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 现代文阅该(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游学精髓就在知行合一 翟力 传统上,游学是游学者游历四方、寻师求学、传播思想的文化活动。人有恒言曰: “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游学之益在于体验,人世间有 些知识,有些情感,有些体会,非亲历其境不能得其益。 游学的必要性就在于此,游学传统由来已久,早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就 有“游学博闻”之语。孔子周游列国,历时十余年,行程数千里,历经艰难险阻, 边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边带领弟子读书、体验山水、感悟人生,并将一路 的所闻、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 的语录进行整理,编成《论语》,传诵至今。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漫游祖国各地, 到处寻访古迹,采集传说,行迹所至,殆遍宇内。壮阔的游记,不仅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阅历,而且壮丽山水中的灵气,也赋予了他“疏荡颇有奇气”的文风,为 他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打下了坚实基础。一直到明 代的徐霞客、清初的顾炎武,这种传统代代相传,成就了中国古人知行合一的优 良士风。 其实不仅仅在中国,游学也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教育形式 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来到东方,并在中国游学17年, 其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不仅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奠定了新航路的开 辟,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元朝地理和历史的重要典籍。18世纪,英国上层社会也 兴起了一股赴欧洲大陆游学的热潮,在加强与欧洲大陆联系的同时,也促进了自 身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今天的日本,游学早已成为教育文化的一部分,国家大力 支持中小学学生游学,并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费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育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曾经,游学这种教育形 式因费时、费力、费钱等缺点的存在,加之社会各方担心学生在游学过程中会受 到意外伤害,一度有被搁置的趋势。2016年末,教育部、中国国家旅游局等1l 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把“研学旅行”纳 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该计划的发布和实行使游学获得了制度保障,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帮助其扫清障碍,解除后顾之忧。 从目前来看,游学传统的回归弥补了学校教育的很多不足,扩大了见闻,磨炼了 意志,陶冶了情操,值得大力推广。但目前也有些游学掺杂了一些别的因素。比 如有些融入了过多的商业因素,游学逐渐变成商人赚钱的一种手段。有些掺入了 过多道德规训的内容,偏离了青少年教育以生发和活跃为主的特点。对于这些问 题,摆正心态是关键。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要意识到游学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 的有效途径,是锻炼学生意志和提升境界的绝佳方法,尤其是那些在自然界中的 游学,可以使学生在天地人的交融之中陶冶人格境界,感受天地的大气象,这也 是对城市生活和现代性思维的必要补充
河北省定州市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 1 现代文阅该(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游学精髓就在知行合一 翟力 传统上,游学是游学者游历四方、寻师求学、传播思想的文化活动。人有恒言曰: “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游学之益在于体验,人世间有 些知识,有些情感,有些体会,非亲历其境不能得其益。。 游学的必要性就在于此,游学传统由来已久,早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就 有“游学博闻”之语。