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复习思考题 1.2-苯氨基密啶骨架结构设计合成伊马替尼的过程中可以总结出几条构效关 系? 2.通过文献查阅其他伊马替尼的合成路线 七、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SCIFINDER 2.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7341-548975.html 10
10 六、 复习思考题 1.2-苯氨基嘧啶骨架结构设计合成伊马替尼的过程中可以总结出几条构效关 系? 2.通过文献查阅其他伊马替尼的合成路线 七、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 SCIFINDER 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7341-548975.html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曹莉 授课日期:2020.12.08 课程名称 整合药学《循环与运动系统药物》 所属学科 中药学 教材名称 无 授课年级 2018整合药学 授课章节 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中药研究与开发 授课时间 50分钟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中医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辨证分型和治疗思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的 辨证治疗思路,及药物研究、创新与开发思路。 (2)熟悉中医药理论体系、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历史及意 义。 (3)了解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4)通过比较从罂粟到吗啡,从麻黄到麻黄碱,从青蒿到青蒿素的研发思路的不 同,理解中药与天然药物研发思路的差异,引发在中药中寻找创新药的思考。 2.技能(能力)目标: 比较中医药和现代医药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思路,找出其间的异同,思考两者间 的结合方式,引发从中药中寻找创新药的思考。 二、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一、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0分钟) 二、中医药理论体系、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5分钟) 三、活血化瘀药、止血药的辨证治疗思路(5分钟) 四、比较从罂粟到吗啡,从麻黄到麻黄碱,从青蒿到青蒿素的研发思路的不同,理解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历史及意义(20分钟) 五、活血化瘀中药延胡索、川芎的研发(10分钟) 11
11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曹莉 授课日期:2020.12.08 课程名称 整合药学《循环与运动系统药物》 所属学科 中药学 教材名称 无 授课年级 2018 整合药学 授课章节 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中药研究与开发 授课时间 50 分钟 一、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中医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辨证分型和治疗思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的 辨证治疗思路,及药物研究、创新与开发思路。 (2) 熟悉中医药理论体系、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历史及意 义。 (3)了解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4) 通过比较从罂粟到吗啡,从麻黄到麻黄碱,从青蒿到青蒿素的研发思路的不 同,理解中药与天然药物研发思路的差异,引发在中药中寻找创新药的思考。 2. 技能(能力)目标: 比较中医药和现代医药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思路,找出其间的异同,思考两者间 的结合方式,引发从中药中寻找创新药的思考。 二、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一、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0 分钟) 二、中医药理论体系、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5 分钟) 三、活血化瘀药、止血药的辨证治疗思路(5 分钟) 四、比较从罂粟到吗啡,从麻黄到麻黄碱,从青蒿到青蒿素的研发思路的不同,理解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历史及意义(20 分钟) 五、活血化瘀中药延胡索、川芎的研发(10 分钟)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医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辨证分型和治疗思路。 (2)活血化瘀药、止血药的辨证治疗思路,及药物研究、创新与开发思路。 2.教学难点: 对比中药与现代医学对天然药物研发思路的差异。 四、 教学方法选择 1.理论课堂教学: A.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使学生通过PPT中的图片和框架等,深刻地理解课堂教授的内容并引发思考。 B.互动教学:提问学生、相互辩论、思考讨论 2.实验教学:延胡索乙素的提取与鉴别 五、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全新内容授课。 六、复习思考题 1.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各自的发展历史。 2.如何判断一些来自天然药物的制剂为中成药?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郝丽莉主编,《中医药学概论》案例版,科学出版社,第2版: 2.陆茵,马越鸣主编,《中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3.Zhang,Q.Qi,C.Wang,H.Xiao,X.Zhuang,Y.Gu,S.Zhou,Y.Wang,L.Yang,H. Xu,W.Biocompatible and degradable 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 hemostasis sponges constructed from natural medicinal herb Bletilla striata.Carbohydr Polym. 2019.226:115304. 12
