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3月统一考试(二练)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2年的日历己经翻开,与以往的新年相比,这崭新的一年似乎更有着特殊的 意味。不知是因为古玛雅文明留下的末日预言令人印象深刻,还是因为近年来全 球频发的自然灾害越来越令人恐惧,抑或是两年前风靡全球的大片《2012》的视 觉冲击太过惊人,总之,2012这个年份的的确确因为与“世界末日”产生了某 种联系而更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于“世界末日”说,大多数人的态度是理智的。然而,有人却宣称,除了玛雅 文明外,几乎所有古老文明中都有末日预言,且都和2012有关一一有人从《圣 经》里破译出了“2012末日预言”的密码,有人从神秘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预 言书中找到了证据,甚至还有人从中国的《推背图》里发现了这一“天机”。 在这些言之凿凿的话语的推波助澜下,人们的心态是否会发生微妙却危险的变 化? 众所周知,2012末日预言来自于古老的玛雅文明。2012年12月21日,本是玛 雅文明中长计历中一个周期的结束日,一个循环的最后一天而已。然而,一个世 纪以来,它却被预言家们和“世界末日”一次次地牵强附会、阴错阳差地联系到 追根溯源,“末日预言”也与基督教文化中的“末日审判”有着分割不开的联 系。基督教思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将在最终一刻得到上帝的公平裁决,善的 被接引到天堂,恶的就要打入地狱,《圣经·启示录》里便详细描述了末日景象。 但显然,宗教情感和宗教内容需要分开看待。在现实社会中,宗教情感倾注的对 象即宗教内容,应该经过理性的检验。然而,一代又一代基督教预言家们在狂热 情感支配下,一次次作出各种各样的末日预言。在他们口中,世界“曾经”的末 日有公元156年、公元500年、公元800年、公元2000年等等。它们无一应验, 但仍然层出不穷。 当然,在“末日预言”的历史中,自然少不了占星家、易学大师甚至科学家们的 贡献:有着艺术史和美学博士学位的高级巫师阿奎勒斯、畅销书作家卓思宁、西 方“预言家之王”诺查丹玛斯、号称《推背图》作者的李淳风……就连一般人认 为与迷信绝缘的宇宙学和物理学学者,也用“同化银河系”和“天体重叠”等所 谓的“科学术语”,来为2012的末日预言“背书”。这一幕幕大戏,让人目不 暇给,叹为观止 “末日预言”之所以如此受人关注,甚至能够蛊惑人心,首先是因为,生活的不 确定性造成的不适感,以及对世界和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可控感,使得普通人对未 来充满了惶惑。“末日预言”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它迎合了人们的枯燥而平凡 的日常生活。当你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工作,当你心灵悬空无所寄托时,有什么比 “世界末日”更能打破我们这种单调的生活,更能让人逃避无处不在的生存压力 呢?这些平凡的人心,就是“末日预言”发酵和传播的最好土壤。只要掌握了预 言的三要素及其设置方式,一则像模像样的预言就能顺利炮制并广为流传 然而,末日预言毕竟是缺乏理性的谎言。2012年的到来,最终也将会击碎“2012 世界末日说”的荒谬
河南省洛阳市 2012 届高三下学期 3 月统一考试(二练) 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2012 年的日历已经翻开,与以往的新年相比,这崭新的一年似乎更有着特殊的 意味。不知是因为古玛雅文明留下的末日预言令人印象深刻,还是因为近年来全 球频发的自然灾害越来越令人恐惧,抑或是两年前风靡全球的大片《2012》的视 觉冲击太过惊人,总之,2012 这个年份的的确确因为与“世界末日”产生了某 种联系而更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于“世界末日”说,大多数人的态度是理智的。然而,有人却宣称,除了玛雅 文明外,几乎所有古老文明中都有末日预言,且都和 2012 有关——有人从《圣 经》里破译出了“2012 末日预言”的密码,有人从神秘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预 言书中找到了证据,甚至还有人从中国的《推背图》里发现了这一“天机”。 在这些言之凿凿的话语的推波助澜下,人们的心态是否会发生微妙却危险的变 化? 