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诗百年,佳作不少,至今却没有个评判标准。旧诗则不同,不仅高手 如林,佳作迭出,而且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后人根据这 些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在每种诗体中都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压卷之作”或 其中推出数量较多、争论比较激烈的,还是在对唐人七律的推举上 宋人杨万里《诚斋诗话》拟推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为唐人七律压 卷,严羽不以为然,在《沧浪诗话》中明确宣布:“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 鹤楼》为第一。”到了明代,“前七子”首领何景明又推沈俭期《独不见》为唐 人七律压卷,鼎足而三。后来,大家争来争去,结果反把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 庄》撂下,集中在《黄鹤楼》与《独不见》之间争髙低。 同在明代的王世贞非但否定了二诗,还把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重 新提了出来,又开列了杜甫的《登高》、《秋兴》之一和之七三篇,以为欲求七 律压卷,“当于四章求之”。 清人基本上在宋、明推出的七律压卷上争高低,同时也推出了新的七律 压卷。如徐增等推杜甫《秋兴》八首为七律第一,管世铭等又推杜甫《诸将》五 首为压卷,杨伦《杜诗镜铨》甚至认为《诸将》在“《秋兴》之上”。如此一来, 杜甫被推七律压卷的票数直线上升,崔颢其次,占二首 或许有人会感到困惑,历代所推唐人七律压卷,为何多在初盛唐时期 中晚唐七律数量更多,为何不推?这就牵涉到古人对七律诗体的评判标准和审美 原则了。 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七律是难度最大的一种诗体。五律以清空一气、意 味深远为上,甚至可以空灵幽淡一些;七律则以雄浑壮阔、刚健有力为上。姚鼐 以为“七言今体句引字赊,尤贵气健”。施补华甚至认为“七律以元气浑成为 上……以小巧粗犷为下”。如果以这些标准来衡量,宋人推出的《九日蓝田崔氏 庄》、《黄鹤楼》二篇,的确称得上“句引字赊”,笔健气足,《黄鹤楼》更是 气象壮阔,“元气浑成”。尽管《黄鹤楼》的前四句连平仄都不合,颔联对仗也 成问题,但通篇笔力雄健,为他人所罕见。再看其他人推出的七律压卷,无论是 《登高》也好,《秋兴》八首也罢,尽管篇名不同,题材不一,但基本上都是以 雄浑壮阔、刚健有力的七律为主,都在气势浩大、骨力遒劲的风格范围之内。绝 不会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舂泥”这些小巧妙思的七律选为压卷。至 于沈俭期的《独不见》有此荣幸,恐怕与其独特的位置有关。姚鼐以为此律“高 振唐音,远包古韵,此是神到之作,当取冠一朝矣。”正说出了其中的地位与玄 机。窃以为:《黄鹤楼》以健气为胜,《独不见》以圆润为胜,二者各得其妙, 而后者可视为初唐七律第 由于盛唐诗气象博大,七律亦多雄浑伟丽,气势磅礴,未免让杜甫、王 维、崔颢等盛唐诗人占了便宜,多有被选为第一者。但也有人为此抱不平,硬是 从中唐诗人中发掘了二首七律压卷,这便是刘长卿的《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 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沈德潜曾说:“七律至随州,工绝亦秀绝矣,然前此浑厚兀养①之气不 存。”但刘长卿这首《献淮宁节度使李相公》实在是鹤立鸡群,“家散万金酬士
