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胸廓的组成和形态。 3)脊柱的组成及生理性弯曲。 (②)熟悉: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 (3)了解:1)椎骨的连结概况、其他椎骨间韧带的位置、椎骨间关节的组成。 2)脊柱的功能、胸廓的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1)椎骨间的连结和脊柱的整体观。 (2)胸廊。 (3)下领关节的运动。 4.教学建议 示范脊柱、胸廓的运动 第三节附肢骨的连结 上肢骨的连结 1.基本内容: (1)上肢带骨连结,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以及前臂骨连结的组成及特点。 (2)上肢各主要关节的组成及运动。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肩关节、肘关节和桡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2)熟悉:前臂骨间连结的组成。 (3)了解:1)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2)手关节的名称和组成。 3.教学重点难点: (1)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桃尺关节的组成、结构及运动形式。 (2)肩、肘关节的韧带、桡尺远侧关节盘等结构的辨认。 (3)拇指腕掌关节的运动形式,前臂旋前、旋后的关节。 4.教学建议 以肩关节为例提问或示范关节的运动。 下肢骨的连结 1.基本内容: (1)下肢带骨连结,腋关节、膝关节和距小腿关节的组成及特点。 6
6 2)胸廓的组成和形态。 3)脊柱的组成及生理性弯曲。 (2) 熟悉: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 (3) 了解:1)椎骨的连结概况、其他椎骨间韧带的位置、椎骨间关节的组成。 2)脊柱的功能、胸廓的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1)椎骨间的连结和脊柱的整体观。 (2)胸廓。 (3)下颌关节的运动。 4.教学建议 示范脊柱、胸廓的运动 第三节 附肢骨的连结 上肢骨的连结 1.基本内容: (1)上肢带骨连结,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以及前臂骨连结的组成及特点。 (2)上肢各主要关节的组成及运动。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肩关节、肘关节和桡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2)熟悉:前臂骨间连结的组成。 (3)了解:1)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2)手关节的名称和组成。 3.教学重点难点: (1)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桡尺关节的组成、结构及运动形式。 (2)肩、肘关节的韧带、桡尺远侧关节盘等结构的辨认。 (3)拇指腕掌关节的运动形式,前臂旋前、旋后的关节。 4.教学建议 以肩关节为例提问或示范关节的运动。 下肢骨的连结 1.基本内容: (1)下肢带骨连结,髋关节、膝关节和距小腿关节的组成及特点
(2)下肢各主要关节的组成及运动。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1)骨盆的组成、分部和方位。 2)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2)熟悉:坐骨大、小孔和耻骨联合的组成。 (3)了解:骶髂关节的组成、骨盆的性差、小腿骨间连结的组成、足关节的名称、组成以及 足弓的概念。 3.教学重点难点: (1)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结构及运动形式。 (2)骨盆的连结、分部及结构。 (3)足弓的构成。 (4)足内、外翻的关节。 (5)職、膝关节辅助结构的辨认。 (6)足内、外翻运动的关节。 4.教学建议 比较髋关节与肩关节的结构特点,让学生认识影响关节运动的灵活性与稳周性的因素。 第四节颅骨的连结 1.基本内容 (1)颅骨的连结形式。 (2)颞下颌关节。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2)了解:颅的连结的主要形式一一缝。 3.教学重点难点: (1)下领关节的运动, 4.教学建议 第三章:肌学 第一节肌学总论 1.基本内容 (1)肌的形态结构、分类, 7
7 (2)下肢各主要关节的组成及运动。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 1) 骨盆的组成、分部和方位。 2) 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2)熟悉:坐骨大、小孔和耻骨联合的组成。 (3)了解:骶髂关节的组成、骨盆的性差、小腿骨间连结的组成、足关节的名称、组成以及 足弓的概念。 3.教学重点难点: (1)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结构及运动形式。 (2)骨盆的连结、分部及结构。 (3)足弓的构成。 (4)足内、外翻的关节。 (5)髋、膝关节辅助结构的辨认。 (6)足内、外翻运动的关节。 4.教学建议 比较髋关节与肩关节的结构特点,让学生认识影响关节运动的灵活性与稳固性的因素。 第四节 颅骨的连结 1.基本内容: (1)颅骨的连结形式。 (2) 颞下颌关节。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2)了解:颅的连结的主要形式——缝。 3.教学重点难点: (1)下颌关节的运动。 4.教学建议 第三章:肌学 第一节 肌学总论 1.基本内容: (1)肌的形态结构、分类