众所周知,2012 末日预言来自于古老的玛雅文明。2012 年 12 月 21 日,本是玛 雅文明中长计历中一个周期的结束日,一个循环的最后一天而已。然而,一个世 纪以来,它却被预言家们和“世界末日”一次次地牵强附会、阴错阳差地联系到 一起。 追根溯源,“末日预言”也与基督教文化中的“末日审判”有着分割不开的联 系。基督教思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将在最终一刻得到上帝的公平裁决,善的 被接引到天堂,恶的就要打入地狱,《圣经·启示录》里便详细描述了末日景象。 但显然,宗教情感和宗教内容需要分开看待。在现实社会中,宗教情感倾注的对 象即宗教内容,应该经过理性的检验。然而,一代又一代基督教预言家们在狂热 情感支配下,一次次作出各种各样的末日预言。在他们口中,世界“曾经”的末 日有公元 156 年、公元 500 年、公元 800 年、公元 2000 年等等。它们无一应验, 但仍然层出不穷。 当然,在“末日预言”的历史中,自然少不了占星家、易学大师甚至科学家们的 贡献:有着艺术史和美学博士学位的高级巫师阿奎勒斯、畅销书作家卓思宁、西 方“预言家之王”诺查丹玛斯、号称《推背图》作者的李淳风……就连一般人认 为与迷信绝缘的宇宙学和物理学学者,也用“同化银河系”和“天体重叠”等所 谓的“科学术语”,来为 2012 的末日预言“背书”。这一幕幕大戏,让人目不 暇给,叹为观止。 “末日预言”之所以如此受人关注,甚至能够蛊惑人心,首先是因为,生活的不 确定性造成的不适感,以及对世界和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可控感,使得普通人对未 来充满了惶惑。“末日预言”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它迎合了人们的枯燥而平凡 的日常生活。当你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工作,当你心灵悬空无所寄托时,有什么比 “世界末日”更能打破我们这种单调的生活,更能让人逃避无处不在的生存压力 呢?这些平凡的人心,就是“末日预言”发酵和传播的最好土壤。只要掌握了预 言的三要素及其设置方式,一则像模像样的预言就能顺利炮制并广为流传。 然而,末日预言毕竟是缺乏理性的谎言。2012 年的到来,最终也将会击碎“2012 世界末日说”的荒谬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人类不能够勇敢面对现实问题,一味地“掠夺式”发展下去, 终有一天,我们会因为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出现一系列危机,让我们 走向真的“世界末日”。 1.下列关于原文第 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几乎所有的古老文明都认为,2012年是世界末日。 B.对于“世界末日”这一预言,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无奈的沉默。 C.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可能使一些人联想到关于2012年世界末日的预言。 D.大片《2012》视觉冲击太过惊人,以致有些人相信2012年就是世界末日。 2.下列关于“末日预言”受人关注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基督教文化中的“末日审判”使很多基督教预言家相信世界末日的到来是必 然的。 B.某些科学工作者的推波助澜使“末日预言”披上了科学的外衣,让人觉得更 加可信 C.普通人面对世界所产生的渺小无力和惶恐感使“末日预言”有了广阔的市场。 D.枯燥平凡的日常生活让人厌倦,人们宁愿期待“世界末日”的到来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2012年与以往的任何一年相比都更有特殊的意味,因为这一年被预言为世界 末日。 B.玛雅人所说的“末日”指一个历法计数周期的最后一天,并没有说这一天世 界将灭亡。 C.基督教预言家乐此不疲地反复多次预言世界末日,源于他们非理性的宗教狂 D.“末日预言”虽然是荒谬的,但人类如果继续自己的无知,走向灭亡就会成 为一个事实。 、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19分) 萧瑀,字时文。幼以教行闻。聚学属文,端正鲠亮。常修梵行,每与沙门难及苦 空,必诣徽旨。常观刘孝标《辩命论》。恶其伤先王之教,迷性命之理,乃作《非 辩命论》以释之。髙祖定京城,武德元年,迁内史令。髙祖乃委以心腹,凡诸政 务,莫不关掌。