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13204 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学 英文名称:Criminal Procedure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64(其中实验16学时) 学 分:4 适用对象:法学专业本科生 老核方式:老试 先修课程:《宪法学》《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和刑事诉 讼基本的操作实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刑事诉讼概述;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刑 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刑事诉讼管 辖: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证据的基本原理:刑事诉讼的立案程 序、侦查程序、起诉程序、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刑事审判的特殊程序。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及法意,在此基 础上,了解我国刑事诉讼的实际操作过程和实践状况,了解主要发达国家刑事诉讼的 模式、理论和刑事诉讼立法等基本情况,达到培养公正意识、具有坚实的诉讼理论基 础、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目的。 2.英文简介 This curriculum is one of the fourteen core curriculum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law department which are determin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the contents and the basic practice of Chinese Criminal procedure law.namely.the introduction.development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aims and tasks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the party to the legal relation of criminal procedure, jurisdiction,fundamental systems of criminal justice,incidental civil action,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vidence in criminal action,filing case procedure,investigation,prosecution,trial,enforcement and special procedur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By learning the course,students can master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contents of criminal procedure and the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13204 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学 英文名称:Criminal Procedure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64(其中实验 16 学时) 学 分:4 适用对象: 法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宪法学》《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和刑事诉 讼基本的操作实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刑事诉讼概述;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刑 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刑事诉讼管 辖;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证据的基本原理;刑事诉讼的立案程 序、侦查程序、起诉程序、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刑事审判的特殊程序。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及法意,在此基 础上,了解我国刑事诉讼的实际操作过程和实践状况,了解主要发达国家刑事诉讼的 模式、理论和刑事诉讼立法等基本情况,达到培养公正意识、具有坚实的诉讼理论基 础、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目的。 2.英文简介 This curriculum is one of the fourteen core curriculum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law department which are determin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the contents and the basic practice of Chines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namely, the introduction,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ims and tasks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he party to the legal relation of criminal procedure, jurisdiction, fundamental systems of criminal justice, incidental civil action,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vidence in criminal action, filing case procedure, investigation, prosecution, trial, enforcement and special procedur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By learning the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contents of criminal procedure and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On such basis,they can comprehend the practice and the actuality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s well as acquaint themselves with the modes of criminal procedure,theory,and legislation of the main developed countries,in order to gain the sense of justice,have a good mastery of civil procedure law,form the habit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legal problems by the means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is our aim of educati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刑事诉讼法学》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本科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专 业的一门必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 的专业基础课。《刑事诉讼法学》课程致力于研究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司法制度,帮助 学生树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理念,加深对习 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刑事诉讼法学》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 其他法学中有关刑事程序规定,研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 机关)及律师等进行刑事诉讼的实践经验,研究有关刑事诉讼的一些基本理论。《刑 事诉讼法学》有别于《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更有别于其他法学专业 课程。 2.教学目的 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各项诉讼程序 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熟悉刑事诉讼法律条文,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刑事诉讼问题的 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刑事司法实际工作和有关理论研究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诉讼、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2.熟悉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目的 3,了解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法的概令及其法律渊源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 1.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 2.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original intention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n such basis, they can comprehend the practice and the actuality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s well as acquaint themselves with the mod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theory, and legislation of the ma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order to gain the sense of justice, have a good mastery of civil procedure law, form the habit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legal problems by the means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is our aim of educati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刑事诉讼法学》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本科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专 业的一门必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 的专业基础课。《刑事诉讼法学》课程致力于研究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司法制度,帮助 学生树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理念,加深对习 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刑事诉讼法学》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 其他法学中有关刑事程序规定,研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 机关)及律师等进行刑事诉讼的实践经验,研究有关刑事诉讼的一些基本理论。《刑 事诉讼法学》有别于《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更有别于其他法学专业 课程。 2.