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呼吸系统疾病护理/Nursing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护理学(高中本) 学时数:总学时70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验24学时 学分数:4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人体基本形态与结构》、《细胞分子生物学》、《免疫和病原生物学》、 《病理和药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等课程 同步课程:《循环系统疾病护理》、《血液系统疾病护理》等 教材: 《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王爱梅,李晓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4 《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徐锦江、梁春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5 参考书: 《内科护理学》,尤黎明、吴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 《外科护理学》,李乐之、陆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教研室 一、课程简介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是一门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培养护理学生对病人 进行整体护理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疾病护理 知识。基础部分主要描述呼吸系统从胚胎发生到正常的大体解剖结构,组织学微细结构,生理 功能,常见病的病理改变,发病机制,用药原则等:临床部分主要描述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 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原则、治疗原则以及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 施、健康指导、预防保健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获得人体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多 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导 和预防保健等知识,并了解其发展前沿,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 初步的整体护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与患者有效沟通、获取多种信息资源和进行健康教育等初步 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力,涵养探索精神和护理人文情怀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Nursing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护理学(高中本) 学 时 数:总学时 70 学时,其中理论 46 学时、实验 24 学时 学 分 数: 4 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人体基本形态与结构》、《细胞分子生物学》、《免疫和病原生物学》、 《病理和药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等课程 同步课程:《循环系统疾病护理》、《血液系统疾病护理》等 教材: 《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王爱梅,李晓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4 《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徐锦江、梁春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5 参考书: 《内科护理学》,尤黎明、吴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 《外科护理学》,李乐之、陆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教研室 一、课程简介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是一门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培养护理学生对病人 进行整体护理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疾病护理 知识。基础部分主要描述呼吸系统从胚胎发生到正常的大体解剖结构,组织学微细结构,生理 功能,常见病的病理改变,发病机制,用药原则等;临床部分主要描述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 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原则、治疗原则以及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 施、健康指导、预防保健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获得人体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多 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导 和预防保健等知识,并了解其发展前沿,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 初步的整体护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与患者有效沟通、获取多种信息资源和进行健康教育等初步 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力,涵养探索精神和护理人文情怀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对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 学等知识的学习,分析和探讨呼吸系统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功能、病理改 变及用药原则:能够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治疗要点和护理要点等知识,了解新进展。 2.能运用大体标本、镜下观察及常规染色切片的方法,判断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各 种疾病的病理改变,提出各种疾病改变对应的结构位置及特征性临床症状。能够熟练 操作呼吸系统常见的护理操作技能,如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叩背等。 3.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和技能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或 护理问恩,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初步的护理指施和健康教有。 4.能够在初步的整体护理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主动获取多种信息资 源,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 5.具有针对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对患者进行基本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6.能够有意识地培养护理职业精神和人文情怀。 三、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专业培养要求对应点 3 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自然科 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 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预 防医学以及护理学本专业的基 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掌握生命各个阶段常见病 多发病基本的病因、发病机 制、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 及相关护理知识,初步具备应 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 体护理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 通过对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 学等知识的学习,分析和探讨呼吸系统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功能、病理改 变及用药原则;能够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治疗要点和护理要点等知识,了解新进展。 2. 能运用大体标本、镜下观察及常规染色切片的方法,判断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各 种疾病的病理改变,提出各种疾病改变对应的结构位置及特征性临床症状。