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这个时代,很多作家的名字在报刊和新媒体上频频出现,人们却想不起他写过什么,而 有的作家名字一出现,唤醒的则是作品的名字及相关想象,这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与写作意 义上的成功的区刖,双雪涛的“好”显然属于后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的名字将一直与 《平原上的摩西》(以下简称《摩西》)捆绑在一起, 通读双雪涛的作品,不难发现,他对大历史变革与个体、群体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 是极其敏感的,只是他不愿意把这些故事变成关于历史进程的肤浅论证材料。事实上,当我 们意识到历史从未在他的故事中缺席时,才会发现,他早已把历史与人的关系编织进故事的 纹理中。很显然这里挺立着由精湛技艺所支撑的鲜明的小说观和历史观,即只有在精心编制 的好故事的罗网中,历史这只“怪兽”才能被一种具体、丰富也更具说服力的方式诱捕、显 形 就小说中的“虚构”来说,这里并不存在特别复杂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尊严、前 途和命运如何成为历史怪兽的养料,双雪涛心知肚明且有切身体会,只是他不相信历史只有 一种抽象的表情,哪怕只是狰狞和吞噬,也会有具体的姿势和形态,更何况历史事件的发生, 最终要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来承担。所以,在双雪涛的小说中,故事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 而历史不只是背景,也是以各种形态渗进故事的有机成分。两者之间如何有机融合,也就成 为需要依靠智慧和技艺来成全的事情。 历史发生的时刻,最初必然表现为人的遭遇,并最终物化为文字和器物,这是历史消散 后留下的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构”介入历史的方式,便是用器物和文字对人进行招 魂,在这个过程中历史逐渐脱离抽象意义上的神秘性和匿名性,逐渐呈现出具体可感的形态, 这正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历史祛魅,即重建历史表情,或日历史显形。帕慕克坚持一个观念: 物品既是小说中无数离散时刻的本质部分,也是这些时刻的象征或符号。”这句话虽然并 未明确指向“虚构”与历史的关系,却能贴切说明双雪涛在设置历史的“诱饵”(物品或器 物)时所体现出的非凡匠心和能力。 《摩西》无疑是一篇杰作,这里暂且只分析其中的一个细节,一种名为“平原”的香烟
宣城市 2019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这个时代,很多作家的名字在报刊和新媒体上频频出现,人们却想不起他写过什么,而 有的作家名字一出现,唤醒的则是作品的名字及相关想象,这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与写作意 义上的成功的区刖,双雪涛的“好”显然属于后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的名字将一直与 《平原上的摩西》(以下简称《摩西》)捆绑在一起。 通读双雪涛的作品,不难发现,他对大历史变革与个体、群体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 是极其敏感的,只是他不愿意把这些故事变成关于历史进程的肤浅论证材料。事实上,当我 们意识到历史从未在他的故事中缺席时,才会发现,他早已把历史与人的关系编织进故事的 纹理中。很显然这里挺立着由精湛技艺所支撑的鲜明的小说观和历史观,即只有在精心编制 的好故事的罗网中,历史这只“怪兽”才能被一种具体、丰富也更具说服力的方式诱捕、显 形。 就小说中的“虚构”来说,这里并不存在特别复杂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尊严、前 途和命运如何成为历史怪兽的养料,双雪涛心知肚明且有切身体会,只是他不相信历史只有 一种抽象的表情,哪怕只是狰狞和吞噬,也会有具体的姿势和形态,更何况历史事件的发生, 最终要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来承担。所以,在双雪涛的小说中,故事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 而历史不只是背景,也是以各种形态渗进故事的有机成分。两者之间如何有机融合,也就成 为需要依靠智慧和技艺来成全的事情。 历史发生的时刻,最初必然表现为人的遭遇,并最终物化为文字和器物,这是历史消散 后留下的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构”介入历史的方式,便是用器物和文字对人进行招 魂,在这个过程中历史逐渐脱离抽象意义上的神秘性和匿名性,逐渐呈现出具体可感的形态, 这正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历史祛魅,即重建历史表情,或日历史显形。帕慕克坚持一个观念: “物品既是小说中无数离散时刻的本质部分,也是这些时刻的象征或符号。”这句话虽然并 未明确指向“虚构”与历史的关系,却能贴切说明双雪涛在设置历史的“诱饵”(物品或器 物)时所体现出的非凡匠心和能力。 《摩西》无疑是一篇杰作,这里暂且只分析其中的一个细节,一种名为“平原”的香烟
烟盒的作用。“烟盒”最显而易见的功能,就是解决了情节设计的基本逻辑问题。故事里每 个人的声音都是一条线索,众声喧哗,彼此纠缠,直到“烟盒”出现,错综复杂的线索才建 立一种比较牢靠的逻辑关系。由此,故事冲出迷局,开始进入令人期待的“解密”程序 我无意宣称《摩西》必将成为未来的经典,但“诱饵”的精心设置让历史在一个好看的 故事中不断具象化,于是,历史表达便言之有物,现实描绘又有纵深感。做到这一点,一部 充满意义张力的小说至少成功了一半 (摘编自方岩《诱饵与怪兽一一双雪涛小说中的历史表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双雪涛的小说在故事纹理中渗透着历史与人的关系,但他不愿意把故事当作表现历史进程 的材料。 B.双雪涛的作品体现了他的小说观和历史观,他以自己精湛的技艺重新诠释历史,让历史怪 兽显形 C.双雪涛认为历史是有具体姿势和形态而不是抽象的,最初表现为人的遭遇,最终物化为 文字和器物。 D.《摩西》中“平原”香烟盒解决了情节设计的基本逻辑问题,是双雪涛精心设置的具有典 型意义的“诱饵” 2.下列对文中观点及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指出双雪涛得到人们的认可与他的作品尤其是《摩西》密不可分,属于写作意义上的 成功。 B.文章以《摩西》为例,说明双雪涛极为重视个体、群体的日常生活与大历史变革之间的密 切关联 C.引用帕慕克关于小说“物品”的见解,意在肯定双雪涛具有设置器物或物品这些历史“诱 饵”的能力。 D.文章给予《摩西》很高的评价,认为作者精心设置的“诱饵”,让故事与历史相互印证, 小说因此而更加好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提及双雪涛的名字,唤醒的是《平原上的摩西》,他的艺术成就超过那些世俗意义上 成功的作家。 B.历史不能虚构,但是介入历史的“诱饵”却可以虚构,它使历史逐渐脱离抽象意义上的神 秘性和匿名性
