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有三大宗教,即佛教、道教、儒教。佛教与道教主张出世,宗教职 业者、专一的信奉者要出家,不过世俗人的生活。儒教主张入世。儒、释、道三 教并称,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佛教的著作和教义比较明确,但道教的意义的理 解比较含混,道教内部和反对道教的人士也没有讲清楚 学术界长期认为老子、庄子为道家,这是一种误解。春秋战国时期,只 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老子与庄子没有直接的传授关系。老子或庄子从未自称 为“道家”,只有儒家自称为儒,墨家自称为墨。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第 ˉ次提出“道家”名称。司马谈的道家反映了汉朝政治统一后,思想界趋向统 的思潮趋势。秦及汉初有许多学派反映统一的趋势,秦朝有《吕氏春秋》,汉初 有《淮南子》,后来有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汉初道家是吸收儒、墨、阴阳、名、 法各家思想的长处而创立的新体系。这个“道家”乃是黄老思想的一个分支,与 先秦老子、庄子关系不大 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也未创立宗教,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一开 始就是宗教家,创立佛教的情况不同。老子的著作是学术性的,不是宗教性的 也与佛教经典不同。东汉末年,汉中张鲁信奉五斗米道,令信徒们念《老子》五 千文。念《老子》的也只是巴蜀的五斗米道,影响地区仅限于汉中地区。中原 大地区的道教徒信奉《太平经》,这是一百多卷的大书,内容庞杂,没有多少老 子的思想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形成于东汉末年,方术、巫术是它的前身。古代巫, 史、祝、卜是与神打交道的专家,他们处在国家的领导层。民间巫术用符水治病 借卜筮占吉凶。战国以后,神仙方士宣传不死之药可以长生,投合上层贵族要求 长期享乐的欲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广大群众缺医少药,方士们用符水治病,驱 鬼祭神,在下属群众中也得到推广。 老子被道教捧上教主地位,从时间推断,应在东汉时期。老子被道教奉为神,与 先秦的老子无甚关系,而是与西方的佛教与本土的黄老信仰搭伴:以教主的形象 出现的。求神佛保佑,祈福延年,是少数上层贵族享有的聋侈品,然后再普及到 下层社会。 道教建立后,沿着两条路线传播。上层路线与历代朝廷、官方相配合,可以称为 正统的官方道教。还有在社会下层广大群众中传播的道教,它与民间巫术、符咒 结合得比较紧。农民起义也往往利用道教这个组织形式。黄巾起义就是第一次道 教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例子。宋代的方腊,清末的义和团也大体归为这一类。 历代反对道教的学者,对作为思想家的老、庄和作为宗教组织的道教不甚区别。 唐朝的韩愈反对佛老,“佛”是宗教的佛,明显无误;“老”是太上老君,还是 《道德经》作者老子,他没有讲清楚。宋代的大哲学家朱熹,直接继承了韩愈的 道统说,崇儒家,排佛老。朱熹驳斥佛教也指明是释迦氏之教,他驳斥的道教更 多的情况下指的是老庄
洛阳市 2012-2013 学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有三大宗教,即佛教、道教、儒教。佛教与道教主张出世,宗教职 业者、专一的信奉者要出家,不过世俗人的生活。儒教主张入世。儒、释、道三 教并称,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佛教的著作和教义比较明确,但道教的意义的理 解比较含混,道教内部和反对道教的人士也没有讲清楚。 学术界长期认为老子、庄子为道家,这是一种误解。春秋战国时期,只 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老子与庄子没有直接的传授关系。老子或庄子从未自称 为“道家”,只有儒家自称为儒,墨家自称为墨。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第 一次提出“道家”名称。司马谈的道家反映了汉朝政治统一后,思想界趋向统一 的思潮趋势。秦及汉初有许多学派反映统一的趋势,秦朝有《吕氏春秋》,汉初 有《淮南子》,后来有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汉初道家是吸收儒、墨、阴阳、名、 法各家思想的长处而创立的新体系。