孔子周游列国,历时十余年,行程数千里,历经艰难险阻, 一边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边带领弟子读书、体验山水、感悟人生,并将一路 的所闻、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 的语录进行整理,编成《论语》,传诵至今。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漫游祖国各地, 到处寻访古迹,采集传说,行迹所至,殆遍宇内。壮阔的游记,不仅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阅历,而且壮丽山水中的灵气,也赋予了他“疏荡颇有奇气”的文风,为 他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打下了坚实基础。一直到明 代的徐霞客、清初的顾炎武,这种传统代代相传,成就了中国古人知行合一的优 良士风。 其实不仅仅在中国,游学也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教育形式。 13 世纪,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来到东方,并在中国游学 17 年, 其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不仅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奠定了新航路的开 辟,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元朝地理和历史的重要典籍。18 世纪,英国上层社会也 兴起了一股赴欧洲大陆游学的热潮,在加强与欧洲大陆联系的同时,也促进了自 身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今天的日本,游学早已成为教育文化的一部分,国家大力 支持中小学学生游学,并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费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育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曾经,游学这种教育形 式因费时、费力、费钱等缺点的存在,加之社会各方担心学生在游学过程中会受 到意外伤害,一度有被搁置的趋势。2016 年末,教育部、中国国家旅游局等 11 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把“研学旅行”纳 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该计划的发布和实行使游学获得了制度保障,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帮助其扫清障碍,解除后顾之忧。 从目前来看,游学传统的回归弥补了学校教育的很多不足,扩大了见闻,磨炼了 意志,陶冶了情操,值得大力推广。但目前也有些游学掺杂了一些别的因素。比 如有些融入了过多的商业因素,游学逐渐变成商人赚钱的一种手段。有些掺入了 过多道德规训的内容,偏离了青少年教育以生发和活跃为主的特点。对于这些问 题,摆正心态是关键。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要意识到游学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 的有效途径,是锻炼学生意志和提升境界的绝佳方法,尤其是那些在自然界中的 游学,可以使学生在天地人的交融之中陶冶人格境界,感受天地的大气象,这也 是对城市生活和现代性思维的必要补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其实就是一种游学,《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游学成果 的结晶。 B.《马可波罗游记》令欧洲人对东方充满了向往,引发了英国上层社会的游学 热潮。 C.日本采用国家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费用的方式是支持中小学学生游学的最佳 模式。 D.目前游学传统虽己回归,但掺入了过多的商业因素和道德规训的内容,不值 得提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指出了游学的本质是贵在体验,游学就是实现“知 行合一”。 B.文中举孔子、司马迁、徐霞客、顾炎武等人的游学事例,论述我国的的学传 统由来已久。 C.文章分析了马可·罗在中国游学事例,论述了我国的游学传统对世界游学的重 大影响。 D.文意在论证时按时间先后顺序,列举了中外游学的事例,论述了游学对个人 和社会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人世间的有些知识、情感和体会是难以感受到的,而游学则可以使人通 过亲历其境,进而受益。 B.游学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扩大见闻、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的优势,弥补了 学校教育的很多不足 C.