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创新思维》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护理创新思维/Nursing Innovation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程 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护理学(高中本) 学时数: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验28学时 学分数:2学分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形势与政策》、《老年护理学》、《文献 检索》 后续课程:《护理研究与循证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综 合实训》、《卫生法规》、 教材: 《创新思维的培养》,温兆麟,周艳,刘向阳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 参考书: 《创新思维与方法》,周苏,王硕苹等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年9月 《创造方法学》,裴晓敏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创新思维:原理·技法·实训》,吕丽,流海平,顾永静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年8月 《医学思维与创新》,谢宗豹,林蕙清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8月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教研室 一、课程简介 《护理创新思维》是一门护理学专业的限选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绪论、创新思维与创新能 力、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创新思维的技能方法、创新思维综合案例、护理创新思维实训六章 内容。 通过《护理创新思维》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创新思维理论及创造技法,培养学生具备 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并结合创新综合案例进行实训演 练,进而实现对护理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目标。 二、课程目标 1.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进行创新设计
《护理创新思维》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护理创新思维/Nursing Innovation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程 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护理学(高中本) 学 时 数:总学时 36 学时,其中理论 8 学时、实验 28 学时 学 分 数: 2 学分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形势与政策》、《老年护理学》、《文献 检索》 后续课程:《护理研究与循证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综 合实训》、《卫生法规》、 教材: 《创新思维的培养》,温兆麟,周艳,刘向阳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年 8 月 参考书: 《创新思维与方法》,周苏,王硕苹等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年 9 月 《创造方法学》,裴晓敏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年 12 月 《创新思维:原理·技法·实训》,吕丽,流海平,顾永静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8 月 《医学思维与创新》,谢宗豹,林蕙清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8 月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教研室 一、课程简介 《护理创新思维》是一门护理学专业的限选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绪论、创新思维与创新能 力、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创新思维的技能方法、创新思维综合案例、护理创新思维实训六章 内容。 通过《护理创新思维》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创新思维理论及创造技法,培养学生具备 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并结合创新综合案例进行实训演 练,进而实现对护理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目标。 二、课程目标 1. 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进行创新设计
1,能够应用撰写创新专利和创新训练申报书,并进行创新项目训练。 2.能够运用创新创业知识与技法,分析护理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能够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 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守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三、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培养要求对应点 2 3 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以及护 理学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掌握生命各个阶段常见病、多发病基本的病因、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及相关护理知 识,初步具备应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扩 理的能力。 3.掌握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抢救技术及知 识,具备初步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和应急 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4.掌握生命各阶段健康教有、预防保健、健康促进 和临终关怀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为护理对象、家 庭、社区提供预防保健及健康教有的能力。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用药及药品管理知 识 .熟悉不同护理对象的基本心理需要和常见临床心 理问题的评估和干预方法,具备与护理对象、其他 医护人员有效沟通协调的能力
1. 能够应用撰写创新专利和创新训练申报书,并进行创新项目训练。 2. 能够运用创新创业知识与技法,分析护理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能够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 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守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三、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表 1 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培养要求对应点 课程目标 1 2 3 4 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以及护 理学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掌握生命各个阶段常见病、多发病基本的病因、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及相关护理知 识,初步具备应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 理的能力。 3. 掌握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抢救技术及知 识,具备初步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和应急 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4. 掌握生命各阶段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健康促进 和临终关怀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为护理对象、家 庭、社区提供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的能力。 5. 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用药及药品管理知 识。 6. 熟悉不同护理对象的基本心理需要和常见临床心 理问题的评估和干预方法,具备与护理对象、其他 医护人员有效沟通协调的能力
课程目标 培养要求对应点 2 7.熟悉防治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 识。 8.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9.了解我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知识及护理的基本方 法。 10.具各自主学习能力,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 知识,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不断完善 自我和推动专业发展的能力。 1山.具备初步的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能力。 12.具备初步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阅读国内外专 业文献能力。 13.具备正确书写护理相关文件的能力。 14.具备一定的护理职业精神和护理人文素质。 注:用“√”方式描述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相关内容的支撑关系
培养要求对应点 课程目标 1 2 3 4 7. 熟悉防治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 识。 8. 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9. 了解我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知识及护理的基本方 法。 10.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 知识,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不断完善 自我和推动专业发展的能力。 √ √ 11. 具备初步的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能力。 12. 具备初步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阅读国内外专 业文献能力。 13. 具备正确书写护理相关文件的能力。 14. 具备一定的护理职业精神和护理人文素质。 √ √ 注:用“√”方式描述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相关内容的支撑关系
四、学时分配 表2理论学时分配 对 章 学 散学内容 应课程 教学方法 目标 1 第 2、3 启发式、讲授式、互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章 动式 4 第 案例式、启发式、讲 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 二章 2、3、4 授式 第 讲授式、启发式、讨 创新思维综合案例 2 2、3、4 论式 合 表3实验/上机/见习学时分配 是 序 学 否书写 课 项目 内容与方法 号 验类型 时 实验报 程目标 告 组合创新、类比 创新技 设 1 创新:运用案例讨论 1 法(一) 计型 3、4 式教学法 仿生创新、逆反 创新技 设 创新:运用案例讨论 否 法(二) 计型 3、4 式教学法
四、学时分配 表 2 理论学时分配 章 节 教学内容 学 时 对 应课程 目标 教学方法 第 一章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2 1、 2、3 4 启发式、讲授式、互 动式 第 二章 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 4 1、 2、3、4 案例式、启发式、讲 授式 第 三章 创新思维综合案例 2 1、 2、3、4 讲授式、启发式、讨 论式 合 计 8 表 3 实验/上机/见习学时分配 序 号 项目 内容与方法 实 验类型 学 时 是 否书写 实验报 告 课 程目标 1 创新技 法(一) 组合创新、类比 创新:运用案例讨论 式教学法 设 计型 4 否 1、 3、4 2 创新技 法(二) 仿生创新、逆反 创新:运用案例讨论 式教学法 设 计型 4 否 1、 3、4
还原创新、系统 创新技 单 思维创新:运用案伤例 否 法(三) 计型 3、4 讨论式教学法 临床见习选题: 创新技 运用临床观摩进行寻 4 否 法应用(一) 合型 3、4 找研究主题 解决方案制定: 创新技 5 运用小组讨论式完成 法应用(二) 计型 3、4 方案设计 材料撰写(专 创新技 利、申报书等):运 4 是 法应用(三) 用小组分工协作完成 合性 材料撰写及完善 应用课题答辩: 创新技 7 运用情景模拟式教学 法应用(四) 合性 2、3、4 进行现场模拟答辩 28
3 创新技 法(三) 还原创新、系统 思维创新:运用案例 讨论式教学法 设 计型 4 否 1 、 3 、 4 4 创新技 法应用(一) 临床见习选题: 运用临床观摩进行寻 找研究主题 综 合型 4 否 1 、 3 、 4 5 创新技 法应用(二) 解决方案制定 : 运用小组讨论式完成 方案设计 设 计型 4 否 1 、 3 、 4 6 创新技 法应用(三) 材料撰写(专 利、申报书等): 运 用小组分工协作完成 材料撰写及完善 综 合性 4 是 2 、 4 7 创新技 法应用(四) 应用课题答辩: 运用情景模拟式教学 进行现场模拟答辩 综 合性 4 否 1 、 2 、 3 、 4 合 计 28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