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 读写议材料汇编 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 二O一二年四月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 读写议材料汇编 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 二〇一二年四月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一、经典著作 1.伊戈尔·安索夫。企业战略。 2.伊戈尔·安索夫.战略管理. 3.伊戈尔·安索夫.战略管理的移植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战略。 5.(美)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6.(美)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7.(美)费雷德·R·戴维著,李克宁译.战略管理(第八版).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1 8.(英)格里·约翰逊,凯万·斯科尔斯著,王军等译.战略管理案例。北京:人 民邮电出版社,2004 9.阿尔弗雷德·钱德勒。战略和结构. 10.(英)理查德·惠廷顿著,王智慧译.战略是什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 版社,2004.1 11.魏杰著.企业战略选择:企业发展航标图.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6 12.[美]伯格曼著.战略就是命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 13.汤姆·彼德斯,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 14.(美)霍尔著,张友星等译,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第8版).上海: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1 l5.(美)派特里克E康纳Patrick E.Connor)等著,爱丁等译.组织变革中的管理(第 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 l6.杰伊M沙夫里茨(Jay M.Shafritz),J史蒂文奥特(J.Steven Ott)编.组织 理论经典(英文版,第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17.(美)达夫特著,王凤彬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第7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3,3 18.(美)达夫特著,李维安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1 19.刘光明编著.企业文化:(第2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6 20.刘光明编著.企业文化案例.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5 21.赵增耀.企业集团治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一、经典著作 1.伊戈尔 • 安索夫.企业战略. 2.伊戈尔 • 安索夫.战略管理. 3.伊戈尔 • 安索夫.战略管理的移植. 4.迈克尔 • 波特.国家竞争战略. 5.(美)迈克尔 • 波特.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年版 6.(美)迈克尔 • 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 年版 7.(美)费雷德·R·戴维著,李克宁译.战略管理(第八版).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1 8.(英)格里·约翰逊,凯万·斯科尔斯著,王军等译.战略管理案例.北京:人 民邮电出版社,2004 9.阿尔弗雷德 • 钱德勒.战略和结构. 10.(英)理查德·惠廷顿著,王智慧译.战略是什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 版社,2004.1 11. 魏杰著.企业战略选择:企业发展航标图.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6 12. [美]伯格曼著.战略就是命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 13.汤姆 • 彼德斯,罗伯特 • 沃特曼.追求卓越. 14. (美)霍尔著,张友星等译.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第 8 版).上海: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1 15.(美)派特里克·E·康纳(Patrick E. Connor)等著,爱丁等译.组织变革中的管理(第 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 16.杰伊·M·沙夫里茨 (Jay M. Shafritz ) ,J·史蒂文·奥特 ( J. Steven Ott )编.组织 理论经典(英文版,第 5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17.(美)达夫特著,王凤彬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第 7 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3,3 18.(美)达夫特著,李维安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1 19.刘光明编著.企业文化:(第 2 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6 20.刘光明编著.企业文化案例.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5 21.赵增耀.企业集团治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22.汤姆森,斯迪兰特.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第十版). 23.段盛华,王智慧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4.[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九版).P495-520 25.(美)詹姆斯·奎因著.企业应付变化的战略一一逻辑渐进法.世界图书出版社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22.汤姆森,斯迪兰特.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第十版). 23.段盛华,王智慧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4.[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九版).P495-520 25.(美)詹姆斯•奎因著.企业应付变化的战略——逻辑渐进法.世界图书出版社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二、前沿论文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 论文1:竞争战略理论的优劣及其修正 芮明杰李鑫任红波 80年代,迈克尔·波特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的竞争战略理论,这一理论以其论 证严密性和思维独创性立即引起了理论界与实业界的普遍关注,它将战略理论提升 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是战略理论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 化,竞争战略理论的缺陷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对竞争战略 理论进行一个总结,为战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 一、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贡献 1.将产业分析引入企业战略 传统战略理论仅仅把产业状况作为企业的经济环境因素在外部环境分析中一笔 带过,竞争战略理论产业分析作为企业战略制定的出发点,并提出了进行产业分析 的有效工具,弥补了传统战略理论的不足。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的成功取决于 企业所处的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竞争地位,二者缺一不可。产业结构 决定了企业的持续获利能力,相对市场地位决定了企业间的获利差距,企业在进行 战略选择时必须两者兼顾,竞争战略理论指出偏离了产业分析的企业战略不能称之 为企业战略,至多只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策略性对策。 2.