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15章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信息和信息管理系统概念,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了解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对组织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难点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本章分配课时:2课时。15·1信息在管理学中,信息(Information)指改变某一特定情况的不确定程度的一种知识增量,这个定义是针对信息接受者而言的,它有两个基本特性:(1)信息对管理者来说是一种知识增量,也就是说,管理者预先不知道信息的内容;(2)信息对管理者来说改变了某一特定情况的不确定程度。组织信息是由环境信息和内部信息共同构成的。控制系统是信息流的中心,它同时接受环境数据和内部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形成由外界信息和内部信息组成的信息库,并向管理者提供管理信息,这样的控制系统就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15·2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orMIS),一般多解释为向管理者提供信息的计算机中心机构,本教材略作扩展,将管理信息系统定义为能够为管理者经常提供所需信息的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是基于手工的,也可以是基于计算机的。当然,计算机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对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有:信息源、信息接受者、信息管理者和信息处理机构。信息源即信息的来源,信息接受者表明信息的去向,信息管理者就是负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并保证与其它因素恰当地协调配合的人,信息处理机构,从广义上讲是指获取数据,将它们转换为信息,并向接受者提供信息的一组装置,通常由数据采集装置、数据转换装置、数据传递装置以及数据存储和检索装置等部分构成。按照信息处理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标准,可将信息管理系统划分为手工、机械和计算机三个阶段。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管理系统又经历了间断集中式数据处理、即时集中式数据处理、即时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即时网络式数据处理四个阶段。到目前为止,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方法和标准程序,教材仅通过一般设计步骤的介绍来明确设计中的一些关键因素。第一步是决策系统分析,即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最好方法就是以决策定向:第二步是信息需求分析,即在决策点被分离出来以后,就要分析每个决策点上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第三步是决策集成分析,即在识别出决策点并明确了决策点所需要的信息之后,就必须解决重叠信息的问题:第四步是信息处理设计,即组织内部专家和外部顾问可以在一起共同研究开发出一个收集、存储、传送和查询信息的实际系统,画出简明的包括数据来源和类型、用户位置、存储方式等因素在内的系统流程图,同时确定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完成以后,系统就要实施安装了,该阶段以预调试系统为开始,以建立定期核查制度为结束,其中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安装前对系统进行预调试,培训用户,对抵制情绪做好充分准备,安全性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需特别注意的是,(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机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与效益,(3)两大危险观点,第一个危险观点是希望系统尽可能多地收集并存储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以备随时之用,第二个危险观点是希望信息系统拥有最新技术。15·3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进步,改变了组织收集、综合、整理、监督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同时引起36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36 第 15 章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信息和信息管理系统概念,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了解信息 管理系统的建立对组织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难点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本章分配课时:2 课时。 15·1 信息 在管理学中,信息(Information)指改变某一特定情况的不确定程度的一种知识增量,这个定 义是针对信息接受者而言的,它有两个基本特性:(1)信息对管理者来说是一种知识增量,也就 是说,管理者预先不知道信息的内容;(2)信息对管理者来说改变了某一特定情况的不确定程度。 组织信息是由环境信息和内部信息共同构成的。控制系统是信息流的中心,它同时接受环境数 据和内部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形成由外界信息和内部信息组成的信息库,并向管理者提供管理 信息,这样的控制系统就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5·2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r MIS),一般多解释为向管理者提供信息的 计算机中心机构,本教材略作扩展,将管理信息系统定义为能够为管理者经常提供所需信息的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是基于手工的,也可以是基于计算机的。当然,计算机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是研究的 主要对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有:信息源、信息接受者、信息管理者和信息处理机构。信息 源即信息的来源,信息接受者表明信息的去向,信息管理者就是负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并 保证与其它因素恰当地协调配合的人,信息处理机构,从广义上讲是指获取数据,将它们转换为信 息,并向接受者提供信息的一组装置,通常由数据采集装置、数据转换装置、数据传递装置以及数 据存储和检索装置等部分构成。按照信息处理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标准,可将信息管理系统划分为手 工、机械和计算机三个阶段。