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2014-201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一直到今天民间各种剪纸里的鱼,这个 “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 “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第一个含义是繁殖和生存。鱼产子极多,象征着繁殖、生存,与此紧密联系,鱼 代表着也象征着男女情爱,它是神圣的生命颂歌。人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通 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出来,自此“鱼”开始。许多民族都有与生存含义 有关的“鱼”的符号,中华文化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与代表繁 殖、生存紧相连的“鱼”的派生意义,是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今天民 间过旧历新年贴在大门口的“鱼”,经常与丰满谷穗连在一起,所指向的便是人 的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它象征的不仅是人丁兴旺,也是五谷丰登。这 个包含“有余”的“鱼”呈现出人类已走出动物世界:人不仅维持、延续生存 而且生活开始富裕、丰足,不必像其他动物日夜苦于觅食求存。余食、余粮使人 类有了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鱼”的第二个含义是交往和语言。“鱼腹藏书”“鱼雁相通”等,是中国古代 流传的成语和故事。从而,“鱼”所代表的不仅是人的繁殖和生存,而且也是人 的主体间的交往。这交往既包括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也包括情深意真的感情传 达。人的生存使语言成为人的语言,“鱼”也就被赋予了从属于人的语义:它保 存并传达了人从生活到生产中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情感 过年过节时,乡村宴席的中心赫然摆着一条不许动筷的大鱼,或者干脆就摆一条 木制的鱼。它代表着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从而也就不许去打扰它。它与仰 韶陶器上的神秘的人面含鱼到马王堆帛画上把整个宇宙托起来的大肥鱼,到汉画 中代表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鱼鳞状的身躯,以及后世八卦图中由双鱼代表阴阳所 组成的“太极”中心一样,“鱼”在这里决不止于生存、交往的一般含义,而且 是将这含义与巫术信仰、沟通神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呈显着生的祝福中充满着 神秘和神圣,而这神圣性就在现实性之中,也就是说,“鱼”给人的生存和生活 本身以神圣。 “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 儿女的文化心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当外侮入侵、种族危亡的时刻,能被 强烈唤起。古代“夷夏大防”的微言大义为士大夫所看重,近代“优胜劣败,适 者生存”的“天演论”为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认同,就是为 了呼唤自立、自信、自强,以维护生命、维系生存。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鱼 所宣示的正是人的生存和生命。实实在在的“人活着”即人的物质性的生命、生 存和生活,才是第一位的现实和根本 (摘编自李泽厚《己卯五说补篇》) 1.下列对“鱼”基本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象征着男女情爱,这与鱼产子极多所以象征着繁殖和生存有着密切关 系 B.“鱼”与生存含义有关,而许多民族并没有将“鱼”包含的生存含义保存至
黑龙江省大庆 2014-2015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一 3 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一直到今天民间各种剪纸里的鱼,这个 “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 “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第一个含义是繁殖和生存。鱼产子极多,象征着繁殖、生存,与此紧密联系,鱼 代表着也象征着男女情爱,它是神圣的生命颂歌。人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通 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出来,自此“鱼”开始。许多民族都有与生存含义 有关的“鱼”的符号,中华文化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与代表繁 殖、生存紧相连的“鱼”的派生意义,是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今天民 间过旧历新年贴在大门口的“鱼”,经常与丰满谷穗连在一起,所指向的便是人 的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它象征的不仅是人丁兴旺,也是五谷丰登。