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24002 课程名称:证据法实务 英文名称:Evidence Law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学时(其中实验课时16课时) 学 分:2学分 适用对象:法学专业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证据法实务》是法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研究司法、执法等活动中运用证据 证明案件事实或者其他相关事实的规律、方法以及证据法律规范的学科。 从总体上来说,该学科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理论方面内容,主要包括证 据基本理论以及证明的理论:其二是实践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有关证据的收集、审 查、认可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实际运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与外国相结合的 学习方法,比较借鉴、去粗取精,以达到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 2英文简介 Evidence law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law field,which is a subject aimming at making research on the rules methods and the related law during judicial organ to practise and administrate the law.In generallality,this subject include two main contents:the first is the theoratic content,including evidence law basic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proof,the second is practical content,mainly including the rules of collection of evidence,checking of evidence,admmitting of evidence and the practical operation.Studying should subordinate to the Maxism principle to find the rules of finding the evidence existance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aspects in order to help the judicial practice.and to learn and grasp the spirits of the legislation and following the step of the changing of the legislation.During the study,we should insist on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and combination of that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y,making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and absorbing the advantages and rejecting the disadvantages in order to grasp the content and the spirit of this subject
1 《证据法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24002 课程名称:证据法实务 英文名称:Evidence Law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 学时(其中实验课时 16 课时) 学 分:2 学分 适用对象:法学专业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证据法实务》是法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研究司法、执法等活动中运用证据 证明案件事实或者其他相关事实的规律、方法以及证据法律规范的学科。 从总体上来说,该学科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理论方面内容,主要包括证 据基本理论以及证明的理论;其二是实践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有关证据的收集、审 查、认可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实际运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与外国相结合的 学习方法,比较借鉴、去粗取精,以达到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 2.英文简介 Evidence law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law field , which is a subject aimming at making research on the rules methods and the related law during judicial organ to practise and administrate the law. In generallality, this subject include two main contents: the first is the theoratic content, including evidence law basic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proof; the second is practical content, mainly including the rules of collection of evidence, checking of evidence, admmitting of evidence and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Studying should subordinate to the Maxism principle to find the rules of finding the evidence existance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aspects in order to help the judicial practice, and to learn and grasp the spirits of the legislation and following the step of the changing of the legislation. During the study, we should insist on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and combination of that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y, making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and absorbing the advantages and rejecting the disadvantages in order to grasp the content and the spirit of this subjec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证据法实务是专门研究证据法现象及其规律的法学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证据法 现象以及在诉讼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和与证据有关的法律规范,是 理论性与实践性充分结合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证据法学研究对象、研 究方法、证据规则、证明责任、证明对象、证明方法等。学习《证据法实务》这门课 程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发现各种证据现象的产生、发展、变 化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司法证明的实践,同时掌握证据立法上的法律 规定以及证据立法动态。 2.教学目的 针对修过《民事诉讼法》及《刑事诉讼法》课程研究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特点, 《证据法》课程力图在诉讼法基础原理和经验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叙述、评价及沿革 的比较法授课,将研究视角拓展到两大法系的证据规则,以求得对证据法学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理论体系的深入思考。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 使法学专业学生能系统学握证据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正确理解证据法的理论 基础和基本原则:熟练掌握证据的含义以及各类诉讼证据的特性:熟练掌握司法证明 的含义及其对象、环节和方法:正确理解并掌握司法证明的责任、标准和规则。同时, 随时关注证据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动态,掌握运用证据法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 诉讼中的证明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 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证据法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 了解证据法学的体系 3,领会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1. 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 2.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 3.案件事实与证据法 4.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的经验及其规律 第二节证据法的基本模式 2
2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证据法实务是专门研究证据法现象及其规律的法学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证据法 现象以及在诉讼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和与证据有关的法律规范,是 理论性与实践性充分结合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证据法学研究对象、研 究方法、证据规则、证明责任、证明对象、证明方法等。学习《证据法实务》这门课 程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发现各种证据现象的产生、发展、变 化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司法证明的实践,同时掌握证据立法上的法律 规定以及证据立法动态。 2.教学目的 针对修过《民事诉讼法》及《刑事诉讼法》课程研究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特点, 《证据法》课程力图在诉讼法基础原理和经验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叙述、评价及沿革 的比较法授课,将研究视角拓展到两大法系的证据规则,以求得对证据法学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理论体系的深入思考。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 使法学专业学生能系统掌握证据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正确理解证据法的理论 基础和基本原则;熟练掌握证据的含义以及各类诉讼证据的特性;熟练掌握司法证明 的含义及其对象、环节和方法;正确理解并掌握司法证明的责任、标准和规则。同时, 随时关注证据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动态,掌握运用证据法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 诉讼中的证明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 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证据法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了解证据法学的体系 3.领会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1. 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 2. 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 3. 案件事实与证据法 4. 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的经验及其规律 第二节 证据法的基本模式
