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的内心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使人高兴、快乐:有些事使人惊恐、 厌恶,这就是感情。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 求。物质需求是可以用物质手段得到满足的;精神需求要用精神内容才能得到 满足,它有时比物质需求更持久更强烈,有时强烈到可以牺牲一切物质的东西 甚至生命。需求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也是感情产 生的基础。感情对人的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谓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 是用感情去感染人、教育人,引起对方感情上的共鸣,建立起诚挚的人际关系, 从而推动工作的开展,它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 (1)要研究人的感情,懂得人的感情,用感情感化人,激发人的积极性和 创造热情。感情的建立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其工作对象情感共鸣与沟通的过程。 (2)要注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感情,增强他们对党、对祖国、对社 会主义的深厚感情,激励他们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以情 育情”,开发人的潜能,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运用好这一方法,就 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3)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政治工作 是党的优良传统。过去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卓有成效,是因为采取了 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但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文革”期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 在对人的态度上总以阶级划线,对人的一切言行都要进行阶级分析,所谓“ 切离不开纲和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尊重人、信 任人、爱护人为前提,动不动就给人带上政治帽子,进行批判和斗争,思想政 治工作成了“假、大、空”。对此人们是深恶痛绝的。这样的教训我们也要时刻 牢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行经 济建设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新的形势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变思 想观念,以适应经济文化建设的需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从不平等到平等的转变。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不少人 把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关系摆到了不平等的位置上,认为二者是“教 育与被教育”,“我教你听,我导你从”的关系。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人和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的、同志式的主动合作关系,即使对那些缺点较多的同 志,在批评、教育他们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不尊重对方人格, 就会遭到对方的不满,何谈调动其积极性?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平等态
6 产生的内心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使人高兴、快乐;有些事使人惊恐、 厌恶,这就是感情。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 求。物质需求是可以用物质手段得到满足的;精神需求要用精神内容才能得到 满足,它有时比物质需求更持久更强烈,有时强烈到可以牺牲一切物质的东西 ——甚至生命。需求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也是感情产 生的基础。感情对人的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谓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 是用感情去感染人、教育人,引起对方感情上的共鸣,建立起诚挚的人际关系, 从而推动工作的开展,它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 (1)要研究人的感情,懂得人的感情,用感情感化人,激发人的积极性和 创造热情。感情的建立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其工作对象情感共鸣与沟通的过程。 (2)要注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感情,增强他们对党、对祖国、对社 会主义的深厚感情,激励他们克服困难,不断进取。 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以情 育情”,开发人的潜能,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运用好这一方法,就 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3)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需要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 是党的优良传统。过去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卓有成效,是因为采取了 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但是,从 50 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文革”期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 在对人的态度上总以阶级划线,对人的一切言行都要进行阶级分析,所谓“一 切离不开纲和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尊重人、信 任人、爱护人为前提,动不动就给人带上政治帽子,进行批判和斗争,思想政 治工作成了“假、大、空”。对此人们是深恶痛绝的。这样的教训我们也要时刻 牢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行经 济建设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新的形势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变思 想观念,以适应经济文化建设的需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从不平等到平等的转变。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不少人 把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关系摆到了不平等的位置上,认为二者是“教 育与被教育”,“我教你听,我导你从”的关系。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人和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的、同志式的主动合作关系,即使对那些缺点较多的同 志,在批评、教育他们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不尊重对方人格, 就会遭到对方的不满,何谈调动其积极性?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平等态