这 个包含“有余”的“鱼”呈现出人类已走出动物世界:人不仅维持、延续生存, 而且生活开始富裕、丰足,不必像其他动物日夜苦于觅食求存。余食、余粮使人 类有了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鱼”的第二个含义是交往和语言。“鱼腹藏书”“鱼雁相通”等,是中国古代 流传的成语和故事。从而,“鱼”所代表的不仅是人的繁殖和生存,而且也是人 的主体间的交往。这交往既包括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也包括情深意真的感情传 达。人的生存使语言成为人的语言,“鱼”也就被赋予了从属于人的语义:它保 存并传达了人从生活到生产中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情感。 过年过节时,乡村宴席的中心赫然摆着一条不许动筷的大鱼,或者干脆就摆一条 木制的鱼。它代表着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从而也就不许去打扰它。它与仰 韶陶器上的神秘的人面含鱼到马王堆帛画上把整个宇宙托起来的大肥鱼,到汉画 中代表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鱼鳞状的身躯,以及后世八卦图中由双鱼代表阴阳所 组成的“太极”中心一样,“鱼”在这里决不止于生存、交往的一般含义,而且 是将这含义与巫术信仰、沟通神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呈显着生的祝福中充满着 神秘和神圣,而这神圣性就在现实性之中,也就是说,“鱼”给人的生存和生活 本身以神圣。 “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 儿女的文化心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当外侮入侵、种族危亡的时刻,能被 强烈唤起。古代“夷夏大防”的微言大义为士大夫所看重,近代“优胜劣败,适 者生存”的“天演论”为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认同,就是为 了呼唤自立、自信、自强,以维护生命、维系生存。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鱼” 所宣示的正是人的生存和生命。实实在在的“人活着”即人的物质性的生命、生 存和生活,才是第一位的现实和根本。 (摘编自李泽厚《己卯五说补篇》) 1.下列对“鱼”基本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象征着男女情爱,这与鱼产子极多所以象征着繁殖和生存有着密切关 系。 B.“鱼”与生存含义有关,而许多民族并没有将“鱼”包含的生存含义保存至 今
C.人赋予“鱼”特定的语义,使它成为保存和传达人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的语 言。 D.“繁殖和生存”与“交往和语言”在“鱼”这个文化源头符号中是相连相通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和宣示人的生存与生命的“鱼”,从新石器时代起 就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 B.从“鱼”表示繁殖和生存的意义开始,人就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 自己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 C.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的派生意义,催生人们对物质生存、生活的富 裕和快乐之“余”的追求。 D.马王堆帛画上托起整个宇宙的大肥鱼,体现出了生存、交往的含义跟巫术信 仰和与神明沟通之间的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腹藏书”“鱼雁相通”表明,“鱼”代表着生存,也代表着人之间知识 经验的信息沟通和情深意真的感情传达。 B.过年过节的乡村宴席摆着大鱼却不许动筷,寓意为此“鱼”是不许打扰的 因为它代表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 C.“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 中华儿女的能被强烈唤起的文化心理。 D.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认同“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 演论”,与“鱼”所宣示的生命和生存有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大业末,从左光禄大夫 裴仁基讨贼淮左,手斩贼帅李青珪。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名,与麾下兵, 令于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密与王世充战败入朝,德威亦率所部随密归。高祖嘉之,授左武候将 军,封滕县公。及刘武周南侵,诏德威统兵击之,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俄而裴 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圊已至城下百姓 相率投贼。