1.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模式 2。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模式 3.我国证据法模式 第三节证据法的渊源与选择适用 1.证据法的渊源 2.证据法的选择适用 (三)实践环节与果后练习 1.如何理解证据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 2,两大法系的正据法模式有何不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取课堂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本章的教学手段主要为 课堂讲解和课堂讨论。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神示、法定证据制度 2、领会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3、掌握我国现行的证据制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神示证据制度 1. 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 2.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 3.神示证据制度的内容 4,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 第二节法定证据制度 1.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的历史条件 2.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 3.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1.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 2.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理论和立法 3.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评价 第四节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1.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 2.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 3
3 1. 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模式 2. 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模式 3. 我国证据法模式 第三节 证据法的渊源与选择适用 1. 证据法的渊源 2. 证据法的选择适用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 如何理解证据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 2. 两大法系的证据法模式有何不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取课堂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本章的教学手段主要为 课堂讲解和课堂讨论。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神示、法定证据制度 2、领会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3、掌握我国现行的证据制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神示证据制度 1. 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 2. 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 3. 神示证据制度的内容 4. 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 第二节 法定证据制度 1. 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的历史条件 2. 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 3. 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1.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 2.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理论和立法 3. 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评价 第四节 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1. 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 2. 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
3.习近平法治思想与证据制度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2.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及其与神示证据制度的比较? 3.总结归纳自由心证制度的理论、特点和其历史进步性? 4.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角度评价我国现行证据制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取课堂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组织学生对我国行 现证据制度是否采用自由心证证据制度进行辩论。本章的教学手段为课堂讨论 和团队合作。 第三章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与证据概念相关的几个概念以及明确证据的意义 2.掌握诉讼证据的三个基本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证据的概念 1.证据与诉讼证据 2. 与证据概念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证据证据的基本特征 1. 证据的关联性 2. 证据的这观性 3. 证据的合法性 第三节证据的意义 1. 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 2.证据是推动全民守法的工具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如何理解证据的三个基本特征? 2.评析证据概念的几种学说? 3.如何理解证据资格、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据的采纳标准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4.谈谈证据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全民守法”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取课堂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第四章证据的法定形式
4 3. 习近平法治思想与证据制度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2.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及其与神示证据制度的比较? 3.总结归纳自由心证制度的理论、特点和其历史进步性? 4. 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角度评价我国现行证据制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取课堂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组织学生对我国行 现证据制度是否采用自由心证证据制度进行辩论。本章的教学手段为课堂讨论 和团队合作。 第三章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与证据概念相关的几个概念以及明确证据的意义 2.掌握诉讼证据的三个基本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1. 证据与诉讼证据 2. 与证据概念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 证据证据的基本特征 1. 证据的关联性 2. 证据的客观性 3. 证据的合法性 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 1. 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 2. 证据是推动全民守法的工具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如何理解证据的三个基本特征? 2.评析证据概念的几种学说? 3.如何理解证据资格、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据的采纳标准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4.谈谈证据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全民守法”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取课堂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第四章 证据的法定形式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各种诉讼证据的法定形式、概念、意义 2.领会各种证据在诉讼中的运用,及调查、审查判断,对案件事实的证明 作用 3.掌握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及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作用,并结合案件 能较熟练地运用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证 1.物证的概念与特点 2.物证的证据属性 3.物证的收集及保管 4.物证的审查判断 第二节书证 1.书证的概念及意义 2. 书证证明力的特点和分类 3.书证的提供、收集与审查判断 第三节证人证言 1.证人证言的概念、意义 2. 证人的条件、权利、义务 3.收集证言的基本程字 4.证人证言证明力的确定 第四节鉴定意见 1. 鉴定意见的概念与特点 2.鉴定人的条件、权利和义务 3. 鉴定结论证明力的特点和审查判断 第五节当事人陈述 1. 当事人陈述的概念、意义 2. 自认 3. 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及其陈述的证明力的特点 4,犯罪横疑人、被告人的供术和辩解 5.被害人陈述 第六节视听资料 1.视听资料的概念、意义 2.视听资料证明力的特点 3.视听资料的收集和证明力确定 5
5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各种诉讼证据的法定形式、概念、意义 2.领会各种证据在诉讼中的运用,及调查、审查判断,对案件事实的证明 作用 3.掌握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及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作用,并结合案件 能较熟练地运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证 1. 物证的概念与特点 2. 物证的证据属性 3. 物证的收集及保管 4. 物证的审查判断 第二节 书证 1. 书证的概念及意义 2. 书证证明力的特点和分类 3. 书证的提供、收集与审查判断 第三节 证人证言 1. 证人证言的概念、意义 2. 证人的条件、权利、义务 3. 收集证言的基本程序 4. 证人证言证明力的确定 第四节 鉴定意见 1. 鉴定意见的概念与特点 2. 鉴定人的条件、权利和义务 3. 鉴定结论证明力的特点和审查判断 第五节 当事人陈述 1. 当事人陈述的概念、意义 2. 自认 3. 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及其陈述的证明力的特点 4.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5. 被害人陈述 第六节 视听资料 1. 视听资料的概念、意义 2. 视听资料证明力的特点 3. 视听资料的收集和证明力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