安徽省宣城市 2018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第 I 卷(阅读题 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新诗百年,佳作不少,至今却没有个评判标准。旧诗则不同,不仅高手 如林,佳作迭出,而且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后人根据这 些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在每种诗体中都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压卷之作”或 “第一”。其中推出数量较多、争论比较激烈的,还是在对唐人七律的推举上。 宋人杨万里《诚斋诗话》拟推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为唐人七律压 卷,严羽不以为然,在《沧浪诗话》中明确宣布:“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 鹤楼》为第一。”到了明代,“前七子”首领何景明又推沈俭期《独不见》为唐 人七律压卷,鼎足而三。后来,大家争来争去,结果反把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 庄》撂下,集中在《黄鹤楼》与《独不见》之间争高低。 同在明代的王世贞非但否定了二诗,还把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重 新提了出来,又开列了杜甫的《登高》、《秋兴》之一和之七三篇,以为欲求七 律压卷,“当于四章求之” 。 清人基本上在宋、明推出的七律压卷上争高低,同时也推出了新的七律 压卷。如徐增等推杜甫《秋兴》八首为七律第一,管世铭等又推杜甫《诸将》五 首为压卷,杨伦《杜诗镜铨》甚至认为《诸将》在“《秋兴》之上”。如此一来, 杜甫被推七律压卷的票数直线上升,崔颢其次,占二首。 或许有人会感到困惑,历代所推唐人七律压卷,为何多在初盛唐时期? 中晚唐七律数量更多,为何不推?这就牵涉到古人对七律诗体的评判标准和审美 原则了。 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七律是难度最大的一种诗体。五律以清空一气、意 味深远为上,甚至可以空灵幽淡一些;七律则以雄浑壮阔、刚健有力为上。姚鼐 以为“七言今体句引字赊,尤贵气健”。施补华甚至认为“七律以元气浑成为 上……以小巧粗犷为下”。如果以这些标准来衡量,宋人推出的《九日蓝田崔氏 庄》、《黄鹤楼》二篇,的确称得上“句引字赊”,笔健气足,《黄鹤楼》更是 气象壮阔,“元气浑成”。尽管《黄鹤楼》的前四句连平仄都不合,颔联对仗也 成问题,但通篇笔力雄健,为他人所罕见。再看其他人推出的七律压卷,无论是 《登高》也好,《秋兴》八首也罢,尽管篇名不同,题材不一,但基本上都是以 雄浑壮阔、刚健有力的七律为主,都在气势浩大、骨力遒劲的风格范围之内。绝 不会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些小巧妙思的七律选为压卷。至 于沈俭期的《独不见》有此荣幸,恐怕与其独特的位置有关。姚鼐以为此律“高 振唐音,远包古韵,此是神到之作,当取冠一朝矣。”正说出了其中的地位与玄 机。窃以为:《黄鹤楼》以健气为胜,《独不见》以圆润为胜,二者各得其妙, 而后者可视为初唐七律第一。 由于盛唐诗气象博大,七律亦多雄浑伟丽,气势磅礴,未免让杜甫、王 维、崔颢等盛唐诗人占了便宜,多有被选为第一者。但也有人为此抱不平,硬是 从中唐诗人中发掘了二首七律压卷,这便是刘长卿的《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 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沈德潜曾说:“七律至随州,工绝亦秀绝矣,然前此浑厚兀养①之气不 存。”但刘长卿这首《献淮宁节度使李相公》实在是鹤立鸡群,“家散万金酬士
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诸句健气凌云,通体浑成。沈德潜谓此律“起手如黄鹄高 举,见天地方圆。”金圣叹说它如“象王回身”,都是盛赞此诗的气象壮阔,雄 伟浑成。难怪何焯叹道:“气势笔力匹敌《黄鹤楼》诗,千载绝作也。 中国古代在对诗的长期研究和探讨中,的确形成了一整套的诗歌评价体 系,而这正是目前新诗 所缺少的 (选自《文汇报》2017年4月14日孙琴安《七律压卷与唐 诗审美》,有删改) 【注】①兀募(ao):形容文词格调不同流俗。 1.下列对唐诗七律压卷之说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七律压卷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是在诗歌鉴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虽然推 出的“压卷之作”争论比较激烈,但都是后人根据这些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推出 的 B.