武周获德威,令率其本兵往浩州招慰。德威自拔归朝,髙祖亲劳问之, 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髙祖皆嘉纳之。改封彭城县公。未几,检校大 理少卿。从擒建德,平世充,皆有功,转刑部侍郎,加散骑常侍,妻以平寿县主 贞观初,历大理、太仆二卿,加金紫光禄大夫。俄出为绵州刺史,以廉平著称, 百姓为之立碑。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十一年,复授大理卿。太宗尝问之曰 “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 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今则反是,失入则无辜,失出便 获大罪。所以吏 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陛下但舍所 急,则‘宁失不经’复行于今日矣。”太宗深然之。数岁,迁刑部尚书,兼检校 雍州别驾。十七年,至濮州,闻祐杀长史权万纪,德威入据济州,斩杀李佑,遣 使以闻。诏德威便发河南兵马,以申经略,会遭母忧而罢。十八年,起为遂州刺 史,三迁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卒,年七十一。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襄,陪葬献陵
C.人赋予“鱼”特定的语义,使它成为保存和传达人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的语 言。 D.“繁殖和生存”与“交往和语言”在“鱼”这个文化源头符号中是相连相通 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和宣示人的生存与生命的“鱼”,从新石器时代起, 就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 B.从“鱼”表示繁殖和生存的意义开始,人就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 自己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 C.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的派生意义,催生人们对物质生存、生活的富 裕和快乐之“余”的追求。 D.马王堆帛画上托起整个宇宙的大肥鱼,体现出了生存、交往的含义跟巫术信 仰和与神明沟通之间的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腹藏书”“鱼雁相通”表明,“鱼”代表着生存,也代表着人之间知识 经验的信息沟通和情深意真的感情传达。 B.过年过节的乡村宴席摆着大鱼却不许动筷,寓意为此“鱼”是不许打扰的, 因为它代表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 C.“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 中华儿女的能被强烈唤起的文化心理。 D.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认同“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 演论”,与“鱼”所宣示的生命和生存有关。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大业末,从左光禄大夫 裴仁基讨贼淮左,手斩贼帅李青珪。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名,与麾下兵, 令于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密与王世充战败入朝,德威亦率所部随密归。高祖嘉之,授左武候将 军,封滕县公。及刘武周南侵,诏德威统兵击之,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俄而裴 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 相率投贼。武周获德威,令率其本兵往浩州招慰。德威自拔归朝,高祖亲劳问之, 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高祖皆嘉纳之。改封彭城县公。未几,检校大 理少卿。从擒建德,平世充,皆有功,转刑部侍郎,加散骑常侍,妻以平寿县主。 贞观初,历大理、太仆二卿,加金紫光禄大夫。俄出为绵州刺史,以廉平著称, 百姓为之立碑。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十一年,复授大理卿。太宗尝问之曰: “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 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今则反是,失入则无辜,失出便 获大罪。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陛下但舍所 急,则‘宁失不经’复行于今日矣。”太宗深然之。数岁,迁刑部尚书,兼检校 雍州别驾。十七年,至濮州,闻祐杀长史权万纪,德威入据济州,斩杀李佑,遣 使以闻。诏德威便发河南兵马,以申经略,会遭母忧而罢。十八年,起为遂州刺 史,三迁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卒,年七十一。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襄,陪葬献陵
