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ell道德哲学 BERTRAND 来,应该宣扬的是“愿意怀疑”。没有什么信条是绝对正 确的,一切信仰都程度不同地笼罩在不明确和错误的阴影 中。提高信仰真实度的方法尽人皆知。这其中包括听取各 方意见,尽心尽力地证实相关证据,以及为避免所待观点 的偏颇,与持有相反意见的人进行辩论,并培养随时抛 却理由不足的假设的习惯。这些方法在科学中得到实践, 同时也建立起科学知识体系。只要一个科学工作者持有真 正科学的世界观,他就会承认,随着新发现的出现,现在 作为科学知识的东西迟早会得到修正;尽管还不是为所有 目的服务。科学界是堆一能够发现近似真知的东西的领 哲 域,在这里,人们的态度是犹豫不泱的。 啡 相反,在宗教界利政界,还没有什么科学的东西,尽 管此,人们还是认为,持有正统规点,以饥饿、监禁和 战争相威胁,并谨慎地避开与任何不同观点的争论,乃是 天经地义的。知果人们能对这些问题提出疑问、一番不 可知论式的思考,就可以根除现代世界上十之八九的罪 恶。划果战争双方认识到彼此的错误,就不会爆发战争 了,迫害也就不会有了。教育将有利于开发智力,而不是 使智方萎缩,让一个人做某项丁作是因为他适宜于做这项 工作,而不是因为他趋从了当权者的荒谬教条。这样,如 果可能的话,光是合理的怀疑就足以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 近牛来,相对论世人对它的承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科学思维倾向的绝妙例子。爱因斯坦,一位德国犹太和平 主义者,战争初期被德国政府授予了··个研究教授的职 204
且由之路 罗套道德哲学 位:一九一九年,一只英国探险队观察到-次日食,从而 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他的理论打破了传统物理的理论 框架,其对传统力学的巨大变革不亚于达尔文对生物学的 变革。各地的物理学家表示,只要能拿出证据,他们就会 毫不犹豫地接受他的理论,但没有一个人会说爱因斯坦发 现了终极真理,起码他自己不会这样说。他并没建立起一 座水世不变的教条的丰碑。他也有无法解决的困难,正像 爱因斯坦修正了牛顿的教义一样,爱因斯坦自已的教义也 必然逐次得到修正。这种严肃的、不为教条所左的对某 种观点的接受,正是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 哲 如果爱因斯坦在宗教或政治领域也进行了同样的创 新,结果会怎样呢?英国人会发现他的理论中包含有大普 人咖啡 鲁上主义的因崇;反犹太主义者会认为它是犹太复国主义 者的阴谋;各国的民族主义者会发现它带有怯懦的绥靖主 义的毒素,并把它当成一种逃避兵役的遁词。所有的老学 究们都会建议伦敦警察厅禁止引进他的著作,支持他的教 师会博到开除。同时,他会引起某个落后国家的注目,在 那里,只有教授他的教义才合法、而这种教义已变成-一种 无人能解的神秘教条。最后,他的教义是正确的还是错误 就只能在战场上决定了。此外,要想收集新的证据去论证 或反驳它,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威廉·詹姆斯愿意相信的 理所当然的结果。 我需要的不是要相信什么的愿望,恰恰相反,是有 所发现的愿望。 2I5
Russell道德哲学 BERTRAND ② 三大障碍 如果说我需要合乎情理的怀疑,那为什么世界上还 有那么多不合理的专断,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产生于一般 人天性中深藏着的不合理因素利对事物的轻信,但其他因 素也在培育着这种思维原罪的种子,其中有三种因素起了 主要作用,即教育、宣传和经济压力。让我对这三方面依 次作一说明。 (1)教育一所有先进国家的小学教育都控制在政 哲 府手里。在所教授的东西中,有些错误是制定课程的官员 啡厅 知道的,另外相当一部分则是每一个没有编见的人都能看 到的。