《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发布,为我国中小学把游学纳入教 育教学计划扫清了障碍。 D.在自然界中的游学更能使学生感受天地的大气象,是提供知识学习的有效途 径,有可以弥补城市生活和现代性思维的不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家训 侯发山 钟鸣坐上县环保局局长的宝座不到一个月,才知道宝座上也有蒺藜,有些事情不 是你想像的那么容易。譬如,南岭化工厂废水排放不达标,周围村民意见很大, 钟鸣调査后得知情况属实,要求南岭化工厂立即停产整改。这边刚放下电话,那 边电话又响了,是县里边一个领导打来的,说南岭化工厂是县里的纳税大户,不 能停产。官大一级压死人,钟鸣不能不听。当天晚上,他还接受了南岭化工厂厂 长的宴请,收取了一个五万元的红包。红包现在就躺在钟鸣办公室的抽屉里, 直没动。在他看来,那红包就是个定时炸弹,不定什么时候炸响呢。①他心里边 乱得像一团麻,理不出个头绪。他推掉一切应酬,这个周末,就是明天,打算回 老家一趟,放松放松。 电话打通了,是爹接的电话:“鸣,明个儿回来?啥事?没事?别忘了,七不出 门,八不回家……就这,我挂了。”爹的话音里透出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气息 钟鸣哭笑不得,心说我的娘哎,都啥年代了,还这么迷信。在他很小的时候,父 母就教育他,七不出门,八不回家。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话,要他铭记终生,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其实就是一种游学,《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游学成果 的结晶。 B.《马可波罗游记》令欧洲人对东方充满了向往,引发了英国上层社会的游学 热潮。 C.日本采用国家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费用的方式是支持中小学学生游学的最佳 模式。 D.目前游学传统虽已回归,但掺入了过多的商业因素和道德规训的内容,不值 得提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指出了游学的本质是贵在体验,游学就是实现“知 行合一”。 B.文中举孔子、司马迁、徐霞客、顾炎武等人的游学事例,论述我国的的学传 统由来已久。 C.文章分析了马可•罗在中国游学事例,论述了我国的游学传统对世界游学的重 大影响。 D.文意在论证时按时间先后顺序,列举了中外游学的事例,论述了游学对个人 和社会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们对人世间的有些知识、情感和体会是难以感受到的,而游学则可以使人通 过亲历其境,进而受益。 B.游学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扩大见闻、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的优势,弥补了 学校教育的很多不足。 C.《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发布,为我国中小学把游学纳入教 育教学计划扫清了障碍。 D.在自然界中的游学更能使学生感受天地的大气象,是提供知识学习的有效途 径,有可以弥补城市生活和现代性思维的不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家训 侯发山 钟鸣坐上县环保局局长的宝座不到一个月,才知道宝座上也有蒺藜,有些事情不 是你想像的那么容易。譬如,南岭化工厂废水排放不达标,周围村民意见很大, 钟鸣调查后得知情况属实,要求南岭化工厂立即停产整改。这边刚放下电话,那 边电话又响了,是县里边一个领导打来的,说南岭化工厂是县里的纳税大户,不 能停产。官大一级压死人,钟鸣不能不听。当天晚上,他还接受了南岭化工厂厂 长的宴请,收取了一个五万元的红包。红包现在就躺在钟鸣办公室的抽屉里,一 直没动。在他看来,那红包就是个定时炸弹,不定什么时候炸响呢。①他心里边 乱得像一团麻,理不出个头绪。他推掉一切应酬,这个周末,就是明天,打算回 老家一趟,放松放松。 电话打通了,是爹接的电话:“鸣,明个儿回来?啥事?没事?别忘了,七不出 门,八不回家……就这,我挂了。”爹的话音里透出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气息。 钟鸣哭笑不得,心说我的娘哎,都啥年代了,还这么迷信。在他很小的时候,父 母就教育他,七不出门,八不回家。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话,要他铭记终生,传
