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2010届高三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 I卷(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跻身 侪辈 剂量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禅让 阐释 忌惮 瞻前顾后 殚精竭虑 C.旗帜 炽热 谥号 臻于郅治 识微见远 D.和面 弹劾 汤镬 丘之貉 荷枪实弹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劳动法》明确规定,试用期是 在劳动合同期内的,不存在 试用期满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 ②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亮剑》播出前并未 宣传,可播 出后却成为了人们争相谈论的热门话题。 ③从美国开始的金融风暴几乎席卷全球,已经使冰岛宣布国家破 严重。 A.包含 大事 事态 B.包 涵 大肆 事态 C.包含 大肆 世态 D.包 大事 世态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 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B.地震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 的困难
宁夏盐池 2010 届高三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 Ⅰ卷(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跻身 侪辈 剂量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禅让 阐释 忌惮 瞻前顾后 殚精竭虑 C.旗帜 炽热 谥号 臻于郅治 识微见远 D.和面 弹劾 汤镬 一丘之貉 荷枪实弹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劳动法》明确规定,试用期是 在劳动合同期内的,不存在 试用期满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 ②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亮剑》播出前并未 宣传,可播 出后却成为了人们争相谈论的热门话题。 ③从美国开始的金融风暴几乎席卷全球,已经使冰岛宣布国家破 产, 严重。 A.包含 大事 事态 B.包 涵 大肆 事态 C.包含 大肆 世态 D.包 涵 大事 世态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 A.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 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B.地震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 的困难
C.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 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 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 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B.北京奧运会圆满闭幕了,值得北京乃至全中国思考的是,能否把我们在奥运 会期间各方面的优异表现持续下去是个问题。 C.申先生十年前来北京打拼,凭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终于成就了 番事业。更难能可贵的是,成功后的他没有忘记穷困的故乡的孩子 D.昨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 进行正常巡航活动一事表示,何时再派船去钓鱼岛巡航是中国内政。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变。此前世界处于相对 隔绝状态下的国家发展传统模式将被彻底打破,从此,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必须在 参加普遍交往和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愈来愈多的民族、国家 和地区间的闭塞或半隔绝状态被打破,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一幅全新的世界 图景“呼之欲出”。 在这一历史转变的重要关头,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采用全球化视野来考 察历史和现实。引人注目的是,全球化观点的主流,认为15、16世纪西方大航 海以后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从此中国卷入了世界大潮 当代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 Immanuel Waller- stein)以马克思主义、宏观 经济理论、系统论为指导,采用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分析方法和素材,对16世 纪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世界体系论。这一理论将整个 世界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整体的发展规律,并从整体发展过程中审视作为 部分的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现象。沃氏认为,在16世纪以前,“世界性体系”表 现为一些“世界性帝国”,如罗马帝国、中华帝国等。这些“世界性帝国”有单 的政治中心,但却没有“世界性经济”,即使有也不稳定。到16世纪,随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才形成了“世界性经济体系”。他提出,“资本主义
C.鲁迅对阿 Q 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 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 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 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B.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了,值得北京乃至全中国思考的是,能否把我们在奥运 会期间各方面的优异表现持续下去是个问题。 C.申先生十年前来北京打拼,凭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终于成就了一 番事业。更难能可贵的是,成功后的他没有忘记穷困的故乡的孩子。 D.昨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 进行正常巡航活动一事表示,何时再派船去钓鱼岛巡航是中国内政。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变。此前世界处于相对 隔绝状态下的国家发展传统模式将被彻底打破,从此,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必须在 参加普遍交往和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愈来愈多的民族、国家 和地区间的闭塞或半隔绝状态被打破,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一幅全新的世界 图景“呼之欲出”。 在这一历史转变的重要关头,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采用全球化视野来考 察历史和现实。引人注目的是,全球化观点的主流,认为 15、16 世纪西方大航 海以后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从此中国卷入了世界大潮。 当代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 stein)以马克思主义、宏观 经济理论、系统论为指导,采用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分析方法和素材,对 16 世 纪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世界体系论。这一理论将整个 世界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整体的发展规律,并从整体发展过程中审视作为 部分的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现象。沃氏认为,在 16 世纪以前,“世界性体系”表 现为一些“世界性帝国”,如罗马帝国、中华帝国等。这些“世界性帝国”有单 一的政治中心,但却没有“世界性经济”,即使有也不稳定。到 l6 世纪,随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才形成了“世界性经济体系”。他提出,“资本主义