12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中医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辨证分型和治疗思路。 (2)活血化瘀药、止血药的辨证治疗思路,及药物研究、创新与开发思路。 2. 教学难点: 对比中药与现代医学对天然药物研发思路的差异。 四、 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 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使学生通过 PPT 中的图片和框架等,深刻地理解课堂教授的内容并引发思考。 B. 互动教学:提问学生、相互辩论、思考讨论 2. 实验教学:延胡索乙素的提取与鉴别 五、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全新内容授课。 六、 复习思考题 1. 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各自的发展历史。 2. 如何判断一些来自天然药物的制剂为中成药? 七、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 郝丽莉 主编,《中医药学概论》案例版,科学出版社,第 2 版. 2. 陆茵,马越鸣 主编,《中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2 版 3. Zhang, Q. Qi, C. Wang, H. Xiao, X. Zhuang, Y. Gu, S. Zhou, Y. Wang, L. Yang, H. Xu, W. Biocompatible and degradable 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 hemostasis sponges constructed from natural medicinal herb Bletilla striata. Carbohydr Polym. 2019. 226:115304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许国强 授课日期:2020.12.8 课程名称 循环与运动系统药物 所属学科 药学 1. 《药理学》朱依谆主编,人民卫生出 18药学整合药 教材名称 版社,第八版 授课年级 学班 2.自编讲义 授课章节 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生物药研究与发现 授课时间 5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理论课知识目标: 1.掌握凝血和抗凝及凝血途径, 2.了解抗凝血药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3.掌握主要的抗血小板药、纤维蛋白溶解药、促凝血药。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凝血和抗凝及凝血途径(5分钟) (1)凝血和抗凝、纤溶和抗纤溶的平衡 (2)内源性凝血途径 (3)外源性凝血途径 (4)共同凝血途径 2.抗凝血药(20分钟) (1)抗凝血药及其作用通路 (2)肝素及其药理作用机制 (3)低分子量肝素及其药理作用机制 (4)水蛭素 13
13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许国强 授课日期:2020.12.8 课程名称 循环与运动系统药物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1.《药理学》朱依谆主编,人民卫生出 版社,第八版 2.自编讲义 授课年级 18 药学整合药 学班 授课章节 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生物药研究与发现 授课时间 50 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理论课知识目标: 1.掌握凝血和抗凝及凝血途径; 2.了解抗凝血药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3.掌握主要的抗血小板药、纤维蛋白溶解药、促凝血药。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凝血和抗凝及凝血途径(5 分钟) (1)凝血和抗凝、纤溶和抗纤溶的平衡 (2)内源性凝血途径 (3)外源性凝血途径 (4)共同凝血途径 2.抗凝血药(20 分钟) (1)抗凝血药及其作用通路 (2)肝素及其药理作用机制 (3)低分子量肝素及其药理作用机制 (4)水蛭素
3.抗血小板药(10分钟) (1)血小板聚集的机制 (2)影响血小板代谢酶药物 (3)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药物 (4)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体阻断药 4.纤维蛋白溶解药(10分钟) (1)纤维蛋白溶解药药理作用 (2)纤溶酶分类: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5.促凝血药(5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凝血和抗凝及凝血途径,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纤维蛋白溶解药、促凝血药的 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2.教学难点 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 纤维蛋白溶解药、促凝血药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四、教学方法选择 1.多媒体教学: (1)PPT图片、动画展示和讲解凝血和抗凝及凝血途径,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 纤维蛋白溶解药、促凝血药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等相关内容; (2)模式图讲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优缺点; (3)列表分析各类抗凝系统、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4)用比喻形象生动说明凝血和抗凝、纤溶和抗纤溶的平衡。 2.互动教学: (1)肝素过量怎么办? 14
14 3.抗血小板药(10 分钟) (1)血小板聚集的机制 (2)影响血小板代谢酶药物 (3)抑制 ADP 介导的血小板活化药物 (4)血小板膜糖蛋白 IIb/IIIa 受体阻断药 4.纤维蛋白溶解药(10 分钟) (1)纤维蛋白溶解药药理作用 (2)纤溶酶分类: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5.促凝血药(5 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凝血和抗凝及凝血途径,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纤维蛋白溶解药、促凝血药的 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2. 教学难点 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纤维蛋白溶解药、促凝血药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四、教学方法选择 1. 多媒体教学: (1)PPT 图片、动画展示和讲解凝血和抗凝及凝血途径,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 纤维蛋白溶解药、促凝血药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等相关内容; (2)模式图讲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优缺点; (3)列表分析各类抗凝系统、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4)用比喻形象生动说明凝血和抗凝、纤溶和抗纤溶的平衡。 2. 互动教学: (1)肝素过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