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高中联合体 高三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先哲很早就提出了和同之辩的命题。西周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 继”,主张不同元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反对单一元素的简单强化,因为那会室息生机,使事物 发展难以为继。《周易》所言“保合太和,乃利贞”,更是将宇宙视为和合相生的整体。孔子 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代表了一种不偏不倚又包容大度的处世智慧。和而不同 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成 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提出“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 的规律”,强调“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指出“要秉持和而不同理念”,赋予 和而不同崭新的时代意蕴 以包容、平等的心态承认文明多样性。和而不同、多元共生,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本样 态。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承认现实具体事物存在差异性、尊重他人的个性 而不能以抽象的普遍性去遮蔽具体的特殊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 各顺其性、各适其情,才能实现万物和谐。对待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文明,首 先应以包容的心态去了解、以谦虚的心态去学习。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 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孕育出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明。不同文明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历 史,不同民族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发展道路。习近平同志强调,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 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一切文明均有其价值,都应该被尊重。放下文明优越论,以包容和平 等的心态看待一切文明,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只有承认文明的平等性、多样性,才能进 行有效的交流互鉴;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互鉴、对话,才能让人类文明更为丰富多彩、充满 活力。 以开放、合作的心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合羹之美,在于合异”。如果没有不同元素之 间的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事物就不会有活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
廊坊市高中联合体 高三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代先哲很早就提出了和同之辩的命题。西周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 继”,主张不同元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反对单一元素的简单强化,因为那会窒息生机,使事物 发展难以为继。《周易》所言“保合太和,乃利贞”,更是将宇宙视为和合相生的整体。孔子 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代表了一种不偏不倚又包容大度的处世智慧。和而不同 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成 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提出“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 的规律”,强调“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指出“要秉持和而不同理念”,赋予 和而不同崭新的时代意蕴。 以包容、平等的心态承认文明多样性。和而不同、多元共生,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本样 态。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承认现实具体事物存在差异性、尊重他人的个性, 而不能以抽象的普遍性去遮蔽具体的特殊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 各顺其性、各适其情,才能实现万物和谐。对待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文明,首 先应以包容的心态去了解、以谦虚的心态去学习。当今世界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 多 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孕育出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明。不同文明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历 史,不同民族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发展道路。习近平同志强调,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 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一切文明均有其价值,都应该被尊重。放下文明优越论,以包容和平 等的心态看待一切文明,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只有承认文明的平等性、多样性,才能进 行有效的交流互鉴;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互鉴、对话,才能让人类文明更为丰富多彩、充满 活力。 以开放、合作的心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合羹之美,在于合异”。如果没有不同元素之 间的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事物就不会有活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
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文明的差异并不一定会 带来冲突,相反,不同文明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恰恰是世界文明活力的源泉。当前,世界多 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 密相连,各国的利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度融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 人心所向。与此同时,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的崇高事业任重而道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各国面临全新的 问题与挑战,也不断重塑各国开展合作的机遇和环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 展赤字摆在全人类面前,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凸显全球性,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各国各民族各种文明只有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学互鉴,不断发掘、利用人类已经积累和正 在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有效应对挑战与难题, 开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董卫国《彰显和而不同的时代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宇宙万物以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形式存在,宇宙万物和谐需要万物各顺其性、各适其情。 B.只要秉持“君子和而不同”的包容大度的处世智慧,就能赋予“和而不同”崭新的时代意蕴。 C.文明差异使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各国的利益深度融合,因此,要加强相互借鉴、相互交流 D不能和谐共生导致了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环境问题等全球性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强调“和而不同”的重要性,然后具体指出如何能做到“和而不同”。 B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论证了当今发展中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以及应对策略 C.文章既引用了古代经典,也引用了习近平的讲话,古今结合,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按照由总到分的结构方式组织全文,第二、三段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而不同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价值观,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中华民族重要的 文化基因 B.以包容、平等的心态承认文明平等性、多样性,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互鉴,进而让人类文明 更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C.