度待人,尊重对方人格,把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放 在首位,从关心人、爱护人出发,做到情感相通、情理相融,也只有这样,才 能团结人。切不可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板起面孔训人,更不能搞无情打击, 残酷斗争。 其次,从教育型向服务型转变。要想教育人,除了“教育者应先受教育” 外,更重要的是应树立起服务于人的思想。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居高临下, 摆出一副教育人的面孔,盛气凌人的架势,沿袭“我打你通,我教你听”这种 简单、生硬的方法,那么,是难以适应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俗 话说:“爱火不爱柴,火从哪里来?”爱护人,才能达到团结人、教育人的目的。 再次,从“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转变。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若是只要求别人“全抛一片心”,而自己却“话到口边 留三分”,那就容易形成“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僵持局面。因此,感情的信息不 能单面流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同工作对象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只有以心 换心,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才有可能进行思想交流;只有从深厚的感情出发, 有良好的愿望、正确的态度,才能理解别人的心理和处境,才能正确对待别人 思想上的反复。而一旦通过双向交流打开了感情之门,使双方的感情产生“对 流”,就能由情入理,情理交融,进而启发诱导,说服教育,从而达到转变思想、 提高觉悟的目的。 (4)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需要把握原则方法 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应把握以下几原则方法: 首先,对同志要有深厚的感情。 感情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内心体验。俗话说:“船的力量在帆 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人的认识和行动都是在感情驱动下完成的。思想政治工 作者要理解工作对象的感情,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真心对人,爱护人,帮助 人。这样才会使工作对象得到感情上的满足,他们会因为感激和信任思想政治 工作者而乐意进行感情上的交流,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反之,如果思 想政治工作者总抱着“治治他”的态度,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那么他们纵然 说得对,也使人难以接受。带着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不但可以增强思想政 治工作的感召力,而且可以激发思想政治工作者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千方百计 去做好工作。诗人郭小川讲:“舒心的酒,千杯不醉;知心的话,万言不赘。” 其次,对同志要以诚相待。 思想政治工作者尊重工作对象的感情,必然会赢得工作对象的信赖和拥戴, 而架起两者感情的桥梁则是“真诚”。只有真诚,才能打开人的心灵的窗口,才
7 度待人,尊重对方人格,把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放 在首位,从关心人、爱护人出发,做到情感相通、情理相融,也只有这样,才 能团结人。切不可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板起面孔训人,更不能搞无情打击, 残酷斗争。 其次,从教育型向服务型转变。 要想教育人,除了“教育者应先受教育” 外,更重要的是应树立起服务于人的思想。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居高临下, 摆出一副教育人的面孔,盛气凌人的架势,沿袭“我打你通,我教你听”这种 简单、生硬的方法,那么,是难以适应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俗 话说:“爱火不爱柴,火从哪里来?”爱护人,才能达到团结人、教育人的目的。 再次,从“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转变。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若是只要求别人“全抛一片心”,而自己却“话到口边 留三分”,那就容易形成“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僵持局面。因此,感情的信息不 能单面流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同工作对象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只有以心 换心,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才有可能进行思想交流;只有从深厚的感情出发, 有良好的愿望、正确的态度,才能理解别人的心理和处境,才能正确对待别人 思想上的反复。而一旦通过双向交流打开了感情之门,使双方的感情产生“对 流”,就能由情入理,情理交融,进而启发诱导,说服教育,从而达到转变思想、 提高觉悟的目的。 (4)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需要把握原则方法 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应把握以下几原则方法: 首先, 对同志要有深厚的感情。 感情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内心体验。俗话说:“船的力量在帆 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人的认识和行动都是在感情驱动下完成的。思想政治工 作者要理解工作对象的感情,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真心对人,爱护人,帮助 人。这样才会使工作对象得到感情上的满足,他们会因为感激和信任思想政治 工作者而乐意进行感情上的交流,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反之,如果思 想政治工作者总抱着“治治他”的态度,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那么他们纵然 说得对,也使人难以接受。带着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不但可以增强思想政 治工作的感召力,而且可以激发思想政治工作者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千方百计 去做好工作。诗人郭小川讲:“舒心的酒,千杯不醉;知心的话,万言不赘。” 其次,对同志要以诚相待。 思想政治工作者尊重工作对象的感情,必然会赢得工作对象的信赖和拥戴, 而架起两者感情的桥梁则是“真诚”。只有真诚,才能打开人的心灵的窗口,才