(《旧唐书·刘德威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判:授予 B.妻以平寿县主妻:妻子 C.诚在主上诚:确实 D.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寻:不久 5.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 /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B.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 /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C.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 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D.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 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德威有才干有谋略,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德威 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并屡次受到唐髙祖的提拔,死后在献陵陪葬 B.刘武周抓获刘德威后,下令德威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 回朝廷,得到唐高祖的亲自慰问。 C.唐朝法律条文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要减三等处罚,因过失判人出罪 的官吏要减五等处罚,而唐太宗时期法律则刚好相反,出现了“宁失不经”的局 面 刘德威占据济州后,皇帝让刘德威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借以施展刘德 威的抱负,但恰逢刘德威的母亲去世而作罢。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太宗尝问之曰:“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5分) (2)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渔家傲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注释】①金龟:唐三品以上官佩金龟。②东阳:今浙江金华县 8.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5分) 9.下片中“而今乐事他年泪”,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评论说:“二语合 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也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潦倒失 意,孤独走投无路,他发出了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2)《氓》第三章中用了,!这句起兴的句子以戒女无与士耽 (3)音乐是中国诗词里的常见内容,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 乐效果的两句是:
(《旧唐书•刘德威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 判:授予 B.妻以平寿县主 妻:妻子 C.诚在主上 诚:确实 D.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寻:不久 5.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 /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B.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 /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C.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 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D.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 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刘德威有才干有谋略,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德威 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并屡次受到唐高祖的提拔,死后在献陵陪葬。 B.刘武周抓获刘德威后,下令德威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 回朝廷,得到唐高祖的亲自慰问。 C.唐朝法律条文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要减三等处罚,因过失判人出罪 的官吏要减五等处罚,而唐太宗时期法律则刚好相反,出现了“宁失不经”的局 面。 