这个“道家”乃是黄老思想的一个分支,与 先秦老子、庄子关系不大。 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也未创立宗教,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一开 始就是宗教家,创立佛教的情况不同。老子的著作是学术性的,不是宗教性的, 也与佛教经典不同。东汉末年,汉中张鲁信奉五斗米道,令信徒们念《老子》五 千文。念《老子》的也只是巴蜀的五斗米道,影响地区仅限于汉中地区。中原广 大地区的道教徒信奉《太平经》,这是一百多卷的大书,内容庞杂,没有多少老 子的思想。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形成于东汉末年,方术、巫术是它的前身。古代巫, 史、祝、卜是与神打交道的专家,他们处在国家的领导层。民间巫术用符水治病, 借卜筮占吉凶。战国以后,神仙方士宣传不死之药可以长生,投合上层贵族要求 长期享乐的欲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广大群众缺医少药,方士们用符水治病,驱 鬼祭神,在下属群众中也得到推广。 老子被道教捧上教主地位,从时间推断,应在东汉时期。老子被道教奉为神,与 先秦的老子无甚关系,而是与西方的佛教与本土的黄老信仰搭伴:以教主的形象 出现的。求神佛保佑,祈福延年,是少数上层贵族享有的聋侈品,然后再普及到 下层社会。 道教建立后,沿着两条路线传播。上层路线与历代朝廷、官方相配合,可以称为 正统的官方道教。还有在社会下层广大群众中传播的道教,它与民间巫术、符咒 结合得比较紧。农民起义也往往利用道教这个组织形式。黄巾起义就是第一次道 教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例子。宋代的方腊,清末的义和团也大体归为这一类。 历代反对道教的学者,对作为思想家的老、庄和作为宗教组织的道教不甚区别。 唐朝的韩愈反对佛老,“佛”是宗教的佛,明显无误;“老”是太上老君,还是 《道德经》作者老子,他没有讲清楚。宋代的大哲学家朱熹,直接继承了韩愈的 道统说,崇儒家,排佛老。朱熹驳斥佛教也指明是释迦氏之教,他驳斥的道教更 多的情况下指的是老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但不能说道教作为宗教的影响只限于中国,日本的 神道教与日本天皇及朝廷的制度,有不少道教的影子。除日本外,朝鲜及越南也 有经过改变的道教信仰。 注:三教中儒教算不算宗教,学术界有争论。 节选自《文史知识》 1.下列关于道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的著作和教义比较明确,但道教的意义却很含混,道教内部和反 对道教的人士也讲不清楚。 B.老子和庄子只能算是一种思想学派的代表人,虽然学术界长期称其为 道家,但事实上并不准确。 C.早期的道教并不把老子作为自己的信奉偶像,老子后被奉为教主也不 是因为他创作了《道德经》。 D.道教的建立有两个来源,一是与朝廷、官方相配合而形成,一是在社 会下层群众中传播而形成。 2.下列内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的《吕氏春秋》,汉的《淮南子》,董仲舒的哲学思想,道家等都 是社会政治走向统一在思想界的反映。 B.汉初道家是吸收各家思想的长处而刨立的新体系,黄老思想是它的一个分支, 与先秦老子、庄于关系不大。 C.因为老子的著作是学术性的而非宗教性的,所心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 这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不同 D.儒、释、道三教在中国屡有争斗,文如韩愈、朱熹的反佛老,武如黄巾起义 等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农民起义 3.道教不等同于道家,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产生时间不同。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晚于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 家用年者 B.社会影响不同。道教对中国周围国家有不少影响,道家则没有这一作 C.目的作用不同。道教常被用于生活中的预测吉凶,治病驱鬼,祈福延 D.存在形态不同。