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管理系统又经历了间断集中式数据处理、即时集中 式数据处理、即时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即时网络式数据处理四个阶段。 到目前为止,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方法和标准程序,教材仅通过一般设计步 骤的介绍来明确设计中的一些关键因素。第一步是决策系统分析,即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最好方法 就是以决策定向;第二步是信息需求分析,即在决策点被分离出来以后,就要分析每个决策点上需 要什么样的信息;第三步是决策集成分析,即在识别出决策点并明确了决策点所需要的信息之后, 就必须解决重叠信息的问题;第四步是信息处理设计,即组织内部专家和外部顾问可以在一起共同 研究开发出一个收集、存储、传送和查询信息的实际系统,画出简明的包括数据来源和类型、用户 位置、存储方式等因素在内的系统流程图,同时确定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完成以后,系统就要实施安装了,该阶段以预调试系统为开始,以建立定 期核查制度为结束,其中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安装前对系统进行预调试,培训用户,对抵制情 绪做好充分准备,安全性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需特别注意的是,(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 为主体的人机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与效益,(3)两大危险观点,第一个危险观点是希 望系统尽可能多地收集并存储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以备随时之用,第二个危险观点是希望信 息系统拥有最新技术。 15·3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进步,改变了组织收集、综合、整理、监督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同时引起
管理学原理了组织中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即管理信息系统充许更多的正式信息以越级方式和横向方式进行交流。管理信息系统一经建立并进入正常运行之后,它就会对管理工作,如规划、决策、组织、激励和控制等产生重大影响,管理者应该对此有足够的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对组织发展的最大贡献可能在于帮助组织建立竞争优势。复习与思考题1.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或电子政务有何联系与区别?2请概括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作用,并说明为什么?3.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各个要素对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的具体影响。拓展阅读书目刘俊生.管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日]北原贞辅。现代管理系统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7
管理学原理 37 了组织中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即管理信息系统允许更多的正式信息以越级方式和横向方式进行交 流。 管理信息系统一经建立并进入正常运行之后,它就会对管理工作,如规划、决策、组织、激励 和控制等产生重大影响,管理者应该对此有足够的认识。 管理信息系统对组织发展的最大贡献可能在于帮助组织建立竞争优势。 复习与思考题 1.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或电子政务有何联系与区别? 2.请概括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作用,并说明为什么? 3.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各个要素对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的具体影响。 拓展阅读书目 刘俊生.管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日]北原贞辅.现代管理系统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38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38
《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张立鹏?编写
《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 张立鹏 编写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目录前言.43.43、课程性质二、课程目的..43三、课程简介,..43..43四、教学时数.43五、教学方式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43七、教材..43第1章什么是政治.441.1政治的定义.44.441.2政治的研究思考题.44第2章政府、体系和政体,..452.1传统的分类体系.452.2现代世界的政体..45思考题.45第3章政治意识形态.46..463.1什么是政治意识形态?3.2自由主义.463.3保守主义..463.4社会主义.473.5其他的意识形态传统,..473.6意识形态的终结?.48思考题.48民主.49第4章..494.1界定民主4.2民主的模式.494.3实践中的民主:对立的观点.49思考题..50第5章国家515.1国家为何物?..515.2对立的国家理论..515.3国家的角色..515.4“空心”的国家?..52思考题..52第6章民族与民族主义...536.1民族为何物?..536.2各种民族主义..536.3多元文化主义..536.4民族-国家的未来?.534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0 目 录 前 言 . 43 一、课程性质 . 43 二、课程目的 . 43 三、课程简介 . 43 四、教学时数 . 43 五、教学方式 . 43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 43 七、教材 . 43 第 1 章 什么是政治 . 44 1.1 政治的定义 . 44 1.2 政治的研究 . 44 思考题 . 44 第 2 章 政府、体系和政体 . 45 2.1 传统的分类体系 . 45 2.2 现代世界的政体 . 45 思考题 . 45 第 3 章 政治意识形态 . 46 3.1 什么是政治意识形态? . 46 3.2 自由主义 . 46 3.3 保守主义 . 46 3.4 社会主义 . 47 3.5 其他的意识形态传统 . 47 3.6 意识形态的终结? . 48 思考题 . 48 第 4 章 民 主 . 49 4.1 界定民主 . 49 4.2 民主的模式 . 49 4.3 实践中的民主:对立的观点 . 49 思考题 . 50 第 5 章 国 家 . 51 5.1 国家为何物? . 51 5.2 对立的国家理论 . 51 5.3 国家的角色 . 51 5.4“空心”的国家? . 52 思考题 . 52 第 6 章 民族与民族主义 . 53 6.1 民族为何物? . 53 6.2 各种民族主义 . 53 6.3 多元文化主义 . 53 6.4 民族-国家的未来? .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