D.刘德威占据济州后,皇帝让刘德威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借以施展刘德 威的抱负,但恰逢刘德威的母亲去世而作罢。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太宗尝问之曰:“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5 分) (2)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注释】①金龟:唐三品以上官佩金龟。②东阳:今浙江金华县。 8.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5 分) 9.下片中“而今乐事他年泪”,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评论说:“二语合 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也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潦倒失 意,孤独走投无路,他发出了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 。 (2)《氓》第三章中用了 , !这句起兴的句子以戒女无与士耽。 (3)音乐是中国诗词里的常见内容,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 乐效果的两句是: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25分) 善人 老舍 汪太太最不喜欢人叫她汪太太;她自称穆凤贞女士,也愿意别人这样叫她。她丈 夫很有钱,她老实不客气地花着;花完他的钱,而被人称穆女士,她就觉得自己 是个独立的女子,并不专指着丈夫吃饭。 穆女士一天到晚甭提多忙。不说别的,就先拿上下汽车说,穆女士一一也就是穆 女士! 天得上下多少次。哪个集会没有她?哪件公益事情没有她?换个人 那么两条胖腿就够累个半死的。穆女士不怕,她的生命是献给社会的:那两条腿 再胖上一圈,也得设法带到汽车里去。她永远心疼着自己,可是更爱别人,她是 为救世而来的。 穆女士还没起床,丫环自由进来回话。她嘱咐过自由们不止一次了:她没起来, 不准进来回话。丫环就是丫环,叫她“自由”也没用,天生的不知好歹。她真想 抄起床旁的小桌灯向自由扔去,可是觉得自由还不如桌灯值钱,所以没扔 “自由,我嘱咐你多少回了!“穆女士看看钟,快九点了,她消了点气,是喜欢 自己能一气睡到九点,身体定然不错;她得为社会而心疼自己,她需要长时间的 睡眠 不是,太太,女士!”自由想解释一下。 “说,有什么事!别磨磨蹭蹭的! 方先生要见女士。” “哪个方先生?方先生可多了,你还会说话呀!” “老师方先生。” “他又怎样了?” “他太太死了!”自由似乎很替方先生难过 “不用说,又是要钱!”穆女士从枕头底下摸出小皮夹来:“去,给他二十,叫 他快走!” 自由拿着钱要走,又被主人叫住:“叫博爱放好洗澡水。”自由走出去后,穆女 士又想起来:方先生家里落了丧事,二少爷怎么办呢?无缘无故的死哪门子人, 又叫少爷得荒废好几天的学!穆女士是极注意子女教育的 “博爱,开饭!”她赌气似的大喊。 穆女士的早饭很简单;一大盘火腿蛋,两块黄油面包,草果果酱,一杯加乳咖啡。 吃着火腿蛋,她想起方先生来。方先生教二少爷读书,一月二十块钱,不算少。 不过,方先生到底可怜,她得设法安慰方先生:“自由,叫厨子把鸡蛋给方先生 送十个去;嘱咐方先生不要煮老了,嫩着吃!” 穆女士咂摸着咖啡的回味,想象着方先生吃过嫩鸡蛋必能健康起来,足以抵抗得 住丧妻的悲苦。继而一想,以后索性就由她供给他两顿饭,那可就得少给他几块 钱。他少得几块钱,可是吃得舒服呢。她总是给别人想得这样周到;不由她,惯 了。她永远体谅人怜爱人,可是谁体谅她怜爱她呢?想到这儿,她觉得生命是个 空虚的东西。工作,只有工作使她充实,使她睡得香甜,使她觉到快活与自己的 价值,她到书房去看这一天的工作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25 分) 善 人 老 舍 汪太太最不喜欢人叫她汪太太;她自称穆凤贞女士,也愿意别人这样叫她。她丈 夫很有钱,她老实不客气地花着;花完他的钱,而被人称穆女士,她就觉得自己 是个独立的女子,并不专指着丈夫吃饭。 穆女士一天到晚甭提多忙。不说别的,就先拿上下汽车说,穆女士——也就是穆 女士!——一天得上下多少次。哪个集会没有她?哪件公益事情没有她?换个人, 那么两条胖腿就够累个半死的。穆女士不怕,她的生命是献给社会的;那两条腿 再胖上一圈,也得设法带到汽车里去。她永远心疼着自己,可是更爱别人,她是 为救世而来的。 穆女士还没起床,丫环自由进来回话。她嘱咐过自由们不止一次了:她没起来, 不准进来回话。丫环就是丫环,叫她“自由”也没用,天生的不知好歹。她真想 抄起床旁的小桌灯向自由扔去,可是觉得自由还不如桌灯值钱,所以没扔。 “自由,我嘱咐你多少回了!“穆女士看看钟,快九点了,她消了点气,是喜欢 自己能一气睡到九点,身体定然不错;她得为社会而心疼自己,她需要长时间的 睡眠。 “不是,太太,女士!”自由想解释一下。 “说,有什么事!别磨磨蹭蹭的!” “方先生要见女士。” “哪个方先生?方先生可多了,你还会说话呀!” “老师方先生。” “他又怎样了?” “他太太死了!”自由似乎很替方先生难过。 “不用说,又是要钱!”穆女士从枕头底下摸出小皮夹来:“去,给他二十,叫 他快走!” 自由拿着钱要走,又被主人叫住:“叫博爱放好洗澡水。”自由走出去后,穆女 士又想起来:方先生家里落了丧事,二少爷怎么办呢?无缘无故的死哪门子人, 又叫少爷得荒废好几天的学!穆女士是极注意子女教育的。 “博爱,开饭!”她赌气似的大喊。 穆女士的早饭很简单;一大盘火腿蛋,两块黄油面包,草果果酱,一杯加乳咖啡。 吃着火腿蛋,她想起方先生来。方先生教二少爷读书,一月二十块钱,不算少。 不过,方先生到底可怜,她得设法安慰方先生:“自由,叫厨子把鸡蛋给方先生 送十个去;嘱咐方先生不要煮老了,嫩着吃!” 穆女士咂摸着咖啡的回味,想象着方先生吃过嫩鸡蛋必能健康起来,足以抵抗得 住丧妻的悲苦。继而一想,以后索性就由她供给他两顿饭,那可就得少给他几块 钱。他少得几块钱,可是吃得舒服呢。她总是给别人想得这样周到;不由她,惯 了。她永远体谅人怜爱人,可是谁体谅她怜爱她呢?想到这儿,她觉得生命是个 空虚的东西。工作,只有工作使她充实,使她睡得香甜,使她觉到快活与自己的 价值,她到书房去看这一天的工作
