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77202 课程名称:《司法鉴定实务》 英文名称:Generality of Judicial Expertise 课程类别:专业课 时: 32 学 分:2 适用对象:法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法学基础理论、刑法、刑诉、民法、民诉 二、课程简个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 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或者说,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 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 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司法实践中影响司法公正的原因 不仅仅在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及法官适用法律依据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更重要在于 案件事实的认定,而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和基础是证据。鉴定意见(结论)是三大诉 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之一。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公民法治意识增强,以“口供 为证据之王”的“人证”取证方法,正向以“物证”为主的取证方法转变。各种物 证的证明价值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检验或鉴定来实现,司法鉴定的作用日益突出。 司法鉴定意见在诉讼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司法证明和案件事实认 定中具有其他证据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司法鉴定已成为法学本科专业必需掌握的一 项实务技能。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司法鉴定属于证据法学的范畴,判案靠鉴定意见是未来诉讼模式的选择,因此司 法鉴定也常成为社会热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之后对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审判 机关的要求会更高,作为法学学生该项知识构建极为重要,学习中关键在于把握程序 原理和学会运用这一证据手段。 鉴定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不断发展相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战斗力。作为法 学学生,应认真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诗句 的深刻内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科学,学技术,学理论,掌握本领,用自己的实 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 《 司法鉴定实务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77202 课程名称:《司法鉴定实务》 英文名称:Generality of Judicial Expertise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时: 32 学 分:2 适用对象:法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法学基础理论、刑法、刑诉、民法、民诉 二、课程简介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 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或者说,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 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 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司法实践中影响司法公正的原因 不仅仅在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及法官适用法律依据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更重要在于 案件事实的认定,而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和基础是证据。鉴定意见(结论)是三大诉 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之一。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公民法治意识增强,以“口供 为证据之王”的 “人证”取证方法,正向以“物证”为主的取证方法转变。各种物 证的证明价值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检验或鉴定来实现,司法鉴定的作用日益突出。 司法鉴定意见在诉讼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司法证明和案件事实认 定中具有其他证据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司法鉴定已成为法学本科专业必需掌握的一 项实务技能。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司法鉴定属于证据法学的范畴,判案靠鉴定意见是未来诉讼模式的选择,因此司 法鉴定也常成为社会热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之后对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审判 机关的要求会更高,作为法学学生该项知识构建极为重要,学习中关键在于把握程序、 原理和学会运用这一证据手段。 