以历史课为例。在历史教科书中,每个国家都想标 榜自己。当一个人写自传时,人们希望他谦虚一点,但当 …个国家描述自己的历史时,随便怎么吹嘘或粉饰都不为 过。在我小的时候,教科书教导我们说法国人心地险恶而 德国人富有美德;但现在情况恰恰相反。这两种情况都丝 毫没有考虑到真理的存在。德国教科书在讲到滑铁卢战役 时,认为威灵顿简直是个失收者,而布鲁彻却挽救了危 局:关国的谋本则认为布鲁彻的作用微乎其微。德国利和英 国教科书的作者都清楚自己没有讲真话。过去,美国的教 科书一肯极尽瓜毁英同之能事,战后却又过来支特英国, 在这两种情祝中,美国都忽视了事实真相。无论战前还 ①见《口山人》1922年2片15日第523页。—原注 206
自由之路 罗察道德哲学 是战后,将良莠不齐的移民的孩子统统教育成“优秀的 美国人”始终是美国的一个主要教育目的。显然,没有 一个人意识到“优秀美国人”正像“优秀的德国人”或 “优秀的日本人”一样,到甘前为止无一例外的属于恶人 之列。“优秀的美国人”就是满脑子这样的规念的人:美 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国家,它的任何观点都应得到热烈响 应。这些观点可能是正确的。果真如此的话,一个理智的 人就不会为之争吵了。而且,如果这些观点确实正确,它 们就应为世人所知,而不仅仅限于美国。这些观点只是在 其为之服务的那个特定国家内才为人信服,这种情况令人 哲 迷惑。同时,为了使孩子们为某种邪恶的私利做出牺牲, 并且使他们认为这是为真理和正义而战,各国的全部国家 咖啡厅 机器都醉心于促使这些毫无辨别能力的孩子信奉那些可笑 的观点,这仅是无数教育意图中的一个,不是要传授真 知,而是使人明白主子们的意愿。小学中如果没有一种巧 妙的骗人制度,就不能保存那民主的幌子。 在结束教育这一话题前,我想再举一个美国的例子① 一不是因为美国不知其他国家,而是因为它是最现代化 的国家,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发展着的危险,而不是正在 消逝的危险。在纽约,如果没有政府须发的许可证,就不 能成立学校,即使这所学校的资金完全由私人承护。最近 的一项法律②观定,如果-一所学校“向学生宣扬用强力、 ①见《新共和国》1922年2片1日,259负一一京注 ②上述文章完成后,该法律做了修改。一原注 27
Russell道德括学 BERTRAND 暴行或非法途径推翻政府体系这样的信条”,就不能给它 颁发执照。正如《新共和国》中指出的,任何政府体系 都不受外物束缚。因而在战争期间,法律应规定宣传禁力 推翻恺撤政府是非法的;那么,此后的高尔察克和邓尼金 支持反苏的活动也就是非法的了。当然,人们并不希望得 出这样的结论,而且这种结论只能源于缺乏深思熟虑。同 时通过的另一项法律中包含了人期望的东西,这项法律 是专为州立学校的老师制定的。该法律规定,只有那些能 “偷快地”服从州政府和联邦政狩命令的人,才能取得在 这些学校教书的资格,而对于那些意欲改变州歧府和联邦 哲 政府政体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授予他们任职证书的。 睾 用《新共和国》转引的该法律的制定委员会的话来说, “反对现存社会制度的老师,…必需放弃他的职位。” 而且,“如果一个人不热衷于与变节社会的理论作斗争, 就不能赋了子他这样的任务:将青年人和老年人训练成合法 的公民”:因而,根据纽约州法律,耶稣和乔治·华盛顿 道德颓废,不宜以他们为榜样教育年轻人,如果耶穌来到 纽约说:“允许孩子们到我这里来吧,”纽约学校董事会 的主席会说:“先生,我看不出你有与变革社会的理论作 斗争的热情,事实上,据说你在倡导所谓的天国,而这个 国家一一谢天谢地一是共和国。显然,你的天国政府与 织约州有着本质的不同,因孩子们是不会被允许到你那 里去的”如果他不这样回答,作为执行法律的宜员,他 就失职了 这些法律的作用很大。为了辩明是非,姑且承认纽约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