烟盒的作用。“烟盒”最显而易见的功能,就是解决了情节设计的基本逻辑问题。故事里每 个人的声音都是一条线索,众声喧哗,彼此纠缠,直到“烟盒”出现,错综复杂的线索才建 立一种比较牢靠的逻辑关系。由此,故事冲出迷局,开始进入令人期待的“解密”程序。 我无意宣称《摩西》必将成为未来的经典,但“诱饵”的精心设置让历史在一个好看的 故事中不断具象化,于是,历史表达便言之有物,现实描绘又有纵深感。做到这一点,一部 充满意义张力的小说至少成功了一半。 (摘编自方岩《诱饵与怪兽——双雪涛小说中的历史表情》)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双雪涛的小说在故事纹理中渗透着历史与人的关系,但他不愿意把故事当作表现历史进程 的材料。 B. 双雪涛的作品体现了他的小说观和历史观,他以自己精湛的技艺重新诠释历史,让历史怪 兽显形。 C. 双雪涛认为历史是有具体 的 姿势和形态而不是抽象的,最初表现为人的遭遇,最终物化为 文字和器物。 D. 《摩西》中“平原”香烟盒解决了情节设计的基本逻辑问题,是双雪涛精心设置的具有典 型意义的“诱饵”。 2. 下列对文中观点及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指出双雪涛得到人们的认可与他的作品尤其是《摩西》密不可分,属于写作意义上的 成功。 B. 文章以《摩西》为例,说明双雪涛极为重视个体、群体的日常生活与大历史变革之间的密 切关联。 C. 引用帕慕克关于小说“物品”的见解,意在肯定双雪涛具有设置器物或物品这些历史“诱 饵”的能力。 D. 文章给予《摩西》很高的评价,认为作者精心设置的“诱饵”,让故事与历史相互印证, 小说因此而更加好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旦提及双雪涛的名字,唤醒的是《平原上的摩西》,他的艺术成就超过那些世俗意义上 成功的作家。 B. 历史不能虚构,但是介入历史的“诱饵”却可以虚构,它使历史逐渐脱离抽象意义上的神 秘性和匿名性
C.双雪涛的小说中,故事不仅是写作的目的,也是一种手段,而历史也以各种具体的姿态有 机渗进了故事里 D.在双雪涛的小说中,“诱饵”的设置使历史在小说的故事中不断被具象化,让小说充满了 意义的张力 【答案】1.D2.D3.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与美国相比,中国智能企业无论是萌芽、发展和高速成长阶段出现的时间都落后5年 中国智能企业创建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2016年之间,占比为53.8%,智能企业创建的峰值出 现在2014年,占比为15.4% 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为1078家,中国为592 家,占比分别为42.4%和23.3%,其余的872家企业分布在瑞典、新加坡、日本、英国、澳大 利亚,以色列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从地域分布看,中国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四川 天津、湖南和山东。其中,北京占比最高,为43.9%,主要分布在海淀区:其次是广东,占比 为16.9%,主要分布在深圳和广州:排名第三的是上海,占比为15.9%,主要分布在浦东新区 排名第四的是浙江,占比为8.8%,主要集中在杭州 从产业层次上看,应用层智能企业占比最高,达到7.7%;其次是技术层企业,占比为 17.9%;第三是基础层企业,占比为5.4%。与美国智能企业产业层次分布的比较看,中国在应 用层的企业数占比远高于美国,而在基础层和技术层企业数占比则明显低于美国 从企业核心技术的分布看,机器学习占比最高,为25.3%;其次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机器 人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占比分别为19.3%、13.6%、10.3%;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硬件、生 物识别和智能芯片技术的占比分别为9.1%、8.8%、5.3%、2.4%。 中国智能企业广泛分布在17个应用领域,其中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提供、关键技术研发 和应用平台两个应用领域的企业占比最高,分别为16.7%和13.2%。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智 能商业和零售、智能机器人、科技金融、新媒体和数字内容领域的企业数占比相对较高,分 别为8.1%、7.6%.7.6%、7.1%、6.6%、6.6%
C. 双雪涛的小说中,故事不仅是写作的目的,也是一种手段,而历史也以各种具体的姿态有 机渗进了故事里。 D. 在双雪涛的小说中,“诱饵”的设置使历史在小说的故事中不断被具象化,让小说充满了 意义的张力。 【答案】1. D 2. D 3. 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与美国相比,中国智能企业无论是萌芽、发展和高速成长阶段出现的时间都落后 5 年。 中国智能企业创建时间主要集中在 2010-2016 年之间,占比为 53.8%,智能企业创建的峰值出 现在 2014 年,占比为 15.4%。 截至 2017 年 6 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 2542 家,其中美国为 1078 家,中国为 592 家,占比分别为 42.4%和 23.3%,其余的 872 家企业分布在瑞典、新加坡、日本、英国、澳大 利亚,以色列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从地域分布看,中国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四川、 天津、湖南和山东。其中,北京占比最高,为 43.9%,主要分布在海淀区;其次是广东,占比 为 16.9%,主要分布在深圳和广州;排名第三的是上海,占比为 15.9%,主要分布在浦东新区; 排名第四的是浙江,占比为 8.8%,主要集中在杭州。 从产业层次上看,应用层智能企业占比最高,达到 77.7%;其次是技术层企业,占比为 17.9%;第三是基础层企业,占比为 5.4%。与美国智能企业产业层次分布的比较看,中国在应 用层的企业数占比远高于美国,而在基础层和技术层企业数占比则明显低于美国。 从企业核心技术的分布看,机器学习占比最高,为 25.3%;其次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机器 人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占比分别为 19.3%、13.6%、10.3%;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硬件、生 物识别和智能芯片技术的占比分别为 9.1%、8.8%、5.3%、2.4%。 中国智能企业广泛分布在 17 个应用领域,其中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提供、关键技术研发 和应用平台两个应用领域的企业占比最高,分别为 16.7%和 13.2%。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智 能商业和零售、智能机器人、科技金融、新媒体和数字内容领域的企业数占比相对较高,分 别为 8.1%、7.6%.7.6%、7.1%、6.6%、6.6%