鉴定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不断发展相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战斗力。作为法 学学生,应认真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诗句 的深刻内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科学,学技术,学理论,掌握本领,用自己的实 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司法鉴定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司法鉴定的概念、性质和任务与作用 2、堂握刑事技术检验与鉴定 教学重点和难点:司法鉴定的含义 教学方法与毛段,课堂进樱与计 第一节司法鉴定概念 1.1.1司法鉴定的含义 1.1.2司法鉴定的对象、范电 第一节司法鉴定与相关概 1.2.1法科学鉴定与法庭科学鉴定 1.2.2刑事技术检验与司法鉴定 1.2.3其他专业检测与司法鉴定的关系 第三节司法鉴定的认识本质特性 介绍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 其本质。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 物:物质世界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 程。认识来自实践,又转过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 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 1.3.1鉴定客体的可认识性 (1)客体耳备可认识的特定性 (2)客体特定性由客体的特征表现出来 (3)客体特性相对稳定性 (4)客体特征的反应性 1.3.2对鉴定客体认识的利科学性 1.3.3认识活动中的中立性 1.3.4对客体认识的客观和主观性 第四节司法鉴定任务 14.1发现证据 1.4.2提取证据
2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司法鉴定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司法鉴定的概念、性质和任务与作用 2、掌握刑事技术检验与鉴定 教学重点和难点:司法鉴定的含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 第一节 司法鉴定概念 1.1.1 司法鉴定的含义 1.1.2 司法鉴定的对象、范围 第二节 司法鉴定与相关概念 1.2.1 法科学鉴定与法庭科学鉴定 1.2.2 刑事技术检验与司法鉴定 1.2.3 其他专业检测与司法鉴定的关系 第三节 司法鉴定的认识本质特性 介绍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 其本质。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 物;物质世界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 程。认识来自实践,又转过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 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 1.3.1 鉴定客体的可认识性 (1)客体具备可认识的特定性 (2)客体特定性由客体的特征表现出来 (3)客体特性相对稳定性 (4)客体特征的反应性 1.3.2 对鉴定客体认识的科学性 1.3.3 认识活动中的中立性 1.3.4 对客体认识的客观和主观性 第四节 司法鉴定任务 1.4.1 发现证据 1.4.2 提取证据
1.4.3分析、识别证据 1.4.4鉴定证据 1.4.5为执法工作提供科学意见 第五节司法鉴定法律特性 1.5.1司法鉴定是法律规范下的科学实证活动 1.5.2司法鉴定客体必须是涉案物体(质)及其含的专门性问题 1.5.3司法鉴定主体具特定性 1.5.4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据性 复习与作业要求:司法鉴定的含义 考核要点:司法鉴定的概念、性质和任务与作用 铺助教学活动:讨论 第二章司法鉴定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罩握证据种类与分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证据种类与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 ·节司法鉴定制度概述 2.1.1司法鉴定制度基本内涵 2.1.2司法鉴定制度基本分类 2.1.3中外司法鉴定制度对 2.2.2司法鉴定管理制度类型简介 第三节司法鉴定的启动制度 23.1司法鉴定启动制度概选 2.3.2不同司法鉴定启动制度的对比研究 2.3.3我因司鉴定的启动制度 第四节司法鉴定的实施 2.4.1司法鉴定的实施制度 2.42司法鉴定人的概 2.4.3司法鉴定人的类型 2.4.4司法鉴人的法律地位 第五节司法览定的程序制度 2.5.1司法鉴定的申请、决定、委托 3
3 1.4.3 分析、识别证据 1.4.4 鉴定证据 1.4.5 为执法工作提供科学意见 第五节 司法鉴定法律特性 1.5.1 司法鉴定是法律规范下的科学实证活动 1.5.2 司法鉴定客体必须是涉案物体(质)及其含的专门性问题 1.5.3 司法鉴定主体具特定性 1.5.4 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据性 复习与作业要求:司法鉴定的含义 考核要点:司法鉴定的概念、性质和任务与作用 辅助教学活动:讨论 第二章 司法鉴定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证据种类与分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证据种类与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 第一节 司法鉴定制度概述 2.1.1 司法鉴定制度基本内涵 2.1.2 司法鉴定制度基本分类 2.1.3 中外司法鉴定制度对 第二节 司法鉴定制度管理制度 2.2.1 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概念及意义 2.2.2 司法鉴定管理制度类型简介 第三节 司法鉴定的启动制度 2.3.1 司法鉴定启动制度概述 2.3.2 不同司法鉴定启动制度的对比研究 2.3.3 我国司鉴定的启动制度 第四节 司法鉴定的实施 2.4.1 司法鉴定的实施制度 2.4.2 司法鉴定人的概念 2.4.3 司法鉴定人的类型 2.4.4 司法鉴人的法律地位 第五节 司法鉴定的程序制度 2.5.1 司法鉴定的申请、决定、委托