《登高》与《秋兴》八首,尽管篇名不同,题材不一,但因为都以雄浑壮 阔、刚健有力见长,都有气势浩大、骨力道劲的风格,皆被人推为唐人七律压卷 C.沈俭期的《独不见》与崔颢的《黄鹤楼》相比,虽然风格不尽相同,但各 得其妙,而前者因其“高振唐音,远包古韵”,被作者视为初唐七律第~。 D.刘长卿的《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被人推为 七律压卷,是因为它们工绝秀绝,浑厚兀募,同样体现了盛唐诗的博大气象 2.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严羽认为杨万里推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是不正 确的,他认为崔颢《黄鹤楼》“以元气浑成为上”,应为第 B.推选七律压卷主要考虑的是诗歌内容风格、气势以及诗歌在历史上的独特 位置,至于格律方面则没有严格的要求。 C.在古代人心目中,七律以雄浑壮阔、刚健有力的风格见长,是难度最大的 种诗体,而五 律可以清空一气、意味深远,乃至空灵幽淡,则容易创作 D.历代所推唐人七律压卷多在初盛唐之间,其主要原因在于博大的盛唐诗气 象与七律雄浑伟丽、气势磅礴的特点不谋而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气象博大的盛唐诗风孕育出众多雄浑伟丽、气势磅礴的七律作品,让杜甫、 王维、崔颢等盛唐诗人多有作品被选为第一。 B.清人在七律压卷上争高低,虽然也推出了新的压卷,但还是沿袭了前人的 审美标准,所以杜甫被推七律压卷的作品及票数最多 C.“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诸句健气凌云,气象壮阔,雄伟浑 成,明显异于当时七律的工巧之风,显得鹤立鸡群。 D.古人没有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些小巧妙思的七律选 为压卷,仅仅是因为评论者各自审美趣味不同,未必正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贺小波 张大宽坐在村西的那块麦地头边,呆呆地望着地里奄奄一息的麦苗 的心仿佛被家里的那只大黄猫抓了一把,说不出地难受
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诸句健气凌云,通体浑成。沈德潜谓此律“起手如黄鹄高 举,见天地方圆。”金圣叹说它如“象王回身”,都是盛赞此诗的气象壮阔,雄 伟浑成。难怪何焯叹道:“气势笔力匹敌《黄鹤楼》诗,千载绝作也。” 中国古代在对诗的长期研究和探讨中,的确形成了一整套的诗歌评价体 系,而这正是目前新诗 所缺少的。 (选自《文汇报》2017 年 4 月 14 日孙琴安《七律压卷与唐 诗审美》,有删改) 【注】①兀募(ao):形容文词格调不同流俗。 1.下列对唐诗七律压卷之说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七律压卷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是在诗歌鉴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虽然推 出的“压卷之作”争论比较激烈,但都是后人根据这些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推出 的。 B.《登高》与《秋兴》八首,尽管篇名不同,题材不一,但因为都以雄浑壮 阔、刚健有力见长,都有气势浩大、骨力道劲的风格,皆被人推为唐人七律压卷。 C.沈俭期的《独不见》与崔颢的《黄鹤楼》相比,虽然风格不尽相同,但各 得其妙,而前者因其“高振唐音,远包古韵”,被作者视为初唐七律第~。 D.刘长卿的《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被人推为 七律压卷,是因为它们工绝秀绝,浑厚兀募,同样体现了盛唐诗的博大气象。 2.