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84004 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学》 英文名称:Civil Procedure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 时:64学时(其中实验16学时) 学 分:4 适用对象:法学专业本科生 老核方式:老试 先修课程:《商法》、《民法》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本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本科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了我国民事 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和民事诉讼的操作实务。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理论和民事诉讼的相关制度,还可以掌握 中国式民事制度现代化的特有制度内涵,了解我国民事诉讼的实际操作过程和实践状 况,并能结合案例运用这些理论和规则,从而形成法律思维和程序正义理念,能够理 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英文简介 This curriculum is one of the fourteen core curriculum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law department which are determin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fundamental theory and the basic system as well as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Civil Procedure Law.By learning the course,students can not only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civil procedure law but master important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 law and know about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moreover,they can apply their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case.Thereby to form an active thinking ability with law and concept of procedure justice,also to analyze and solve legal problems by the means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达姿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牛的民事诉讼法理论和运 用民事诉讼规则进行诉讼的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民事诉讼法学》课程致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84004 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学》 英文名称:Civil Procedure 课程类别: 必修课 学 时:64 学时(其中实验 16 学时) 学 分:4 适用对象:法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商法》、《民法》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本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本科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了我国民事 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和民事诉讼的操作实务。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理论和民事诉讼的相关制度,还可以掌握 中国式民事制度现代化的特有制度内涵,了解我国民事诉讼的实际操作过程和实践状 况,并能结合案例运用这些理论和规则,从而形成法律思维和程序正义理念,能够理 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英文简介 This curriculum is one of the fourteen core curriculum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law department which are determin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fundamental theory and the basic system as well as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Civil Procedure Law。By learning the course,students can not only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civil procedure law ,but master important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 law and know about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moreover, they can apply their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case. Thereby to form an active thinking ability with law and concept of procedure justice, also to analyze and solve legal problems by the means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民事诉讼法理论和运 用民事诉讼规则进行诉讼的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民事诉讼法学》课程致
力于研究有中国特色的民事司法制度,帮助学生树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 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理念,加深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 1.课程专业日标 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目的是了解和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程序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公正民主的法律 意识:熟悉各种民事诉讼规范,正确理解民事诉讼各种程序的规定,提高 运用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 2.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1)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基础,在民事诉讼法专业 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国式民事诉讼制度的特有内涵,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 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大国荣誉感、强国意识感,坚定 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帮助学生在全球化发展的大变化中,正确认识我国当代民事诉 讼发展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与机遇。 (4)指导学生树立起追求“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同时以爱国 主义精神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力求使学生司法实践中树立起良好的中国 形象,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国民利益。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历程 2.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一、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历程 三、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 四、学习民事诉讼法学的方法 五、学习民事诉讼法学的意义 (三)用老与实我 1.如何理民事诉讼法学? 2.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特征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力于研究有中国特色的民事司法制度,帮助学生树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 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理念,加深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 1.课程专业目标 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目的是了解和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程序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公正民主的法律 意识;熟悉各种民事诉讼规范,正确理解民事诉讼各种程序的规定,提高 运用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 2.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1)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基础,在民事诉讼法专业 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国式民事诉讼制度的特有内涵,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 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大国荣誉感、强国意识感,坚定 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帮助学生在全球化发展的大变化中,正确认识我国当代民事诉 讼发展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与机遇。 (4)指导学生树立起追求“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同时以爱国 主义精神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力求使学生司法实践中树立起良好的中国 形象,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国民利益。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历程 2.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一、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历程 三、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 四、学习民事诉讼法学的方法 五、学习民事诉讼法学的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1.如何理民事诉讼法学? 2.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特征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一章民事诉讼法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民事纠纷、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概念 2.理解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效力范围和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特色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 1.民事纠纷 2.民事诉讼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 1.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2.民事诉讼法的特征 3.民事诉讼法的法律渊源 4.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第三节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任务与效力 1.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 2.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3.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4.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特色 5.中国式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 (三)思考与实践 1.如何理解民事纠纷? 2.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二章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诉权、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民事诉讼价值 2.学握诉的要素与分类 3.了解民事诉讼模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诉与诉权 1.诉 2.诉权 第二节诉讼标的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民事纠纷、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概念 2.理解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效力范围和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特色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 1.民事纠纷 2.民事诉讼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1.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2.民事诉讼法的特征 3.民事诉讼法的法律渊源 4.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任务与效力 1.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 2.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3.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4.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特色 5.中国式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 (三)思考与实践 1.如何理解民事纠纷? 2.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二章 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诉权、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民事诉讼价值 2.掌握诉的要素与分类 3.了解民事诉讼模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诉与诉权 1.诉 2.诉权 第二节 诉讼标的
1.诉讼标的的概念 2.诉讼标的的功能 第三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 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3.民事诉讼中的法律事实 第四节民事诉讼价值 1.民事诉讼价值概述 2.公正价值 3.诉讼效益价值 4.民事诉讼价值的协调及其在我国的实现 第五节民事诉讼模式 1.民事诉讼模式概述 2.民事诉讼模式的类型 3.我国民事诉讼模式 第六节既判力 1.既判力概述 2.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3.既判力的主体范围 (三)思考与实践 1.如何区分诉的类型? 2.民事诉讼主体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有何联系和区别? 3.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4.我国的诉讼模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目的与要求 1.正确理解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对民事诉讼的指导作用 2.准确掌握特有原则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二)教学内容 第节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沫 1.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2.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3.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1.诉讼标的的概念 2.诉讼标的的功能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 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3.民事诉讼中的法律事实 第四节 民事诉讼价值 1.民事诉讼价值概述 2.公正价值 3.诉讼效益价值 4.民事诉讼价值的协调及其在我国的实现 第五节 民事诉讼模式 1.民事诉讼模式概述 2.民事诉讼模式的类型 3.我国民事诉讼模式 第六节 既判力 1.既判力概述 2.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3.既判力的主体范围 (三)思考与实践 1.如何区分诉的类型? 2.民事诉讼主体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有何联系和区别? 3.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4.我国的诉讼模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目的与要求 1. 正确理解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对民事诉讼的指导作用 2. 准确掌握特有原则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1.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2.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3.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第二节当事人平等原则 1.平等原则的概念 2.平等原则的内容 第三节处分原则 1.处分原则的概念 2.处分原则的内容 第四节辩论原则 1.辩论原则的概念 2.辩论原则的内容 第五节诚实信用原则 1,诚实信用原则的概今 2.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 第六节自愿合法调解原则 1.自愿合法调解原则的概念 2.自愿合法调解原则的内容 3.调解和判决的关系 第七节民事检察监督原则 1.民事检察监督原则的概念 2.民事检察监督原则的内容 第八节支持起诉原则 1.支持起诉原则的概念 2.支持起诉原则的内容 (三)思考与实践 1.当事人平等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如何实现? 2.如何理解辩论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有哪些内容? 4,谈谈如何利用民事检察监督“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正确理解民事审判主要制度的基本涵义 2。掌握各种基本制度的具体规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概述
第二节 当事人平等原则 1.平等原则的概念 2.平等原则的内容 第三节 处分原则 1.处分原则的概念 2.处分原则的内容 第四节 辩论原则 1.辩论原则的概念 2.辩论原则的内容 第五节 诚实信用原则 1.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 2.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 第六节 自愿合法调解原则 1.自愿合法调解原则的概念 2.自愿合法调解原则的内容 3.调解和判决的关系 第七节 民事检察监督原则 1.民事检察监督原则的概念 2.民事检察监督原则的内容 第八节 支持起诉原则 1.支持起诉原则的概念 2.支持起诉原则的内容 (三)思考与实践 1.当事人平等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如何实现? 2.如何理解辩论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有哪些内容? 4.谈谈如何利用民事检察监督“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正确理解民事审判主要制度的基本涵义 2. 掌握各种基本制度的具体规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