给下一代。长大后,钟鸣才明白,这就是他们家的家训。平时在单位,好多同事 都晒他们的家训,说是晒,其实是炫耀。对于他们家的家训,钟鸣一直羞于启齿 心说老祖宗真是没文化,要制订家训也得有点档次啊。看看人家曾国藩留给后人 的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再看郑板桥的“流自己的 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再 看纪晓岚的四戒四宜: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一宜勤读 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哪一家都比自家的强啊。 钟鸣还有一点不明白,自家的家训有什么好?村里好多人咋都拿来用呢?记得邻 居一位大爷是这样解释的,阴历逢“七”的日子,如初七,十七,二十七,家人 是不能出远门的;阴历逢“八”的日子,如初八,十八,二十八,常年在外的人 是不能回家的,要错开这个日子,否则,家里会遭不测的。至于什么根据,那位 大爷也说不清。钟鸣曾问过娘,娘也闹不明白。他没敢去问爹,他自小就怕爹, 有事都给娘叨咕。 钟鸣看了看日期,明天是六月初八。他想好了,不管家训那一套,回家。常回家 看看不是随便唱唱就得了,要付诸行动。第二天,钟鸣开上车直奔老家。 见到钟鸣,爹阴着脸,没有理睬他,反倒是娘,有一点小激动,更多的是不自在 钟鸣抽出一根烟递给爹,爹看了看,没接,掏出自己的旱烟袋,吧唧 烟雾把自己核桃般的脸淹没了。 “爹……”钟鸣期期艾艾叫了一声 “不让回来,咋回来了?”爹闷声闷气地说。 娘看了看儿子,看了看老头子,说:“鸣儿难得回来一趟,别 你知道啥?!”爹横了老伴一眼。 娘不吭声了。在爹面前,娘就是老鼠遇到了猫。 钟鸣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说道:“爹,七不出门,八不回家,都是老黄历了 “放屁!”爹挥了下烟袋,差点打到钟鸣头上。 钟鸣吓了一跳。小时候,他没少挨过爹的烟袋。自从他考上大学,直到参加工作, 爹没有打过他。今天是怎么啦?怎么发这么大的火气? 娘瞪了老头子一眼:“有话好好说,别犯驴脾气。” 钟鸣也说:“爹,我有啥做得不对,您说嘛。 爹喘着粗气,不满地瞟了钟鸣两眼,说:“七不出门,八不回家,是咱家的家训 以为你知道其中的意思,看来你还是糊涂。七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 茶七件事。在过去,办这七件事,完全靠家里的男人。就是说,你要出门可以, 必须先把这七件事办好,否则,就不要出门。八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 廉、耻这八件,是做人的根本,人生的八德。这八件事没有做好,是极不光彩的, 就不要回家丢人现眼、连累家人……你想想,我为啥不让你回来 钟鸣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家训的含义,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爹都了如指掌。 爹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官就得心里有百姓,那个化工厂 效益再好,若对老百姓造成危害,就得治理,就得关闭!” 里一下子亮 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才知道宝座上也有蒺藜,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看似 不经意的一笔,实则暗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 B.小说对钟鸣他爹一系列的语言、神态描写,刻画了这位老人朴实、正直的形 象,与钟鸣母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给下一代。长大后,钟鸣才明白,这就是他们家的家训。平时在单位,好多同事 都晒他们的家训,说是晒,其实是炫耀。对于他们家的家训,钟鸣一直羞于启齿。 心说老祖宗真是没文化,要制订家训也得有点档次啊。看看人家曾国藩留给后人 的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再看郑板桥的“流自己的 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再 看纪晓岚的四戒四宜: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一宜勤读, 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哪一家都比自家的强啊。 钟鸣还有一点不明白,自家的家训有什么好?村里好多人咋都拿来用呢?记得邻 居一位大爷是这样解释的,阴历逢“七”的日子,如初七,十七,二十七,家人 是不能出远门的;阴历逢“八”的日子,如初八,十八,二十八,常年在外的人 是不能回家的,要错开这个日子,否则,家里会遭不测的。至于什么根据,那位 大爷也说不清。钟鸣曾问过娘,娘也闹不明白。他没敢去问爹,他自小就怕爹, 有事都给娘叨咕。 钟鸣看了看日期,明天是六月初八。他想好了,不管家训那一套,回家。常回家 看看不是随便唱唱就得了,要付诸行动。第二天,钟鸣开上车直奔老家。 见到钟鸣,爹阴着脸,没有理睬他,反倒是娘,有一点小激动,更多的是不自在。 钟鸣抽出一根烟递给爹,爹看了看,没接,掏出自己的旱烟袋,吧唧一声,一团 烟雾把自己核桃般的脸淹没了。 “爹……”钟鸣期期艾艾叫了一声。 “不让回来,咋回来了?”爹闷声闷气地说。 娘看了看儿子,看了看老头子,说:“鸣儿难得回来一趟,别……” “你知道啥?!”爹横了老伴一眼。 娘不吭声了。在爹面前,娘就是老鼠遇到了猫。 钟鸣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说道:“爹,七不出门,八不回家,都是老黄历了……” “放屁!”爹挥了下烟袋,差点打到钟鸣头上。 钟鸣吓了一跳。小时候,他没少挨过爹的烟袋。自从他考上大学,直到参加工作, 爹没有打过他。今天是怎么啦?怎么发这么大的火气? 娘瞪了老头子一眼:“有话好好说,别犯驴脾气。” 