(摘自2018年06月14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日益突出。“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 拥堵往往起源于个别节点,如果在苗头出现时,控制该路段车辆的汇入量,就可以避免堵车 保障路网有序畅通。”浙江工业大学沈国江教授介绍,他的团队将人工智能中的强化学习理 论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精准识别预测多源异构交通数据,切分拥堵区、消散区、缓冲区 常态区,从而有效缓解拥堵 “车牌摇号、车辆限行、提倡公共交通都有成效,但交通需求持续増加,道路供给不可 能无限增加,而人工智能可以让路网利用更高效。”据沈国江教授介绍,该成果过去两年在 绍兴柯桥、杭州萧山等地进行了推广应用,新增产值5000万元,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 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转型期,工业化正在进行产业转型以及城镇化所出现的问题 会创造出大量的人工智能应用的新空间,这些空间大概是发达国家所不曾具备的。这种不完 备性、需要发展的洪流和人工智能一交汇,我们就能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发展,这就是大力 发展人工智能的意义所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 (摘自2018年06月11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9月5日,科技部网站公开发布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 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2018年度项目指南从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重大需求 的关键共性技术、智能芯片与系统三个方向部署实施,实施周期为3年(2018-2020年) 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设7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拟支持1-2 个项目,主要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以突破人工智能基础机理、模型和算法瓶颈 为重点。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设7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拟支持1-2个项目。主要 围绕提升我国人工智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面向重大需求,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 性技术,全面提升感知识别、知识计算、认知推理、协同控制与操作、人机交互等能力 智能芯片与系统设3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拟支持1-2个项目,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的关键环节和应用生态基础建设,从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基础支撑角度,重点研究新型感知 器件与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的关键技术标准以及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 (摘自2018年09月06目《科技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摘自 2018 年 06 月 14 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日益突出。“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 拥堵往往起源于个别节点,如果在苗头出现时,控制该路段车辆的汇入量,就可以避免堵车, 保障路网有序畅通。”浙江工业大学沈国江教授介绍,他的团队将人工智能中的强化学习理 论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精准识别预测多源异构交通数据,切分拥堵区、消散区、缓冲区、 常态区,从而有效缓解拥堵。 “车牌摇号、车辆限行、提倡公共交通都有成效,但交通需求持续增加,道路供给不可 能无限增加,而人工智能可以让路网利用更高效。”据沈国江教授介绍,该成果过去两年在 绍兴柯桥、杭州萧山等地进行了推广应用,新增产值 5000 万元,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 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转型期,工业化正在进行产业转型以及城镇化所出现的问题 会创造出大量的人工智能应用的新空间,这些空间大概是发达国家所不曾具备的。这种不完 备性、需要发展的洪流和人工智能一交汇,我们就能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发展,这就是大力 发展人工智能的意义所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 (摘自 2018 年 06 月 11 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9 月 5 日,科技部网站公开发布科技创新 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2018 年度 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2018 年度项目指南从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重大需求 的关键共性技术、智能芯片与系统三个方向部署实施,实施周期为 3 年(2018-2020 年)。 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设 7 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拟支持 1-2 个项目,主要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以突破人工智能基础机理、模型和算法瓶颈 为重点。