能拨动人们的心弦,才能促进人们思想的转化,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效 果。这种真诚关系的建立,需要感情的积累,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与人说 话态度要诚恳,要出于关心和体贴,诚心诚意地帮助人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 样,才能得到工作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有位教职工说得好:“今天要的是领导对 我们的真诚,明天我们还给领导的是干劲。 再次,踏踏实实办实事 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并不是说感情可以代替一切,而是要在建 立感情的基础上,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工作要满足工作对象的不同需要,就要避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 就必须具备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地为工作对象办事,对于他们的思 想情绪、情感、意愿要给予关心照顾;对于他们的正当利益、合理要求,要尽 量予以满足;对于他们的不合理要求,则应加以引导,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待个 人需要 最后,用信任消除逆反心理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看到“你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的现象,这种现象 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在青年身上表现得更突出。应当承认,逆反心理的产生, 与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素质有很大关系。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对青年人的要求 不太符合实际,总是以自己的想象去强加于青年人,习惯于用固定模式去衡量 青年人,忽视了时代对青年的影响,使部分青年在心理上产生了消极对抗情绪。 曲啸、李燕杰的报告之所以受到青年的欢迎,是因为他们和青年在感情上是相 通的,在心灵上是共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人的思想工作时,特别是对青 年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短与青年人的思想距 离,用信任去消除他们的戒备和逆反心理,使双方有共同语言。 (4)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的社会效果 最近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指出:“同经济工作要讲效益一样,思想政治工作也 要注重效果”。思想政治工作“感情投资”和物质投资一样,会产生效益,但思 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是一种内在力量的积累,起着渐进的、持续的、潜移 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持之以恒地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那么,一个 单位、一个学校或者个人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生很大改变,学校就会获得显著的 社会经济效益。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能促使人们树立主人翁意识与增强责任 感。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感情的共鸣,能使他们同甘共苦,进而使学校 教职工树立起“学校兴我荣,学校衰我耻”的概念,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责
8 能拨动人们的心弦,才能促进人们思想的转化,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效 果。这种真诚关系的建立,需要感情的积累,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与人说 话态度要诚恳,要出于关心和体贴,诚心诚意地帮助人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 样,才能得到工作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有位教职工说得好:“今天要的是领导对 我们的真诚,明天我们还给领导的是干劲。 再次,踏踏实实办实事。 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并不是说感情可以代替一切,而是要在建 立感情的基础上,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工作要满足工作对象的不同需要,就要避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 就必须具备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地为工作对象办事,对于他们的思 想情绪、情感、意愿要给予关心照顾;对于他们的正当利益、合理要求,要尽 量予以满足;对于他们的不合理要求,则应加以引导,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待个 人需要。 最后,用信任消除逆反心理。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看到“你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的现象,这种现象 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在青年身上表现得更突出。应当承认,逆反心理的产生, 与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素质有很大关系。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对青年人的要求 不太符合实际,总是以自己的想象去强加于青年人,习惯于用固定模式去衡量 青年人,忽视了时代对青年的影响,使部分青年在心理上产生了消极对抗情绪。 曲啸、李燕杰的报告之所以受到青年的欢迎,是因为他们和青年在感情上是相 通的,在心灵上是共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人的思想工作时,特别是对青 年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短与青年人的思想距 离,用信任去消除他们的戒备和逆反心理,使双方有共同语言。 (4)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的社会效果。 最近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指出:“同经济工作要讲效益一样,思想政治工作也 要注重效果”。思想政治工作“感情投资”和物质投资一样,会产生效益,但思 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是一种内在力量的积累,起着渐进的、持续的、潜移 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持之以恒地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那么,一个 单位、一个学校或者个人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生很大改变,学校就会获得显著的 社会经济效益。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能促使人们树立主人翁意识与增强责任 感。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感情的共鸣,能使他们同甘共苦,进而使学校 教职工树立起“学校兴我荣,学校衰我耻”的概念,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责