髙祖每临轩听政,必赐升御榻,呼之为萧郎。瑀孜孜自勉,绳违 举过,人皆惮之。及太宗临雍州牧,以瑀为州都督。高祖常有敕而中书不时宣行, 高祖责其迟,瑀曰:“今皇墓初构,事涉安危,远方有疑,恐失机会。比每受 数,臣必勘审,使与前敕不相乖背者,始敢宣行。”瑀见事有时偏驳,而特法 稍深,颇为时议所少。房玄龄、杜如晦即新用事,疏瑀亲封伦,瑀心不能平,遂 上封事论之,而辞旨寥落。太宗以玄龄等功高,由是忤旨,废于家。俄拜特进 太子少师。太宗常谓瑀曰:“朕欲使子孙长久,社稷永安,其理如何?”瑀对曰 “臣观前代国诈所以长久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盘石之囤。封建之法,实可遵行。 太宗然之,始议封建。寻坐与侍中陈叔达于上前念诈 厉,以不敬免。明 年,征授御史大夫。与宰臣参议朝政,瑀多辞辩,每有评议,玄龄等不能抗。玄 龄、魏征、温彦博尝有微过,瑀劾之,而罪竟不问,因此自失。由是罢御史大夫, 不复预闻朝政。太宗赐瑀诗曰:“疾风知劲草,版荡识诚臣。”又谓瑀曰:“卿 之守道耿介,古人无以过也。”瑀再拜谢。魏征进而言曰:“臣有逆众以执法 明主恕之以忠:臣有孤特以执节,明主怒之以劲。”太宗悦其言。瑀请出家,太 宗谓曰:“甚知公素爱桑门,今者不能违意。”瑀旋踵奏曰:“臣顷思量,不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人类不能够勇敢面对现实问题,一味地“掠夺式”发展下去, 终有一天,我们会因为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出现一系列危机,让我们 走向真的“世界末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几乎所有的古老文明都认为,2012 年是世界末日。 B.对于“世界末日”这一预言,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无奈的沉默。 C.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可能使一些人联想到关于 2012 年世界末日的预言。 D.大片《2012》视觉冲击太过惊人,以致有些人相信 2012 年就是世界末日。 2.下列关于“末日预言”受人关注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基督教文化中的“末日审判”使很多基督教预言家相信世界末日的到来是必 然的。 B.某些科学工作者的推波助澜使“末日预言”披上了科学的外衣,让人觉得更 加可信。 C.普通人面对世界所产生的渺小无力和惶恐感使“末日预言”有了广阔的市场。 D.枯燥平凡的日常生活让人厌倦,人们宁愿期待“世界末日”的到来。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2012 年与以往的任何一年相比都更有特殊的意味,因为这一年被预言为世界 末日。 B.玛雅人所说的“末日”指一个历法计数周期的最后一天,并没有说这一天世 界将灭亡。 C.基督教预言家乐此不疲地反复多次预言世界末日,源于他们非理性的宗教狂 热。 D.“末日预言”虽然是荒谬的,但人类如果继续自己的无知,走向灭亡就会成 为一个事实。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共 19 分) 萧瑀,字时文。幼以教行闻。聚学属文,端正鲠亮。常修梵行,每与沙门难及苦 空,必诣徽旨。常观刘孝标《辩命论》。恶其伤先王之教,迷性命之理,乃作《非 辩命论》以释之。高祖定京城,武德元年,迁内史令。高祖乃委以心腹,凡诸政 务,莫不关掌。高祖每临轩听政,必赐升御榻,呼之为萧郎。瑀孜孜自勉,绳违 举过,人皆惮之。及太宗临雍州牧,以瑀为州都督。高祖常有敕而中书不时宣行, 高祖责其迟,瑀曰:“今皇墓初构,事涉安危,远方有疑,恐失机会。比每受一 数,臣必勘审,使与前敕不相乖背者,始敢宣行。” 瑀见事有时偏驳,而特法 稍深,颇为时议所少。房玄龄、杜如晦即新用事,疏瑀亲封伦,瑀心不能平,遂 上封事论之,而辞旨寥落。太宗以玄龄等功高,由是忤旨,废于家。俄拜特进、 太子少师。太宗常谓瑀曰:“朕欲使子孙长久,社稷永安,其理如何?”瑀对曰: “臣观前代国诈所以长久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盘石之囤。封建之法,实可遵行。” 太宗然之,始议封建。寻坐与侍中陈叔达于上前念诈,声色甚厉,以不敬免。明 年,征授御史大夫。与宰臣参议朝政,瑀多辞辩,每有评议,玄龄等不能抗。玄 龄、魏征、温彦博尝有微过,瑀劾之,而罪竟不问,因此自失。由是罢御史大夫, 不复预闻朝政。太宗赐瑀诗曰:“疾风知劲草,版荡识诚臣。”又谓瑀曰:“卿 之守道耿介,古人无以过也。”瑀再拜谢。魏征进而言曰:“臣有逆众以执法, 明主恕之以忠;臣有孤特以执节,明主怒之以劲。”太宗悦其言。瑀请出家,太 宗谓曰:“甚知公素爱桑门,今者不能违意。” 瑀旋踵奏曰:“臣顷思量,不
