曰:“宰相燮和阴阳,代天治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卫兵至 三日不食,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帝崩,遗诏皇太后临朝,相王以太尉辅政。后召宰相 韦安石、宗楚客洎瑰议禁中。楚客猥曰:“太后临朝,相王有不通问之嫌,不宜辅政。”瑰正 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楚客等怒,卒削相王辅政事,瑰称疾不朝。景云元年, 卒,年七十二,谥曰文贞(博学坚贞)。 (选自《新唐书·苏瑰传》)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俊臣未至追还,恨之 恨 怨恨
B.瑰使按普思者按审问 C.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论判处 D卒削相王辅政事卒突然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苏瑰“文贞”的一组是)(3分) ①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 ②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 ③立庙塔,役无虚岁 ④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 ⑤正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 ⑥卒削相王辅政事 A.②④⑤B.①③⑥C.①③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瑰躬行孝悌之道:他的母亲去世,悲伤过度,感染到他人,因此左庶子张大安上表 举荐他 B.苏瑰为官清廉爱民:他严格要求自己,生活简朴。他劝谏武后为民着想,希望她少建 庙宇 C.苏瑰嫉恶如仇:郑普思的党羽遍布岐、陇,他们煽动诱骗百姓作乱。苏瑰逮捕郑普思, 将其处以极刑。 D苏瑰直言敢谏:他不按照当时的习惯给天子献食,在宴会上自我辩解时还讽谏皇上要 体恤民情 7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有诏勿治。(5分) 2)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11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6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论语》) (2)乘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故虽有名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4)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把所选 大题题号后面的【】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 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B.瑰使按普思者 按 审问 C.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 论 判处 D.卒削相王辅政事 卒 突然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苏瑰“文贞”的一组是 ( ) (3 分) ①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 ②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 ③立庙塔,役无虚岁 ④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 ⑤正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 ⑥卒削相王辅政事 A.②④⑤ B. ①③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苏瑰躬行孝悌之道:他的母亲去世,悲伤过度,感染到他人,因此左庶子张大安上表 举荐他。 B.苏瑰为官清廉爱民:他严格要求自己,生活简朴。他劝谏武后为民着想,希望她少建 庙宇。 C.苏瑰嫉恶如仇:郑普思的党羽遍布岐、陇,他们煽动诱骗百姓作乱。苏瑰逮捕郑普思, 将其处以极刑。 D.苏瑰直言敢谏:他不按照当时的习惯给天子献食,在宴会上自我辩解时还讽谏皇上要 体恤民情。 7.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⑴ 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有诏勿治。 (5 分) ⑵ 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 ”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11 分)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6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子《论语》) (2)乘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3)故虽有名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4)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 (6)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把所选 大题题号后面的【 】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 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ll.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智利〕佩德罗·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了许多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 去,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种。这些新品 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羡。他从来没有摘过 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 过他。当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囔着园 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 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都奉献 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 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求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 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 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 的红彤彤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着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花萼 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 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 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 合起来了。 “如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 要是硬行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 暂的。 每年到了十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从什么地方开始 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 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 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放荡女人的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的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我的那些情敌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 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的英俊的容貌,她无休止地吻我,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 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的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 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 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一百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却只能有一个春天。我 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如此这般地、一旦被人摘下,也就永远地凋零了 ④至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采摘的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来的 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 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淸玫瑰长到何处算作花萼,又从何处开始算作花 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智利〕佩德罗·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了许多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 去,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种。这些新品 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羡。他从来没有摘过 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 过他。