国际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趋势,决定了世界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致力 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文明的差异并不一定会 带来冲突,相反,不同文明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恰恰是世界文明活力的源泉。当前,世界多 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 密相连,各国的利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度融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 人心所向。与此同时,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的崇高事业任重而道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各国面临全新的 问题与挑战,也不断重塑各国开展合作的机遇和环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 展赤字摆在全人类面前,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凸显全球性,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各国各民族各种文明只有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学互鉴,不断发掘、利用人类已经积累和正 在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有效应对挑战与难题, 开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董卫国《彰显和而不同的时代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宇宙万物以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形式存在,宇宙万物和谐需要万物各顺其性、各适其情。 B.只要秉持“君子和而不同”的包容大度的处世智慧,就能赋予“和而不同”崭新的时代意蕴。 C.文明差异使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各国的利益深度融合,因此,要加强相互借鉴、相互交流。 D.不能和谐共生导致了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环境问题等全球性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首先强调“和而不同”的重要性,然后具体指出如何能做到“和而不同”。 B.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论证了当今发展中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以及应对策略。 C.文章既引用了古代经典,也引用了习近平的讲话,古今结合,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按照由总到分的结构方式组织全文,第二、三段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和而不同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价值观,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中华民族重要的 文化基因。 B.以包容、平等的心态承认文明平等性、多样性,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互鉴,进而让人类文明 更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C.国际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趋势,决定了世界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致力 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利用人类已经积累和正在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学互鉴,就能够 解决目前的全球性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我国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 国家林业和蕈原還耕还林()工程霅理中心主任圈鸿升7月9日示 自10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 全国已实施遇耕还林还/工程总投入 图过5000亿乙元 两轮退耕还林还草 增加林地面积5.02亿亩增加人工草地面积50261万 占人工林面积的425% 占人工蕈地酒积的22% 轮退耕还林还草6年来 8000万亩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 按照2016年现价评估,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38万亿 元,相当于工程总投入的27倍。其中,涵养水源4490亿元、保育土壤1146亿元、固碳释氧 2199亿元、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43亿元、净化大气环境3438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1802亿 元、森林防护606亿元 摘编自《工程效益明显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民生双赢》) 材料二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3200万退耕农户从政策补助中户均直接受益9800多元。在四川丘 陵、盆地周围地区,有400多万劳动力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得以转移,外出务工年创收217 亿元。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不再限定还经济林的比例,各地退耕还经济林的热情高涨,仅2016 年全国退耕还经济林就达到818万亩,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林特产品和休闲观光旅游产业 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是改革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 的宏伟战略,广大农民改变了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发展新型生态经济,开发林草多种 功能,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统一。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对我国新增绿量和地球变得更绿做出 了重大贡献。在贵州,新一轮退耕还林对近年来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发挥了 重要作用,扭转了治理区生态恶化的趋势。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认为,长江输沙量减少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功不可没。在陕西延安,20年累计退耕还林1077万亩,植被覆盖率从退耕
D.利用人类已经积累和正在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学互鉴,就能够 解决目前的全球性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按照 2016 年现价评估,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 1.38 万亿 元,相当于工程总投入的 2.7 倍。其中,涵养水源 4490 亿元、保育土壤 1146 亿元、固碳释氧 2199 亿元、林木积累营养物质 143 亿元、净化大气环境 3438 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 1802 亿 元、森林防护 606 亿元。 (摘编自《工程效益明显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民生双赢》) 材料二: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 3200 万退耕农户从政策补助中户均直接受益 9800 多元。在四川丘 陵、盆地周围地区,有 400 多万劳动力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得以转移,外出务工年创收 217 亿元。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不再限定还经济林的比例,各地退耕还经济林的热情高涨,仅 2016 年全国退耕还经济林就达到 818 万亩,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林特产品和休闲观光旅游产业 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是改革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 的宏伟战略,广大农民改变了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发展新型生态经济,开发林草多种 功能,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统一。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对我国新增绿量和地球变得更绿做出 了重大贡献。在贵州,新一轮退耕还林对近年来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 1 个百分点发挥了 重要作用,扭转了治理区生态恶化的趋势。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认为,长江输沙量减少,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功不可没。在陕西延安,20 年累计退耕还林 1077 万亩,植被覆盖率从退耕
