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概迷 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是学与教过程,其科学基础 应是学与教的理论,而首先是学习理论。 什么是学习 广义学习,希尔加德( E.R. Hilgard)等人定义为:“学习 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 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 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暂时状态(如疲劳 药物反应等)来解释的。” ①希尔加德和鲍尔:《学习理论》第1章;转引自邵瑞珍等编 《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14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83(以下简称《学与教的原理》
2 第一节 概述 --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是学与教过程,其科学基础 应是学与教的理论,而首先是学习理论。 ◼ 一、什么是学习 ◼ 广义学习,希尔加德(E.R.Hilgard)等人定义为:“学习 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 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 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暂时状态(如疲劳、 药物反应等)来解释的。 ” ◼ ① 希尔加德和鲍尔:《学习理论》第1章;转引自邵瑞珍等编 :《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14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83(以下简称《学与教的原理》
加涅则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 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 之于成长的过程。2② ■②加涅著,付统先等译:《学习的条件》,3页,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1986。 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 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③ ■③藩菽主编:《教育心理学》,4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83 狭义的学习—特指人类的学习
3 ◼ 加涅则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 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 之于成长的过程。”② ◼ ② 加涅著,付统先等译:《学习的条件》,3页,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1986。 ◼ 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 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③ ◼ ③ 藩菽主编:《教育心理学》,4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83。 ◼ 狭义的学习——特指人类的学习
上述定义的共同之处: 首先,人们都认为凡是学习一定要有变化的发生。 其次,人们已经认识到,由于学习所导致的变化应是相对持久的 第 学习导致的变化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学习 导致的变化要与成长或成熟导致的变化分开。 第四,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不等于进步 ■最后,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
4 ◼ 上述定义的共同之处: ◼ 首先,人们都认为凡是学习一定要有变化的发生。 ◼ 其次,人们已经认识到,由于学习所导致的变化应是相对持久的 ◼ 第三,学习导致的变化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学习 导致的变化要与成长或成熟导致的变化分开。 ◼ 第四,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不等于进步 ◼ 最后,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
学习过程或学习事件的简要分析 表3-1在一次学习尝试中输入的事件与学习者被推测出 的内部状态流程图 「时间外部刺激和被推测出的内部状态 心理学名称 0学习者先前的知识状态 预测或基础测量 环境(是现刺激×学习者准备) 获得(习得)学习或印 经历了上述事件 刻学习 学习者的心理接受状态 过了一段时间 学习者改变了知识状态 痕迹保持 n+2提出问题要学习者回答 痕迹回忆 学习者回答作出反应 痕迹应用
5 ◼ 二、学习过程或学习事件的简要分析 ◼ 表3-1 在一次学习尝试中输入的事件与学习者被推测出 的内部状态流程图 时间 外部刺激和被推测出的内部状态 心理学名称 0 1 2 3 …… n n+1 n+2 学习者先前的知识状态 环境(是现刺激×学习者准备) 经历了上述事件 学习者的心理接受状态 过了一段时间 学习者改变了知识状态 提出问题要学习者回答 学习者回答作出反应 预测或基础测量 获得(习得)学习或印 刻学习 痕迹保持 痕迹回忆 痕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