能出家。”太宗以对群臣吐言,而取舍相违,心不能平。瑀寻称足疾,时诣朝堂, 又不入见。二十一年,从幸玉华宫,遂疾于宫所,年七十四。 (节选自《旧唐书·萧瑀传》, 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与沙门难及苦空 难:辩论 B.必赐升御榻 升:登上 C.及太宗临雍州牧 临:驾临 D.颇为时议所少 少:非议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萧瑀“端正”“守道”的一组是(3分) ①乃作《非辩论命论》以释之 ②孜孜自勉,绳违举过 ③使与前敕不相乖背者,始敢宣行 ④遂上封事论之 ⑤宰臣参议朝政,瑀多辞辩 ⑥时诣朝堂,又不人见 A.②④⑤ B.①⑤⑥ C.①②③ D.③④⑥ 6.下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瑀深受皇帝的信任,被视为心腹。高祖在位时,各项政务都要咨询他并让 他掌管;太宗即位后,甚至把事关国体的大事都摊开来向他请教 B.萧瑀有时执法过于武断,也招致了不少非议,他曾经不加详查,就检举仅仅 犯了一些微小过失的房玄龄、魏征、温彦博,因而又一次被罢免了官职, C.萧瑀的一片赤诚之心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唐太宗用“疾风知劲草,版荡识 诚臣”这样的诗句高度评价萧瑀,而且认为他的正直的品格自古贤臣无出其右。 D.萧瑀早年爱好佛教,晚年有出家之愿。他曾经向唐太宗郑重提出了这个请求, 也得到了太宗的允许,但他随即就改变了主意,这让太宗心里非常不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寻坐与侍中陈叔达于上前忿诤,声色甚厉,以不敬免。 (2)臣有逆众以执法,明主恕之以忠;臣有孤特以执节,明主怒之以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8.这首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三句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 9.有人说这首词的下阕妙在“虚境实写,化虚为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 简要说明。(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能出家。”太宗以对群臣吐言,而取舍相违,心不能平。瑀寻称足疾,时诣朝堂, 又不入见。二十一年,从幸玉华宫,遂疾于宫所,年七十四。 (节选自《旧唐书·萧瑀传》, 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每与沙门难及苦空 难:辩论 B.必赐升御榻 升:登上 C.及太宗临雍州牧 临:驾临 D.颇为时议所少 少:非议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萧瑀“端正”“守道”的一组是(3 分) ①乃作《非辩论命论》以释之 ②孜孜自勉,绳违举过 ③使与前敕不相乖背者,始敢宣行 ④遂上封事论之 ⑤宰臣参议朝政,瑀多辞辩 ⑥时诣朝堂,又不人见 A.②④⑤ B.①⑤⑥ C.①②③ D.③④⑥ 6.下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萧瑀深受皇帝的信任,被视为心腹。高祖在位时,各项政务都要咨询他并让 他掌管;太宗即位后,甚至把事关国体的大事都摊开来向他请教。 B.萧瑀有时执法过于武断,也招致了不少非议,他曾经不加详查,就检举仅仅 犯了一些微小过失的房玄龄、魏征、温彦博,因而又一次被罢免了官职。 C.萧瑀的一片赤诚之心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唐太宗用“疾风知劲草,版荡识 诚臣”这样的诗句高度评价萧瑀,而且认为他的正直的品格自古贤臣无出其右。 D.萧瑀早年爱好佛教,晚年有出家之愿。他曾经向唐太宗郑重提出了这个请求, 也得到了太宗的允许,但他随即就改变了主意,这让太宗心里非常不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寻坐与侍中陈叔达于上前忿诤,声色甚厉,以不敬免。 (2)臣有逆众以执法,明主恕之以忠;臣有孤特以执节,明主怒之以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8.