道教是宗教,有固定的宗教职业者及专一的教义信奉 、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19分)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业农。磐年方冠,从麻九畴学于郾城, 客居贫甚,日作麋一器,画为朝暮食。年二十六,擢进士第,授归德府录事判官, 不赴。自是大肆力于经史百氏,文辞宏放,浩无衙涘。李嬗素重磐,以礼延致之。 及嬗谋不轨,磐觉之,脱身入京师。世祖即日召见,嘉其诚节,抚劳甚厚。出为 真定、顺德等路宣慰使。郡有大贾,称贷取息,有不时偿者,辄置狱于家,拘系 榜掠。其人且恃势于官府,直来坐听事,指麾自若。磐大怒,叱左右悴下,笞之 数十。郡人称快。末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 欲牒邻道助之。磐曰:“四万人多矣,何烦他郡?”使者怒,责磐状,期三日尽 捕蝗,磐不为动,亲率役夫走田间,设方法督捕之,三日而蝗尽灭。复入翰林为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但不能说道教作为宗教的影响只限于中国,日本的 神道教与日本天皇及朝廷的制度,有不少道教的影子。除日本外,朝鲜及越南也 有经过改变的道教信仰。 注:三教中儒教算不算宗教,学术界有争论。 节选自《文史知识》 1.下列关于道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的著作和教义比较明确,但道教的意义却很含混,道教内部和反 对道教的人士也讲不清楚。 B.老子和庄子只能算是一种思想学派的代表人,虽然学术界长期称其为 道家,但事实上并不准确。 C.早期的道教并不把老子作为自己的信奉偶像,老子后被奉为教主也不 是因为他创作了《道德经》。 D.道教的建立有两个来源,一是与朝廷、官方相配合而形成,一是在社 会下层群众中传播而形成。 2.下列内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的《吕氏春秋》,汉的《淮南子》,董仲舒的哲学思想,道家等都 是社会政治走向统一在思想界的反映。 B.汉初道家是吸收各家思想的长处而刨立的新体系,黄老思想是它的一个分支, 与先秦老子、庄于关系不大。 C.因为老子的著作是学术性的而非宗教性的,所心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 这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不同。 D.儒、释、道三教在中国屡有争斗,文如韩愈、朱熹的反佛老,武如黄巾起义 等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农民起义。 3.道教不等同于道家,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产生时间不同。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晚于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 家。 B.社会影响不同。道教对中国周围国家有不少影响,道家则没有这一作 用。 C.目的作用不同。道教常被用于生活中的预测吉凶,治病驱鬼,祈福延 年。 D.存在形态不同。道教是宗教,有固定的宗教职业者及专一的教义信奉 者。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共 19 分)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业农。磐年方冠,从麻九畴学于郾城, 客居贫甚,日作麋一器,画为朝暮食。年二十六,擢进士第,授归德府录事判官, 不赴。自是大肆力于经史百氏,文辞宏放,浩无衙涘。李嬗素重磐,以礼延致之。 及嬗谋不轨,磐觉之,脱身入京师。世祖即日召见,嘉其诚节,抚劳甚厚。出为 真定、顺德等路宣慰使。郡有大贾,称贷取息,有不时偿者,辄置狱于家,拘系 榜掠。其人且恃势于官府,直来坐听事,指麾自若。磐大怒,叱左右悴下,笞之 数十。郡人称快。末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 欲牒邻道助之。磐曰:“四万人多矣,何烦他郡?”使者怒,责磐状,期三日尽 捕蝗,磐不为动,亲率役夫走田间,设方法督捕之,三日而蝗尽灭。复入翰林为
