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2)力与轴不共面: 过力F的起点 和终点分别作 B 平面垂直于x轴, 90 B x 则X=±AB′ b =±ab (3)正负号规 定: 若a为Fx轴正向的夹角,则X= Cosa 若a为锐角,则X=±Fcos,用观察法确定正负,即: 如果从力的起点的投影到终点的投影与投影轴的正向一致 者为正,反之为负
(2)力与轴不共面: 过力 的起点 和终点分别作 平面垂直于x轴, 则X=±ABˊ = ± ab (3)正负号规 定: 若α为 与x轴正向的夹角,则X=Fcosα 若α为锐角,则X=±Fcosα,用观察法确定正负,即: 如果从力的起点的投影到终点的投影与投影轴的正向一致 者为正,反之为负
学 2力平面上的投影 F为力F平面上的投影,大 B Arp F=FCOSO 注意: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 量,而在平面上的投影是矢量。 A B 3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2.力平面上的投影 ˊ为力 在平面上的投影,大 小: Fˊ=FCOSφ 注意: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 量,而在平面上的投影是矢量。 3.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学 3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1)次投影法(直接投影法) 若已知力与坐标轴正向的 夹角a、B、y, X=F·cosa, Y=FcoS B y Z=F·cosy
(1)一次投影法(直接投影法) cos cos , cos , = = = Z F Y F X F 3.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若已知力与坐标轴正向的 夹角α、β、γ,则
学 (2)二次投影法(间 接投影法) 当力与各轴正向夹 角不易确定时,可先将 F F投影到xy面上,然后 再投影到x、y轴上, 即 =F·siny X=Frv coS o=F siny. cOS P Y=Ixy onp= F sin y: Sin o Z=F·COSy
(2)二次投影法(间 接投影法) 当力与各轴正向夹 角不易确定时,可先将 F 投影到xy面上,然后 再投影到x、y轴上, 即 Z F cos Y F sin F sin sin X F cos F sin cos xy xy = = = = = F F sin xy =
学 4若已知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X、Y、Z,则 力的大小:F=√X2+Y2+22 Y Z 方向余弦:COSo COS coS Y F aB为力与x、y、 z轴正向的夹角。 5力的分解式 在直角坐标系下,力的分力与其投 影之间有下列关系:分力的模等于 力在相应坐标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X=1F=4
4.若已知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X、Y、Z,则 力的大小: 2 2 2 F = X + Y + Z 方向余弦: F Z F Y F X cos = cos = cos = αβγ为力与x、y、 z轴正向的夹角。 5.力的分解式 在直角坐标系下,力的分力与其投 影之间有下列关系:分力的模等于 力在相应坐标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即 Fx = X Fy = Y Fz =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