提出了一个完美的理论分析框架 竞争战略理论以分析企业成功原因为出发点,构造了一个因果链,将环境状况 企业行为与企业的市场效果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整个理论的分析框架,具体如下图 所释: 整个分析框架从纵横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原因,横向以层 层分解的方式解释了是什么导致企业的成功:纵向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取得 成功,而其他企业却在竞争中失败。 横向来讲,波特认为企业所处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该产业的相对地位是支持 企业成功的两个主要因素:(1)持续的竞争优势是有利的相对市场地位的来源:能 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能否比竞争对手以较低的成本完成所必要的活动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二、前沿论文 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 论文 1:竞争战略理论的优劣及其修正 芮明杰 李鑫 任红波 80 年代,迈克尔·波特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的竞争战略理论,这一理论以其论 证严密性和思维独创性立即引起了理论界与实业界的普遍关注,它将战略理论提升 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是战略理论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 化,竞争战略理论的缺陷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对竞争战略 理论进行一个总结,为战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 一、 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贡献 1. 将产业分析引入企业战略 传统战略理论仅仅把产业状况作为企业的经济环境因素在外部环境分析中一笔 带过,竞争战略理论产业分析作为企业战略制定的出发点,并提出了进行产业分析 的有效工具,弥补了传统战略理论的不足。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的成功取决于 企业所处的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竞争地位,二者缺一不可。产业结构 决定了企业的持续获利能力,相对市场地位决定了企业间的获利差距,企业在进行 战略选择时必须两者兼顾,竞争战略理论指出偏离了产业分析的企业战略不能称之 为企业战略,至多只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策略性对策。 2. 提出了一个完美的理论分析框架 竞争战略理论以分析企业成功原因为出发点,构造了一个因果链,将环境状况、 企业行为与企业的市场效果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整个理论的分析框架,具体如下图 所释: 整个分析框架从纵横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原因,横向以层 层分解的方式解释了是什么导致企业的成功;纵向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取得 成功,而其他企业却在竞争中失败。 横向来讲,波特认为企业所处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该产业的相对地位是支持 企业成功的两个主要因素:(1)持续的竞争优势是有利的相对市场地位的来源;能 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能否比竞争对手以较低的成本完成所必要的活动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或以增加顾客价值的特定方式完成价值链中的某些活动,并使企业具有索取较高价 格的能力,即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是分立的企业活动:(2)驱动因素则是能够使竞 争者在某些活动中形成差别的结构性决定因素,因此只有在驱动因素的层次上才能 找到竞争优势的真正根源。 纵向来讲,决定企业在竞争中成败差异的主要原因逻辑有两个答案:一个是初 始条件。企业可能拥有来自于历史的、预先存在的声誉、技能等。另一个是纯粹的 管理选择或独立于初始条件的选择,即企业在面临未来不确定性条件下作出的管理 选择,它会导致为实施新战略所需要的特殊技能和资源的组合或创新。初始条件和 管理选择共同作用影响着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 3.提出了两个有效的理论分析工具 波特教授在竞争战略理论的分析过程中提出了两个有效的分析工具一一五因素 分析图及价值链分析方法: 五因素分析图是一种分析产业吸引力的有效工具,波特认为产业的吸引力取决 于产业的竞争强度,而竞争强度取决于市场上存在的五种力量对比,即现有企业间 的竞争强度、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替代产品的威胁和潜在 进入者的威胁,这些力量共同作用影响企业所在产业的最终盈利潜力。 价值链分析方法是深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有效工具,波特将企业分为战 略上相互联系的若干活动,以从中了解企业的成本行为和差别化的现在和潜在的来 源。同时又将企业价值链扩展成为一个价值系统,分析如何使企业的价值链适合于 整个价值系统,获得可能的竞争优势来源。 价值链分析方法是深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有效工具,波特将企业分为战 略上相互联系的若干活动,以从中了解企业的成本行为和差别化的现在和潜在的来 源。同时又将企业价值链扩展成为一个价值系统,分析如何使企业的价值链适合于 整个价值系统,获得可能的竞争优势来源。 二、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 虽然竞争战略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了企业战略研究,组建了一个较完美的 理论分析框架,突破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基本框架,把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推向了 个崭新的阶段。但在实践中,竞争战略理论中的一些不足逐步显露出来,急待改进。 1.分析框架有待修正 虽然竞争战略理论的分析框架近乎完美,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 ~是该分析框架的假设前提部分发生了变化,竞争战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或以增加顾客价值的特定方式完成价值链中的某些活动,并使企业具有索取较高价 格的能力,即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是分立的企业活动;(2)驱动因素则是能够使竞 争者在某些活动中形成差别的结构性决定因素,因此只有在驱动因素的层次上才能 找到竞争优势的真正根源。 纵向来讲,决定企业在竞争中成败差异的主要原因逻辑有两个答案:一个是初 始条件。企业可能拥有来自于历史的、预先存在的声誉、技能等。另一个是纯粹的 管理选择或独立于初始条件的选择,即企业在面临未来不确定性条件下作出的管理 选择,它会导致为实施新战略所需要的特殊技能和资源的组合或创新。初始条件和 管理选择共同作用影响着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 3.提出了两个有效的理论分析工具 波特教授在竞争战略理论的分析过程中提出了两个有效的分析工具——五因素 分析图及价值链分析方法: 五因素分析图是一种分析产业吸引力的有效工具,波特认为产业的吸引力取决 于产业的竞争强度,而竞争强度取决于市场上存在的五种力量对比,即现有企业间 的竞争强度、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替代产品的威胁和潜在 进入者的威胁,这些力量共同作用影响企业所在产业的最终盈利潜力。 价值链分析方法是深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有效工具,波特将企业分为战 略上相互联系的若干活动,以从中了解企业的成本行为和差别化的现在和潜在的来 源。同时又将企业价值链扩展成为一个价值系统,分析如何使企业的价值链适合于 整个价值系统,获得可能的竞争优势来源。 价值链分析方法是深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有效工具,波特将企业分为战 略上相互联系的若干活动,以从中了解企业的成本行为和差别化的现在和潜在的来 源。同时又将企业价值链扩展成为一个价值系统,分析如何使企业的价值链适合于 整个价值系统,获得可能的竞争优势来源。 二、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 虽然竞争战略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了企业战略研究,组建了一个较完美的 理论分析框架,突破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基本框架,把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 个崭新的阶段。但在实践中,竞争战略理论中的一些不足逐步显露出来,急待改进。 1.分析框架有待修正 虽然竞争战略理论的分析框架近乎完美,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该分析框架的假设前提部分发生了变化,竞争战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