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 课程代码 HPAR1160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整合药学班 学 分 学 时 54 主讲教师 王燕、镇学初、杨红、林芳、叶娜、曹莉、孙雄华、欧阳艺兰、徐海东 修订日期 2021年7月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刘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病理生理学》王建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 指定教材 《药理学》朱依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药剂学》方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药物分析》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 课程代码 HPAR1160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整合药学班 学 分 3 学 时 54 主讲教师 王燕、镇学初、杨红、林芳、叶娜、曹莉、孙雄华、欧阳艺兰、徐海东 修订日期 2021 年 7 月 指定教材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刘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病理生理学》王建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 《药理学》朱依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药剂学》方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药物分析》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卓越药学人才。毕业后能够在药品研究、开发、生产和检验等领域从事药物研究、药品鉴定、质量评价、制剂制备 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 1.1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概论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掌握各类中枢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特点,作用机制,用药原则,主要不 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与防治措施:掌握氯丙嗪、吗啡、苯妥英钠、地西泮等药物的药动学特点。 1.2镇静催眠药 掌握失眠症的发病机制:掌握地西泮的研究发现与合成:掌握治疗失眠症的中药研究与发现:掌握治疗失眠症的生物 药研究与发现:掌握地西泮的药理毒理机制:掌握地西泮微球或胶束的设计与质量标准研究。 1.3抗癫痫药 掌握癫痫的发病机制:掌握苯妥英钠的研究发现与合成:掌握治疗癫痫的中药研究与发现:掌握治疗癫痫药的生物药 研究与发现:掌握苯妥英钠的药理毒理机制:掌握苯妥英钠微球或胶束的设计与质量标准研究。 1.4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掌握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掌握左旋多巴的研究发现与合成:掌握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药研究与发 现:掌握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疾病模型构建与药物活性评价:掌握左旋多巴的药理毒理机制:掌握左旋多巴的微囊设计与 评价:掌握左旋多巴的质量标准研究:掌握苯乙胺类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1.5抗精神病药 掌握精神失常的概念:掌握抑郁症,精神病和躁狂症的发病机制:掌握氟西汀,氯丙嗪和利培酮的研究发现与合成: 掌握抗精神失常中药的研究与发现:掌握疾病模型的构建和药物活性评价:掌握代表药物的药理与毒理机制:掌握利培 酮微球设计与评价:掌握抗精神失常代表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1.6镇痛药 掌握疼痛概念和发病机制:掌握吗啡的研究发现与合成:掌握中药的研究与发现:掌握生物药的研究与发现:掌握疾 病模型的构建与药物活性评价:掌握代表药物的药理毒理机制:掌握吗啡微球或纳米粒的设计与评价。 课程目标2:技能目标
培养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卓越药学人才。毕业后能够在药品研究、开发、生产和检验等领域从事药物研究、药品鉴定、质量评价、制剂制备 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1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概论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掌握各类中枢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特点,作用机制,用药原则,主要不 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与防治措施;掌握氯丙嗪、吗啡、苯妥英钠、地西泮等药物的药动学特点。 1.2 镇静催眠药 掌握失眠症的发病机制;掌握地西泮的研究发现与合成;掌握治疗失眠症的中药研究与发现;掌握治疗失眠症的生物 药研究与发现;掌握地西泮的药理毒理机制;掌握地西泮微球或胶束的设计与质量标准研究。 1.3 抗癫痫药 掌握癫痫的发病机制;掌握苯妥英钠的研究发现与合成;掌握治疗癫痫的中药研究与发现;掌握治疗癫痫药的生物药 研究与发现;掌握苯妥英钠的药理毒理机制;掌握苯妥英钠微球或胶束的设计与质量标准研究。 1.4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掌握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掌握左旋多巴的研究发现与合成;掌握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药研究与发 现;掌握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疾病模型构建与药物活性评价;掌握左旋多巴的药理毒理机制;掌握左旋多巴的微囊设计与 评价;掌握左旋多巴的质量标准研究;掌握苯乙胺类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1.5 抗精神病药 掌握精神失常的概念;掌握抑郁症,精神病和躁狂症的发病机制;掌握氟西汀,氯丙嗪和利培酮的研究发现与合成; 掌握抗精神失常中药的研究与发现;掌握疾病模型的构建和药物活性评价;掌握代表药物的药理与毒理机制;掌握利培 酮微球设计与评价;掌握抗精神失常代表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1.6 镇痛药 掌握疼痛概念和发病机制;掌握吗啡的研究发现与合成;掌握中药的研究与发现;掌握生物药的研究与发现;掌握疾 病模型的构建与药物活性评价;掌握代表药物的药理毒理机制;掌握吗啡微球或纳米粒的设计与评价。 课程目标 2:技能目标
