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教案2018-2019-1物理20161班理学院物理系郭志荣2018年9月
1 《电动力学》教案 2018-2019-1 物理 20161 班 理学院物理系 郭志荣 2018 年 9 月
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学年学期教师姓名2018~2019学年第1学期郭志荣课程名称授课班级物理20161[Z119255]电动力学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第一讲:2018-9-3博学楼C315章节名称预备知识:标量、矢量分析(标量与矢量物理量的空间积累、空间变化率)1,掌握量场:空间的积累标量的梯度,矢量的散度和旋度,算符的二级运算2.理解失量场的通量(>、<or=0)的含义:判断区域内有源、汇或连续教学目的3.知道通量的局限性,场点与源点的数学表述区别,哈密顿算符的场点与源点的区别4.培养学生用失量分析的能力,提高数学工具的应用能力1.标量场:定性描述一个标量常可以使用等势面的概念定量描述为一个标量通常使用空间与时间的函数Φ=(x,t)标量的梯度:标量函数的空间变化率的最大值。(20min)2.矢量场:定性描述用场线的方法教学内容及时间分定量描述用一个空间、时间的失量函数 E=E(x,1)。 (25min)配3.用环量来讨论失量场的性质:由其是否等于零来判断是否为有势场。(5min)4.失量的旋度,旋度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达。(5min)5:算符的二级运算,梯度的旋度,旋度的散度,梯度的散度及旋度的旋度。(30min)6.面元、体积元在直角坐标系、柱坐标系以及球坐标系中的表示。(5min)教学重点:矢量场及其特性描述。突出:矢量场的物质性;教学难点:1.通量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时,封闭面与场线的关系。2.梯度,散度及旋度是算符的一级运算,对应的是一阶偏微分方程,在数学上,一阶偏微分方程较难计算。为了将一阶偏微分方程换成二阶偏重点、难点微分方程,引入算符的二级运算。以及对策3. 与V的区别。“={-刘,有V=-V。一[ P()d(4元川(一(-1)E()= Z4.体会公式中的场点与源点的区别。突破:①场的形象化描述;②强调的空间分布教法、手段方法:讲授法,讨论;手段:板书为主,多媒体辅助作业、思考1.自主、详细推导例题;2.复习教材附录:矢量分析2
2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8 ~ 2019 学年第 1 学期 教师姓名 郭志荣 课程名称 [Z119255]电动力学 授课班级 物理 20161 授课时间 第一讲:2018-9-3 授课地点 博学楼 C315 章节名称 预备知识:标量、矢量分析 (标量与矢量 物理量的空间积累、空间变化率) 教学目的 1.掌握矢量场:空间的积累标量的梯度,矢量的散度和旋度,算符的二级运算 2.理解矢量场的通量( 、 or = 0 )的含义:判断区域内有源、汇或连续。 3.知道通量的局限性,场点与源点的数学表述区别,哈密顿算符的场点与源点的区别。 4.培养学生用矢量分析的能力,提高数学工具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 配 1.标量场:定性描述一个标量常可以使用等势面的概念。 定量描述为一个标量通常使用空间与时间的函数 (x,t) = 。 标量的梯度:标量函数的空间变化率的最大值。(20min) 2.矢量场:定性描述用场线的方法 定量描述用一个空间、时间的矢量函数 E E(x,t) = 。(25min) 3.用环量来讨论矢量场的性质:由其是否等于零来判断是否为有势场。(5min) 4.矢量的旋度,旋度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达。(5min) 5.算符的二级运算,梯度的旋度,旋度的散度,梯度的散度及旋度的旋度。(30min) 6.面元、体积元在直角坐标系、柱坐标系以及球坐标系中的表示。(5min)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教学重点:矢量场及其特性描述。 突出:矢量场的物质性; 教学难点:1.通量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时,封闭面与场线的关系。 2.梯度,散度及旋度是算符的一级运算,对应的是一阶偏微分方程,在数学 上,一阶偏微分方程较难计算。为了将一阶偏微分方程换成二阶偏 微分方程,引入算符的二级运算。 3. 与 ' 的区别。 r x x' = − ,有 ' = −。 4.体会公式 ( ') ( ') ( ') ' 4 1 ( ) 3 0 x x x x x dv E x − − = 中的场点与源点的区别。 突破:①场的形象化描述;②强调的空间分布。 教法、手段 方法:讲授法,讨论; 手段:板书为主,多媒体辅助 作业、思考 1.自主、详细推导例题;2.复习教材附录:矢量分析
课程设计数学基础综合复习,讲授时联系学生对场的认识基础结合,可增强数学描述的理解。依据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反映本节课的成功及遗憾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等。课后记说明:按每次课(2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3
3 课程设计 依据 数学基础综合复习,讲授时联系学生对场的认识基础结合,可增强数学描述的理解。 课后记 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反映本节课的成功及遗憾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等。 说明:按每次课(2 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学年学期教师姓名2018~2019学年第1学期郭志荣课程名称授课班级[Z119255]电动力学物理20161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第二讲:2018-9-5博学楼C315章节名称预备知识:失量分析、张量初步(8函数与并失矢量场的唯一性定理张量初步)1.掌握失量微分算符参与的混合积、矢积运算。2.理解矢量微分算符的两个特性:微分性和失量性。并失教学目的3:知道6函数。