教学目的 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各项诉讼程序 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熟悉刑事诉讼法律条文,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刑事诉讼问题的 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刑事司法实际工作和有关理论研究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诉讼、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2.熟悉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目的 3.了解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及其法律渊源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 1.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 2.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第三节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 2.刑事诉讼法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1.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概况 2.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三)课后练习 1.什么是刑事诉讼? 2.刑事诉讼法的渊源有哪些? 3.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什么? 4.中国古代刑事司法制度有哪些特点? 5.制定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6.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思考与讨论。 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的刑事诉讼观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 2.掌握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障 3.熟悉刑事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4.明确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要求 5.了解刑事司法的民众参与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 1.程序法与实体法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2.程序法为实体法服务 3,程序法具有独立价值 第二节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 1.任何人不受非法速捕和羁押 2.被告人有权获得迅速审判 3.应当给羁押中的被告人以人道待遇 第三节刑事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1.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 2.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 2.刑事诉讼法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1.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概况 2.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三)课后练习 1. 什么是刑事诉讼? 2. 刑事诉讼法的渊源有哪些? 3.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什么? 4. 中国古代刑事司法制度有哪些特点? 5. 制定 1979 年《刑事诉讼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6. 2012 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思考与讨论。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刑事诉讼观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 2.掌握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障 3.熟悉刑事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4. 明确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要求 5. 了解刑事司法的民众参与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 1.程序法与实体法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2.程序法为实体法服务 3.程序法具有独立价值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障 1.任何人不受非法逮捕和羁押 2.被告人有权获得迅速审判 3. 应当给羁押中的被告人以人道待遇 第三节 刑事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1.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 2.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
第四节刑事司法的民众参与 1.民众通过陪审制参与司法 2.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司法的权利 第五节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要求 1.只能由依法设立的法庭行使审判权 2.法官不能与自己处理的案件有利害关系 3.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诉讼 (三)课后练习 1,马克思主义关于程序法与实体法关系的思想对于我国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有 何指导意义? 2.如何理解刑事诉讼的人权司法保障功能? 3.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刑事审判权独立行使的基本立场? 4.谈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课堂分组讨论。 第二章刑事诉讼构造与刑事诉讼主体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侦查机关 2。明确刑事诉讼构造 3.熟悉刑事诉讼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刑事诉讼构造 1.概述 2.职权主义诉讼 3.当事人主义诉讼 4.混合式诉讼 5.我国刑事诉讼构造及其特征 第二节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 1.审判机关的性质与职权 2.审判机关的组织体系及其上下级关系 3.审判组织 4。人民赔审制府 第三节刑事诉讼中的检察机关 1.检察机关的性质与地位 2.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
第四节 刑事司法的民众参与 1. 民众通过陪审制参与司法 2. 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司法的权利 第五节 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要求 1. 只能由依法设立的法庭行使审判权 2. 法官不能与自己处理的案件有利害关系 3. 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诉讼 (三)课后练习 1. 马克思主义关于程序法与实体法关系的思想对于我国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有 何指导意义? 2. 如何理解刑事诉讼的人权司法保障功能? 3. 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刑事审判权独立行使的基本立场? 4. 谈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课堂分组讨论。 第二章 刑事诉讼构造与刑事诉讼主体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侦查机关 2.明确刑事诉讼构造 3.熟悉刑事诉讼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刑事诉讼构造 1.概述 2.职权主义诉讼 3.当事人主义诉讼 4.混合式诉讼 5.我国刑事诉讼构造及其特征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 1.审判机关的性质与职权 2.审判机关的组织体系及其上下级关系 3.审判组织 4.人民陪审制度 第三节 刑事诉讼中的检察机关 1.检察机关的性质与地位 2.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
3.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及其上下级关系 第四节 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机关 1.侦查机关的类型 2.公安机关 3.其他侦查机关 第五节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 1.当事人 2.其他诉讼参与人 (三)课后练习 1,中国刑事诉论构造如何贯彻和体现“中国之治”? 2.如何看待人民检察院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职权? 3.如何理解被害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4.如何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5.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有何区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课堂分组讨论。 第三章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 2.掌握我国刑事诉讼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 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 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4.依靠群众原则 5.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6.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7.审判公开原则 8.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 9.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三)课后练习
3.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及其上下级关系 第四节 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机关 1.侦查机关的类型 2.公安机关 3.其他侦查机关 第五节 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 1.当事人 2.其他诉讼参与人 (三)课后练习 1. 中国刑事诉讼构造如何贯彻和体现“中国之治”? 2. 如何看待人民检察院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职权? 3. 如何理解被害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4. 如何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5. 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有何区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课堂分组讨论。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 2.掌握我国刑事诉讼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 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 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4.依靠群众原则 5.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6.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7.审判公开原则 8.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 9.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三)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