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严羽认为杨万里推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是不正 确的,他认为崔颢《黄鹤楼》“以元气浑成为上”,应为第一。 B.推选七律压卷主要考虑的是诗歌内容风格、气势以及诗歌在历史上的独特 位置,至于格律方面则没有严格的要求。 C.在古代人心目中,七律以雄浑壮阔、刚健有力的风格见长,是难度最大的 一种诗体,而五 律可以清空一气、意味深远,乃至空灵幽淡,则容易创作。 D.历代所推唐人七律压卷多在初盛唐之间,其主要原因在于博大的盛唐诗气 象与七律雄浑伟丽、气势磅礴的特点不谋而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气象博大的盛唐诗风孕育出众多雄浑伟丽、气势磅礴的七律作品,让杜甫、 王维、崔颢等盛唐诗人多有作品被选为第一。 B.清人在七律压卷上争高低,虽然也推出了新的压卷,但还是沿袭了前人的 审美标准,所以杜甫被推七律压卷的作品及票数最多。 C.“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诸句健气凌云,气象壮阔,雄伟浑 成,明显异于当时七律的工巧之风,显得鹤立鸡群。 D.古人没有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些小巧妙思的七律选 为压卷,仅仅是因为评论者各自审美趣味不同,未必正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雪 贺小波 张大宽坐在村西的那块麦地头边,呆呆地望着地里奄奄一息的麦苗,他 的心仿佛被家里的那只大黄猫抓了一把,说不出地难受
入冬以来,天出奇地晴朗,风一个劲地刮,随便捏一把土撒在空中,瞬 间便被吹得无影无踪 这鬼天气,明年还让人活不活了?”张大宽骂着,顺便从口袋里掏出 支烟叼在嘴上,然后双手捂着打火机打火。打了几次火机,烟没点着,倒把手 烧了一下,痛得他一哆嗦,索性连同香烟扔在地上,赌气似的又在上面狠狠踩了 两脚。 张大宽气哼哼地回到家,老伴正蹲在鸡圈旁给鸡喂食,鸡食盆里几个白 花花的馒头直晃眼。张大宽一看,就火了,冲老婆吼道:“作,作吧!到时再发 生忍饿的事,让你哭都没地方哭 老伴瞪了张大宽一眼,回顶道:“这些都是儿子从县城捎回家的,你没 看见都长绿毛了,鸡还不吃呢!” 张大宽接着转头又骂鸡:“挨刀的东西,人吃挑了嘴,畜生也跟着吃刁 了嘴,早晩杀了你们吃肉!”说完,狠狠吐了口唾沫向屋里踱去。 屁股刚挨板凳,门外传来一阵汽车的喇叭声,紧接着大门被“咣当” 下撞开了,儿子张子玉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走进来。 “爹,在家呢。”张子玉招呼道 “不在家还能干啥去?”张大宽气还没顺过来,语气很呛。见儿子一人 进屋,脸上不悦地问:“小宝呢?咋没一起回来? 张子玉放下东西,拿了张板凳在张大宽身边坐下,掏出一支烟递给他, 讨好地说:“正想跟您说呢!” 张大宽马上警觉起来:“你不会说今年又不回家过年了吧?” 爹,就想跟你商量这事呢。”张子玉笑笑说,“现在年味也淡了,城 里人过年都不在自家吃了,都去饭店预订。大过年的谁不喝点?而现在查酒驾又 挺严,我不用开自己的出租车,光代驾就能挣不少钱。你说这么好的挣钱机会, 我哪舍得放弃?” 张子玉越说越兴奋,双手不停地在空中挥动。“再挣他几年,到时回村 把东山岭那片地包下来,盖上二层楼,每周六回家住上一晚,那才叫日子。” “放屁!”张大宽的火“腾”的一下又起来了,“美得你!先不说过年 回不回家,你看你家的那三亩地,要是我不给种上点小麦,恐怕到现在地还荒 “爹,话不能这么说。你看村里现在还有几个种地的?年轻人还不是都 出去打工挣钱去了。再说了,咱们村的地又薄又分散,老天爷要是不下雨,收不 收粮食都成问题。如今是,种地的还不如个在大街上捡破烂的。要不,你也把我 三口的那些地包出去算了。”张子玉说得振振有词,这下更惹恼了张大宽 “挣你的钱去吧!”张大宽站起身,对屁股下的板凳狠狠踢了一脚 个趔趄,差点儿把自己闪到。 干啥呢?一大早就跟谁欠你钱似的。”老伴一进屋就埋怨道。 爹嫌我们过年不回家呢!”张子玉委屈地说。 你们今年又不回来了?也不怨你爹说你,真是的!一年就团圆一回, 却让你搞得没了心情。”老伴也在一边跟着说儿子的不是 “你们不回来不要紧,但后天,也就是年三十那天,必须把小宝给我送 回来,不然我饶不了你。”张大宽说完,气哼哼地走出了院子 说也怪,儿子走的第二天下午,天气就开始阴起来。风刮得更劲了,不 过风中夹杂着一丝潮气,快到天黑的时候,竟然飘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