任感,把自己的命运与学校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学校领导交给的任务当作自 己的事,尽心尽力去办。当学校有困难时,教职工会挺身而出,主动为集体排 忧解难,为学校领导献计献策。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 更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这种“以情育情”来调动和激发工作对象的积极性 创造性,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去吸引感召工作对象,为教育事业和“四化”建设 尽心尽力。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能促使人们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从经济学角度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干群之 间是新型的同志式的关系。领导者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就会使被领 导者感到自己处在一种分工合作的同志关系中,只有职务不同,没有高低贵贱 之分。这有利于建立、形成充满民主、和谐、宽松、舒畅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 第二,创造环境,以境育情。即有目的的选择和利用环境因素,营造良好的 环境氛围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陶冶。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良 好的环境氛围能促使人们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境教育是 指在教育中以情感为基础,通过某种方式使受教育者在一定环境或气氛中接受 教育。情境教育可以强化受教育者的自主式认知态度,合理调整情感因素与教 育内容的内在本质联系,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抑制、转化消极性情感, 使积极情感成为教育对象选择、认知教育信息的内在尺度和驱动力。情境教育 不同于情感教育,它不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情感交流,而且突出了教育 系统内在要素整体情感的功能作用,更强调营造一种能引发受教育者思想波澜, 产生共鸣与震撼的氛围。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教育改变了过去较偏重理性对感 性的制约作用,发掘人的情感因素,促成教育对象自身内容的参与,突出人的 主体范畴的因素对客观外在的制约,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情感与理性的平衡中寻 求最佳支点,完善教育内容体系。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重视情境、运 用情境、设置情境。 (1)语言描绘设置情境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工具,是思想直接现实反映和表达的最基本的形式。“从 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讲道理,以科学的真理,在当代特别是用邓小平 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启发和教导人们。因此,说理教育法是思 想政治教育诸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288页)这 说明语言描绘和表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和不可缺少的手段。但说理教 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讲出来会使人茅塞顿开、心悦诚
9 任感,把自己的命运与学校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学校领导交给的任务当作自 己的事,尽心尽力去办。当学校有困难时,教职工会挺身而出,主动为集体排 忧解难,为学校领导献计献策。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 更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这种“以情育情”来调动和激发工作对象的积极性、 创造性,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去吸引感召工作对象,为教育事业和“四化”建设 尽心尽力。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能促使人们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从经济学角度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干群之 间是新型的同志式的关系。领导者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以情育情”,就会使被领 导者感到自己处在一种分工合作的同志关系中,只有职务不同,没有高低贵贱 之分。这有利于建立、形成充满民主、和谐、宽松、舒畅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 境。 第二,创造环境,以境育情。即有目的的选择和利用环境因素,营造良好的 环境氛围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陶冶。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良 好的环境氛围能促使人们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境教育是 指在教育中以情感为基础,通过某种方式使受教育者在一定环境或气氛中接受 教育。情境教育可以强化受教育者的自主式认知态度,合理调整情感因素与教 育内容的内在本质联系,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抑制、转化消极性情感, 使积极情感成为教育对象选择、认知教育信息的内在尺度和驱动力。情境教育 不同于情感教育,它不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情感交流,而且突出了教育 系统内在要素整体情感的功能作用,更强调营造一种能引发受教育者思想波澜, 产生共鸣与震撼的氛围。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教育改变了过去较偏重理性对感 性的制约作用,发掘人的情感因素,促成教育对象自身内容的参与,突出人的 主体范畴的因素对客观外在的制约,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情感与理性的平衡中寻 求最佳支点,完善教育内容体系。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重视情境、运 用情境、设置情境。 (1)语言描绘设置情境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工具,是思想直接现实反映和表达的最基本的形式。“从 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讲道理,以科学的真理,在当代特别是用邓小平 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启发和教导人们。因此,说理教育法是思 想政治教育诸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288 页)这 说明语言描绘和表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和不可缺少的手段。但说理教 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讲出来会使人茅塞顿开、心悦诚