这首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三句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 分) 9.有人说这首词的下阕妙在“虚境实写,化虚为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 简要说明。(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铁骑突出刀枪鸣 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2)鹏之背, 怒而 。(庄子《道遥游》)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 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金丝雀 [英]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你看见大门右面那枚大钉子吗?事到如今,我还是不敢朝它看一眼,可我也不忍 心把钉子拔掉,我希望就是到我死后钉子也还是留在那儿。有时我听见别人说, 那儿想必挂过鸟笼子。”听了这话,真暖人心窝;我觉得人家还没完全忘掉它 你想象不出它唱得多么好听,说真的,对联我来说,它唱的歌支支都有头有尾。 下午我做完家务事,换了件衣服,拿着针线活儿,走到阳台这儿,它总是跳啊跳 的,从这根栖木跳到那根梄木,啄啄笼栅,像是要引我注意,接着像个职业歌手 样喝点儿水,就唱起歌来,唱得真棒,我不由得放下针线来听它唱。每天下午 它总这么唱,因此我觉得我听得懂它唱的每一个音符 我爱它,我多么爱它啊!也许在这个人世间,一个人爱什么没多大关系。不过一 个人总得爱点儿什么才好。当然啦,这儿总还有我这幢小小的住宅和花园,可不 知什么缘故,这些还嫌不够。当时我还看过黄昏星呢。星星刚升起那阵子,好像 就只为我一个人闪闪发光。 可自从它来到了我身边,我就把黄昏星忘了;我再也不希罕那颗星了。说来也怪 那个上门卖鸟的中国人,举起关着它的小鸟笼,它竟不像那些可怜的小金丝雀, 翅膀直扑腾,只是轻轻啁啾了一声,我只听见自己说道一一像过去对着桉树梢的 星星说话一样,“亲爱的,你可来啦。”打那时候起,它就是我的了。 现在想起来那时我们相依为命的情景,还觉得奇怪。早上我下楼,刚起盖在笼子 上的布拿掉,它就睡眼惺松地跟我打一声招呼。我明白它意思是说:“女主人 女主人!”随后我就把笼子挂在外面那枚钉子上,自己去给那三个小伙子准备早 饭,等到屋子里只有我们俩,我才把它带进来。过后,等到洗洗刷刷的活都干完 了,才有工夫消遣开心。我在桌子一角铺上张报纸,把鸟笼放在上面。我常骂它, “你这小演员真会演戏,”我完全肯定它对这场表演的每一项节目心里都明明白 白。它单腿站着。最后把身子一抖搂,拍拍翅膀,唧唧叫几声,再扯起嗓子- 嗅,回忆起这些事情,我简直就受不了。我总在那个时候擦刀子,我一面在桌上 擦亮刀子,一面觉得刀也仿佛在歌唱了。 不瞒你说,这鸟就是我的伴儿,这个伴儿可太好了。如果你一个人孤零零过日子, 你就会明白有个伴儿是多么可贵了。当然啦,那三个小伙子每天晚上回来吃饭 有时他们吃完饭还待在饭厅里看看报纸,可我甭想他们会对我白天的那些琐碎小 事感兴趣。他们为什么要感兴趣呢?我在他们眼里又算不了什么。其实啊,有天 晚上我在楼梯上还听见他们说我是“稻草人”呢。没关系。我很理解,他们还年 轻嘛。我为什么要在意呢。不过我记得那天晚上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我究竟还 不是完全孤零零的。等他们一出去,我就跟它说了,我说,“你知道他们怎么叫
(1)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 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2)鹏之背, ;怒而 飞, 。(庄子《道遥游》)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 升。 , 。(王安石《登飞来峰》)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金丝雀 [英]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你看见大门右面那枚大钉子吗?事到如今,我还是不敢朝它看一眼,可我也不忍 心把钉子拔掉,我希望就是到我死后钉子也还是留在那儿。有时我听见别人说, “那儿想必挂过鸟笼子。”听了这话,真暖人心窝;我觉得人家还没完全忘掉它。 你想象不出它唱得多么好听,说真的,对联我来说,它唱的歌支支都有头有尾。 