学士,入谒宰相,首言:“方今害民之吏,转运司为甚,虽税人白骨,宜罢去之, 以苏民力。”由是运司遂罢。帝以天下狱囚滋多,敕诸路自死罪以下,纵遣归家, 期秋八月,悉来京师听决。囚如期至,帝恻然怜之,尽原其罪,他日,命词臣作 诏,戒喻天下,皆不称旨意,磐独以纵囚之意命辞,帝喜曰:“此朕所欲言而不 能者,卿乃能为朕言之。”乞致仕,不允。磐移疾家居,帝遣使存问,赐以名药。 磐数言:“前代用人,二十从政,七十致仕,所以资其材力,闵其衰老,养其廉 耻之心也。”至是,自秋及春,坚乞致仕。帝遣使慰谕之,仍诏禄之终身。磐不 得已,复起。磐以年老,累乞骸骨。诏允其请,致仕。年至九十二。 (节选自《元史·王磐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画为朝暮食 画:划分 B.欲牒邻道助之 牒:发公文 C.至税人白骨 税:交税 D.尽原其罪 原:赦免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磐刚直方正的一组是(3分) ①大肆力于经史百氏 ②脱身入京师 ③叱左右摔 下 ④亲率役夫走田间 ⑤害民之吏,转运司为甚 ⑥独以 纵囚之意命辞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王磐出身农家,苦读书学有所成。他家世代务农,二十岁时到外地球学,客 居他乡,非常贫困;二十六岁时进士及第,金榜题名 B.王磐嫉恶如仇,为百姓伸张正义。他将一个为富不仁、私设监狱、倚仗官府 势力、亲自指挥拷打乡民的富商绳之以法,众人称快。 C.王磐勤政爱民,遇难题自行解决。真定一带闹蝗灾,他顶住压力,坚持不劳 烦邻境百姓,而是自己想方设法在短时周内消除了灾害。 D.王磐心态超然,虽请退仍受皇恩。皇帝一再挽留,宣慰有加,甚至为他终生 提供俸禄,后来他年迈体衰,多次请求告老还家,皇帝才同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以天下狱囚滋多,敕诸路自死罪以下,纵遣归家,期秋八月,悉 来京师听决 (2)前代用人,二十从政,七十致仕,所以资其材力,闵其衰老,养其 廉耻之心也。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半山:在江苏江宁,作者晚年退隐江宁,曾在此建半山园。 床敷:安置坐具
学士,入谒宰相,首言:“方今害民之吏,转运司为甚,虽税人白骨,宜罢去之, 以苏民力。”由是运司遂罢。帝以天下狱囚滋多,敕诸路自死罪以下,纵遣归家, 期秋八月,悉来京师听决。囚如期至,帝恻然怜之,尽原其罪,他日,命词臣作 诏,戒喻天下,皆不称旨意,磐独以纵囚之意命辞,帝喜曰:“此朕所欲言而不 能者,卿乃能为朕言之。”乞致仕,不允。磐移疾家居,帝遣使存问,赐以名药。 磐数言:“前代用人,二十从政,七十致仕,所以资其材力,闵其衰老,养其廉 耻之心也。”至是,自秋及春,坚乞致仕。帝遣使慰谕之,仍诏禄之终身。磐不 得已,复起。磐以年老,累乞骸骨。诏允其请,致仕。年至九十二。 (节选自《元史·王磐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画为朝暮食 画:划分 B.欲牒邻道助之 牒:发公文 C.至税人白骨 税:交税 D.尽原其罪 原:赦免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磐刚直方正的一组是(3 分) ①大肆力于经史百氏 ②脱身入京师 ③叱左右摔 下 ④亲率役夫走田间 ⑤害民之吏,转运司为甚 ⑥独以 纵囚之意命辞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磐出身农家,苦读书学有所成。他家世代务农,二十岁时到外地球学,客 居他乡,非常贫困;二十六岁时进士及第,金榜题名。 B.王磐嫉恶如仇,为百姓伸张正义。他将一个为富不仁、私设监狱、倚仗官府 势力、亲自指挥拷打乡民的富商绳之以法,众人称快。 C.王磐勤政爱民,遇难题自行解决。真定一带闹蝗灾,他顶住压力,坚持不劳 烦邻境百姓,而是自己想方设法在短时周内消除了灾害。 D.王磐心态超然,虽请退仍受皇恩。皇帝一再挽留,宣慰有加,甚至为他终生 提供俸禄,后来他年迈体衰,多次请求告老还家,皇帝才同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帝以天下狱囚滋多,敕诸路自死罪以下,纵遣归家,期秋八月,悉 来京师听决。 (2)前代用人,二十从政,七十致仕,所以资其材力,闵其衰老,养其 廉耻之心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11 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半山:在江苏江宁,作者晚年退隐江宁,曾在此建半山园。② 床敷:安置坐具
