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高级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制定人:李悦山(教授)王雪雯(副教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2001年12月
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 高级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制定人:李悦山(教 授) 王雪雯(副教授)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001 年 12 月
高级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性学科。近年来医学基础理论的新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已深入到医学的各个领域。《高级病理生理学》是在《基础病理生理学》、相关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理论和进展,使学生有能力从机体、器官、细胞与分子水平以及人与环境关系上理解和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重要病理生理学问题,有能力去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进行实验性治疗,分析疗效原理。本课程同时安排了20学时的动物实验,为从事基础、临床研究及新药研发专业的学生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并能掌握一些常用的动物实验技能。二.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总学时数为50学时。理论讲授30学时;实验20学时。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一)理论讲授第一章酸碱平衡紊乱(3学时)第一节酸碱平衡素乱的分类及常用检测指标第二节混合型酸碱平衡素乱的病因学、发病学及其临床特点第三节结合病例讨论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学基础第二章应激(2学时)第一节#概述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第二节应激损伤与应激相关疾病第三章休克(4学时)第一节休克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第二节休克时微循环障碍的机制第三节休克时的细胞代谢障碍特点与发生机制第四节结合所查文献讨论目前防治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及可能途径第四章发热(2学时)第一节发热概述第二节病因与发病机制第五章缺血-再灌注损伤(3学时)
高 级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一. 教学目的: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性学科。近年来医学基础理论的 新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已深入到医学的各个领域。《高级病理生理学》是在《基础 病理生理学》、相关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理论和进展,使学生 有能力从机体、器官、细胞与分子水平以及人与环境关系上理解和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过 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重要病理生理学问题,有能力去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进行实验性 治疗,分析疗效原理。本课程同时安排了 20 学时的动物实验,为从事基础、临床研究 及新药研发专业的学生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并能掌握一些常用的动物实验技能。 二. 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总学时数为 50 学时。理论讲授 30 学时;实验 20 学时。课程内容及 学时分配如下: (一)理论讲授 第一章 酸碱平衡紊乱 (3 学时) 第一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常用检测指标 第二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病因学、发病学及其临床特点 第三节 结合病例讨论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二章 应激(2 学时) 第一节 概述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第二节 应激损伤与应激相关疾病 第三章 休克(4 学时) 第一节 休克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休克时微循环障碍的机制 第三节 休克时的细胞代谢障碍特点与发生机制 第四节 结合所查文献讨论目前防治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及可能途径 第四章 发热(2 学时) 第一节 发热概述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五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3 学时)
第一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第二节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时的功能、代谢变化第三节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和预适应第六章自由基与疾病(3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损伤第三节自由基在某些病变中的作用第七章NO、ET与疾病(3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NO与疾病第三节ET与疾病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4学时)第一节细胞间通讯第二节与信号转导有关的细胞受体第三节信号转导途径第四节疾病时细胞内信号转导异常第九章细胞调亡(2学时)第一节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第二节细胞凋亡与疾病(二)实验课(20学时)实验一动物手术操作与多媒体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训练(4学时)实验二SMAO休克(4学时)实验三心功能指标测定与心力衰竭(4学时)实验四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4学时)实验五心肌梗死动物模型(4学时)三: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陈主初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2.金惠铭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3.金惠铭主编,《临床病理生理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4.吴其夏主编,《新编病理生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参考文献:1.The effect of arterial blood sampling sites on blood gases and acid-base balanceparameters in calves.Acta Vet Hung.2001;49(3):331-40.Hemorrhagic shock primes the hepatic portal circulation for the vasoconstrictive effects of2.1endothelin-1.Am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1 Sep; 281(3):H1075-843.Role of microcirculation in multiorgan failureof infectious originBull Acad Natl Med2000:184(8):1609-19:discussion 1619-20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和预适应 第六章 自由基与疾病(3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损伤 第三节 自由基在某些病变中的作用 第七章 NO 、ET 与疾病(3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NO 与疾病 第三节 ET 与疾病 第八章 细胞信号转导(4 学时) 第一节 细胞间通讯 第二节 与信号转导有关的细胞受体 第三节 信号转导途径 第四节 疾病时细胞内信号转导异常 第九章 细胞凋亡(2 学时) 第一节 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 第二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 (二)实验课(20 学时) 实验一 动物手术操作与多媒体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训练(4 学时) 实验二 SMAO 休克(4 学时) 实验三 心功能指标测定与心力衰竭(4 学时) 实验四 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4 学时) 实验五 心肌梗死动物模型(4 学时) 三. 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陈主初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年 2. 金惠铭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年 3. 金惠铭主编,《临床病理生理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4. 吴其夏主编,《新编病理生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参考文献: 1. The effect of arterial blood sampling sites on blood gases and acid -base balance parameters in calves. Acta Vet Hung. 2001;49(3):331-40. 2. Hemorrhagic shock primes the hepatic portal circulation for the vasoconstrictive effects of endothelin-1.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1 Sep; 281(3):H1075-84 . 3. Role of microcirculation in multiorgan failure of infectious origin Bull Acad Natl Med. 2000;184(8):1609-19; discussion 1619-20
4. Local heat-shock priming-induced improvement in microvascular perfusion inosteomyocutaneous flaps is mediated by heat-shock protein 32. Br J Surg. 2001 Mar,88(3):450-7.5.1Ech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f rheumatic fever.Lancet.2001 Dec 8; 358(9297)2000-2001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 and Ehrlichiae in African6.Ticks.EmergInfectDis.2001Nov-Dec;7(6):1014-1017.7.Expression of the yeast glycogen phosphorylase gene is regulatedby stress-responseelements and by the HOGMAPkinase pathway.Yeast. 2001 Dec;18(16):1505-1514.四.预修课程: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五.学习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和查阅文献为辅,还安排有课堂讨论和实验等方式。六.课程考核及成绩平定: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方式分为笔试和文献汇报,综合评价。七.适用专业、范围: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4. Local heat-shock priming-induced improvement in microvascular perfusion in osteomyocutaneous flaps is mediated by heat-shock protein 32. Br J Surg. 2001 Mar; 88(3):450-7. 5. Ech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f rheumatic fever. Lancet. 2001 Dec 8; 358(9297): 2000-2001. 6.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 and Ehrlichiae in African Ticks. Emerg Infect Dis. 2001 Nov-Dec;7(6):1014-1017. 7. Expression of the yeast glycogen phosphorylase gene is regulated by stress-response elements and by the HOG MAP kinase pathway. Yeast. 2001 Dec;18(16):1505-1514. 四.预修课程: 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 五.学习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和查阅文献为辅,还安排有课堂讨论和实验等方式。 六.课程考核及成绩平定: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方式分为笔试和文献汇报,综合评价。 七.适用专业、范围: 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