钟鸣也说:“爹,我有啥做得不对,您说嘛。” 爹喘着粗气,不满地瞟了钟鸣两眼,说:“七不出门,八不回家,是咱家的家训。 以为你知道其中的意思,看来你还是糊涂。七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 茶七件事。在过去,办这七件事,完全靠家里的男人。就是说,你要出门可以, 必须先把这七件事办好,否则,就不要出门。八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 廉、耻这八件,是做人的根本,人生的八德。这八件事没有做好,是极不光彩的, 就不要回家丢人现眼、连累家人……你想想,我为啥不让你回来。” 钟鸣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家训的含义,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爹都了如指掌。 爹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官就得心里有百姓,那个化工厂 效益再好,若对老百姓造成危害,就得治理,就得关闭!” ②钟鸣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才知道宝座上也有蒺藜,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看似 不经意的一笔,实则暗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 B.小说对钟鸣他爹一系列的语言、神态描写,刻画了这位老人朴实、正直的形 象,与钟鸣母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钟鸣对曾国藩、郑板桥、纪晓岚等的家训崇敬,对自家家训却羞于启齿,这 是因为他对自家家调不了解 D.文章语言质朴简明,通俗易懂,极富生活气息。如“我的娘哎,都啥年代 了……”一句几近于口语,读来亲切自然 5.文中横线的两句话对钟鸣的心理作了细致的刻画,试就此对人物产生这种心理 的原因作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以“家训”为题有主题思想、情节结构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近年来,随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外卖餐饮以其快捷、实惠、新潮等特点得 到年轻一族的喜爱,市场潜力巨大 材料二 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美食,对用餐者来说确实便利许多。但与此同时衍生的问题也 同样值得注意,无数的塑料餐盒、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外卖垃圾造成的“白色 污染”又一次抬头,外卖垃圾“围城”的现象日趋严重 2.56亿人——这是艾媒咨询统计的2016年中国在线订餐用户规模,按照每 人每天订购一份外卖计算,每天将有2.56亿份外卖被送往用户手中,其中至少 分别产生2.56亿个餐盒和塑料袋,使用过后,每个被废弃的塑料餐盒和塑料袋 的降解至少需要几百年。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外卖餐盒材质多为PP5(聚丙烯),因其具有无毒害、耐髙 温、重量较轻等优势,所以被外卖打包广泛使用,而其不易降解的特性却给垃圾 处理带来了难题。 不易降解也不易回收,塑料餐盒只能被当做垃圾处理,无论填埋还是焚烧,这些 “白色垃圾”都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寻找其替代品一直是业内人士努力的 方向,但因为种种原因至今仍未实现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警惕!外卖垃圾围城》) 材料三: 对很多餐饮企业来说,使用塑料餐盒也是无奈之举。有业内人士称,中餐食物多 含汤水、油脂,使用塑料餐盒盛放更合适一些。虽然目前也有餐饮企业使用纸盒 等包装,但大多数可降解餐盒并不适合中餐,容易渗水渗油、使米饭粘连,难以 被消费者接受。此外,餐盒成本也是餐饮企业的考量因素,有餐饮企业负责人称, 外卖包装约占整个成本的2%。 其实,目前外卖使用的塑料餐盒并非“一无是处”。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塑料 餐盒都印有可回收物标识,可以通过垃圾回收的流程,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但现 实情况是,大多数消费者用完餐后,直接就把餐盒扔掉了。即使餐盒里有剩菜剩 饭,也大多一“盖”了之。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混搭”,给外卖垃圾回收带来 不少麻烦。 即便进入到垃圾回收流程,外卖餐盒的回收价值也并不高。业内人士介绍,塑料 回收价格低、再资源化成本髙,回收者一般不愿捡满是油污的外卖餐盒。无论是 垃圾回收企业还是城市“拾荒大军”,都对回收塑料制品“无感
