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反映本节课的成功及遗撼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等。课后记说明:按每次课(2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6
6 课后记 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反映本节课的成功及遗憾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等。 说明:按每次课(2 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学年学期教师姓名郭志荣20182019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授课班级[Z119255]电动力学物理20161授课时间授课地点博学楼C315第四讲:2018-9-10章节名称第一章电磁场的普遍规律S2电流和磁场1,掌握电荷守恒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磁场的环量、旋度和散度;2.理解磁场无源有旋的特性,体会电流产生磁场涡旋的局域性;教学目的3.知道磁场散度、旋度的直接证明;4,培养由实验定律出深入认识磁场的特性的意识。电荷守恒定律(20min),毕奥-萨伐尔定律(20min),磁场的环量和旋度;(20min)教学内容及时间分磁场的散度稳恒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散度和旋度公式的证明;配V·B=0和×B=o的直接证明。(30min)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V.B=O与V×B=Ao的推导、理解、证明。突出:电荷守恒定律中的增加和流入率。j.as --%, edv教学难点:在稳恒、无穷大区域两种情况下的讨论。重点、难点2.Idi与Jdv的统一。以及对策A(x,1)= [(,dv4元J的引入,注意与的区别。3.矢势4.稳恒电流其矢势有V.A=0,×B=A的证明突破:①数学推导;②物理含义的数学描述。教法、手段课前预习,讲授,课后自学、巩固作业、思考郭硕鸿著《电动力学》(第三版),2008年,北京,高教出版社:P13例题。课程设计数理结合,强化学生在数学描述中理解物理内涵的意识。依据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反映本节课的成功及遗憾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等。课后记7
7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8 ~ 2019 学年第 1 学期 教师姓名 郭志荣 课程名称 [Z119255]电动力学 授课班级 物理 20161 授课时间 第四讲:2018-9-10 授课地点 博学楼 C315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2 电流和磁场 教学目的 1.掌握电荷守恒定律,毕奥-萨伐尓定律,磁场的环量、旋度和散度; 2.理解磁场无源有旋的特性,体会电流产生磁场涡旋的局域性; 3.知道磁场散度、旋度的直接证明; 4.培养由实验定律出深入认识磁场的特性的意识。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 配 电荷守恒定律(20min),毕奥-萨伐尓定律(20min),磁场的环量和旋度;(20min) 磁场的散度 稳恒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散度和旋度公式的证明; B = 0 和 B J = 0 的直接证明。(30min)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B = 0 与 B J = 0 的推导、理解、证明。 突出:电荷守恒定律中的增加和流入率。 教学难点:1. = − S V dV dt d J dS ,在稳恒、无穷大区域两种情况下的讨论。 2. Idl 与 Jdv 的统一。 3.矢势 ' ( ' , ) 4 ( , ) 0 dV r J x t A x t = 的引入,注意 x 与 x' 的区别。 4.稳恒电流其矢势有 A = 0 , B J = 0 的证明 突破:①数学推导;②物理含义的数学描述。 教法、手段 课前预习,讲授,课后自学、巩固 作业、思考 郭硕鸿著《电动力学》(第三版),2008 年,北京,高教出版社:P.13 例题。 课程设计 依据 数理结合,强化学生在数学描述中理解物理内涵的意识。 课后记 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反映本节课的成功及遗憾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等
说明:按每次课(2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8
8 说明:按每次课(2 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学年学期教师姓名郭志荣2018~2019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授课班级[Z119255]电动力学物理20161授课时间授课地点博学楼C315第五讲:2018-9-12章节名称第一章电磁场的普遍规律93麦克斯韦方程组掌握电磁感应定律,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伦兹力公式;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位移电流的本质;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特征;教学目的知道电磁场理论的基本假设:麦氏方程组,洛仑兹力,电荷守恒定律培养假设对规律深入讨论的方法例题(P13)(20min)电磁感应定律(20min);教学内容及时间分位移电流(20min);配麦克斯韦方程组(20min)洛伦兹力公式;(10min)教学重点: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伦兹力公式突出:电磁场的定解问题。重点、难点教学难点:1.位移电流以及对策2.数学处理突破:①位移电流证明的不严谨性;②位移电流的假设性。教法、手段课前预习,讲授,课后自学、巩固作业、思考郭硕鸿著《电动力学》(第三版),2008年,北京,高教出版社:P.13例题。课程设计物理假设和猜测与数学处理的不严格性相结合。依据
9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8 ~ 2019 学年第 1 学期 教师姓名 郭志荣 课程名称 [Z119255]电动力学 授课班级 物理 20161 授课时间 第五讲:2018-9-12 授课地点 博学楼 C315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3 麦克斯韦方程组 教学目的 掌握电磁感应定律,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伦兹力公式; 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位移电流的本质;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特征; 知道电磁场理论的基本假设:麦氏方程组,洛仑兹力,电荷守恒定律 培养假设对规律深入讨论的方法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 配 例题(P13)(20min) 电磁感应定律(20min); 位移电流(20min); 麦克斯韦方程组(20min) 洛伦兹力公式;(10min)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教学重点: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伦兹力公式; 突出:电磁场的定解问题。 教学难点:1.位移电流 2.数学处理 突破:①位移电流证明的不严谨性;②位移电流的假设性。 教法、手段 课前预习,讲授,课后自学、巩固 作业、思考 郭硕鸿著《电动力学》(第三版),2008 年,北京,高教出版社:P.13 例题。 课程设计 依据 物理假设和猜测与数学处理的不严格性相结合
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反映本节课的成功及遗撼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等。课后记说明:按每次课(2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学年学期教师姓名郭志荣2018~2019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授课班级物理20161[Z119255]电动力学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第六、七讲:2018-9-14(17)(3学时)博学楼C315章节名称第一章电磁场的普遍规律$4介质的电磁性质掌握电磁介质的概念,介质的极化和磁化,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理解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介质的本构方程;教学目的知道描述电磁介质的微分统计思想(宏观无穷小微观包含大量分子);培养体会电磁介质微观物理模型的构建与描述的方法。电磁介质的概念(20min);教学内容介质的极化(40min);及时间分配介质的磁化(40min);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35min)教学重点:介质的微观特性,极化、磁化强度的微分公式,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突出:介质微观模型。重点、难点教学难点:1.极化、磁化强度的微分公式以及对策2.物理模型突破:①物理模型选取;②模型物理含义。教法、手段课前预习,讲授,课后自学、巩固作业、思考郭硕鸿著《电动力学》(第三版),2008年,北京,高教出版社:P.35第9题。10
10 课后记 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反映本节课的成功及遗憾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等。 说明:按每次课(2 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8 ~ 2019 学年第 1 学期 教师姓名 郭志荣 课程名称 [Z119255]电动力学 授课班级 物理 20161 授课时间 第六、七讲:2018-9-14(17)(3 学时) 授课地点 博学楼 C315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4 介质的电磁性质 教学目的 掌握电磁介质的概念,介质的极化和磁化,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理解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介质的本构方程; 知道描述电磁介质的微分统计思想(宏观无穷小微观包含大量分子); 培养体会电磁介质微观物理模型的构建与描述的方法。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 配 电磁介质的概念(20min); 介质的极化(40min); 介质的磁化(40min); 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35min)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教学重点:介质的微观特性,极化、磁化强度的微分公式,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突出:介质微观模型。 教学难点:1. 极化、磁化强度的微分公式 2.物理模型 突破:①物理模型选取;②模型物理含义。 教法、手段 课前预习,讲授,课后自学、巩固 作业、思考 郭硕鸿著《电动力学》(第三版),2008 年,北京,高教出版社:P.35 第 9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