的世界经济是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建立的”,并据此把世界分为中心 区域、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各自承担特定的经济角色 事实上,近些年来西方学者已展开了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为了求证,他们转向 研究中国。因此,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遭到了多方面质疑。在这一过程中,有 种现象值得注意,即美国明史学会第一任会长范德( Edward L Farmer)所说: “明史研究在西方学者努力创造一个更平衡的历史观上起了重要作用。”西方学 者弗兰克( Andre gunder frank)是反对者中最为突出的一位,在他的《白银资本》 书中,对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作了宏观的论述。与世界 体系论的现代世界围绕资本主义中心地带产生和发展完全不同,他提出在现代早 期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中心地位的不是欧洲,而是亚洲,是欧洲被吸收在 个早已存在的以亚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之中,而不是相反。他认为,在公元 1500-1800年,中国是整个世界经济秩序的中心,而白银导致了全世界的商业 扩张。虽然中文译者将书名改成《白银资本》,但是原作者却不是从白银货币本 身开始论证的,他甚至完全没有注意到,明代中国的白银有着不同寻常的货币化 过程。弗兰克的理论不仅使我们思考16世纪以前世界中心区域定位问题,而且 使我们加深了对晚明中国社会加强实证研究必要性的认识,更使我们了解实证研 究对晚明社会定位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中国学者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声音 必须是建立在本土经验的实证基础之上的。那么,中国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与世界 的关系可能就会与以往所认识的大不相同。 (摘自万明《全球的视角:一个整体概念的确立》 5.下列对于“世界体系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 A.“世界体系论”是建立在各民族、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一个统一的历史整体 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学说。 B.“世界体系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率先提出,但这一理论诞生后遭到 了全面质疑和批判 C.“世界体系论”的特点是用体系的观点看待整个世界及其各个部分的发展变 化,采用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分析方法来研究社会体系的发展变化。 D.“世界体系论”是自16世纪以来,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在欧 洲中心论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世界性帝国。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随着世界各国、各民族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愈来愈扩 大,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的世界经济是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建立的”,并据此把世界分为中心 区域、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各自承担特定的经济角色。 事实上,近些年来西方学者已展开了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为了求证,他们转向 研究中国。因此,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遭到了多方面质疑。在这一过程中,有 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即美国明史学会第一任会长范德(Edward L Farmer)所说: “明史研究在西方学者努力创造一个更平衡的历史观上起了重要作用。”西方学 者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是反对者中最为突出的一位,在他的《白银资本》 一书中,对公元 1500 年以来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作了宏观的论述。与世界 体系论的现代世界围绕资本主义中心地带产生和发展完全不同,他提出在现代早 期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中心地位的不是欧洲,而是亚洲,是欧洲被吸收在 一个早已存在的以亚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之中,而不是相反。他认为,在公元 1500—1800 年,中国是整个世界经济秩序的中心,而白银导致了全世界的商业 扩张。虽然中文译者将书名改成《白银资本》,但是原作者却不是从白银货币本 身开始论证的,他甚至完全没有注意到,明代中国的白银有着不同寻常的货币化 过程。弗兰克的理论不仅使我们思考 16 世纪以前世界中心区域定位问题,而且 使我们加深了对晚明中国社会加强实证研究必要性的认识,更使我们了解实证研 究对晚明社会定位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中国学者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声音 必须是建立在本土经验的实证基础之上的。那么,中国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与世界 的关系可能就会与以往所认识的大不相同。 (摘自万明《全球的视角:一个整体概念的确立》) 5.下列对于“世界体系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 ( ) A.“世界体系论”是建立在各民族、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一个统一的历史整体 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学说。 B.“世界体系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率先提出,但这一理论诞生后遭到 了全面质疑和批判。 C.“世界体系论”的特点是用体系的观点看待整个世界及其各个部分的发展变 化,采用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分析方法来研究社会体系的发展变化。 D.“世界体系论”是自 16 世纪以来,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在欧 洲中心论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世界性帝国。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 A.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随着世界各国、各民族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愈来愈扩 大,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B.《白银资本》一书中关于中国部分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明显不足,尤其缺乏对 明代中国的白银有着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等方面的实证研究。 C.弗兰克同沃勒斯坦在观点上最大的分歧在于对欧洲中心论认识,弗兰克的世 界体系论是建立在对欧洲资本主义为中心质疑的立场上的 D.如果采用全球化视野来考察历史和现实,那么中国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与世界 的关系就不会像以往所认识的那样。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根据沃勒斯坦“世界性经济体系”的划分,16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应属 于世界中心区域。学科网 B.从全球化视角出发,历史研究走出了作为部分的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现象研究 的局限,进入世界历史整体性的考査和实证研究新视野。 C.世界体系论的反对者认为明史研究为西方学者创造一个更平衡的历史观有重 要作用,所以他们把研究中国历史作为建立“世界体系论”根本任务 D.在全球化视野考察中国历史的过程中,中国学者更应该从中国本土经验的实 证出发,探讨全球视角中的历史问题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小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 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女,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 卒于家。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 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 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 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 貌寝而体弱通侻(通达脱俗,不拘小节),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 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 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 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 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 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