爱因斯坦求和约定:重复下表代表求和。4培养数学工具的应用能力。1.失量微分算符参与的混合积、矢积运算。(45min)教学内容2.质点,点电荷的共性;8函数;V2(-4元(x-刘)的证明。(20min)及时间分配3.唯一确定失量场的条件,推论满足同一散度,旋度与边界条件的失量场是唯一的。(25min)教学重点:矢量微分算符参与的混合积、矢积运算。重点、难点突出:失量微分算符的双重作用。以及对策教学难点:矢量微分算符参与的混合积、矢积运算。张量突破:①分别分析微分性和失量性是否作用;②理解基础上对公式推导。教法、手段方法:讲授法,图示法;手段:板书为主,多媒体辅助1.证明标量的梯度场无旋、矢量的旋度场无源。(代数法证明,矢量法证明)作业、思考2.预习教材第一章内容。课程设计数学抽象允繁,以精讲多练为突破口。依据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反映本节课的成功及遗憾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等。课后记说明:按每次课(2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4
4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8 ~ 2019 学年第 1 学期 教师姓名 郭志荣 课程名称 [Z119255]电动力学 授课班级 物理 20161 授课时间 第二讲:2018-9-5 授课地点 博学楼 C315 章节名称 预备知识:矢量分析、张量初步 (δ函数与并矢 矢量场的唯一性定理 张量初步) 教学目的 1.掌握矢量微分算符参与的混合积、矢积运算。 2.理解矢量微分算符的两个特性:微分性和矢量性。并矢 3.知道δ函数。爱因斯坦求和约定:重复下表代表求和。 4.培养数学工具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 配 1.矢量微分算符参与的混合积、矢积运算。(45min) 2.质点,点电荷的共性;δ函数; 4 ( ') 2 1 x x r = − − 的证明。(20min) 3. 唯一确定矢量场的条件,推论满足同一散度,旋度与边界条件的矢量场是唯一的。 (25min)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教学重点:矢量微分算符参与的混合积、矢积运算。 突出:矢量微分算符的双重作用。 教学难点:矢量微分算符参与的混合积、矢积运算。张量 突破:①分别分析微分性和矢量性是否作用;②理解基础上对公式推导。 教法、手段 方法:讲授法,图示法; 手段:板书为主,多媒体辅助 作业、思考 1.证明标量的梯度场无旋、矢量的旋度场无源。(代数法证明,矢量法证明) 2.预习教材第一章内容。 课程设计 依据 数学抽象冗繁,以精讲多练为突破口。 课后记 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反映本节课的成功及遗憾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等。 说明:按每次课(2 学时)编写,每次授课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学年学期教师姓名郭志荣2018~2019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授课班级[Z119255]电动力学物理20161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第三讲:2018-9-7博学楼C315章节名称第一章电磁场的普遍规律51电荷和电场1. 掌握库仑定律,电场的特性;教学目的2.理解电场特性库仑定律和逻辑推理的结果;3:了解电场的引入是两种解释作用理论的斗争结果;1,库仑定律电场的通量高斯定理(40min)教学内容2.电场的散度静电场的旋度(20min)及时间分配V.E-P80和√×E=0的直接证明(30min)3 .教学重点:V.E(X)=P()与V×E()=0 的推导、理解。60突出:微分描述的局域性特征教学难点:1.电荷产生电场的局域特性的理解。 E(x).ds =.p(x")dv重点、难点2中与是2.场变量与源变量的区别:通量公式以及对策V.E(3)= P()80中x是同一个点。不同的。但在散度公式p()对点电荷不成立3. V.E(x)= 460突破:区分场变量,源变量:连续分布中理解局域特性教法、手段课前预习,讲授,课后自学、巩固1.亲手推导:静电场有源、无旋的直接证明:作业、思考2.复习本节内容,用同样的思路(实验定律出发推导微分关系)预习下节内容课程设计数理结合,强化学生在数学描述中理解物理内涵的意识。依据5
5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8 ~ 2019 学年第 1 学期 教师姓名 郭志荣 课程名称 [Z119255]电动力学 授课班级 物理 20161 授课时间 第三讲:2018-9-7 授课地点 博学楼 C315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1 电荷和电场 教学目的 1. 掌握库仑定律,电场的特性; 2.理解电场特性库仑定律和逻辑推理的结果; 3.了解电场的引入是两种解释作用理论的斗争结果;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 配 1.库仑定律 电场的通量 高斯定理(40min) 2.电场的散度 静电场的旋度(20min) 3. 0 E = 和 E = 0 的直接证明(30min)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教学重点: 0 ( ') ( ) x E x = 与 E(x) = 0 的推导、理解。 突出:微分描述的局域性特征 教学难点:1.电荷产生电场的局域特性的理解。 2.场变量与源变量的区别:通量公式 = S V E x ds (x')dv' 1 ( ) 0 中 x 与 x' 是 不同的。但在散度公式 0 ( ') ( ) x E x = 中 x 是同一个点。 3. 0 ( ') ( ) x E x = 对点电荷不成立 突破:区分场变量,源变量;连续分布中理解局域特性。 教法、手段 课前预习,讲授,课后自学、巩固 作业、思考 1.亲手推导:静电场有源、无旋的直接证明; 2.复习本节内容,用同样的思路(实验定律出发推导微分关系)预习下节内容 课程设计 依据 数理结合,强化学生在数学描述中理解物理内涵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