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2019届高三7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第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 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般来 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 四个载体中。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 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 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 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 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 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 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 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 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 劲生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 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 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 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 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 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 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 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事实上,硬实力的提升会极大地推动文化软实力 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正确的态 度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寓软实力于硬实力之中,既见物又见精神。 (摘编自舒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 B.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可抵御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又可提升国家的影响 力 C.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实就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 分 D.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要打好硬实力基础,就能有效提升软实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分别从概念、作用、产生以及与硬实力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软实力
河南省林州市 2019 届高三 7 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 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般来 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 四个载体中。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 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 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 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 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 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 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 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 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 劲生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 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 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 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 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 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 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 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事实上,硬实力的提升会极大地推动文化软实力 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正确的态 度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寓软实力于硬实力之中,既见物又见精神。 (摘编自舒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 B.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可抵御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又可提升国家的影响 力。 C.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实就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 分。 D.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要打好硬实力基础,就能有效提升软实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文章分别从概念、作用、产生以及与硬实力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软实力
B.文章深入论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出了软实力的价 值 C.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国际的作用时,作者对其在国内所产生的作用论述较 D.文章既从理论上阐释文化软实力,也针对现实中的错误认识指出如何提升软实 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一个国家只知提升硬实力,从不重视软实力,那么它将很难有强大的凝聚 力 B.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被认同和接受,就很难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 力。 C.一个国家即便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会渐渐丧失其优 势 D.如果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使本国文化具有多国文化要素,就会得到国 际认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语言贯通中外思想,超越文化 藩篱,推动文明创新,是促进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工具,是服务 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通道,也是文明互鉴之路。语言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通过掌握彼此的语言,可以获得一种观察世界的新途径 和新起点,增进彼此的交流与对话,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加强语 言教育与语言传播,能够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互通和文化交流,进而实现 “民心相通” 在全球化时代,欧美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制定语言战略,用以处理和解决世界市 场带来的跨文化沟通问题,从而消除误解,减少冲突。以美国IBM为例,该公司 不仅指定英语作为公司通用语言,同时还确定其他八种语言作为公司沟通语言, 为跨文化团队管理和沟通,以及本地化战略实施奠定基础。在“一带一路”建设 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进行海外投资,这些都 需要语言文化知识作为重要支撑。在对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中,与语言紧 密相关的文化风险覆盖率高达71.3%,高于主权风险(46.9%)。近来中国企业 在乌兹别克斯坦生存和发展境遇即表明,中国企业遭遇到的语言障碍,给合资企 业或独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甚至导致企业的倒闭和破产。语言 是“互联互通”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建设“一带一路”,必须语言先行! (摘编自光明网《沈骑:语言能力建设是“一带一路”的基础性工作》,2017 年5月8日) 材料二: 带一路”涵盖世界三大宗教、四大文明、上百种语言,在不同文明、文化之 间取得共识将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石
