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疼痛,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不安的表现,医护人员 及亲属应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 任务二提出该病人目前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 5分钟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常见护理诊断】 L.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3.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 4焦虑与心绞痛反复频繁发作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知 识。 任务三针对该病人制定护理措施 学生分三组进行讨论 20分钟 遵医嘱治疗方案 护理措施实训 该病人病情观察重点 该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该病人药物护理 分组讨论后,每组代表讲述要点,其他组同学补充 教师归纳总结:护理措施实训 支撑知识:冠心病的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一)遵医嘱治疗 1.发作时的治疗 (1)休息发作时应立即休息,一般患者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 消除。 (②)药物治疗硝酸酯制剂是最有效,作用最快终止心绞痛发 作的药物,除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外,还可扩 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从而缓解心绞痛.①硝酸甘油0.3~ 0.6mg舌下含化,1~2min内显效,约30min后作用消失。②硝 酸异山梨酯5~10mg,舌下含化,2~5min显效,作用维持2~
由于疼痛,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不安的表现,医护人员 及亲属应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 任务二 提出该病人目前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常见护理诊断】 1.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3.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 4.焦虑 与心绞痛反复频繁发作有关。 5.知识缺乏 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知 识。 任务三 针对该病人制定护理措施 学生分三组进行讨论 遵医嘱治疗方案 该病人病情观察重点 该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该病人药物护理 分组讨论后,每组代表讲述要点,其他组同学补充 教师归纳总结;护理措施实训 支撑知识:冠心病的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一)遵医嘱治疗 1.发作时的治疗 (1)休息发作时应立即休息,一般患者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 消除。 (2)药物治疗硝酸酯制剂是最有效,作用最快终止心绞痛发 作的药物,除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外,还可扩 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从而缓解心绞痛。①硝酸甘油 0.3~ 0.6mg 舌下含化,1~2min 内显效,约 30min 后作用消失。②硝 酸异山梨酯 5~10mg,舌下含化,2~5min 显效,作用维持 2~ 5 分钟 20 分钟 护理措施实训
3h。 2.缓解期的治疗 (1)硝酸酯制剂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可维持12h,可 20mg,每天2次: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每日2次:长效硝酸 甘油制剂,口服半小时起作用,持续8~12h,可每8h服1次, 每次2.5g:2%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贴片用于胸前、上臂皮 肤而缓慢吸收,可用于预防夜间心绞痛发作。 (②)B受体阻滞剂其抗心绞痛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血压、减 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氧耗量。常用药物有美托 洛尔、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等。该药能引 起低血压,宜以小剂量开始,停用时应逐步减量,突然停用有 诱发心肌梗死的可能:有支气管哮喘、低血压、心动过缓、Ⅱ 度或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不宜应用。 (3)钙通道阻滞剂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抑制心肌收缩, 碱少氧耗;并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 荷,从而缓解心绞痛,还可以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改 善心肌的微循环。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缓释制剂。 (④)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100~300mg,每天1次 (⑤)调整血脂药物可选用他汀类、贝特类等药物。 (6)中医中药治疗如活血化淤药物、针刺或穴位按摩等。 3.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 4.外科治疗可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5.运动锻炼疗法 合理的运动锻炼有利于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活动耐 受量而改善症状。 (二)一般护理 1.发作时护理 (1)休息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不稳定型心 绞痛者,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
3h。 2.缓解期的治疗 (1)硝酸酯制剂 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可维持 12h,可 20mg,每天 2 次;单硝酸异山梨酯 20mg,每日 2 次;长效硝酸 甘油制剂,口服半小时起作用,持续 8~12h,可每 8h 服 1 次, 每次 2.5mg;2%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贴片用于胸前、上臂皮 肤而缓慢吸收,可用于预防夜间心绞痛发作。 (2)β 受体阻滞剂其抗心绞痛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血压、减 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氧耗量。常用药物有美托 洛尔、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等。该药能引 起低血压,宜以小剂量开始,停用时应逐步减量,突然停用有 诱发心肌梗死的可能;有支气管哮喘、低血压、心动过缓、Ⅱ 度或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不宜应用。 (3)钙通道阻滞剂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抑制心肌收缩, 减少氧耗;并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 荷,从而缓解心绞痛,还可以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改 善心肌的微循环。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缓释制剂。 (4)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 100~300mg,每天 1 次。 (5)调整血脂药物可选用他汀类、贝特类等药物。 (6)中医中药治疗如活血化淤药物、针刺或穴位按摩等。 3.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 4.外科治疗可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5.运动锻炼疗法 合理的运动锻炼有利于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活动耐 受量而改善症状。 (二)一般护理 1.发作时护理 (1)休息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不稳定型心 绞痛者,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
(②)心理护理安慰患者,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 氧量。 (3)吸氧。 (④)病情观察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 给予心电监测,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变化,观察患者有 无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等。 (⑤)用药护理心绞痛发作时给予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用 药后注意观察患者胸痛变化情况,如服药后3~5min仍不缓解 可重复使用。对于心绞痛发作频繁者,可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 静脉滴注,但应控制滴速,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 速,以防低血压发生。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面部潮红、头部胀 痛、头晕、心动过速、心悸等不适,应告知患者是由于药物所 产生的血管扩张作用导致,以解除顾虑, 2.缓解期的护理 (1)休息与活动缓解期的患者一般不需要卧床休息,根据 患者的活动能力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体 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最大活动量以不发生心绞痛症状为度,避 免竞赛活动和屏气用力动作,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长时间工作。 适当运动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对于 规律性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可进行预防用药,如外出、就餐 排便等活动前含服硝酸甘油。监测患者活动过程中有无胸痛、 呼吸困难、脉搏增快等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活动, 并给予含服硝酸甘油、吸氧等处置。 (2)减少或避免诱因疼痛缓解后,与患者一起分析引起心 绞痛发作的诱因,如过劳、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调节饮食, 禁烟酒。保持排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以免诱发心绞痛。保 持心境平和,改变焦躁易怒、争强好胜的性格等。 任务四该病人的出院健康教育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5分钟
(2)心理护理安慰患者,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 氧量。 (3)吸氧。 (4)病情观察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 给予心电监测,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变化,观察患者有 无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等。 (5)用药护理心绞痛发作时给予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用 药后注意观察患者胸痛变化情况,如服药后 3~5min 仍不缓解 可重复使用。对于心绞痛发作频繁者,可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 静脉滴注,但应控制滴速,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 速,以防低血压发生。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面部潮红、头部胀 痛、头晕、心动过速、心悸等不适,应告知患者是由于药物所 产生的血管扩张作用导致,以解除顾虑。 2.缓解期的护理 (1)休息与活动缓解期的患者一般不需要卧床休息,根据 患者的活动能力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体 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最大活动量以不发生心绞痛症状为度,避 免竞赛活动和屏气用力动作,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长时间工作。 适当运动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对于 规律性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可进行预防用药,如外出、就餐、 排便等活动前含服硝酸甘油。监测患者活动过程中有无胸痛、 呼吸困难、脉搏增快等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活动, 并给予含服硝酸甘油、吸氧等处置。 (2)减少或避免诱因疼痛缓解后,与患者一起分析引起心 绞痛发作的诱因,如过劳、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调节饮食, 禁烟酒。保持排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以免诱发心绞痛。保 持心境平和,改变焦躁易怒、争强好胜的性格等。 任务四 该病人的出院健康教育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5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