入冬以来,天出奇地晴朗,风一个劲地刮,随便捏一把土撒在空中,瞬 间便被吹得无影无踪。 “这鬼天气,明年还让人活不活了?”张大宽骂着,顺便从口袋里掏出 一支烟叼在嘴上,然后双手捂着打火机打火。打了几次火机,烟没点着,倒把手 烧了一下,痛得他一哆嗦,索性连同香烟扔在地上,赌气似的又在上面狠狠踩了 两脚。 张大宽气哼哼地回到家,老伴正蹲在鸡圈旁给鸡喂食,鸡食盆里几个白 花花的馒头直晃眼。张大宽一看,就火了,冲老婆吼道:“作,作吧!到时再发 生忍饿的事,让你哭都没地方哭。” 老伴瞪了张大宽一眼,回顶道:“这些都是儿子从县城捎回家的,你没 看见都长绿毛了,鸡还不吃呢!” 张大宽接着转头又骂鸡:“挨刀的东西,人吃挑了嘴,畜生也跟着吃刁 了嘴,早晚杀了你们吃肉!”说完,狠狠吐了口唾沫向屋里踱去。 屁股刚挨板凳,门外传来一阵汽车的喇叭声,紧接着大门被“咣当”一 下撞开了,儿子张子玉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走进来。 “爹,在家呢。”张子玉招呼道。 “不在家还能干啥去?”张大宽气还没顺过来,语气很呛。见儿子一人 进屋,脸上不悦地问:“小宝呢?咋没一起回来? ” 张子玉放下东西,拿了张板凳在张大宽身边坐下,掏出一支烟递给他, 讨好地说:“正想跟您说呢!” 张大宽马上警觉起来:“你不会说今年又不回家过年了吧?” “爹,就想跟你商量这事呢。”张子玉笑笑说,“现在年味也淡了,城 里人过年都不在自家吃了,都去饭店预订。大过年的谁不喝点?而现在查酒驾又 挺严,我不用开自己的出租车,光代驾就能挣不少钱。你说这么好的挣钱机会, 我哪舍得放弃?” 张子玉越说越兴奋,双手不停地在空中挥动。“再挣他几年,到时回村 把东山岭那片地包下来,盖上二层楼,每周六回家住上一晚,那才叫日子。” “放屁!”张大宽的火“腾”的一下又起来了,“美得你!先不说过年 回不回家,你看你家的那三亩地,要是我不给种上点小麦,恐怕到现在地还荒 着。” “爹,话不能这么说。你看村里现在还有几个种地的?年轻人还不是都 出去打工挣钱去了。再说了,咱们村的地又薄又分散,老天爷要是不下雨,收不 收粮食都成问题。如今是,种地的还不如个在大街上捡破烂的。要不,你也把我 三口的那些地包出去算了。”张子玉说得振振有词,这下更惹恼了张大宽。 “挣你的钱去吧!”张大宽站起身,对屁股下的板凳狠狠踢了一脚,一 个趔趄,差点儿把自己闪到。 “干啥呢?一大早就跟谁欠你钱似的。”老伴一进屋就埋怨道。 “爹嫌我们过年不回家呢!”张子玉委屈地说。 “你们今年又不回来了?也不怨你爹说你,真是的!一年就团圆一回, 却让你搞得没了心情。”老伴也在一边跟着说儿子的不是。 “你们不回来不要紧,但后天,也就是年三十那天,必须把小宝给我送 回来,不然我饶不了你。”张大宽说完,气哼哼地走出了院子。 说也怪,儿子走的第二天下午,天气就开始阴起来。风刮得更劲了,不 过风中夹杂着一丝潮气,快到天黑的时候,竟然飘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
看着雪花,张大宽咧嘴大笑起来:“小兔崽子,我们不靠天吃饭靠啥吃 饭!你挣钱再多,要是没人种粮食的,你买啥吃去?没粮食吃,你还挣个屁钱。” 雪越下越大,半夜躺在床上,还能听见窗外雪片“唰唰”的响声。第二 天天不亮,张大宽就躺不住了,他要把院子里的雪扫干净,迎接新年的到来 他拉开院子里的灯,开始扫起来,但雪花就像跟他开玩笑似的,刚刚扫 过不大会儿又积了厚厚一层,他就再次回过头扫一次。 老婆埋怨他说:“你犯什么神经啊,不是白扫了吗!” 张大宽孩子似的笑着说:“难得哟,权当过过瘾了 这时,门外有汽车的灯光透过,还隐约听到了车开门声。还没回过神, 门外传来孙子小宝叫“爷爷”的声音。“是小宝回来了,是小宝!”张大宽朝屋 里喊了声,人却立马扔掉扫把急急地去开门了 灯光下,儿子一家正一身雪花地立在门口。 “下这大雪咋回来了?路滑不说,你们还带着孩子。”张大宽边埋怨着, 边把孙子小宝抱进怀里。 “爹,我们想好了,今年回家陪你过年。” “不挣你的钱了?”张大宽故意说道。 张子玉讪笑着说:"下这么大,谁还会出门?再说,俺也想重温一下童年 的记忆,小宝也想让您给堆个雪人呢 张大宽看了一眼漫天飞舞的大雪,忽然对小宝说:“走,孩子,爷爷给 你堆雪人去,保准十天不会化的,城里人是看不到的 家人都笑了。