前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绿色边界向北推移400多公里,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 方公里9000吨降为1077吨,年入黄泥沙由2.58亿吨降到0.31亿吨,降幅达88%。过去水土 流失一向严重的黄土高原今日为世界提供了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 (摘编自《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一写在我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取得突出成效之 材料三 退耕前,盲目的毁林开垦和陡坡地、沙化地耕种,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 危害,使得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困境 中,人们开始认识到:牺牲生态换生存,其结果是连生存也保不住一这就是违背自然法则的 恶果。此时,退耕还林还草的战略决策,让人们得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上山,粮 下川,羊进圈,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草的地方种草,该种树的地方种树”,退耕还林 还草将人类欠下的生态账补偿给自然,由过去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转变为顺应自然、尊重 自然和保护自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全球生态 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履行国际会约的标志性工程, 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对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给予 了高度评价。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格蕾琴·戴利通过深入研究指出,退耕还林还草是一个极大的创新 项目,已经在中国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其他国家应重视并学习中国的经验,将中国当成 一面镜子。 (摘编自《退耕还林还草改变的不只是山水》) 4.下列对材料一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年来,总投入巨大,全国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 工程总投入超讨5000亿元。 B两轮退耕还林还草中林地面积、人工草地面积分别增加502亿亩、502.61万亩,相应比例 显示,我国更重视退耕还林 C我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区域与上一轮相比,增加了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增长幅度较大 D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很可观,表现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 净化大气环境等方面
前的 46%提高到 2017 年的 81.3%,绿色边界向北推移 400 多公里,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 方公里 9000 吨降为 1077 吨,年入黄泥沙由 2.58 亿吨降到 0.31 亿吨,降幅达 88%。过去水土 流失一向严重的黄土高原今日为世界提供了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 (摘编自《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写在我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取得突出成效之 际》) 材料三: 退耕前,盲目的毁林开垦和陡坡地、沙化地耕种,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 危害,使得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困境 中,人们开始认识到:牺牲生态换生存,其结果是连生存也保不住—这就是违背自然法则的 恶果。此时,退耕还林还草的战略决策,让人们得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上山,粮 下川,羊进圈,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草的地方种草,该种树的地方种树”,退耕还林 还草将人类欠下的生态账补偿给自然,由过去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转变为顺应自然、尊重 自然和保护自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全球生态 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履行国际会约的标志性工程, 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 3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对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给予 了高度评价。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格蕾琴·戴利通过深入研究指出,退耕还林还草是一个极大的创新 项目,已经在中国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其他国家应重视并学习中国的经验,将中国当成 一面镜子。 (摘编自《退耕还林还草改变的不只是山水》) 4.下列对材料一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20 年来,总投入巨大,全国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5 亿多亩, 工程总投入超讨 5000 亿元。 B.两轮退耕还林还草中林地面积、人工草地面积分别增加 5.02 亿亩、502.61 万亩,相应比例 显示,我国更重视退耕还林。 C.我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区域与上一轮相比,增加了 8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增长幅度较大 D.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很可观,表现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 净化大气环境等方面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退耕农户实施政策补助,使退耕农户在经济上直接受益,另外,在一定 程度上转移了劳动力,农民能够外出务工创收。 B由于新一轮退耕还林不限定还经济林的比例,各地积极退耕还经济林,农民转变观念,在此 基础上发展起林特产品和休闲观光旅游产业。 C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减少了长江输沙量,使黄土高原过去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现象 得到缓解,为世界提供了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 D中国政府表明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的态度,受到了美国、欧盟、日本、澳 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要作用。(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题。 寻隐者芮舒 他站在峰顶一块横石上,望着远处云雾缭绕,长舒了一口气,心想,白云生处,应是离 俗之地了吧?传说中“志尽幽深,自足云霞”的隐士们必定就在眼前这一片山林里,云深不知 几年前他听闻这座山里有隐士的时候,就起心动念了。这次他推掉一切俗事来借居山中 就是想凭机缘遇到真正的隐士。若能邂逅,哪怕说上寥寥数语,也得几分天机,解人生种种 困惑。 他沿着崎岖的碎石山路下山往山腰处走,寻找安身的地方。来时,在山脚下他请一位骑 摩托的村民把他送上山。村民笑着问他,是来当隐士吗?他听了哈哈大笑,若当隐士,能让旁 人知道吗? 村民说,这几年进山当隐士的人多了,我就见到过好几个。有的失恋了,有的破产了 来这里隐居一段日子,等状态好转了,仍下山去重新生活 他听了后说,那只能算是一种避世修行吧 行到半山时,山路渐窄,被丛林掩映。那位载他的村民说,这里有一座他家早年遗弃 老房子,修缮一下还能居住。他踩着乱石,扒拉开茂密的灌木丛,找到了那座行将坍塌的破 屋。挪石折枝将棚屋做了修葺。清晨被一阵鸟鸣声惊醒,他岀门一看,眼前视野开阔,对面 的山野一览无余。他倚着那株老柿子树默吟古人的诗句 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退耕农户实施政策补助,使退耕农户在经济上直接受益,另外,在一定 程度上转移了劳动力,农民能够外出务工创收。 B.由于新一轮退耕还林不限定还经济林的比例,各地积极退耕还经济林,农民转变观念,在此 基础上发展起林特产品和休闲观光旅游产业。 C.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减少了长江输沙量,使黄土高原过去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现象 得到缓解,为世界提供了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 D.中国政府表明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的态度,受到了美国、欧盟、日本、澳 大利亚等 3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要作用。(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7~9 题。 寻 隐 者 芮 舒 他站在峰顶一块横石上,望着远处云雾缭绕,长舒了一口气,心想,白云生处,应是离 俗之地了吧?传说中“志尽幽深,自足云霞”的隐士们必定就在眼前这一片山林里,云深不知 处。 几年前他听闻这座山里有隐士的时候,就起心动念了。这次他推掉一切俗事来借居山中, 就是想凭机缘遇到真正的隐士。若能邂逅,哪怕说上寥寥数语,也得几分天机,解人生种种 困惑。 他沿着崎岖的碎石山路下山往山腰处走,寻找安身的地方。来时,在山脚下他请一位骑 摩托的村民把他送上山。村民笑着问他,是来当隐士吗?他听了哈哈大笑,若当隐士,能让旁 人知道吗? 村民说,这几年进山当隐士的人多了,我就见到过好几个。有的失恋了,有的破产了, 来这里隐居一段日子,等状态好转了,仍下山去重新生活。 他听了后说,那只能算是一种避世修行吧。 行到半山时,山路渐窄,被丛林掩映。那位载他的村民说,这里有一座他家早年遗弃的 老房子,修缮一下还能居住。他踩着乱石,扒拉开茂密的灌木丛,找到了那座行将坍塌的破 屋。挪石折枝将棚屋做了修葺。清晨被一阵鸟鸣声惊醒,他出门一看,眼前视野开阔,对面 的山野一览无余。他倚着那株老柿子树默吟古人的诗句: 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