2.5.2司法鉴定的实施 复习与作业要求:司法鉴定的启动 考核要点:司法鉴定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辅助教学活动:实验 第三章司法鉴定理论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堂据同一认定、种屈认定概今、相石关系及先摩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定 种属认定的概念、鉴定步骤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 第一节司法鉴定的科学依据 3.1.1司法鉴定的应用理论 3.1.2司法鉴定方法的科学依据 第二节同一认定理论 3.2.1同一认定的内涵 3.2.2同一认定的分类 3.2.3同 一认定的原则和方法 3.2.4同一认定的基本形式及其步骤 第三节种属认定理论以及种属认定与同一认定的关系 3.3.1种属认定的概念及其作用 3.32种届认定的分类 3.3.3种属认定的原则和方法 3.3.4种属认定的步骤 3.3.5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的关系 复习与作业要求:同一认定、种属认定的概念、鉴定步骤 考核要点:掌握司法鉴定基本理论基础 辅助教学活动:讨论 第四章司法鉴定的分类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司法鉴定学科分类 2、掌握司法鉴定客体分类 3、经济案件司法鉴定程序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司法鉴定学科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 第一节按司法鉴定学科分类
4 2.5.2 司法鉴定的实施 复习与作业要求:司法鉴定的启动 考核要点:司法鉴定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辅助教学活动:实验 第三章 司法鉴定理论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同一认定、种属认定概念、相互关系及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同一认定、种属认定的概念、鉴定步骤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 第一节 司法鉴定的科学依据 3.1.1 司法鉴定的应用理论 3.1.2 司法鉴定方法的科学依据 第二节 同一认定理论 3.2.1 同一认定的内涵 3.2.2 同一认定的分类 3.2.3 同一认定的原则和方法 3.2.4 同一认定的基本形式及其步骤 第三节 种属认定理论以及种属认定与同一认定的关系 3.3.1 种属认定的概念及其作用 3.3.2 种属认定的分类 3.3.3 种属认定的原则和方法 3.3.4 种属认定的步骤 3.3.5 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的关系 复习与作业要求:同一认定、种属认定的概念、鉴定步骤 考核要点:掌握司法鉴定基本理论基础 辅助教学活动:讨论 第四章 司法鉴定的分类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司法鉴定学科分类 2、掌握司法鉴定客体分类 3、经济案件司法鉴定程序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司法鉴定学科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 第一节 按司法鉴定学科分类
4.1.1法医学鉴定 4.1.2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4.1.3物证技术学鉴定 41.4司法会计学 4.1.5其他司法科学鉴定 第二节按司法鉴定客体分类 4.2.1活体(人体)鉴定 4.2.2尸体鉴定 4.2.3人体物质鉴定 4.2.4肤纹类鉴定 4.2.5声纹鉴定 4.2.6运动习惯类鉴定 4.2.7物体表面形态及结构鉴定 4.2.8枪弹类鉴定 4.2.9文书资料、票券类鉴定 4.2.10物品、物质类鉴定 4.2.11情况类客体鉴定 4.2.12其他涉案客体鉴定 第三节按司法鉴定程序分类 4.3.1初次鉴定 4.3.2补充鉴元 4.3.3复核鉴定 4.3.4重新鉴定 有可与作业要龙 复习相关概念 考核要点: 种分类 辅助教学活动:讨论 第五章司法鉴定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司法鉴定启动程序 2、掌握司法鉴定实施程疗 3、掌握司法鉴定质证、论证程序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的鉴定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 第一节启动程序 5.1.1申请 (1)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的申请 行政诉讼中司法鉴定的申请 5.1.2决定
5 4.1.1 法医学鉴定 4.1.2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4.1.3 物证技术学鉴定 4.1.4 司法会计学鉴定 4.1.5 其他司法科学鉴定 第二节 按司法鉴定客体分类 4.2.1 活体(人体)鉴定 4.2.2 尸体鉴定 4.2.3 人体物质鉴定 4.2.4 肤纹类鉴定 4.2.5 声纹鉴定 4.2.6 运动习惯类鉴定 4.2.7 物体表面形态及结构鉴定 4.2.8 枪弹类鉴定 4.2.9 文书资料、票券类鉴定 4.2.10 物品、物质类鉴定 4.2.11 情况类客体鉴定 4.2.12 其他涉案客体鉴定 第三节 按司法鉴定程序分类 4.3.1 初次鉴定 4.3.2 补充鉴定 4.3.3 复核鉴定 4.3.4 重新鉴定 复习与作业要求:复习相关概念 考核要点:三种分类 辅助教学活动:讨论 第五章 司法鉴定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司法鉴定启动程序 2、掌握司法鉴定实施程序 3、掌握司法鉴定质证、论证程序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的鉴定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 第一节 启动程序 5.1.1 申请 (1) 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的申请 (2) 行政诉讼中司法鉴定的申请 5.1.2 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