C.钟鸣对曾国藩、郑板桥、纪晓岚等的家训崇敬,对自家家训却羞于启齿,这 是因为他对自家家调不了解。 D.文章语言质朴简明,通俗易懂,极富生活气息。如“我的娘哎,都啥年代 了……”一句几近于口语,读来亲切自然。 5.文中横线的两句话对钟鸣的心理作了细致的刻画,试就此对人物产生这种心理 的原因作简要分析(5 分) 6.小说以“家训”为题有主题思想、情节结构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外卖餐饮以其快捷、实惠、新潮等特点得 到年轻一族的喜爱,市场潜力巨大。 材料二: 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美食,对用餐者来说确实便利许多。但与此同时衍生的问题也 同样值得注意,无数的塑料餐盒、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外卖垃圾造成的“白色 污染”又一次抬头,外卖垃圾“围城”的现象日趋严重。 2.56 亿人——这是艾媒咨询统计的 2016 年中国在线订餐用户规模,按照每 人每天订购一份外卖计算,每天将有 2.56 亿份外卖被送往用户手中,其中至少 分别产生 2.56 亿个餐盒和塑料袋,使用过后,每个被废弃的塑料餐盒和塑料袋 的降解至少需要几百年。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外卖餐盒材质多为 PP5(聚丙烯),因其具有无毒害、耐高 温、重量较轻等优势,所以被外卖打包广泛使用,而其不易降解的特性却给垃圾 处理带来了难题。 不易降解也不易回收,塑料餐盒只能被当做垃圾处理,无论填埋还是焚烧,这些 “白色垃圾”都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寻找其替代品一直是业内人士努力的 方向,但因为种种原因至今仍未实现。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警惕!外卖垃圾围城》) 材料三: 对很多餐饮企业来说,使用塑料餐盒也是无奈之举。有业内人士称,中餐食物多 含汤水、油脂,使用塑料餐盒盛放更合适一些。虽然目前也有餐饮企业使用纸盒 等包装,但大多数可降解餐盒并不适合中餐,容易渗水渗油、使米饭粘连,难以 被消费者接受。此外,餐盒成本也是餐饮企业的考量因素,有餐饮企业负责人称, 外卖包装约占整个成本的 2%。 其实,目前外卖使用的塑料餐盒并非“一无是处”。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塑料 餐盒都印有可回收物标识,可以通过垃圾回收的流程,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但现 实情况是,大多数消费者用完餐后,直接就把餐盒扔掉了。即使餐盒里有剩菜剩 饭,也大多一“盖”了之。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混搭”,给外卖垃圾回收带来 不少麻烦。 即便进入到垃圾回收流程,外卖餐盒的回收价值也并不高。业内人士介绍,塑料 回收价格低、再资源化成本高,回收者一般不愿捡满是油污的外卖餐盒。无论是 垃圾回收企业还是城市“拾荒大军”,都对回收塑料制品“无感
(摘编自《外卖餐盒堆出的“回收难题”》 材料四: 造成外卖垃圾“围城”的现状,原因在于外卖垃圾治理主体缺失:店家只管做、平 台只管卖、小哥只管送、订餐者吃完就往垃圾桶里扔,最后外卖垃圾就成为了社 会的负担。这显然不符合“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基本原则。要从根本上 解决外卖垃圾问题,就要让相应的责任主体切实担负起处理外卖垃圾的责仼 要尽快推动美团外卖、中国烹饪协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数十家餐饮外卖品 牌共同发起的《绿色外卖行业公约(绿色十条)》真正落到实处,让快餐业使用绿 色餐具成为常态。从源头治理的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塑料餐盒的生产者也应承担 相应的责任,这可以通过征收环境污染税的形式来实现 当然,相关职能部门也要适时制定外卖餐盒标准。中国贸促会商业分会和百度 外卖共同起草的《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9月1日将正式实施,但这一规 范并不具有强制性,也没有将外卖餐盒标准列入其中。在充分总结实践经验 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这一规范今后有必要上升到法规乃至更高层面,并且 需要将外卖餐盒标准予以明确,使绿色餐具成为外卖的标配,而不是可选项。这样 的话,外卖是否环保就有了具体的监管标准。不然,即便将来明确了由谁来监管, 监管也无处发力。只有标准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外卖也就不能只图 “一时之快”了。 (编辑自新华网《外卖垃圾应“谁污染,谁治理”》 7.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一数据显示,近年来互联网餐饮外卖业发展迅速,市场交易规模上升空间 大,207Q1较206Q1交易规模实现了翻番。 B.从表一数据可知,20l6α4的交易规模是全年中最高的,2016Q1的交易规模虽 然是全年最低的,但应该要高于2015Q1 C.