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设 7 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拟支持 1-2 个项目。主要 围绕提升我国人工智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面向重大需求,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 性技术,全面提升感知识别、知识计算、认知推理、协同控制与操作、人机交互等能力。 智能芯片与系统设 3 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拟支持 1-2 个项目,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的关键环节和应用生态基础建设,从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基础支撑角度,重点研究新型感知 器件与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的关键技术标准以及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 (摘自 2018 年 09 月 06 目《科技日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智能企业创建时间虽然落后于美国5年,但是企业数量发展较快,已位居世界第二 B.中国绝大部分智能企业集中在应用层,这些企业的核心技术主要服务于日常生活领域 C.通过大数据精准预测,能让交通路网利用的效率更高,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D.为提高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正在积极开展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智能企业广泛分布在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提供、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两个应用领 B.交通拥堵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能有效解决交通 拥堵问题。 C.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发展进程中的不完备性将给人工智能创造新的发 展空间。 D.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智能芯片与系统是未来人工智能三大 研究方向 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 【答案】4.B5.C 6.现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企业发展上起步迟,企业数明显少于美国:在产业层次上,应 用层企业数占比远高于美国,但基础层和技术层企业数占比明显低于美国;我国人工智能企 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少数城市。前景:随着我国产业 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将出现大量的新空间;2018年起实施的为期3年的 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将会改变我国人工智能基础层和技术层产业的薄弱现状。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舞者 朱以撒 ①飞絮时节是一棵树最浪漫的时光。我正赶上了这样的时光,在遥远的晋南,仰着脸任 飞絮拂过,轻柔的、不可捉摸的、梦幻一般的,在眼前、身后。当地人说,这是一些柳树的 杨树的飞絮,每年夏初总要折腾一阵,满城皆白 ②一捧柳絮,或者杨絮,要落在哪里是难以自主的,当它离开枝条,流浪倾向就形成了
A. 中国智能企业创建时间虽然落后于美国 5 年,但是企业数量发展较快,已位居世界第二。 B. 中国绝大部分智能企业集中在应用层,这些企业的核心技术主要服务于日常生活领域。 C. 通过大数据精准预测,能让交通路网利用的效率更高,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D. 为提高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正在积极开展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智能企业广泛分布在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提供、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两个应用领 域。 B. 交通拥堵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能有效解决交通 拥堵问题。 C.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发展进程中的不完备性将给人工智能创造新的发 展空间。 D. 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智能芯片与系统是未来人工智能三大 研究方向。 6.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 【答案】4. B 5. C 6. 现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企业发展上起步迟,企业数明显少于美国;在产业层次上,应 用层企业数占比远高于美国,但基础层和技术层企业数占比明显低于美国;我国人工智能企 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少数城市。前景:随着我国产业 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将出现大量的新空间;2018 年起实施的为期 3 年的 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将会改变我国人工智能基础层和技术层产业的薄弱现状。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舞者 朱以撒 ①飞絮时节是一棵树最浪漫的时光。我正赶上了这样的时光,在遥远的晋南,仰着脸任 飞絮拂过,轻柔的、不可捉摸的、梦幻一般的,在眼前、身后。当地人说,这是一些柳树的、 杨树的飞絮,每年夏初总要折腾一阵,满城皆白。 ②一捧柳絮,或者杨絮,要落在哪里是难以自主的,当它离开枝条,流浪倾向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