笑声中,雪花大片大片地在大地上盛开,朦胧中大家似 乎看到有一丝绿意在涌动,那是春天在地下努力撑开世界吧… (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4期)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寥寥数语,交代了庄稼因干旱而枯萎的故事背景,以细节描写突 出了张大宽焦灼难受的心理,为下文矛盾冲突的展开作了铺垫。 B.小说写张大宽回到家中,看见鸡食盆里白花花的馒头,冲着老婆就发火, 被老婆“回顶”之后,转身迁怒于鸡,两个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 C.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描写了张大宽下雪前后不同的心理表现,雪前他怨 天尤人,心绪烦躁,雪后欢天喜地,兴奋异常,突出了“瑞雪兆丰年”的主题 D.小说结尾以“绿意”喻指满载希望的生机,将“春天”拟人化,具有象征 意味,暗示着人们辛勤地劳作,心与心相印,美好的生活就会来临 5.小说中张大宽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分析。(5分) 6.张大宽与儿子张子玉之间的争论,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作具 体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7年6月27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开幕,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 明、瑞典企业与创新部部长 MikaelDambberg等参与分论坛,并就第四次工业革 命中科技变革带给人类的焦虑感等话题展开讨论。 关于科技的发展是否会导致人类被代替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在 AlphaL战胜李世石、柯洁后,这种忧虑更甚
看着雪花,张大宽咧嘴大笑起来:“小兔崽子,我们不靠天吃饭靠啥吃 饭!你挣钱再多,要是没人种粮食的,你买啥吃去?没粮食吃,你还挣个屁钱。” 雪越下越大,半夜躺在床上,还能听见窗外雪片“唰唰”的响声。第二 天天不亮,张大宽就躺不住了,他要把院子里的雪扫干净,迎接新年的到来。 他拉开院子里的灯,开始扫起来,但雪花就像跟他开玩笑似的,刚刚扫 过不大会儿又积了厚厚一层,他就再次回过头扫一次。 老婆埋怨他说:“你犯什么神经啊,不是白扫了吗!” 张大宽孩子似的笑着说:“难得哟,权当过过瘾了。” 这时,门外有汽车的灯光透过,还隐约听到了车开门声。还没回过神, 门外传来孙子小宝叫“爷爷”的声音。“是小宝回来了,是小宝!”张大宽朝屋 里喊了声,人却立马扔掉扫把急急地去开门了。 灯光下,儿子一家正一身雪花地立在门口。 “下这大雪咋回来了?路滑不说,你们还带着孩子。”张大宽边埋怨着, 边把孙子小宝抱进怀里。 “爹,我们想好了,今年回家陪你过年。” “不挣你的钱了?”张大宽故意说道。 张子玉讪笑着说:"下这么大,谁还会出门?再说,俺也想重温一下童年 的记忆,小宝也想让您给堆个雪人呢。” 张大宽看了一眼漫天飞舞的大雪,忽然对小宝说:“走,孩子,爷爷给 你堆雪人去,保准十天不会化的,城里人是看不到的。” 一家人都笑了。笑声中,雪花大片大片地在大地上盛开,朦胧中大家似 乎看到有一丝绿意在涌动,那是春天在地下努力撑开世界吧…… (选自《小说月刊》 2017 年第 4 期)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寥寥数语,交代了庄稼因干旱而枯萎的故事背景,以细节描写突 出了张大宽焦灼难受的心理,为下文矛盾冲突的展开作了铺垫。 B.小说写张大宽回到家中,看见鸡食盆里白花花的馒头,冲着老婆就发火, 被老婆“回顶”之后,转身迁怒于鸡,两个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 C.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描写了张大宽下雪前后不同的心理表现,雪前他怨 天尤人,心绪烦躁,雪后欢天喜地,兴奋异常,突出了“瑞雪兆丰年”的主题。 D.小说结尾以“绿意”喻指满载希望的生机,将“春天”拟人化,具有象征 意味,暗示着人们辛勤地劳作,心与心相印,美好的生活就会来临。 5.小说中张大宽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分析。(5 分) 6.