从表二可知,女性在线外卖订单2017Q1占比较2016Q4高了4%,并且超越男 性成为网络外卖市场的主力 D从表二数据中可知,201604和2017Q1男女在线外卖订单客单价均整体提升, 女性在线外卖客单价均高出男性在线外卖客单价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近几年,网络外卖餐饮因受到年轻一族的喜爱而出现快捷、实惠、新潮等特点, 使其在外卖行业中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 B.网络外卖给用餐者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在这些便利的背后,外卖垃圾“围城 的现象日趋严重。 C.用于外卖的PPS材质餐盒因具有无毒害、耐高温、重量较轻等特点而被餐饮 企业广泛使用,但其不易降解的特性却被餐饮企业忽视 D.大多数塑料餐盒是可以回收的,只要我们消费者不再将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 “混搭”,就可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E.中国贸促会商业分会和百度外卖虽制定了《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但没有将外卖餐盒标准列人其中。 9.材料四就有效解决外卖垃圾“围城”问题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 概括。(4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摘编自《外卖餐盒堆出的“回收难题”》) 材料四: 造成外卖垃圾“围城”的现状,原因在于外卖垃圾治理主体缺失:店家只管做、平 台只管卖、小哥只管送、订餐者吃完就往垃圾桶里扔,最后外卖垃圾就成为了社 会的负担。这显然不符合“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基本原则。要从根本上 解决外卖垃圾问题,就要让相应的责任主体切实担负起处理外卖垃圾的责任。 要尽快推动美团外卖、中国烹饪协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数十家餐饮外卖品 牌共同发起的《绿色外卖行业公约(绿色十条)》真正落到实处,让快餐业使用绿 色餐具成为常态。从源头治理的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塑料餐盒的生产者也应承担 相应的责任,这可以通过征收环境污染税的形式来实现。 当然,相关职能部门也要适时制定外卖餐盒标准。中国贸促会商业分会和百度 外卖共同起草的《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9 月 1 日将正式实施,但这一规 范并不具有强制性,也没有将外卖餐盒标准列入其中。在充分总结实践经验、广 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这一规范今后有必要上升到法规乃至更高层面,并且 需要将外卖餐盒标准予以明确,使绿色餐具成为外卖的标配,而不是可选项。这样 的话,外卖是否环保就有了具体的监管标准。不然,即便将来明确了由谁来监管, 监管也无处发力。只有标准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外卖也就不能只图 “一时之快”了。 (编辑自新华网《外卖垃圾应“谁污染,谁治理”》) 7.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表一数据显示,近年来互联网餐饮外卖业发展迅速,市场交易规模上升空间 大,2017Q1 较 2016Q1 交易规模实现了翻番。 B.从表一数据可知,2016Q4 的交易规模是全年中最高的,2016Q1 的交易规模虽 然是全年最低的,但应该要高于 2015Q1。 C.从表二可知,女性在线外卖订单 2017Q1 占比较 2016Q4 高了 4%,并且超越男 性成为网络外卖市场的主力。 D 从表二数据中可知,201604 和 2017Q1 男女在线外卖订单客单价均整体提升, 女性在线外卖客单价均高出男性在线外卖客单价。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近几年,网络外卖餐饮因受到年轻一族的喜爱而出现快捷、实惠、新潮等特点, 使其在外卖行业中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 B.网络外卖给用餐者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在这些便利的背后,外卖垃圾“围城” 的现象日趋严重。 C.用于外卖的 PPS 材质餐盒因具有无毒害、耐高温、重量较轻等特点而被餐饮 企业广泛使用,但其不易降解的特性却被餐饮企业忽视。 D.大多数塑料餐盒是可以回收的,只要我们消费者不再将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 “混搭”,就可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E.中国贸促会商业分会和百度外卖虽制定了《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但没有将外卖餐盒标准列人其中。 9.材料四就有效解决外卖垃圾“围城”问题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 概括。(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