③屦:j:漫步。 8.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5分) 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6分) (三)名句默写 10.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不亦重乎,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奇妙的礼物 [英]富·奥斯勒 小金·格里丝推开店门的当儿,彼得·理查兹正觉得百无聊赖,认为自己是全城 里最孤独的一个人 彼得的祖父生前是这爿古玩店的老板,死后,店铺就留给了彼得。小店门口的橱 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漂亮的古玩。 这是冬天的一个下午。有一个女孩站在橱窗前,脸蛋贴近玻璃,专心致志地朝里 瞅,一双天真烂漫的大眼睛对每件东西都仔细端详。过了好一会儿,她脸上露出 笑靥,似乎很满意了,离开橱窗,推门走进了商店。 彼得站在柜台后面。他正当而立之年,头发却过早地花白了。他眼光冷漠,俯视 着面前的小女孩。 “请你把窗子里那串漂亮的蓝珠珠项链拿出来,给我看看,好吗?”小女孩开门 见山地说 彼得从橱窗里把项链取出来,举在手中,让女孩看。那蓝珠珠项链在他手里光彩 熠熠,好看极了。 “就是这串,就是这串!”女孩拍手雀跃,“请你用漂亮的纸给我包起来,好 吗? 彼得冷冷地打量着她:“你是给什么人买的吧 “给我的姐姐,她一直照管我的。这是妈妈死后的第一个圣诞节,我想送她一件 顶顶漂亮的礼物。” “你有多少钱呢?”彼得问 女孩从衣袋里掏出一把零钱放在柜台上。“就这些!”又补充说,“我一直都在 为姐姐的礼物攒钱。” 彼得看着女孩,沉思有顷,然后小心翼翼地用手盖住了项链的价格标签。他怎能 把价钱告诉她呢? 稍等一会儿,”他说着,旋即走进店房内间。“你叫什么名字?”他高声地问 听动静像忙什么 “金·格里丝。”女孩答。 当彼得重新回到柜台前时,他手中托着一个小包,用漂亮的圣诞纸包着,上面系 着一条绿色丝带
③屦:jù:漫步。 8.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5 分) 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6 分) (三)名句默写 10.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 ,不亦重乎,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 。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奇妙的礼物 [英]富·奥斯勒 小金·格里丝推开店门的当儿,彼得·理查兹正觉得百无聊赖,认为自己是全城 里最孤独的一个人。 彼得的祖父生前是这爿古玩店的老板,死后,店铺就留给了彼得。小店门口的橱 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漂亮的古玩。 这是冬天的一个下午。有一个女孩站在橱窗前,脸蛋贴近玻璃,专心致志地朝里 瞅,一双天真烂漫的大眼睛对每件东西都仔细端详。过了好一会儿,她脸上露出 笑靥,似乎很满意了,离开橱窗,推门走进了商店。 彼得站在柜台后面。他正当而立之年,头发却过早地花白了。他眼光冷漠,俯视 着面前的小女孩。 “请你把窗子里那串漂亮的蓝珠珠项链拿出来,给我看看,好吗?”小女孩开门 见山地说。 彼得从橱窗里把项链取出来,举在手中,让女孩看。那蓝珠珠项链在他手里光彩 熠熠,好看极了。 “就是这串,就是这串!”女孩拍手雀跃,“请你用漂亮的纸给我包起来,好 吗?” 彼得冷冷地打量着她:“你是给什么人买的吧?” “给我的姐姐,她一直照管我的。这是妈妈死后的第一个圣诞节,我想送她一件 顶顶漂亮的礼物。” “你有多少钱呢?”彼得问。 女孩从衣袋里掏出一把零钱放在柜台上。“就这些!”又补充说,“我一直都在 为姐姐的礼物攒钱。” 彼得看着女孩,沉思有顷,然后小心翼翼地用手盖住了项链的价格标签。他怎能 把价钱告诉她呢? “稍等一会儿,”他说着,旋即走进店房内间。“你叫什么名字?”他高声地问。 听动静像忙什么。 “金·格里丝。”女孩答。 当彼得重新回到柜台前时,他手中托着一个小包,用漂亮的圣诞纸包着,上面系 着一条绿色丝带
“给你,”他说,“路上要当心,不要弄丢了。” 女孩冲他甜甜一笑,接过小包,轻捷地跑出了店门。彼得目送女孩渐渐远去,突 然感到更加孤单了 小金·格里丝和那串蓝珠珠项链又一次唤醒了彼得痛苦的回忆。女孩的头发像阳 光一样金黄金黄,她的眼睛像海水一样湛蓝湛蓝。彼得爱过的一个姑娘有着同样 金黄的头发,同样湛蓝的眼睛,并且那挂蓝宝石项链是彼得专为她准备的。可是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一辆汽车驶离了车道,夺走了彼得倾心热恋的那位姑娘 的生命 彼得变得孤僻了,他一直过着单身的生活。白天他跟顾客谈生意,晚上关了店门, 他便沉浸在莫可名状的悲痛中。久而久之,他在这种自怨自怜中,几乎要把那碧 目金发的姑娘给淡忘 小金·格里丝使他重新记起了失去的一切。