服,有的人尽管讲得口干舌燥,也难以打动人心。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 要科学严谨的语言阐发其内在的抽象理论,也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构设情 境,创设出一种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理论信息的环境状态,营造出一个广阔的 思维空间,使受教育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教育者要尽可能将教育内容, 用语言栩栩如生地表述出来,给受教育者以情真意切之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首先,语言描绘要形象。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可以展开受教育者联想的翅膀, 达到引人入胜的教育效果。要使语言描绘形象具体,就必须不断丰富形象化描 绘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素材,就不会产生形象化的语 言。一方面语言要源于群众还于群众,并在不断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以有效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辉;另一方面要注意典型事例。常言道:“事实胜 于雄辩”。在语言描绘中要善于寓理于事,尤其是发生在身边典型事例的收集, 通过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描绘出来的情境,可以使模糊的道理清晰、深奧的道 理浅显明白,增强说服力。此外,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 个“对接”问题,如果两者和谐一致,则教育过程与描绘情境浑然一体,能收 到预期效果;反之,则会产生背离倾向。 其次,语言描绘要生动。生动的语言能够调动教育情绪,活跃教育气氛。白 居易说:“感人心者,莫行乎情。”加里宁则认为:“要使你的语言感动别人, 那么就应当在其中注入自己的血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 种态度。教育者对理论的坚信与否也直接体现在语言中注入的情感。因此,要 让受教育者产生震撼,必须使自己的语言充满情感。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挖掘教 育内容的情感因素,提髙语言的“含情量”:另一方面要使情感描绘情绪化。 教育者要根据“人皆有情”这一特点,善于运用语言描绘对善者扬、恶者贬, 美者慕、丑者鄙,真者亲、假者远,形成自己鲜明的立场观点。并且要善于利 用面部表情的渗透作用和手势的强调作用,扩散移植自己的爱憎。同时,要从 情节和细节的有机结合上把握语言的整体描绘效果,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2)典型实践显现情境设置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大都以一种怀疑或不肯定的心态看待纯理性教 育,他们都怀有“耳闻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的心理态势。典 型实践显现情境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 式,将其置身于典型实践环境之中,以自己的亲身感性认识产生丰富真切的情 感体验,又通过个体间情感的感染、反射,使受教育者的情感爆发,并定向成 境。此时的环境已非一般的环境,而是外部环境与受教育者心理环境的和谐统 ,可以让人时刻感受到理性知识的力量所在
10 服,有的人尽管讲得口干舌燥,也难以打动人心。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 要科学严谨的语言阐发其内在的抽象理论,也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构设情 境,创设出一种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理论信息的环境状态,营造出一个广阔的 思维空间,使受教育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教育者要尽可能将教育内容, 用语言栩栩如生地表述出来,给受教育者以情真意切之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首先,语言描绘要形象。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可以展开受教育者联想的翅膀, 达到引人入胜的教育效果。要使语言描绘形象具体,就必须不断丰富形象化描 绘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素材,就不会产生形象化的语 言。一方面语言要源于群众还于群众,并在不断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以有效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辉;另一方面要注意典型事例。常言道:“事实胜 于雄辩”。在语言描绘中要善于寓理于事,尤其是发生在身边典型事例的收集, 通过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描绘出来的情境,可以使模糊的道理清晰、深奥的道 理浅显明白,增强说服力。此外,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 个“对接”问题,如果两者和谐一致,则教育过程与描绘情境浑然一体,能收 到预期效果;反之,则会产生背离倾向。 其次,语言描绘要生动。生动的语言能够调动教育情绪,活跃教育气氛。白 居易说:“感人心者,莫行乎情。”加里宁则认为:“要使你的语言感动别人, 那么就应当在其中注入自己的血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 种态度。教育者对理论的坚信与否也直接体现在语言中注入的情感。因此,要 让受教育者产生震撼,必须使自己的语言充满情感。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挖掘教 育内容的情感因素,提高语言的“含情量”:另一方面要使情感描绘情绪化。 教育者要根据“人皆有情”这一特点,善于运用语言描绘对善者扬、恶者贬, 美者慕、丑者鄙,真者亲、假者远,形成自己鲜明的立场观点。并且要善于利 用面部表情的渗透作用和手势的强调作用,扩散移植自己的爱憎。同时,要从 情节和细节的有机结合上把握语言的整体描绘效果,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2)典型实践显现情境设置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大都以一种怀疑或不肯定的心态看待纯理性教 育,他们都怀有“耳闻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的心理态势。典 型实践显现情境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 式,将其置身于典型实践环境之中,以自己的亲身感性认识产生丰富真切的情 感体验,又通过个体间情感的感染、反射,使受教育者的情感爆发,并定向成 境。此时的环境已非一般的环境,而是外部环境与受教育者心理环境的和谐统 一,可以让人时刻感受到理性知识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