(2)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3)肌的辅助装置及肌的命名原则。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骨酪肌的形态、构造、起止和作用 (2)了解:肌的配布规律、肌的命名和肌的辅助装置。 3.教学重点难点: (1)肌的形态结构,起止点、配布和作用。 (2)肌的配布与关节的运动关系。 4.教学建议 第二节躯干肌 1.基本内容: (1)背肌、胸肌、腹肌各主要肌的位置、形态、层次及起止概况,注意肌纤维的走向:膈 的中心腱及三个裂孔、其肌纤维的分布及膈脚,及其功能。 (2)活体辨认躯干部的肌性标志。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捏:斜方肌、背阔肌、竖(骶)棘肌、胸大肌、膈、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的位置、外形和作用。 (2)熟悉:肋间肌的位置、作用。 (3)了解:1)背肌的分层和组成、其他背肌的位置和作用。 2)胸腰筋膜的位置和组成。 3)胸小肌、前锯肌的位置和作用、解腹前外侧肌群的位置、分层和组成、腹 直肌精的组成和特点、腹后肌群的位置、组成和作用。 4)腹股沟管的位置及通过的内容、腹横筋膜、白线的位置。 3.教学重点难点: (1)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作用。 (2)胸大、小肌,前锯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3)腹肌的位置、层次、肌纤维方向。 (4)膈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5)主要呼吸肌的名称和作用。 (6)胸腰筋膜
8 (2)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3)肌的辅助装置及肌的命名原则。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骨骼肌的形态、构造、起止和作用。 (2)了解:肌的配布规律、肌的命名和肌的辅助装置。 3.教学重点难点: (1)肌的形态结构,起止点、配布和作用。 (2)肌的配布与关节的运动关系。 4.教学建议 第二节 躯干肌 1.基本内容: (1)背肌、胸肌、腹肌各主要肌的位置、形态、层次及起止概况,注意肌纤维的走向;膈 的中心腱及三个裂孔、其肌纤维的分布及膈脚,及其功能。 (2)活体辨认躯干部的肌性标志。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竖(骶)棘肌、胸大肌、膈、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的位置、外形和作用。 (2)熟悉:肋间肌的位置、作用。 (3)了解:1)背肌的分层和组成、其他背肌的位置和作用。 2)胸腰筋膜的位置和组成。 3)胸小肌、前锯肌的位置和作用、解腹前外侧肌群的位置、分层和组成、腹 直肌鞘的组成和特点、腹后肌群的位置、组成和作用。 4)腹股沟管的位置及通过的内容、腹横筋膜、白线的位置。 3.教学重点难点: (1)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作用。 (2)胸大、小肌,前锯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3)腹肌的位置、层次、肌纤维方向。 (4)膈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5)主要呼吸肌的名称和作用。 (6)胸腰筋膜
4.教学建议 以肋间内、外肌为例讲解其作用。 第三节头肌和颈肌 1.基本内容: (1)面肌及咀增肌的名称和位置。 (2)颈肌的名称和位置。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1)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2)掌握斜角肌间隙的概念。 (2)熟悉:咬肌、灏肌、颅项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3)了解:面肌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功能、咀嚼肌的组成、颈肌的位置、分群、各肌群的 组成和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1)咀嚼肌的组成、名称、位置及作用 (2)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4.教学建议 活体示范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 第四节上肢肌和下肢肌 上肢肌 1.基本内容: (1)上肢带肌、臂肌及前臂肌的分群、位置,各肌的名称及起止概况。 (2)上肢各局部结构 (3)上肢的重要肌性标志。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2)了解:1)上肢肌的分部、肩肌的位置、组成和功能、臂肌的分群和各肌群的组成与功 能。 2)前臂肌的分群、分层排列和作用、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 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的作用。 3)手肌的分群及位置、腋窝、三边孔、四边孔、肘窝、腕管的位置和组成。 9
