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枕外隆凸、乳突、颜弓、眶上缘、眶下缘、眉弓、下颌角、舌骨:咬肌、颜肌、 胸锁乳突肌、人中、鼻唇沟。 【四肢部】肱骨大小结节、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豌 豆骨、坐骨结节、大转子、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躁、髌骨、胫骨粗隆、雕骨头、内踝、 外踝:三角肌、肱二头肌、腕掌侧的肌腱、腕背侧的肌避、股四头肌、髌韧带、臀大肌、股二 头肌腱、半腱肌、半膜肌腱、腓肠肌、跟腱。 第二篇内脏学 第四章内脏学总论 1.基本内容: 内脏的概念、一般结构及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2)熟悉内脏的概念。 (3)了解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的一般形态与结构特点。 3.教学重点难点: 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4.教学建议: 结合组织学和临床讲授内脏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第五章消化系统 1.基本内容: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肝、胰的形态结构及肝外胆道系统。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了解:消化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消化管 一、口腔 掌握: (1)口咽峡的构成、牙的形态和构成、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 (2)颏舌肌的起止,位置和作用: 熟悉:口腔腺(腮腺,下领下腺和舌下腺)的位置,形态和腺管的开口部位。 11
11 【头颈部】枕外隆凸、乳突、颧弓、眶上缘、眶下缘、眉弓、下颌角、舌骨;咬肌、颞肌、 胸锁乳突肌、人中、鼻唇沟。 【四肢部】肱骨大小结节、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豌 豆骨、坐骨结节、大转子、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髌骨、胫骨粗隆、腓骨头、内踝、 外踝;三角肌、肱二头肌、腕掌侧的肌腱、腕背侧的肌腱、股四头肌、髌韧带、臀大肌、股二 头肌腱、半腱肌、半膜肌腱、腓肠肌、跟腱。 第二篇 内脏学 第四章 内脏学总论 1.基本内容: 内脏的概念、一般结构及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2)熟悉内脏的概念。 (3)了解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的一般形态与结构特点。 3. 教学重点难点: 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4. 教学建议: 结合组织学和临床讲授内脏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第五章 消化系统 1.基本内容: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肝、胰的形态结构及肝外胆道系统。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了解:消化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 消化管 一、口腔 掌握: (1)口咽峡的构成、牙的形态和构成、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 (2)颏舌肌的起止,位置和作用; 熟悉:口腔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位置,形态和腺管的开口部位
了解:(1)口腔的分部及其境界、唇,颊和腭的形态: (2)乳牙和恒牙的牙式、舌肌的一般配布和功能, 二、咽 掌握:咽的位置、分部以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通路。 熟悉: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 了解:咽壁的构造。 三、食管 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及狭窄部位(包括距切牙的距离)。 了解:食管的构造。 四、胃 掌据:胃的形态、位置、分部 了解:胃壁的构造。 五、小肠 掌握: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其形态特征。 熟悉:空肠、回肠的位置、形态及了解肠壁构造特点 了解:小肠的分部 六、大肠 掌握:大肠的分部及结肠形态特点、盲肠和阑尾的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熟悉: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直肠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第二节消化腺 一、肝 掌握:肝的形态(分叶、肝门)和位置(成人,小儿) 了解:肝的主要功能、体表投影和肝段概念。 二、肝外胆道 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胆囊的形态、位置、功能。 熟悉: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和开口部位及胆汁的排除途径。 三、胰 掌握:胰的形态与位置 了解:胰的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12