当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囔着园 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 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都奉献 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 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求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 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 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 的红彤彤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着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花萼 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 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 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 合起来了。 “如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 要是硬行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 暂的。 “每年到了十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从什么地方开始 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 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 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放荡女人的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的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我的那些情敌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 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的英俊的容貌,她无休止地吻我,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 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的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 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 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一百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却只能有一个春天。我 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如此这般地、一旦被人摘下,也就永远地凋零了。 “至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采摘的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来的 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 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处算作花萼,又从何处开始算作花 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四个女人就是四朵玫瑰花,他们代表着老人身上的各种缺点,老人是个能够自我批 评的谦虚的人 B.“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彤彤的火苗。 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着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这一句运用比喻,生 动形象地说明采折玫瑰就如同将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一样,会断送玫瑰的生命与美丽这一道 理 C.老园丁对玫瑰花的热爱超出了通常的表现,他因此招来自私、讨人厌的名声,可他 对于这些满不在乎,因为,这些玫瑰花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他愿意为呵护这些生命付 出一切代价 D.本文被称为小小说的经典之作,对老人这个人物的塑造,作者运用了外貌描写、细 节描写、动作描写及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 E.小说构思奇特,简要地交代之后就转入对故事的叙述,因此,成为小小说史上的经 典之作,体现了令人感喟的主旨:对生命的讴歌和对呵护生命的美好心灵的赞颂。 (2)小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请简要分析“玫瑰花”在文中的作用。(6分) (4)作者为什么要写老园丁的爱情经历?这篇哲理小说探讨了一种人生命题,也即“爱” 的态度和方法问题,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此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查韦斯:从军队到政坛的传奇人生 查韦斯是拉丁美洲最引人注目和最有争议的领导人之一。对很多支持他的人来说,他是 个充满社会主义理想的改革派总统,敢于向社会权贵挑战,给穷人带来希望。他对美国措辞 严厉的批评也让他在拉丁美洲贏得支持。委内瑞拉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他赢取国际支持的重 要手段。 1954年7月28日,查韦斯出生在委内瑞拉的巴里纳斯州,他的父母是学校老师,有六 个孩子,家境拮据。 查韦斯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理念。查韦斯在巴里纳斯的高中毕业后,就读首都 加拉加斯的委内瑞拉军事学院,于1975年毕业。在军事学院期间,查韦斯的政治观念逐步 形成,他认为如果平民政府不能保护社会中的贫民,军队就有责任介入。1981年,查韦斯 在军事学院任教,他对年轻一代军事学院灌输他的政治理念。查韦斯的影响力引起上级的警 觉,于是将他“发配”到偏远的阿普雷州,这样可以避免查韦斯“傣添乱”。查韦斯在那里与当地 部族广泛接触,这段经历,影响到他日后当选总统后的原住民政策。 这位前陆军伞兵军官的首次出名,是因为在1992年领导了一次虽败犹荣的政变。1992 年2月,他领导了试图推翻总统佩雷斯的政变。委内瑞拉当时经济衰退,民众广泛抗议 这次政变最终失败,导致18人死亡、60人受伤,查韦斯随后自首,被关进军事监狱 9个月后,他的同盟们再次发动政变,再一次失败。查韦斯在被关两年后获释,随后创建了 代表中下层老百姓利益的政党“第五共和国运动”,从军队走向政坛。 与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不同,委内瑞拉的民主选举政府的传统自1958年以来就没有中 断过。查韦斯后来改变武力推翻政权的立场,投入到1998年的大选中。查韦斯承诺“革命性 的社会政策,批评现政府的腐败、挥霍石油资源。査韦斯最终贏得1998年12月的总统大选, 打破了委内瑞拉政坛长期由两大传统政党轮流执政的政局。他迅速得到支持,尤其是穷人和 中产阶级的支持。査韦斯执政后,他改变竞选中的革命口号,采取相对温和政策,经济上也 大致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提议,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对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建立免费医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 A. 四个女人就是四朵玫瑰花,他们代表着老人身上的各种缺点,老人是个能够自我批 评的谦虚的人。 B.“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彤彤的火苗。 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着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这一句运用比喻,生 动形象地说明采折玫瑰就如同将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一样,会断送玫瑰的生命与美丽这一道 理。 C.老园丁对玫瑰花的热爱超出了通常的表现,他因此招来自私、讨人厌的名声,可他 对于这些满不在乎,因为,这些玫瑰花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他愿意为呵护这些生命付 出一切代价。 D.本文被称为小小说的经典之作,对老人这个人物的塑造,作者运用了外貌描写、细 节描写、动作描写及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 E.小说构思奇特,简要地交代之后就转入对故事的叙述,因此,成为小小说史上的经 典之作,体现了令人感喟的主旨:对生命的讴歌和对呵护生命的美好心灵的赞颂。 (2)小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3)请简要分析“玫瑰花”在文中的作用。(6 分) (4)作者为什么要写老园丁的爱情经历?这篇哲理小说探讨了一种人生命题,也即“爱” 的态度和方法问题,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此的理解。(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查韦斯:从军队到政坛的传奇人生 查韦斯是拉丁美洲最引人注目和最有争议的领导人之一。对很多支持他的人来说,他是 个充满社会主义理想的改革派总统,敢于向社会权贵挑战,给穷人带来希望。他对美国措辞 严厉的批评也让他在拉丁美洲赢得支持。委内瑞拉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他赢取国际支持的重 要手段。 1954 年 7 月 28 日,查韦斯出生在委内瑞拉的巴里纳斯州,他的父母是学校老师,有六 个孩子,家境拮据。 查韦斯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理念。查韦斯在巴里纳斯的高中毕业后,就读首都 加拉加斯的委内瑞拉军事学院,于 1975 年毕业。在军事学院期间,查韦斯的政治观念逐步 形成,他认为如果平民政府不能保护社会中的贫民,军队就有责任介入。1981 年,查韦斯 在军事学院任教,他对年轻一代军事学院灌输他的政治理念。查韦斯的影响力引起上级的警 觉,于是将他“发配”到偏远的阿普雷州,这样可以避免查韦斯“添乱”。查韦斯在那里与当地 部族广泛接触,这段经历,影响到他日后当选总统后的原住民政策。 这位前陆军伞兵军官的首次出名,是因为在 1992 年领导了一次虽败犹荣的政变。1992 年 2 月,他领导了试图推翻总统佩雷斯的政变。委内瑞拉当时经济衰退,民众广泛抗议。 这次政变最终失败,导致 18 人死亡、60 人受伤,查韦斯随后自首,被关进军事监狱。 9 个月后,他的同盟们再次发动政变,再一次失败。查韦斯在被关两年后获释,随后创建了 代表中下层老百姓利益的政党“第五共和国运动”,从军队走向政坛。 与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不同,委内瑞拉的民主选举政府的传统自 1958 年以来就没有中 断过。查韦斯后来改变武力推翻政权的立场,投入到 1998 年的大选中。查韦斯承诺“革命性” 的社会政策,批评现政府的腐败、挥霍石油资源。查韦斯最终赢得 1998 年 12 月的总统大选, 打破了委内瑞拉政坛长期由两大传统政党轮流执政的政局。他迅速得到支持,尤其是穷人和 中产阶级的支持。查韦斯执政后,他改变竞选中的革命口号,采取相对温和政策,经济上也 大致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提议,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对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建立免费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