B.《白银资本》一书中关于中国部分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明显不足,尤其缺乏对 明代中国的白银有着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等方面的实证研究。 C.弗兰克同沃勒斯坦在观点上最大的分歧在于对欧洲中心论认识,弗兰克的世 界体系论是建立在对欧洲资本主义为中心质疑的立场上的。 D.如果采用全球化视野来考察历史和现实,那么中国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与世界 的关系就不会像以往所认识的那样。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根据沃勒斯坦“世界性经济体系”的划分,16 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应属 于世界中心区域。 学科网 B.从全球化视角出发,历史研究走出了作为部分的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现象研究 的局限,进入世界历史整体性的考查和实证研究新视野。 C.世界体系论的反对者认为明史研究为西方学者创造一个更平衡的历史观有重 要作用,所以他们把研究中国历史作为建立“世界体系论”根本任务。 D.在全球化视野考察中国历史的过程中,中国学者更应该从中国本土经验的实 证出发,探讨全球视角中的历史问题。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小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 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女,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 卒于家。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 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 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 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 貌寝而体弱通侻(通达脱俗,不拘小节),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 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 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 观时变,自以为西伯①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 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 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
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 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谙诵乎?”曰:“能。”因使背而 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吧(通‘帕’)盖 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 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 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粲二子,为魏讽 所引,诛。后绝。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注释:①西伯:周文王原来的封号。 ②魏讽:魏相国钟繇的属官,曾图谋反,被人告发,牵连被杀的有几千人。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疾免,卒于家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乃之荆州依刘表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然好贤而不能用 故国危而无辅 D.收其豪杰而用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学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王粲“有异才”的一项是 A.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学 B.此王公孙也,有异才 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 C.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 D.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用相比校,不误一道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王粲是王公之胄,被才学显著而且不以貌取人的蔡邕所赏识。蔡邕认为他家的 书籍文章都应当送给王粲。 B.王粲借向太祖敬酒的机会,向太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袁绍喜爱贤才却不懂得 任用,刘表拥有贤才却不能任用,只有太祖能招引贤才并任用贤才
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 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谙诵乎?”曰:“能。”因使背而 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通‘帕’)盖 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 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 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粲二子,为魏讽② 所引,诛。后绝。 (节选自《三国志· 魏书·王粲传》) 注释:①西伯:周文王原来的封号。 ②魏讽:魏相国钟繇的属官,曾图谋反,被人告发,牵连被杀的有几千人。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疾免,卒于家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乃之荆州依刘表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然好贤而不能用 故国危而无辅 D.收其豪杰而用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学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王粲“有异才”的一项是 ( ) A.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学 B.此王公孙也,有异才 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 C.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 D.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用相比校,不误一道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粲是王公之胄,被才学显著而且不以貌取人的蔡邕所赏识。蔡邕认为他家的 书籍文章都应当送给王粲。 B.王粲借向太祖敬酒的机会,向太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袁绍喜爱贤才却不懂得 任用,刘表拥有贤才却不能任用,只有太祖能招引贤才并任用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