她的秘书冯女士已在书房等一点多钟了。冯女士才二十三岁,长得不算难看, 月挣十二块钱。穆女士的交际多么广,做她的秘书当然能有机会遇上阔人;假如 嫁个阔人,一辈子有吃有喝,岂不比现在挣五六十块钱强?穆女士为别人打算老 是这么周到,而且眼光很远。见了冯女士,穆女士吸了口气:“哎!今儿又有什 么事?说吧!”她倒在个大椅子上 冯女士把记事簿早已预备好了:“穆女士,盲哑学校展览会,十时二十分开会; “先等等,”穆女士又叹了口气,“张家的贺礼送过去没有?今 十一点十分,妇女协会,您主席;十二点,张家婚礼;下午 “已经送过去了,一对鲜花篮,二十八块钱,很体面。 “啊,二十八块的礼物不太薄,下午一共有几件事?” “五个会呢 “甭告诉我,我记不住。等我由张家回来再说吧。” 穆女士不想去盲哑学校,可是又怕展览会相片上没有自己,怪不合适。她决定晚 会儿,正赶上照相才好。这么决定了,她很想和冯女士再说几句,倒不是因为 冯女士有什么可爱的地方,而是她自己觉得空虚,愿意说点什么……解解闷儿 她想起方先生来:“冯,方先生的妻子过去了,我给他送了二十块钱去,和十个 鸡蛋,怪可怜的方先生!”穆女士的眼圈真的有点发湿了。 冯女士早知道方先生是自己来见汪太太,她不见,而给了二十块钱,可是她晓得 主人的脾气“穷先生真可怜!可也是遇见女士这样的人,赶着给他送了钱去!” 穆女士脸上有点笑意:“我永远这样待人;连这么着还讨不出好儿来,人世是无 情的!” “谁不知道女士的慈善与热心呢!” “哎!也许!”穆女士脸上的笑意扩展得更宽了些。 “二少爷的书又得荒废几天!”冯女士很关心似的。 “可不是,老不叫我心静一会儿!” “要不我先好歹地教着他?我可是不很行呀!” “你怎么不行!我还真忘了这个办法呢!你先教着他得了,我亏不了你!” “您别又给我报酬,反正就是几天的事,方先生事完了还叫方先生教。 穆女士想了会儿,“冯,你就教下去,我每月一共给你二十五块钱,岂不是很好?” “就是有点对不起穷先生!” 那没什么,遇机会我再给他弄个十块八块的事;那没什么!我可该走了,哎! 天一天的,真累死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关于穆女士上下汽车的细节描写,寥寥数语却极富画面感,一位丰腴的 太太拖着两条胖腿赶场式地奔忙于各种集会,为救世而不辞辛苦的形象跃然纸 B.穆女士因能一气睡到九点而稍稍消解了对“自由”贸然进来回话的怨气,她 这种为社会而心疼自己的做法,意在告诉人们为了奉献社会,需要且一定要保证 长时间的睡眠。 C.小说主要由穆女士处理方先生丧妻之事,享用早餐并赠予方先生鸡蛋,听取冯 女士汇报日程这三个场景构成,情节紧凑,并有助于集中刻画人物形象
她的秘书冯女士已在书房等一点多钟了。冯女士才二十三岁,长得不算难看,一 月挣十二块钱。穆女士的交际多么广,做她的秘书当然能有机会遇上阔人;假如 嫁个阔人,一辈子有吃有喝,岂不比现在挣五六十块钱强?穆女士为别人打算老 是这么周到,而且眼光很远。见了冯女士,穆女士吸了口气:“哎!今儿又有什 么事?说吧!”她倒在个大椅子上。 冯女士把记事簿早已预备好了:“穆女士,盲哑学校展览会,十时二十分开会; 十一点十分,妇女协会,您主席;十二点,张家婚礼;下午……” “先等等,”穆女士又叹了口气,“张家的贺礼送过去没有?” “已经送过去了,一对鲜花篮,二十八块钱,很体面。” “啊,二十八块的礼物不太薄,下午一共有几件事?” “五个会呢!“ “甭告诉我,我记不住。等我由张家回来再说吧。” 穆女士不想去盲哑学校,可是又怕展览会相片上没有自己,怪不合适。她决定晚 一会儿,正赶上照相才好。这么决定了,她很想和冯女士再说几句,倒不是因为 冯女士有什么可爱的地方,而是她自己觉得空虚,愿意说点什么……解解闷儿。 她想起方先生来:“冯,方先生的妻子过去了,我给他送了二十块钱去,和十个 鸡蛋,怪可怜的方先生!”穆女士的眼圈真的有点发湿了。 冯女士早知道方先生是自己来见汪太太,她不见,而给了二十块钱,可是她晓得 主人的脾气“穷先生真可怜!可也是遇见女士这样的人,赶着给他送了钱去!” 穆女士脸上有点笑意:“我永远这样待人;连这么着还讨不出好儿来,人世是无 情的!” “谁不知道女士的慈善与热心呢!” “哎!也许!”穆女士脸上的笑意扩展得更宽了些。 “二少爷的书又得荒废几天!”冯女士很关心似的。 “可不是,老不叫我心静一会儿!” “要不我先好歹地教着他?我可是不很行呀!” “你怎么不行!我还真忘了这个办法呢!你先教着他得了,我亏不了你!” “您别又给我报酬,反正就是几天的事,方先生事完了还叫方先生教。” 穆女士想了会儿,“冯,你就教下去,我每月一共给你二十五块钱,岂不是很好?” “就是有点对不起穷先生!” “那没什么,遇机会我再给他弄个十块八块的事;那没什么!我可该走了,哎! 一天一天的,真累死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中关于穆女士上下汽车的细节描写,寥寥数语却极富画面感,一位丰腴的 太太拖着两条胖腿赶场式地奔忙于各种集会,为救世而不辞辛苦的形象跃然纸 上。 B.穆女士因能一气睡到九点而稍稍消解了对“自由”贸然进来回话的怨气,她 这种为社会而心疼自己的做法,意在告诉人们为了奉献社会,需要且一定要保证 长时间的睡眠。 C.小说主要由穆女士处理方先生丧妻之事,享用早餐并赠予方先生鸡蛋,听取冯 女士汇报日程这三个场景构成,情节紧凑,并有助于集中刻画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