B.文章深入论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出了软实力的价 值。 C.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国际的作用时,作者对其在国内所产生的作用论述较 细。 D.文章既从理论上阐释文化软实力,也针对现实中的错误认识指出如何提升软实 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如果一个国家只知提升硬实力,从不重视软实力,那么它将很难有强大的凝聚 力。 B.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被认同和接受,就很难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 力。 C.一个国家即便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会渐渐丧失其优 势。 D.如果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使本国文化具有多国文化要素,就会得到国 际认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语言贯通中外思想,超越文化 藩篱,推动文明创新,是促进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工具,是服务 “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通道,也是文明互鉴之路。语言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通过掌握彼此的语言,可以获得一种观察世界的新途径 和新起点,增进彼此的交流与对话,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加强语 言教育与语言传播,能够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互通和文化交流,进而实现 “民心相通”。 在全球化时代,欧美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制定语言战略,用以处理和解决世界市 场带来的跨文化沟通问题,从而消除误解,减少冲突。以美国 IBM 为例,该公司 不仅指定英语作为公司通用语言,同时还确定其他八种语言作为公司沟通语言, 为跨文化团队管理和沟通,以及本地化战略实施奠定基础。在“一带一路”建设 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进行海外投资,这些都 需要语言文化知识作为重要支撑。在对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中,与语言紧 密相关的文化风险覆盖率高达 71.3%,高于主权风险(46.9%)。近来中国企业 在乌兹别克斯坦生存和发展境遇即表明,中国企业遭遇到的语言障碍,给合资企 业或独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甚至导致企业的倒闭和破产。语言 是“互联互通”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建设“一带一路”,必须语言先行! (摘编自光明网《沈骑:语言能力建设是“一带一路”的基础性工作》,2017 年 5 月 8 日) 材料二: “一带一路”涵盖世界三大宗教、四大文明、上百种语言,在不同文明、文化之 间取得共识将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石
在人类文化的基地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体现出“一带一路”大战 略的高远文明境界。因此中国最终在一带一路上的崛起,必须是以一个文化强国 的姿态崛起 历史上,每一个帝国崛起都有与它崛起相关的全球化地带和文化影响圈,如何建 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呢? 个国家的价值观应该能较好的与该国的标志性公司及个人相结合,即能够比较 自然且有效地被呈现。比如微软和比尔盖茨,苹果和乔布斯,“脸书”和扎克伯 格,谷歌和拉里佩奇,特斯拉和埃隆马斯克等就成为“美国梦”的新偶像……如 何把中国明星公司及其创始人与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更好地相结合并 加以有效传递,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还要避免一些认知误区,比如简单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就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实传统文化更多是资源,只有被成功转化,才能 转换为软实力。要想实现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的目标,需要整合和转化包括 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全球资源,才能打造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的文化价值体系 应对文化挑战还要善于利用宗教规律,解决宗教问题。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的 广大民众都是某一种宗教的信仰者。如果不尊重宗教规律,甚至回避、抑制宗教, 必然导致沿线诸多信教民众的疏离。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的一些突发事件,往往 与员工无意识地触犯了驻在国民众的宗教禁忌有关 (摘编自中华网《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2017年5月15日) 材料三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带一路”沿线上有多种文明和上百种语言并存,国家(地 区)间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以沿线国 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差异为着眼点。通过大力促进双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碰撞 及融合等方式来消除潜在壁垒,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促进 带一路”建设蓝图的顺利实现。对于文化对话的内容,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加 强中华文化“走出去”,以展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另一方面也要将丰富多样、 精彩纷呈的中国现代文化门类和成果展示在各国民众面前,增加文化的辨识度和 亲近感。中华文化要想得到“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就要加强双向 良性互动和合作沟通,即考虑各国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风俗和阅读习惯 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宣传。 我国边疆地区一些民族与境外使用相近的语言,他们的民族语言同时也是“跨境 语言”,对不同文化的融合能起到很强的润滑和推动作用。北京语言大学等学校 已为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几十万留学生。其汉语教育几乎涵盖了“一带 路”沿线所有国家。培养了大量国际知名汉学家。这些人都是文化对话的潜在 参与者。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约有50多种国家通用语言和200多种民族 语言,且大多为非通常语种。而目前我国此类人才奇缺,亟须培养大量精通沿线 国家语言的髙层次外语专业人才和语言能力过硬、具有国际视野、能进行有效的 跨文化沟通的领域和行业专才。 由于我国自身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如国际传播力不够、少数商品的质量问题 一些国人在国外旅游中存在不文明行为等问题,对国家形象造成了影响。对此, 我们必须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国家形象,赢得周边国家的普遍好感与认同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5月20日02版《以文化对话推动“一带一路” 建设》)
