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课程名称Pathophysiology医学04(1-5)班任课班级何芳任课教师医学院医学系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课 程 名 称 Pathophysiology 04(1-5)班 医学院医学系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005一—2006学年第二学期Chapter4Acid-BaseDisturbances掌握各型酸碱平衡紊乱的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的规律,运用各项指标1.对简单病例判定、分析。掌握反映酸碱平衡常用指标及其意义。教学目的2.熟悉酸碱平衡调节机制。3.了解防治原则和混和型酸碱平衡紊乱的主要特点。1.Introduction: sources of Acids and Bases,regulation of Acid-BaseBalance,laboratory parameters ofAcid-Base Balanceand its significance2.Simple Acid-Base Disorders教Concept, Causes and Pathogenesis, Compensation, Laboratory学parameters,Effects on Body ofMetabolic Acidosis,Respiratory Acidosis,内容Metabolic Alkalosis ,Respira tory Alkalosis.3. Mixed Acid-Base Disorders:Concept,Causes and Pathogenesis4. Diagnosis of Acid-Base Disorders重点:概念、原因、代偿调节、指标变化,难点:AB与SB关系及临床意义。NaHCO3V/H2CO3在酸碱平衡素乱中的变化规律及在准确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类型中的应用。教学在准确阐述概念基础上,以NaHCO3//[H2CO3|变化规律为主导环节,逐层重、难点及展开教学内容,通过形象比喻(将天平秤比作这对比值)、临床病例分析、典型教学例题及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并通过形象生动语言及对比归纳方法帮方法助同学掌握重点内容,理解难点内容,在掌握基本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指导今后临床实践。作业、1.完成简单病例判定、分析(4道作业题)思考2.初步掌握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判断方法(2道作业题)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
2005 2006 教 学 目 的 Chapter 4 Acid-Base Disturbances 1.掌握各型酸碱平衡紊乱的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的规律,运用各项指标 对简单病例判定、分析。掌握反映酸碱平衡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2.熟悉酸碱平衡调节机制。 3.了解防治原则和混和型酸碱平衡紊乱的主要特点。 教 学 内 容 1.Introduction:sources of Acids and Bases,regulation of Acid-Base Balance,laboratory parameters of Acid-Base Bala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2.Simple Acid-Base Disorders Concept,Causes and Pathogenesis,Compensation,Laboratory parameters,Effects on Body of Metabolic Acidosis ,Respiratory Acidosis, Metabolic Alkalosis ,Respira tory Alkalosis. 3.Mixed Acid-Base Disorders :Concept,Causes and Pathogenesis. 4.Diagnosis of Acid-Base Disorders 教学 重、难 点及 教学 方法 重点:概念、原因、代偿调节、指标变化。 难点:AB 与 SB 关系及临床意义。[NaHCO3]/[H2CO3]在酸碱平衡紊乱 中的变化规律及在准确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类型中的应用。 在准确阐述概念基础上,以[NaHCO3]/[H2CO3]变化规律为主导环节,逐层 展开教学内容,通过形象比喻(将天平秤比作这对比值)、临床病例分析、典型 例题及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并通过形象生动语言及对比归纳方法帮 助同学掌握重点内容,理解难点内容,在掌握基本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举一反 三,指导今后临床实践。 作业、 思考 题(讨 论 题)、 阅读 材料 1. 完成简单病例判定、分析(4 道作业题)。 2. 初步掌握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判断方法(2 道作业题)。 题 后
记Chapter 9 SShock教学1.重点掌握休克的概念、病因、分类及休克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机制。目的2.熟悉休克时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3.熟悉休克的防治原则。1、Concept:Eti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of shock2、教学3、Character and structure of normal microcirculation内4、Thedevelopmental stages of shock,Manifestation and its Pathogenesis容stageofischemic anoxia, Stagnant anoxia stage, Vasofailure stage5.Principleofshocktherapy重点:休克的现代概念、休克三期微循环变化及其机制。难点:为何不能以血压的变化作为休克初期病人的诊断指标?引导式教学。首先以休克的现象描述为起点,介绍休克从现象到质的认识过程,引出休克的现代概念(休克微循环学说、休克细胞学说)。并通过复习正教学常微循环结构、特点及影响微循环灌流基本因素,逐渐过渡到休克三期微循环重、难点及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及病人相应的临床表现,使同学们对休克三期微循环的变化教学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方法作业、1、何谓休克?休克分几类?思考2、休克初期微循环变化特点及机制是什么?题(讨论3、能否以血压的变化作为休克初期病人的诊断指标,为什么?题)、阅读题后记
记 教 学 目 的 Chapter 9 Shock 1.重点掌握休克的概念、病因、分类及休克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机制。 2.熟悉休克时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 3.熟悉休克的防治原则。 教 学 内 容 1、Concept: 2、Eti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of shock 3、Character and structure of normal microcirculation 4、The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shock ,Manifestation and its Pathogenesis stage of ischemic anoxia, Stagnant anoxia stage, Vasofailure stage 5. Principle of shock therapy 教学 重、难 点及 教学 方法 重点:休克的现代概念、休克三期微循环变化及其机制。 难点:为何不能以血压的变化作为休克初期病人的诊断指标? 引导式教学。首先以休克的现象描述为起点,介绍休克从现象到质的认识 过程,引出休克的现代概念(休克微循环学说、休克细胞学说)。并通过复习正 常微循环结构、特点及影响微循环灌流基本因素, 逐渐过渡到休克三期微循环 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及病人相应的临床表现,使同学们对休克三期微循环的变化 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作业、 思考 题(讨 论 题)、 阅读 材料 1、 何谓休克?休克分几类? 2、休克初期微循环变化特点及机制是什么? 3、能否以血压的变化作为休克初期病人的诊断指标,为什么? 题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