12 了解:(1)口腔的分部及其境界、唇,颊和腭的形态; (2)乳牙和恒牙的牙式、舌肌的一般配布和功能, 二、咽 掌握:咽的位置、分部以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通路。 熟悉: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 了解:咽壁的构造。 三、食管 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及狭窄部位 (包括距切牙的距离)。 了解:食管的构造。 四、胃 掌握:胃的形态、位置、分部 了解:胃壁的构造。 五、小肠 掌握: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其形态特征。 熟悉:空肠、回肠的位置、形态及了解肠壁构造特点。 了解:小肠的分部 六、大肠 掌握:大肠的分部及结肠形态特点、盲肠和阑尾的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熟悉: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直肠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第二节 消化腺 一、肝 掌握:肝的形态 (分叶、肝门)和位置 (成人,小儿)。 了解:肝的主要功能、体表投影和肝段概念。 二、肝外胆道 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胆囊的形态、位置、功能。 熟悉: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和开口部位及胆汁的排除途径。 三、胰 掌握:胰的形态与位置。 了解:胰的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1)腭的形态结构、咽峡的组成、腭扁桃体的位置。 (2)牙的种类和排列,乳牙、恒牙的记录方式。 (3)舌的形态、舌粘膜结构,颊舌肌起止、位置、作用。 (4)三对大唾液腺位置,导管开口部位。 (5)咽的形态、位置、分部,各部的结构、连通。 (6)咽淋巴环的组成。 (7)食管的形态、位置和分部及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及其与切牙的距离。 (8)胃的位置、形态与分部、胃的毗邻关系。 (9)十二指肠位置、分部,十二指肠大乳头和十二指肠悬韧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10)空回肠的位置、形态、结构特征,孤立淋巴滤泡和集合淋巴滤泡的辨认。 (1)大肠分部、各部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的特点、分部及各部的位置。 (12)直肠位置及形态结构,肛管内面形态结构。 (13)肝的位置、形态结构、体表投影。 (14)胆囊和肝外胆道,胆汁产生与排出途径。 4.教学建议: 结合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变(如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渍疡、肝脏疾病等)进行讲述,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章呼吸系统 1.基本内容: 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肺的位置、形态与分叶,胸膜与胸膜 腔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胸膜隐窝、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及纵隔的分部与组成。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呼吸系统组成。 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及呼吸道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鼻、咽、喉 一、 (1)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 (2)熟悉: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3)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了解各鼻旁窦的形态特点 二、咽 13
13 (1)腭的形态结构、咽峡的组成、腭扁桃体的位置。 (2)牙的种类和排列,乳牙、恒牙的记录方式。 (3)舌的形态、舌粘膜结构,颏舌肌起止、位置、作用。 (4)三对大唾液腺位置,导管开口部位。 (5)咽的形态、位置、分部,各部的结构、连通。 (6)咽淋巴环的组成。 (7)食管的形态、位置和分部及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及其与切牙的距离。 (8)胃的位置、形态与分部、胃的毗邻关系。 (9)十二指肠位置、分部,十二指肠大乳头和十二指肠悬韧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10)空回肠的位置、形态、结构特征,孤立淋巴滤泡和集合淋巴滤泡的辨认。 (11)大肠分部、各部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的特点、分部及各部的位置。 (12)直肠位置及形态结构,肛管内面形态结构。 (13)肝的位置、形态结构、体表投影。 (14)胆囊和肝外胆道,胆汁产生与排出途径。 4. 教学建议: 结合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变(如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肝脏疾病等)进行讲述,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章 呼吸系统 1.基本内容: 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肺的位置、形态与分叶,胸膜与胸膜 腔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胸膜隐窝、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及纵隔的分部与组成。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呼吸系统组成。 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及呼吸道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 鼻、咽、喉 一、鼻 (1)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 (2)熟悉: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3)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了解各鼻旁窦的形态特点。 二、咽
