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公共课课程大纲晋中学院教务部2024年3月
公共课课程大纲 晋中学院教务部 2024 年 3 月
目录1.《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大纲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课程大纲.14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课程大纲.3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大纲::37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课程大纲....53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课程大纲.:.67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大纲738.《形势与政策》课程大纲,1089.《四史》课程大纲。11714510.《大学外语(英语)》课程大纲.25711.《大学外语(日语)》课程大纲31612.《大学体育》课程大纲,13.《计算机应用基础I》课程大纲,64414.《计算机应用基础I》课程大纲67215.《大学语文》课程大纲,68516.《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大纲7061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71718.《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大纲,73319.《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大纲,74520.《军事理论》课程大纲.76821.《军事技能训练》课程大纲77822.《劳动教育》课程大纲78223.《普通话》课程大纲790
目 录 1.《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大纲 . 1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课程大纲 . 14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课程大纲 . 31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大纲 . 37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课程大纲 . 53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课程大纲 . 67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大纲 . 73 8.《形势与政策》课程大纲 . 108 9.《四史》课程大纲 . 117 10.《大学外语(英语)》课程大纲 . 145 11.《大学外语(日语)》课程大纲 . 257 12.《大学体育》课程大纲 . 316 13.《计算机应用基础 I》课程大纲 . 644 14.《计算机应用基础Ⅱ》课程大纲 . 672 15.《大学语文》课程大纲 . 685 16.《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大纲 . 706 1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 . 717 18.《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大纲 . 733 19.《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大纲 . 745 20.《军事理论》课程大纲 . 768 21.《军事技能训练》课程大纲 . 778 22.《劳动教育》课程大纲 . 782 23.《普通话》课程大纲 . 790
24.《三笔字》课程大纲.79825.《心理学》课程大纲..810.82626.《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课程大纲.83727.《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课程大纲28.《教育学》课程大纲84629.《高等数学I》课程大纲,86030.《高等数学II》课程大纲,87731.《高等数学IⅢI》课程大纲89232.《线性代数》课程大纲9063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大纲.91692634.《大学物理I》课程大纲,.94235.《大学物理II》课程大纲,95436.《大学物理实验I》课程大纲,37.《大学物理实验II》课程大纲967
24.《三笔字》课程大纲 . 798 25.《心理学》课程大纲 . 810 26.《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课程大纲 . 826 27.《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课程大纲 . 837 28.《教育学》课程大纲 . 846 29.《高等数学Ⅰ》课程大纲 . 860 30.《高等数学Ⅱ》课程大纲 . 877 31.《高等数学Ⅲ》课程大纲 . 892 32.《线性代数》课程大纲 . 906 3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大纲 . 916 34.《大学物理 I》课程大纲 . 926 35.《大学物理Ⅱ》课程大纲 . 942 36.《大学物理实验 I》课程大纲 . 954 37.《大学物理实验Ⅱ》课程大纲 . 967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大纲一、课程信息思想道德与法治IdeologicalMorality&Rules课程名称课程编码231610001A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除思政)无先修课程修读学期第一学期课程类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性质必修口选修3课程学分考核方式口考试口考查课程学时39学时(理论学时33,实践学时6)执笔人侯炜审核人张美森王淑琴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自觉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有助于大学生学习法治思想、养成法治思维,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而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三、课程目标(一)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新时代的特点,明确民族复兴的重任和青年的担当,明确学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掌握人生观、价值观相关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确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明确衡量人生价值的科学依据,能够积极实现人生价值:掌握理想信念的涵义、特征,分析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1
1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与法治 Ideological Morality & Rules of Law 课程编码 231610001A 适用专业 全校各专业(除思政) 先修课程 无 修读学期 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课程学分 3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学时 39 学时(理论学时 33,实践学时 6) 执笔人 侯炜 审核人 张美森 王淑琴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 治理论课。其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开展马克思主 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 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 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自觉 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有助于大学生学习法治思想、养成法治思维,自 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而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 1:掌握新时代的特点,明确民族复兴的重任和青年的担当,明确 学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掌握人生观、价值观相关理论,运用马克思主 义的立场和观点确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明确衡量人生价值的科学依据, 能够积极实现人生价值;掌握理想信念的涵义、特征,分析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科学分析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具备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能量的能力;掌握中国精神的内涵,掌握爱国主义内涵及其时代要求,自觉弘扬和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票赋,具有创新创造的自觉性,具备改革创新的能力;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坚定价值观自信,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目标2:掌握道德的本质、道德的功能和作用,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掌握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自觉吸收、弘扬优秀道德成果,认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和集体主义原则,自觉学习道德模范、进行道德自我修养,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够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自觉引领社会风尚,具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课程目标3: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明确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明确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涵义,分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法治思维,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自觉性,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分析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课程目标支撑新师范毕业要求支撑新工科毕业要求支撑新文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课程目标1解决方案毕业要求2:沟通合作毕业要求2:品德素养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6:教育情怀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8:综合育人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四、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学时安排担当复兴大任2课程目标1、3讲授法、讨论法成就时代新人领悟人生真谛6课程目标1讲授法、问题学习法等把握人生方向2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科学分析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的关系,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具备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能量的能力;掌握中 国精神的内涵,掌握爱国主义内涵及其时代要求,自觉弘扬和践行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具有创新创造的自觉 性,具备改革创新的能力;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坚定价值观自 信,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目标 2:掌握道德的本质、道德的功能和作用,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掌握公共生活、职 业生活、家庭生活等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自觉吸收、弘扬优秀道德成果, 认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和集体主义原则,自觉学习道德模范、 进行道德自我修养,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够吸收借鉴 优秀道德成果、自觉引领社会风尚,具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课程目标 3: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明确社会主义法律的精 神;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 容,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分析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明确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涵义,分析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法治思维,增强维护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自觉性,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能够运用法律知 识和法律思维分析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新师范毕业要求 支撑新工科毕业要求 支撑新文科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 1:师德规范 毕业要求 3:设计/开发 解决方案 毕业要求 2:品德素养 毕业要求 2:沟通合作 课程目标 2 毕业要求 6:教育情怀 毕业要求 8:职业规范 课程目标 3 毕业要求 8:综合育人 毕业要求 12:终身学习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支撑的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学时安排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课程目标 1、3 讲授法、讨论法 2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课程目标 1 讲授法、问题学习法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