张大宽与儿子张子玉之间的争论,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作具 体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7—9 题。 【材料一】 2017 年 6 月 27 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开幕,IBM 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 明、瑞典企业与创新部部长 MikaelDambberg 等参与分论坛,并就第四次工业革 命中科技变革带给人类的焦虑感等话题展开讨论。 关于科技的发展是否会导致人类被代替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在 AlphaGo 战胜李世石、柯洁后,这种忧虑更甚
陈黎明表示,这种担忧并不是当下才出现的,事实上从第一次工业革命 就开始了,但这种忧虑从长期看无须担心。他举例说,农民并没有因为农业的机 械化而失去工作,农业机械化并没有导致大规模的失业。陈黎明提出“人机同行 认知共进”的观点,他认为人类和科技是相互增强而不是相互替代的 Mikaeldambberg指出变革中的安全感很重要,因此政策要保护变革中的 人们,而这也是包容性增长的体现。短期来看,人们确实感到了不安,对于失业 人员,政府部门需要做到长期规划和短期救助结合,增强技能培训,否则人们会 厌恶改变、抗拒改变。 (摘自《人工智能会淘汰人类?看看达沃斯上的大咖怎么说》,2017年 6月27日央广网) 【材料二】 AI-工智能,科幻电影的创意维纳斯,科学家担忧的潘多拉魔盒。例如贾 维斯一一电影《钢铁侠》中钢铁侠的AI管家,一度落入恶人手中“黑化”。再 如吉迪亚一一科幻剧《明日传奇》中亨特船长忠实的AI助手,以精湛技术和精 准定位追踪,成为舰队战斗的重要利器。 未来,AI究竟会“黑化”、站在人类的对立面,还是被“驯化”成为乖 巧的“服务员”?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的会场,针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走向,各 界专家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人们对人工智能充满期待,也应保持髙度警惕。”普华永道环球审计 服务市场主管合伙人伍智杰认为,“我们要优先考虑信任和透明度,而非商业模 式、投资目标和绩效提升方法,这样才能帮助人们理解人工智能的效用,使其真 正为我们所用。” 目前,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工具。”果壳网、分答创 始人嵇晓华也观点鲜明地表示,短期内不会出现强AI,“但一旦出现就绝对会 黑化’,是人类无法降服的。” “任何一种先进技术,都可能同时存在促进作用和负面作用,无论人工 智能在某一领域比人强多少,它依然是人的智慧产生的,就像计算机的病毒,无 论发生多少变化,都有可以控制的办法。” 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说。 无论如何,在这个时代大潮中,AI技术的发展已不可逆转。“未来,人 类与机器人的关系仍具 不确定性。”这句写在达沃斯机器人制造空间墙上的话,引发着更多的深思。 (摘自《人工智能的明天在哪里?》,2017年6月27日新华网) 【材料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风起云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孕育兴 起,人类开始迈向大智能时代。29日在天津召开的世界智能大会上,科技部负 责人表示,我国即将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规划,力争使之成为新一轮 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与会的院士和业界代表普遍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给人类经济、社 会与生活带来颠覆性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正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深度学习、跨 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智能操作等特征。 “与所有的颠覆性技术一样,新一代人工智能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 此需要统筹谋划、科学引导。”科技部负责人介绍