回忆使他倍感神伤,以至于在以后的 几天里,他真想关上店门,躲开纷至沓来专为购买圣诞礼物的人们 圣诞节前夜,当最后一位顾客离开了店门,彼得方才感到一阵轻松,一切总算是 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但是,对于彼得·理査兹来说,这个夜晚并没有过去一一商店的门被推开了 位妙龄女郎走了进来,她的头发阳光一样金黄金黄,眼睛海水一般湛蓝湛蓝。 女郎没有说话,只把一个用漂亮的圣诞纸包着的小包放在柜台上,上面有根绿色 丝带。彼得打开小包,那挂宝石项链便又重新呈现在他眼前。 “这是你店里卖出去的吧?”女郎开口问道 彼得看着她,目光已不是冷漠的了。 “是的。它虽不是世上最好的蓝宝石,但它的确是真的。” 你还记得把它卖给谁了吗?” “一个叫金·格里丝的小姑娘。说是为她姐姐买的圣诞礼物。 “值多少钱? “我不能告诉你。”彼得说,“卖主是从不告诉别人顾客花了多少钱的。 “但是,她最多也只有几十便士,无论如何也… 彼得小心翼翼地用圣诞纸重新把项链包好,又用绿色的丝带系起来,一切都像他 为小金·格里丝做的一样。 “她付了一个人所能付的最高价!”他说,“她拿出了她自己全部的钱。” 有好大一会儿,小店里静无声息。教堂的钟声响起来。午夜了。又一个圣诞节开 始了。 但是,你为什么要那样做呢?”女郎关切地问。 彼得将小包放在她的手里。 “我没有任何人可以送圣诞礼物,”他说,“已经是圣诞节的凌晨了,请允许我 陪你回家好吗?我愿意在你家门口,祝贺你圣诞节快乐 就选样,迎着圣诞的钟声,彼得·理査兹和这位他还不知道姓名的女郎迈出古玩 店的大门,走向了一个新的玻瑰色的充满幸福和希望的圣诞日… (选自《世界经典微型小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金·格里丝的出现打破了被得·理查兹的孤寂,使他看到了希望, 所以他决定把那串漂亮的蓝珠珠项链以卖的方式送给她
“给你,”他说,“路上要当心,不要弄丢了。” 女孩冲他甜甜一笑,接过小包,轻捷地跑出了店门。彼得目送女孩渐渐远去,突 然感到更加孤单了。 小金·格里丝和那串蓝珠珠项链又一次唤醒了彼得痛苦的回忆。女孩的头发像阳 光一样金黄金黄,她的眼睛像海水一样湛蓝湛蓝。彼得爱过的一个姑娘有着同样 金黄的头发,同样湛蓝的眼睛,并且那挂蓝宝石项链是彼得专为她准备的。可是 ——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一辆汽车驶离了车道,夺走了彼得倾心热恋的那位姑娘 的生命…… 彼得变得孤僻了,他一直过着单身的生活。白天他跟顾客谈生意,晚上关了店门, 他便沉浸在莫可名状的悲痛中。久而久之,他在这种自怨自怜中,几乎要把那碧 目金发的姑娘给淡忘了…… 小金·格里丝使他重新记起了失去的一切。回忆使他倍感神伤,以至于在以后的 几天里,他真想关上店门,躲开纷至沓来专为购买圣诞礼物的人们。 圣诞节前夜,当最后一位顾客离开了店门,彼得方才感到一阵轻松,一切总算是 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但是,对于彼得·理查兹来说,这个夜晚并没有过去——商店的门被推开了,一 位妙龄女郎走了进来,她的头发阳光一样金黄金黄,眼睛海水一般湛蓝湛蓝。 女郎没有说话,只把一个用漂亮的圣诞纸包着的小包放在柜台上,上面有根绿色 丝带。彼得打开小包,那挂宝石项链便又重新呈现在他眼前。 “这是你店里卖出去的吧?”女郎开口问道。 彼得看着她,目光已不是冷漠的了。 “是的。它虽不是世上最好的蓝宝石,但它的确是真的。” “你还记得把它卖给谁了吗?” “一个叫金·格里丝的小姑娘。说是为她姐姐买的圣诞礼物。” “值多少钱?” “我不能告诉你。”彼得说,“卖主是从不告诉别人顾客花了多少钱的。” “但是,她最多也只有几十便士,无论如何也……” 彼得小心翼翼地用圣诞纸重新把项链包好,又用绿色的丝带系起来,一切都像他 为小金·格里丝做的一样。 “她付了一个人所能付的最高价!”他说,“她拿出了她自己全部的钱。” 有好大一会儿,小店里静无声息。教堂的钟声响起来。午夜了。又一个圣诞节开 始了。 “但是,你为什么要那样做呢?”女郎关切地问。 彼得将小包放在她的手里。 “我没有任何人可以送圣诞礼物,”他说,“已经是圣诞节的凌晨了,请允许我 陪你回家好吗?我愿意在你家门口,祝贺你圣诞节快乐。” 就选样,迎着圣诞的钟声,彼得·理查兹和这位他还不知道姓名的女郎迈出古玩 店的大门,走向了一个新的玻瑰色的充满幸福和希望的圣诞日…… (选自《世界经典微型小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金·格里丝的出现打破了被得·理查兹的孤寂,使他看到了希望, 所以他决定把那串漂亮的蓝珠珠项链以卖的方式送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