能够熟练 操作呼吸系统常见的护理操作技能,如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叩背等。 3. 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和技能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或 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初步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4. 能够在初步的整体护理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主动获取多种信息资 源,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 5. 具有针对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对患者进行基本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6. 能够有意识地培养护理职业精神和人文情怀。 三、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表 1 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专业培养要求对应点 课程目标 1 2 3 4 5 6 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自然科 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 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预 防医学以及护理学本专业的基 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 2. 掌握生命各个阶段常见病、 多发病基本的病因、发病机 制、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 及相关护理知识,初步具备应 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 体护理的能力。 √ √ √
课程目标 专业培养要求对应点 6 3.掌握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的 护理抢救技术及知识,具备初 步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 力和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能 力 4.掌握生命各阶段健康教育、 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和临终关 怀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为护 理对象、家庭、社区提供预防 保健及健康教育的能力。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 用药及药品管理知识。 6.熟悉不同护理对象的基本心 理需要和常见临床心理问题的 评估和干预方法,具备与护理 对象、其他医护人员有效沟通 协调的能力。 7.熟悉防治传染病以及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识。 8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 针、政策和法规。 9.了解我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知 识及护理的基本方法。 10.具各自主学习能力,能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了解
专业培养要求对应点 课程目标 1 2 3 4 5 6 3. 掌握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的 护理抢救技术及知识,具备初 步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 力和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能 力。 √ √ 4. 掌握生命各阶段健康教育、 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和临终关 怀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为护 理对象、家庭、社区提供预防 保健及健康教育的能力。 √ √ 5. 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 用药及药品管理知识。 √ 6. 熟悉不同护理对象的基本心 理需要和常见临床心理问题的 评估和干预方法,具备与护理 对象、其他医护人员有效沟通 协调的能力。 √ 7. 熟悉防治传染病以及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识。 8. 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 针、政策和法规。 9. 了解我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知 识及护理的基本方法。 10.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了解 √
课程目标 专业培养要求对应点 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不断完善自我和推动专业发展 的能力。 11.具备初步的护理教学、科研 和管理的能力。 12.具备初步的英语听说读写能 力和阅读国内外专业文献能 13.具备正确书写护理相关文件 的能力。 14.具备一定的护理职业精神和 护理人文素质。 注:用“√”方式描述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相关内容的支撑关系。 四、学时分配 表2理论学时分配 对应课 章节 教学内容 时 教学方法 程目标 第十 呼吸系统的结构 耕授式、启发式、互 1、2 (解到学) 动式教学 第十 呼吸系统的结构 讲授式、启发式、互 2 1、2 (组织学) 动式教学
专业培养要求对应点 课程目标 1 2 3 4 5 6 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不断完善自我和推动专业发展 的能力。 11. 具备初步的护理教学、科研 和管理的能力。 12. 具备初步的英语听说读写能 力和阅读国内外专业文献能 力。 √ 13. 具备正确书写护理相关文件 的能力。 14. 具备一定的护理职业精神和 护理人文素质。 √ 注:用“√”方式描述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相关内容的支撑关系。 四、学时分配 表 2 理论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学 时 对应课 程目标 教学方法 第十 一章 呼吸系统的结构 (解剖学) 2 1、2 讲授式、启发式、互 动式教学 第十 一章 呼吸系统的结构 (组织学) 2 1、2 讲授式、启发式、互 动式教学
学 对应课 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时 程目标 第十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 讲授式、启发式、案 6 1、2 二章 能 例式教学 第十 呼吸系统疾病(病 讲授式、启发式、案 1、2 理学) 例式教学 第 呼吸系统疾病(病 讲授式、启发式、案 章 生学) 例式教学 第十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 讲授式、启发式、案 四章 药物 例式教学 第一 1、2 讲授式、启发式、案 概述 3.5 例式教学 第 急性呼吸道感染 1、2、 讲授式、启发式、案 3、5 例式教学 第 肺部感染性疾病 1、2、 混合式、讨论式 3、4、5 第四 支气管扩张症 1、2 2 混合式、讨论式 3、4、5 第五 肺结核 1、2 混合式、讨论式 3、4、5 第六 支气管哮喘 1、2 讲授式、启发式、案 2 3、5 例式教学 第七 慢性支气管炎、慢 讲授式、启发式、案 性阻塞性肺疾病 2 1、2、 3、5 例式教学 第力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 1、2 讲授式、启发式、案 性心脏病 3、5 例式教学
章节 教学内容 学 时 对应课 程目标 教学方法 第十 二章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 能 6 1、2 讲授式、启发式、案 例式教学 第十 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 理学) 4 1、2 讲授式、启发式、案 例式教学 第十 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 生学) 4 1 讲授式、启发式、案 例式教学 第十 四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 药物 2 1 讲授式、启发式、案 例式教学 第一 章 概述 1 1、2、 3、5 讲授式、启发式、案 例式教学 第二 章 急性呼吸道感染 1 1、2、 3、5 讲授式、启发式、案 例式教学 第三 章 肺部感染性疾病 4 1、2、 3、4、5 混合式、讨论式 第四 章 支气管扩张症 2 1、2、 3、4、5 混合式、讨论式 第五 章 肺结核 2 1、2、 3、4、5 混合式、讨论式 第六 章 支气管哮喘 2 1、2、 3、5 讲授式、启发式、案 例式教学 第七 章 慢性支气管炎、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 2 1、2、 3、5 讲授式、启发式、案 例式教学 第九 章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 性心脏病 2 1、2、 3、5 讲授式、启发式、案 例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