下午我做完家务事,换了件衣服,拿着针线活儿,走到阳台这儿,它总是跳啊跳 的,从这根栖木跳到那根栖木,啄啄笼栅,像是要引我注意,接着像个职业歌手 一样喝点儿水,就唱起歌来,唱得真棒,我不由得放下针线来听它唱。每天下午 它总这么唱,因此我觉得我听得懂它唱的每一个音符。 我爱它,我多么爱它啊!也许在这个人世间,一个人爱什么没多大关系。不过一 个人总得爱点儿什么才好。当然啦,这儿总还有我这幢小小的住宅和花园,可不 知什么缘故,这些还嫌不够。当时我还看过黄昏星呢。星星刚升起那阵子,好像 就只为我一个人闪闪发光。 可自从它来到了我身边,我就把黄昏星忘了;我再也不希罕那颗星了。说来也怪。 那个上门卖鸟的中国人,举起关着它的小鸟笼,它竟不像那些可怜的小金丝雀, 翅膀直扑腾,只是轻轻啁啾了一声,我只听见自己说道——像过去对着桉树梢的 星星说话一样,“亲爱的,你可来啦。”打那时候起,它就是我的了。 现在想起来那时我们相依为命的情景,还觉得奇怪。早上我下楼,刚起盖在笼子 上的布拿掉,它就睡眼惺松地跟我打一声招呼。我明白它意思是说:“女主人! 女主人!”随后我就把笼子挂在外面那枚钉子上,自己去给那三个小伙子准备早 饭,等到屋子里只有我们俩,我才把它带进来。过后,等到洗洗刷刷的活都干完 了,才有工夫消遣开心。我在桌子一角铺上张报纸,把鸟笼放在上面。我常骂它, “你这小演员真会演戏,”我完全肯定它对这场表演的每一项节目心里都明明白 白。它单腿站着。最后把身子一抖搂,拍拍翅膀,唧唧叫几声,再扯起嗓子—— 嗅,回忆起这些事情,我简直就受不了。我总在那个时候擦刀子,我一面在桌上 擦亮刀子,一面觉得刀也仿佛在歌唱了。 不瞒你说,这鸟就是我的伴儿,这个伴儿可太好了。如果你一个人孤零零过日子, 你就会明白有个伴儿是多么可贵了。当然啦,那三个小伙子每天晚上回来吃饭, 有时他们吃完饭还待在饭厅里看看报纸,可我甭想他们会对我白天的那些琐碎小 事感兴趣。他们为什么要感兴趣呢?我在他们眼里又算不了什么。其实啊,有天 晚上我在楼梯上还听见他们说我是“稻草人”呢。没关系。我很理解,他们还年 轻嘛。我为什么要在意呢。不过我记得那天晚上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我究竟还 不是完全孤零零的。等他们一出去,我就跟它说了,我说,“你知道他们怎么叫
女主人的吗?”它呀,把脑袋一歪,明亮的小眼睛就那么瞅着我,瞅得我忍不住 笑出声来,看来它还觉得挺有趣呢。 你养过鸟吗?要是没养过,也许我的话听起来未免太夸张了。人们总认为小鸟是 没心肝的冷血动物,比不上猫和狗。每到星期一,帮我洗衣服的女仆总是说,她 真弄不懂我干吗不养条好看的小猎狗,“养金丝雀可没劲儿,小姐。”说得不对, 点也不对,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场大恶梦。醒来以后我心还定不下来 于是我穿上睡衣,下楼到厨房里去喝杯水。那是一个冬天的夜里,外面下着大雨。 我睡得迷迷糊糊的,不过透过那没有窗帘的厨房窗子,我好像觉得黑暗在盯着我, 偷偷在监视我。忽然我一下了觉得自己受不了啦,我甚至蒙住一会儿脸。就在这 时,响起来轻轻的一声,“亲亲!亲亲!”鸟笼子就放在桌上,心爱的小宝贝又 叫唤了!那叫声多么温柔,就像是说,“有我在这儿呢,女主人!我在这儿呢!” 当时我听着可太舒心了,差点没哭出来。 如今它不在了,我今后再也不养别的鸟和别的玩意儿了。我一想到再也听不见我 那小宝贝唱歌,就觉得身子里有什么已经死了。一颗心空空洞洞的,就跟鸟笼 一样。当然,我会熬过去的,我一定能熬过去。早晚一切都熬得过去。人家常说 我生性爽朗。他们说的不错,谢天谢地总算我生性好。 (选自《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现在女主人还不敢看一眼大门右面那枚大钉子,可是她也不忍心把钉子拔掉, 这种矛盾,反映了她既胆小又重感情的特点 B.女主人第一次见到金丝雀,对它说“亲爱的,你可来啦”,这句话流露出她 长久以来渴望有个伴儿来陪伴,听她倾诉的心理。 C.那三个小伙子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在女主人家里吃饭,但对女主人和金丝雀白 天的琐事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嫌金丝雀弄脏桌子。 D.金丝雀是贯穿全篇的线索,小说围绕金丝雀,写了女主人得到金丝雀、寄情 金丝雀、痛失金丝雀等情节内容,内容繁而不乱 E.这篇小说以人物的内心独白为表现形式,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 灵活地转换生活场景,连缀人物活动的片段。 (2)结合全文来看,第一段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6分) (3)小说中女主人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中的女主人说“我今后再也不养别的鸟和别的玩意儿了”。你认为她 要不要再养别的鸟或别的玩意儿?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性情中人沙叶新 魏承思 在我收藏的一张名片上写着:“我,沙叶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一一暂时的 剧作家一—一永久的;某某理事、某某教授、其某顾问、某某副主席一一都是挂名 的。”这个沙叶新,既风趣幽默,也耿直倔强:既善良憨厚,也嫉恶如仇,可说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 初识沙叶新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在空荡荡的剧场里刚坐定下来,有人就 在远处笑嘻嘻地向小施打招呼。此人体型敦实,身材不高,胖乎乎的圆脸上架
女主人的吗?”它呀,把脑袋一歪,明亮的小眼睛就那么瞅着我,瞅得我忍不住 笑出声来,看来它还觉得挺有趣呢。 你养过鸟吗?要是没养过,也许我的话听起来未免太夸张了。人们总认为小鸟是 没心肝的冷血动物,比不上猫和狗。每到星期一,帮我洗衣服的女仆总是说,她 真弄不懂我干吗不养条好看的小猎狗,“养金丝雀可没劲儿,小姐。”说得不对, 一点也不对,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场大恶梦。醒来以后我心还定不下来。 于是我穿上睡衣,下楼到厨房里去喝杯水。那是一个冬天的夜里,外面下着大雨。 我睡得迷迷糊糊的,不过透过那没有窗帘的厨房窗子,我好像觉得黑暗在盯着我, 偷偷在监视我。忽然我一下了觉得自己受不了啦,我甚至蒙住一会儿脸。就在这 时,响起来轻轻的一声,“亲亲!亲亲!”鸟笼子就放在桌上,心爱的小宝贝又 叫唤了!那叫声多么温柔,就像是说,“有我在这儿呢,女主人!我在这儿呢!” 当时我听着可太舒心了,差点没哭出来。 如今它不在了,我今后再也不养别的鸟和别的玩意儿了。我一想到再也听不见我 那小宝贝唱歌,就觉得身子里有什么已经死了。一颗心空空洞洞的,就跟鸟笼子 一样。当然,我会熬过去的,我一定能熬过去。早晚一切都熬得过去。人家常说 我生性爽朗。他们说的不错,谢天谢地总算我生性好。 (选自《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现在女主人还不敢看一眼大门右面那枚大钉子,可是她也不忍心把钉子拔掉, 这种矛盾,反映了她既胆小又重感情的特点。 B.女主人第一次见到金丝雀,对它说“亲爱的,你可来啦”,这句话流露出她 长久以来渴望有个伴儿来陪伴,听她倾诉的心理。 C.那三个小伙子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在女主人家里吃饭,但对女主人和金丝雀白 天的琐事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嫌金丝雀弄脏桌子。 D.金丝雀是贯穿全篇的线索,小说围绕金丝雀,写了女主人得到金丝雀、寄情 金丝雀、痛失金丝雀等情节内容,内容繁而不乱。 E.这篇小说以人物的内心独白为表现形式,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 灵活地转换生活场景,连缀人物活动的片段。 (2)结合全文来看,第一段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6 分) (3)小说中女主人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中的女主人说“我今后再也不养别的鸟和别的玩意儿了”。你认为她 要不要再养别的鸟或别的玩意儿?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性情中人沙叶新 魏承思 在我收藏的一张名片上写着:“我,沙叶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暂时的; 剧作家——永久的;某某理事、某某教授、其某顾问、某某副主席——都是挂名 的。”这个沙叶新,既风趣幽默,也耿直倔强;既善良憨厚,也嫉恶如仇,可说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 初识沙叶新是在上世纪 70 年代初。我们在空荡荡的剧场里刚坐定下来,有人就 在远处笑嘻嘻地向小施打招呼。此人体型敦实,身材不高,胖乎乎的圆脸上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