(见消化系统) 三、喉 (1)掌握:喉的位置、主要体表标志及年龄变化 (2)熟悉:喉腔的分部形态结构, (3)了解:喉的软骨、连结、候肌的位置和作用、活体喉口和声门的形态变化。 第二节气管、支气管 一、气管 (1)掌握:气管的位置和构造特点。 二、支气管: (1)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别。 第三节肺和胸膜 一、肺 (1)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 (2)了解:肺段支气管和肺段的概念。 二、胸膜、和胸膜腔 (1)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2)熟悉:壁胸膜的分部、胸膜窦的概念。 (3)了解: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三、纵隔 (1)了解:纵隔的概念,纵隔的区分及其组成。 3.教学重点难点: (1)鼻腔分部及形态结构,鼻旁窦位置、开口,上颌窦的形态特点。 (2)喉的位置,喉软骨、喉腔的形态结构及分部,弹性圆维的位置和形态。 (3)气管的位置,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 (4)肺的位置、形态、分叶。 (5)胸膜和胸膜腔、肋膈隐窝: 4.教学建议无 第七章:泌尿系统 1.基本内容 g
14 (见消化系统) 三、喉 (1)掌握:喉的位置、主要体表标志及年龄变化 (2)熟悉:喉腔的分部形态结构。 (3)了解:喉的软骨、连结、候肌的位置和作用、活体喉口和声门的形态变化。 第二节 气管、支气管 一、气管 (1)掌握:气管的位置和构造特点。 二、支气管: (1)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别。 第三节 肺和胸膜 一、肺 (1)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 (2)了解:肺段支气管和肺段的概念。 二、胸膜、和胸膜腔 (1)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2)熟悉:壁胸膜的分部、胸膜窦的概念。 (3)了解: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三、纵隔 (1)了解:纵隔的概念,纵隔的区分及其组成。 3.教学重点难点: (1)鼻腔分部及形态结构,鼻旁窦位置、开口,上颌窦的形态特点。 (2)喉的位置,喉软骨、喉腔的形态结构及分部,弹性圆锥的位置和形态。 (3)气管的位置,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 (4)肺的位置、形态、分叶。 (5)胸膜和胸膜腔、肋膈隐窝。 4.教学建议 无 第七章:泌尿系统 1.基本内容: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形态、位置、剖面结构与被膜、输尿管、膀胱及女性尿道的形态结 构。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2)了解:泌尿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肾 (1)掌握:肾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2)了解:肾的被膜及肾蒂的结构、肾段的概念和肾的体表投影, 第二节输尿管 (1)掌握: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各部的位置和在盆部(特别是女性)的主要毗邻。 (2)熟悉:输尿管的狭窄 第三节膀胱 (1)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膀胱三角的位置和粘膜特点。 (2)了解:膀胱位置的年龄变化和膀胱壁的构造。 第四节尿道 (1)掌握: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男性尿道见生殖系统) 3.教学重点难点: (1)肾的形态、位置、结构、被膜。 (2)输尿管起始、行程、分部、狭窄部位。 (3)膀胱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其毗邻,膀胱三角。 (4)女性尿道的形态、开口部位。 4.教学建议 重点讲述肾门、肾蒂、肾窦的概念。 第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1.基本内容: 丸、附柴的形态结构,输精管的行径与分部,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的形态、位置, 阴囊、阴茎的形态结构,以及男性尿道的分部与结构特点。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 (2)了解: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15
15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形态、位置、剖面结构与被膜、输尿管、膀胱及女性尿道的形态结 构。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2)了解:泌尿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肾 (1)掌握:肾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2)了解:肾的被膜及肾蒂的结构、肾段的概念和肾的体表投影。 第二节 输尿管 (1)掌握: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各部的位置和在盆部(特别是女性)的主要毗邻。 (2)熟悉:输尿管的狭窄。 第三节 膀胱 (1)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膀胱三角的位置和粘膜特点。 (2)了解:膀胱位置的年龄变化和膀胱壁的构造。 第四节 尿道 (1)掌握: 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男性尿道见生殖系统) 3.教学重点难点: (1)肾的形态、位置、结构、被膜。 (2)输尿管起始、行程、分部、狭窄部位。 (3)膀胱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其毗邻,膀胱三角。 (4)女性尿道的形态、开口部位。 4.教学建议 重点讲述肾门、肾蒂、肾窦的概念。 第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 1.基本内容: 睾丸、附睾的形态结构,输精管的行径与分部,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的形态、位置, 阴囊、阴茎的形态结构,以及男性尿道的分部与结构特点。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 (2)了解: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