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F=X,F=巧,F=k F=F+Fv+Fz 力的解析表达式为:F=Xi+Yj+Zk 5力的投影和力的分力的区别 力的投影和力的分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得混淆: (1)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由力的投影X、Y、Z只 能求出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能确定其作用点的位置;而力的 分力是矢量,由力的分力完全可以确定力的大小和方向及作 用点的位置 (2)力的投影是向轴作垂线而得,力的分力则是利用平行 四边形法则而得。关系式=XF=F1|=z
F Xi , F Yj , F Zk x y z = = = ∴ 力的解析表达式为: F = X i + Y j + Zk 5.力的投影和力的分力的区别 力的投影和力的分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得混淆: (1)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由力的投影X、Y、Z只 能求出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能确定其作用点的位置;而力的 分力是矢量,由力的分力完全可以确定力的大小和方向及作 用点的位置。 (2)力的投影是向轴作垂线而得,力的分力则是利用平行 四边形法则而得。关系式 Fx = X Fy = Y Fz = Z ∵ F = F x + F y + FZ
学 仅对直角坐标系 成立,对斜坐标 系不成立。 二、荷载分类 1荷载分类 主动力(又称荷载):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 力 的力,如重力、风压力、水压力等, 约束反力 恒载:不随时间而变,如自重 根据作用时间,荷载 活载:随时间而变,如风压力
仅对直角坐标系 成立,对斜坐标 系不成立。 二、荷载分类 力 主动力(又称荷载):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 的力,如 重力、风压力、水压力等, 约束反力 1.荷载分类 根据作用时间,荷载 恒载:不随时间而变,如自重 活载:随时间而变,如风压力
集中荷载(力):作用在极小的面积或 根据分布情况,荷载 体积上,可以认为作用在一点上。 分布荷载:分布作用于物体的体内或 表面,如重力、土压力、水压力。 2分布荷载 线分布力或线荷载:沿一条直线连续分布且相互平行的力系。 线荷载集度q:单位长度上的线荷载,单位:Nm或kNm。 匀布荷载:q= const,非匀布荷载: q*const 荷载图:表示荷载集度分布的图形
根据分布情况,荷载 集中荷载(力):作用在极小的面积或 体积上,可以认为作用在一点上。 分布荷载:分布作用于物体的体内或 表面,如重力、土压力、水压力。 2.分布荷载 线分布力或线荷载:沿一条直线连续分布且相互平行的力系。 线荷载集度q:单位长度上的线荷载,单位:N/m或kN/m。 匀布荷载:q=const,非匀布荷载:q≠const 荷载图:表示荷载集度分布的图形
学 线分布力的大小及作用位置可由力系简化理论(后述)求 得::同向线分布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荷载图的面积,方向 与分布力的方向相同,作用线通过荷载图的形心。 常见分布力的合力及作用位置: Q Q 2 22u 12 213:134+12 MiLl 4I4-49aTT =g. g Q=q 0=ql Q2=2 (q2-q,)
线分布力的大小及作用位置可由力系简化理论(后述)求 得::同向线分布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荷载图的面积,方向 与分布力的方向相同,作用线通过荷载图的形心。 常见分布力的合力及作用位置: Q ql 2 1 = Q = ql Q q q l Q q l ( ) 2 1 2 2 1 1 1 = − = Q 2l/3 l/3 Q l/2 Q1 Q2 l/2 l/3
学 §1-3力矩和力偶 力的效应:移动效应和转动效应 、力对点的矩:度量力使刚体绕某点转动效应的物理量。 (1)在平面间题中,力对点的矩为代数量(因为所有力矩的作用 面都在同一平面内,只要确定了力矩的大小和转向,就可完全 表明力使物体绕矩心转动的效应)。大小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 BmO(F)=±Fh=±2△OAB面积 0≤ ①O矩心,h一力臂 h ②当F=0或h=0时,m(F)=0 ③单位N.m或kN.m ④正负号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 为负
§1-3 力矩和力偶 力的效应:移动效应和转动效应 一、力对点的矩:度量力使刚体绕某点转动效应的物理量。 (1)在平面问题中,力对点的矩为代数量(因为所有力矩的作用 面都在同一平面内,只要确定了力矩的大小和转向,就可完全 表明力使物体绕矩心转动的效应)。大小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 mO (F) = Fh = 2OAB 面积 ②当F=0或h=0时, mo ( F ) = 0 ③单位N.m或kN.m ④正负号: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 为负 ①O—矩心,h —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