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药物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Digestive System Drug Experiment 课程代码 PHAR1155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整合药学班 学 分 1.5 学 时 54 主讲教师 敖桂珍、薛洁、贵春山、周建芹、柯亨特 修订日期 2021年7月 指定教材 《整合药学实验教程》自编教材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高级药学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够在药品研究、开发、生产、检验、流通和使用等领域从事药物研究、药品鉴定、质 量评价、制剂制备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1.1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消化系统药物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Digestive System Drug Experiment 课程代码 PHAR1155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整合药学班 学 分 1.5 学 时 54 主讲教师 敖桂珍、薛洁、贵春山、周建芹、柯亨特 修订日期 2021 年 7 月 指定教材 《整合药学实验教程》自编教材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高级药学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够在药品研究、开发、生产、检验、流通和使用等领域从事药物研究、药品鉴定、质 量评价、制剂制备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1.1 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1.2具有较好的新药研发能力,包括药物合成和分离纯化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药物制剂基本设计能 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 课程目标2: 掌握药物合成制备技术、工艺优化等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药物及制剂的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掌握药物制剂的制 备技术、工艺优化与处方筛选:掌握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建立与质量控制技术等新药研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较 强的实验操作技能。 课程目标3: 3.1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3.2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具有初步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华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 课程 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标 掌握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 1.1 多潘立酮的合成 课程 技能 目标 多潘立酮、生大黄 1 和制大黄对小鼠胃 具有一定的新药研发能力,包括药物合成和分离纯化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 1.2 肠动力的影响 价的能力、药物制剂基本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
1.2 具有较好的新药研发能力,包括药物合成和分离纯化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药物制剂基本设计能 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 课程目标 2: 掌握药物合成制备技术、工艺优化等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药物及制剂的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掌握药物制剂的制 备技术、工艺优化与处方筛选;掌握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建立与质量控制技术等新药研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较 强的实验操作技能。 课程目标 3: 3.1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3.2 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具有初步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 目标 课程 子目 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程 目标 1 1.1 多潘立酮的合成 多潘立酮、生大黄 和制大黄对小鼠胃 肠动力的影响 掌握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 技能 1.2 具有一定的新药研发能力,包括药物合成和分离纯化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 价的能力、药物制剂基本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
课程 多潘立酮中的一般 掌握药物合成制备和工艺优化、药物及制剂的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 目标 杂质检查 2.1 制剂的制备技术、工艺优化与处方筛选、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建立与质 2 多潘立酮的理化性 量控制技术等新药研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 质测定 3.1 多潘立酮片剂的制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备 多潘立酮片剂的质 量评价 课程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 目标 化综合设计虚拟仿 3 3.2 真实验 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 多潘立酮中的一般 杂质检查 非水溶液滴定法测 定多潘立酮的含量 三、教学内容 实验一多潘立酮的合成 1.教学目标 1. 了解多潘立酮的合成路线: 2. 掌握氮上烷基化反应的原理: 3. 了解影响氮上烷基化反应的因素:
课程 目标 2 2.1 多潘立酮中的一般 杂质检查 多潘立酮的理化性 质测定 多潘立酮片剂的制 备 多潘立酮片剂的质 量评价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 化综合设计虚拟仿 真实验 多潘立酮中的一般 杂质检查 非水溶液滴定法测 定多潘立酮的含量 掌握药物合成制备和工艺优化、药物及制剂的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 制剂的制备技术、工艺优化与处方筛选、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建立与质 量控制技术等新药研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 课程 目标 3 3.1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3.2 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 三、教学内容 实验一 多潘立酮的合成 1.教学目标 1. 了解多潘立酮的合成路线; 2. 掌握氮上烷基化反应的原理; 3. 了解影响氮上烷基化反应的因素;
熟练掌握采用薄层层析监测反应进程的方法: 5. 熟练掌握萃取、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 6. 熟悉利用化合物的酸碱性质进行分离纯化。 2.教学重难点 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3.教学内容 (1)多潘立酮的制备 (2)多潘立酮精制 4.教学方法 (1)实验前教师讲授,尤其强调实验关键环节: (2)实验过程中,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5.教学评价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二多潘立酮、生大黄和制大黄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1.教学目标 (1)观察生大黄和制大黄对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 (2)观察多潘立酮促进胃动力的作用。 2.教学重难点 阿托品诱导小鼠胃动力不足模型和小鼠小肠推动实验的制备。 3.教学内容 (1)多潘立酮对阿托品诱导的小鼠胃肠动力不足的影响。 (2)大黄和制大黄对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
4. 熟练掌握采用薄层层析监测反应进程的方法; 5. 熟练掌握萃取、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 6. 熟悉利用化合物的酸碱性质进行分离纯化。 2.教学重难点 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3.教学内容 (1)多潘立酮的制备 (2)多潘立酮精制 4.教学方法 (1)实验前教师讲授,尤其强调实验关键环节; (2)实验过程中,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5.教学评价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二 多潘立酮、生大黄和制大黄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1.教学目标 (1) 观察生大黄和制大黄对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 (2)观察多潘立酮促进胃动力的作用。 2.教学重难点 阿托品诱导小鼠胃动力不足模型和小鼠小肠推动实验的制备。 3.教学内容 (1)多潘立酮对阿托品诱导的小鼠胃肠动力不足的影响。 (2)大黄和制大黄对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
4.教学方法 (1)实验前教师讲授,尤其强调实验关键环节: (2)实验过程中,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5.教学评价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三多潘立酮的理化性质测定 1.教学目标 (1)了解多潘立酮的理化性质: (2)掌握薄层色谱、紫外-可见光谱、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药物理化性质测定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薄层色谱测定时点样处理:紫外可见光谱法吸光度范围控制。 3.教学内容 (1)前期实验合成的多潘立酮与标准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2)同时测定其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 4.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讲述、演示为主,结合在线课程视频指导。 5.教学评价 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包括薄层色谱照片、紫外可见光谱图及溶解度测定表格。 实验四多潘立酮片剂的制备
4.教学方法 (1)实验前教师讲授,尤其强调实验关键环节; (2)实验过程中,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5.教学评价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三 多潘立酮的理化性质测定 1.教学目标 (1)了解多潘立酮的理化性质; (2)掌握薄层色谱、紫外-可见光谱、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药物理化性质测定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薄层色谱测定时点样处理;紫外可见光谱法吸光度范围控制。 3.教学内容 (1)前期实验合成的多潘立酮与标准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2)同时测定其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 4.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讲述、演示为主,结合在线课程视频指导。 5.教学评价 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包括薄层色谱照片、紫外可见光谱图及溶解度测定表格。 实验四 多潘立酮片剂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