陈黎明表示,这种担忧并不是当下才出现的,事实上从第一次工业革命 就开始了,但这种忧虑从长期看无须担心。他举例说,农民并没有因为农业的机 械化而失去工作,农业机械化并没有导致大规模的失业。陈黎明提出“人机同行, 认知共进”的观点,他认为人类和科技是相互增强而不是相互替代的。 MikaelDambberg 指出变革中的安全感很重要,因此政策要保护变革中的 人们,而这也是包容性增长的体现。短期来看,人们确实感到了不安,对于失业 人员,政府部门需要做到长期规划和短期救助结合,增强技能培训,否则人们会 厌恶改变、抗拒改变。 (摘自《人工智能会淘汰人类?看看达沃斯上的大咖怎么说》,2017 年 6 月 27 日央广网) 【材料二】 AI-工智能,科幻电影的创意维纳斯,科学家担忧的潘多拉魔盒。例如贾 维斯——电影《钢铁侠》中钢铁侠的 AI 管家,一度落入恶人手中“黑化”。再 如吉迪亚——科幻剧《明日传奇》中亨特船长忠实的 AI 助手,以精湛技术和精 准定位追踪,成为舰队战斗的重要利器。 未来,AI 究竟会“黑化”、站在人类的对立面,还是被“驯化”成为乖 巧的“服务员”?在 2017 年夏季达沃斯的会场,针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走向,各 界专家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人们对人工智能充满期待,也应保持高度警惕。”普华永道环球审计 服务市场主管合伙人伍智杰认为,“我们要优先考虑信任和透明度,而非商业模 式、投资目标和绩效提升方法,这样才能帮助人们理解人工智能的效用,使其真 正为我们所用。” “目前,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工具。”果壳网、分答创 始人嵇晓华也观点鲜明地表示,短期内不会出现强 AI,“但一旦出现就绝对会 ‘黑化’,是人类无法降服的。” “任何一种先进技术,都可能同时存在促进作用和负面作用,无论人工 智能在某一领域比人强多少,它依然是人的智慧产生的,就像计算机的病毒,无 论发生多少变化,都有可以控制的办法。” 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说。 无论如何,在这个时代大潮中,AI 技术的发展已不可逆转。“未来,人 类与机器人的关系仍具 不确定性。”这句写在达沃斯机器人制造空间墙上的话,引发着更多的深思。 (摘自《人工智能的明天在哪里?》,2017 年 6 月 27 日新华网) 【材料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风起云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孕育兴 起,人类开始迈向大智能时代。29 日在天津召开的世界智能大会上,科技部负 责人表示,我国即将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规划,力争使之成为新一轮 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与会的院士和业界代表普遍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给人类经济、社 会与生活带来颠覆性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正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深度学习、跨 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智能操作等特征。 “与所有的颠覆性技术一样,新一代人工智能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 此需要统筹谋划、科学引导。”科技部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