2.】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主要讲授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发挥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2探索性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临床实例为切入点将理论知识串讲起 来,培养学生探索性解决问题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3专业外语: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药理学的名词、常用药名:掌握主要专业英文词汇。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具有初步应用新技术的能 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1.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概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特点、主要神经递质与受体 学概论 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1 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主要讲授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发挥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2 探索性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临床实例为切入点将理论知识串讲起 来,培养学生探索性解决问题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专业外语: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药理学的名词、常用药名;掌握主要专业英文词汇。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具有初步应用新技术的能 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1.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学概论 概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特点、主要神经递质与受体 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1.失眠症的发病机制 2.地西泮的研究发现与合成 3.治疗失眠症的中药研究与发现 2.镇静催眠药 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治疗失眠症的生物药研究与发现 5地西泮的药理毒理机制 6地西泮微球或胶束的设计与质量标准研究 1.癫痫的发病机制 课程目标 2.苯妥英钠的研究发现与合成 1:知识 目标 3.治疗癫痫的中药研究与发现 3.抗癫痫药 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治疗癫痫药的生物药研究与发现 5,苯妥英钠的药理毒理机制 6苯妥英钠微球或胶束的设计与质量标准研究 1.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 4.治疗中枢神经系统 2.左旋多巴的研究发现与合成 退行性疾病药 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3.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药研究与发现 4.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疾病模型构建与药物活性评价
课程目标 1:知识 目标 2.镇静催眠药 1.失眠症的发病机制 2.地西泮的研究发现与合成 3.治疗失眠症的中药研究与发现 4.治疗失眠症的生物药研究与发现 5.地西泮的药理毒理机制 6.地西泮微球或胶束的设计与质量标准研究 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3.抗癫痫药 1.癫痫的发病机制 2.苯妥英钠的研究发现与合成 3.治疗癫痫的中药研究与发现 4.治疗癫痫药的生物药研究与发现 5.苯妥英钠的药理毒理机制 6.苯妥英钠微球或胶束的设计与质量标准研究 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治疗中枢神经系统 退行性疾病药 1.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 2.左旋多巴的研究发现与合成 3.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药研究与发现 4.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疾病模型构建与药物活性评价 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5左旋多巴的药理毒理机制 6.左旋多巴的微囊设计与评价 7左旋多巴的质量标准研究 8.苯乙胺类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1.精神失常的概念 2.抑郁症、精神病和躁狂症的发病机制 3.氟西汀、氯丙嗪和利培酮的研究发现与合成 5.抗精神失常药 4.抗精神失常中药的研究与发现 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5.疾病模型的构建和药物活性评价 6.代表药物的药理与毒理机制 7利培酮微球设计与评价 8抗精神失常代表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1.疼痛概念和发病机制 2.吗啡的研究发现与合成 6.镇痛药 3.中药的研究与发现 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生物药的研究与发现 5.疾病模型的构建与药物活性评价
5.左旋多巴的药理毒理机制 6.左旋多巴的微囊设计与评价 7.左旋多巴的质量标准研究 8.苯乙胺类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5.抗精神失常药 1.精神失常的概念 2.抑郁症、精神病和躁狂症的发病机制 3.氟西汀、氯丙嗪和利培酮的研究发现与合成 4.抗精神失常中药的研究与发现 5.疾病模型的构建和药物活性评价 6.代表药物的药理与毒理机制 7.利培酮微球设计与评价 8.抗精神失常代表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6.镇痛药 1.疼痛概念和发病机制 2.吗啡的研究发现与合成 3.中药的研究与发现 4.生物药的研究与发现 5.疾病模型的构建与药物活性评价 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