在人类文化的基地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体现出“一带一路”大战 略的高远文明境界。因此中国最终在一带一路上的崛起,必须是以一个文化强国 的姿态崛起。 历史上,每一个帝国崛起都有与它崛起相关的全球化地带和文化影响圈,如何建 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呢? 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应该能较好的与该国的标志性公司及个人相结合,即能够比较 自然且有效地被呈现。比如微软和比尔盖茨,苹果和乔布斯,“脸书”和扎克伯 格,谷歌和拉里佩奇,特斯拉和埃隆马斯克等就成为“美国梦”的新偶像……如 何把中国明星公司及其创始人与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更好地相结合并 加以有效传递,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还要避免一些认知误区,比如简单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就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实传统文化更多是资源,只有被成功转化,才能 转换为软实力。要想实现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的目标,需要整合和转化包括 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全球资源,才能打造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的文化价值体系。 应对文化挑战还要善于利用宗教规律,解决宗教问题。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的 广大民众都是某一种宗教的信仰者。如果不尊重宗教规律,甚至回避、抑制宗教, 必然导致沿线诸多信教民众的疏离。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的一些突发事件,往往 与员工无意识地触犯了驻在国民众的宗教禁忌有关。 (摘编自中华网《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2017 年 5 月 15 日) 材料三: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带一路”沿线上有多种文明和上百种语言并存,国家(地 区)间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以沿线国 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差异为着眼点。通过大力促进双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碰撞 及融合等方式来消除潜在壁垒,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促进 “一带一路”建设蓝图的顺利实现。对于文化对话的内容,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加 强中华文化“走出去”,以展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另一方面也要将丰富多样、 精彩纷呈的中国现代文化门类和成果展示在各国民众面前,增加文化的辨识度和 亲近感。中华文化要想得到“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就要加强双向 良性互动和合作沟通,即考虑各国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风俗和阅读习惯、 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宣传。 我国边疆地区一些民族与境外使用相近的语言,他们的民族语言同时也是“跨境 语言”,对不同文化的融合能起到很强的润滑和推动作用。北京语言大学等学校 已为世界 183 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几十万留学生。其汉语教育几乎涵盖了“一带 一路”沿线所有国家。培养了大量国际知名汉学家。这些人都是文化对话的潜在 参与者。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约有 50 多种国家通用语言和 200 多种民族 语言,且大多为非通常语种。而目前我国此类人才奇缺,亟须培养大量精通沿线 国家语言的高层次外语专业人才和语言能力过硬、具有国际视野、能进行有效的 跨文化沟通的领域和行业专才。 由于我国自身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如国际传播力不够、少数商品的质量问题、 一些国人在国外旅游中存在不文明行为等问题,对国家形象造成了影响。对此, 我们必须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国家形象,赢得周边国家的普遍好感与认同。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 年 05 月 20 日 02 版《以文化对话推动“一带一路” 建设》)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我国海外投资风险评估中与语言紧密相关的文化风险的高覆盖率, 充分说明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语言教育与语言传播对跨国企业的重要性, B.材料二中每一个帝国崛起的事实,说明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华文化圈 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是中国以文化强国的姿态崛起的必经之路。 C.材料三着眼沿线国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差异,以双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碰 撞及融合等方式来确保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D.三则材料都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深度思考,都强调了语言对文化 的互通、共识和共融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解决现场问题的方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材料一认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的语言,既是促 进“民心相通”的保障,也是服务“互联互通”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 B.材料一中美国IBM的语言战略和中国企业在国外的生存和发展境遇,从正反 两方面说明了语言在世界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性。 C.材料二侧重报道的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复杂的文化环境和文 化挑战,及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强国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D.材料三指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在与沿线国家文化对话方面的优势、劣势 及不足,这些劣势和不足急需语言建设来消除和弥补。 E.三则材料虽摘编自不同的媒体,但由于考虑所面对的读者群体,材料在用词 方面有相同特点,故而文章风格完全相同 9.要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价值文化体系,除加强语言能 力建设外,我们还需做出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间,完成1415題。 破阵子 陆游 仕至千钟良易,年过七十常稀。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后声名不自知。营营端为谁 幸有旗亭沽酒,何妨茧纸题诗。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不归真个痴 【注】千钟:优厚的俸禄。营营:忙忙破碌。云萝:也叫藤萝。即紫藤。因藤茎 屈曲攀绕如云之缭绕,故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词人认为,官做到年俸千钟并不难,但活过七十岁者却是很少。对比中见感慨 B.词人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现在才知道,荣华声名原来是一场梦幻,不值得追求 C.“沽酒”“题诗”“采药”“下棋”四词概括了词人晚年的生活,表达了归隐 的幸福与快乐 “不归真个痴”既道出了词人对选择归隐的肯定,又表达了自己不再维续继续 痴”的庆幸 E.下片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词句对仗工整,描绘了一幅“归隐生活图”,尾句 含蓄言志。 15.这首词陆游写于晚年,表现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6分)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中我国海外投资风险评估中与语言紧密相关的文化风险的高覆盖率, 充分说明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语言教育与语言传播对跨国企业的重要性。 B.