9 4.教学建议 以肋间内、外肌为例讲解其作用。 第三节 头肌和颈肌 1.基本内容: (1)面肌及咀嚼肌的名称和位置。 (2)颈肌的名称和位置。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1)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2)掌握斜角肌间隙的概念。 (2)熟悉:咬肌、颞肌、颅顶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3)了解:面肌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功能、咀嚼肌的组成、颈肌的位置、分群、各肌群的 组成和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1)咀嚼肌的组成、名称、位置及作用 (2)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4.教学建议 活体示范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 第四节上肢肌和下肢肌 上肢肌 1.基本内容: (1)上肢带肌、臂肌及前臂肌的分群、位置,各肌的名称及起止概况。 (2)上肢各局部结构。 (3)上肢的重要肌性标志。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2)了解:1)上肢肌的分部、肩肌的位置、组成和功能、臂肌的分群和各肌群的组成与功 能。 2)前臂肌的分群、分层排列和作用、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 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的作用。 3)手肌的分群及位置、腋窝、三边孔、四边孔、肘窝、腕管的位置和组成
3.教学重点难点: (1)上肢肌的肌群及各肌群的主要作用。 (2)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3)前臂前、后肌群的辨认,手肌各肌的辨认。 (4)肱二头肌的旋后作用,骨间肌和蚓状肌的作用。 4.教学建议 以三角肌为例分析肌的作用。 下肢肌 1.基本内容: (1)髋肌、大腿肌、小腿肌的分群、位置,各肌的名称及起止概况。 (2)梨状肌上、下孔等下肢的局部结构。 (3)下肢的重要肌性标志。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股四头肌、髂腰肌、臀大肌、梨状肌、小腿三头肌起止和作用。 (2)熟悉:缝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3)了解:1)髋肌的位置、组成和功能、大腿肌的分群和各肌群的组成与功能。 2)小腿肌的分群及各肌群的组成与功能、足肌的分群和位置。 3)股三角、股管和期窝的位置和组成。 3.教学重点难点: ()下肢肌的肌群及各肌群的主要作用。 (2)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3)臀小肌、闭孔内、外肌、股方肌、阁筋膜张肌、股中间肌、胭肌、梨状肌上下孔、收 肌管等结构的辨认。 4.教学建议 总结上、下肢的肌性标志。 体表标志 熟悉:以下重要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 【躯干部】隆椎棘突、骶角、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酪嵴、酵后上棘、锁骨、喙突、 颈静脉切迹、胸骨角、剑突、肋弓、髂前上棘、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节:竖棘肌、斜方肌、 背阔肌、胸大肌、腹直肌、腹股沟。 10
10 3.教学重点难点: (1)上肢肌的肌群及各肌群的主要作用。 (2)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3)前臂前、后肌群的辨认,手肌各肌的辨认。 (4)肱二头肌的旋后作用,骨间肌和蚓状肌的作用。 4.教学建议 以三角肌为例分析肌的作用。 下肢肌 1.基本内容: (1)髋肌、大腿肌、小腿肌的分群、位置,各肌的名称及起止概况。 (2)梨状肌上、下孔等下肢的局部结构。 (3)下肢的重要肌性标志。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股四头肌、髂腰肌、臀大肌、梨状肌、小腿三头肌起止和作用。 (2)熟悉:缝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3)了解:1)髋肌的位置、组成和功能、大腿肌的分群和各肌群的组成与功能。 2)小腿肌的分群及各肌群的组成与功能、足肌的分群和位置。 3)股三角、股管和腘窝的位置和组成。 3.教学重点难点: (1)下肢肌的肌群及各肌群的主要作用。 (2)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3)臀小肌、闭孔内、外肌、股方肌、阔筋膜张肌、股中间肌、腘肌、梨状肌上下孔、收 肌管等结构的辨认。 4.教学建议 总结上、下肢的肌性标志。 体表标志 熟悉:以下重要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 【躯干部】隆椎棘突、骶角、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髂嵴、髂后上棘、锁骨、喙突、 颈静脉切迹、胸骨角、剑突、肋弓、髂前上棘、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节;竖棘肌、斜方肌、 背阔肌、胸大肌、腹直肌、腹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