材料二中每一个帝国崛起的事实,说明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华文化圈、 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是中国以文化强国的姿态崛起的必经之路。 C.材料三着眼沿线国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差异,以双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碰 撞及融合等方式来确保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D.三则材料都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深度思考,都强调了语言对文化 的互通、共识和共融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解决现场问题的方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材料一认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的语言,既是促 进“民心相通”的保障,也是服务“互联互通”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 B.材料一中美国 IBM 的语言战略和中国企业在国外的生存和发展境遇,从正反 两方面说明了语言在世界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性。 C.材料二侧重报道的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复杂的文化环境和文 化挑战,及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强国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D.材料三指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在与沿线国家文化对话方面的优势、劣势 及不足,这些劣势和不足急需语言建设来消除和弥补。 E.三则材料虽摘编自不同的媒体,但由于考虑所面对的读者群体,材料在用词 方面有相同特点,故而文章风格完全相同。 9.要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价值文化体系,除加强语言能 力建设外,我们还需做出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间,完成 14~15 題。 破阵子 陆 游 仕至千钟良易,年过七十常稀。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后声名不自知。营营端为谁。 幸有旗亭沽酒,何妨茧纸题诗。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不归真个痴。 【注】千钟:优厚的俸禄。营营:忙忙破碌。云萝:也叫藤萝。即紫藤。因藤茎 屈曲攀绕如云之缭绕,故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词人认为,官做到年俸千钟并不难,但活过七十岁者却是很少。对比中见感慨。 B.词人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现在才知道,荣华声名原来是一场梦幻,不值得追求。 C.“沽酒”“题诗”“采药”“下棋”四词概括了词人晚年的生活,表达了归隐 的幸福与快乐。 D.“不归真个痴”既道出了词人对选择归隐的肯定,又表达了自己不再维续继续 “痴”的庆幸。 E.下片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词句对仗工整,描绘了一幅“归隐生活图”,尾句 含蓄言志。 15. 这首词陆游写于晚年,表现了哪些思想感情? 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在《离骚》中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 浩叹 。”清代朱骥在 《离骚辨》中说:“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 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 (2)《赤壁赋》中用“ 写出曹操志得意满、趾髙气扬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3)《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 点的语句是 第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读个好大学是孩子们努力学习的目的,也是很多家长的梦想,但是家长们总把这 个目标挂在嘴边,让孩子们不胜其烦 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宣布让有一定污染的国有企业迁出市区,一时间,很 多国有企业的地皮待价而沽,卖不出去。 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无异于火中取栗,得不偿失;萨德难 以给韩国带来安全,对维护半岛局势稳定毫无益处 在世界杯预选赛上,肖智破门,武磊绝杀,中国队以2:1逆转卡塔尔,整个球 场的中国球迷热情的欢呼声、叫喊声不绝如缕。 校园欺凌其实较为普遍,但社会对其危害性认知不足,学校不愿意张扬,家长们 也投鼠忌器,这使得多数校园欺凌只能私了 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 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国家宝藏》演绎文物的故事,对一件件文物的历史进行梳理,让观众在懂得 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到文物所承载的中华文化。 B.《见字如面》节目之所以受到观众好评如潮,主要是因为读信者声情并茂地用 信件打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让听众入耳入心享受精神的愉悦。 C.针对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中国正当权益,中 国在2018年4月5日正式向世贸组织起诉美国 D.外卖小哥雷海为十三年刻苦读诗背诗,终换来他完成人生中最美的经历一一站 在央视的舞台并成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近年来研究宋词,完成拙作一本,恳请舍弟不吝赐教。 B.张建祝贺老师从教三十年时说:“我没有过奖之词,您是我人生的引路人!” C.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D.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 (1)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在《离骚》中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 浩叹: “ , 。”清代朱骥在 《离骚辨》中说:“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 一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 (2)《赤壁赋》中用“ , 。” 写出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3)《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 点的语句是:“ , !” 第卷(表达题,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读个好大学是孩子们努力学习的目的,也是很多家长的梦想,但是家长们总把这 个目标挂在嘴边,让孩子们不胜其烦。 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宣布让有一定污染的国有企业迁出市区,一时间,很 多国有企业的地皮待价而沽,卖不出去。 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无异于火中取栗,得不偿失;萨德难 以给韩国带来安全,对维护半岛局势稳定毫无益处。 在世界杯预选赛上,肖智破门,武磊绝杀,中国队以 2:1 逆转卡塔尔,整个球 场的中国球迷热情的欢呼声、叫喊声不绝如缕。 校园欺凌其实较为普遍,但社会对其危害性认知不足,学校不愿意张扬,家长们 也投鼠忌器,这使得多数校园欺凌只能私了。 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 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国家宝藏》演绎文物的故事,对一件件文物的历史进行梳理,让观众在懂得 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到文物所承载的中华文化。 B.《见字如面》节目之所以受到观众好评如潮,主要是因为读信者声情并茂地用 信件打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让听众入耳入心享受精神的愉悦。 C.针对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中国正当权益,中 国在 2018 年 4 月 5 日正式向世贸组织起诉美国。 D.外卖小哥雷海为十三年刻苦读诗背诗,终换来他完成人生中最美的经历——站 在央视的舞台并成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A.近年来研究宋词,完成拙作一本,恳请舍弟不吝赐教。 B.张建祝贺老师从教三十年时说:“我没有过奖之词,您是我人生的引路人!” C.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D.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