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章节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素乱题目DisorderofWaterandElectrolytesMetabolism(3学时)1.掌握三型脱水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水中毒概念。教学2.熟悉正常水钠代谢,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目的3.熟悉三型脱水、水中毒的防治原则1.正常钠代谢概述,水钠代谢障碍分类。(30分钟)2.低渗性脱水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防治原则。(40分钟)教学3.高渗性脱水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防治原则。(30分钟)内容及4.等渗性脱水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防治原则。(15分钟)时间5.水中毒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防治原则。(15分钟)分配6.三型脱水比较。(10分钟)7.病例讨论。(10分钟)重点:三型脱水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重点难点:三型脱水细胞内外液体的变化规律。难点首先介绍正常水、钠代谢从而引出水、钠代谢紊乱→脱水、水中毒,用模式图及来表示不同类型脱水,细胞内外液体渗透压及量改变机理以便学生理解记忆,最后对策用归纳法及具体病例说明三类脱水不同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教学合班(6-11)班集中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组织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版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思考题及1.炎热夏季大量出汗易引起何种类型脱水?临床表现?阅读2.反复大量呕吐后,只滴注葡萄糖易引起何种类型脱水?临床表现?材料课后记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章节 题目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Disorder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s Metabolism(3 学时) 教学 目的 1.掌握三型脱水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水中毒概念。 2.熟悉正常水钠代谢,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3.熟悉三型脱水、水中毒的防治原则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正常钠代谢概述,水钠代谢障碍分类。(30 分钟) 2.低渗性脱水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防治原则。(40 分钟) 3.高渗性脱水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防治原则。(30 分钟) 4.等渗性脱水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防治原则。(15 分钟) 5.水中毒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防治原则。(15 分钟) 6.三型脱水比较。(10 分钟) 7.病例讨论。(10 分钟)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三型脱水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难点:三型脱水细胞内外液体的变化规律。 首先介绍正常水、钠代谢从而引出水、钠代谢紊乱→脱水、水中毒,用模式图 来表示不同类型脱水,细胞内外液体渗透压及量改变机理以便学生理解记忆,最后 用归纳法及具体病例说明三类脱水不同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教学 组织 合班(6-11)班集中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教学 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版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 炎热夏季大量出汗易引起何种类型脱水?临床表现? 2. 反复大量呕吐后,只滴注葡萄糖易引起何种类型脱水?临床表现? 课 后 记
章节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题目DisorderofWaterandElectrolytesMetabolism(2学时)掌握水肿、积水的概念,水肿的基本发病机制。1.教学2.熟悉水肿的特点,常见水肿类型与特点。目的3.了解水肿对机体的影响。1.概述:概念、分类、命名。(15分钟)教学2.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60分钟)内容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30分钟)及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30分钟)时间分配|3.水肿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15分钟)常见水肿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机制。(心性水肿、肾性水肿等)(10分钟)4重点:水肿、积水概念,基本发病环节和机制。难点:肾小球滤过分数(FF)升高与钠水潴留之间因果关系。重点难点首先提出水肿的基本概念一一组织间液积聚过多,以此为基点通过引导正常体及液动态平衡及调节机制推导出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并通过举例说明不同病因在引对策起不同类型及不同器官水肿时其主导环节是不同的,由此使同学们在掌握水肿时病理过程共性的同时也认识他们的个性。教学合班(6-11)班集中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组织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版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思考「1.心性水肿和肝性水肿发病的主导环节有何不同?为什么?题及2.试分析昆虫叮咬致局部水肿的机制。阅读材料课后记
章节 题目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Disorder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s Metabolism(2 学时) 教学 目的 1.掌握水肿、积水的概念,水肿的基本发病机制。 2.熟悉水肿的特点,常见水肿类型与特点。 3.了解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概述:概念、分类、命名。(15 分钟) 2.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60 分钟)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30 分钟) 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30 分钟) 3.水肿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15 分钟) 4.常见水肿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机制。(心性水肿、肾性水肿等) (10 分钟)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水肿、积水概念,基本发病环节和机制。 难点:肾小球滤过分数(FF)升高与钠水潴留之间因果关系。 首先提出水肿的基本概念——组织间液积聚过多,以此为基点通过引导正常体 液动态平衡及调节机制推导出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并通过举例说明不同病因在引 起不同类型及不同器官水肿时其主导环节是不同的,由此使同学们在掌握水肿时病 理过程共性的同时也认识他们的个性。 教学 组织 合班(6-11)班集中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教学 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版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心性水肿和肝性水肿发病的主导环节有何不同?为什么? 2.试分析昆虫叮咬致局部水肿的机制。 课 后 记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章节DisorderofWaterandElectrolytesMetabolism(3学时)题目1.掌握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教学2.熟悉正常钾代谢目的3.熟悉低钾血症的防治原则教学1.正常钾代谢生理功能,钾平衡调节。(50分钟)内容及2.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防治原则。(80分钟)时间3.病例讨论。(20分钟)分配重点: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难点:低钾血症对心肌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抽象]重点难点先举病例说明钟代谢系乱是临床最常见病理过程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从介绍正及常钾代谢途径着手→推出低钾血症原因,并从复习心肌电生理特性、形成离子基础及对策与心电图之关系,从而说明:低钾血症时异常改变规律、机制。最后,通过病例讨论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低钾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合班(6-11)班集中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组织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版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思考1.腹泻时可引起大量K+丢失,为什么初期血K+不下降?在什么条件下才引起低钾血题及症?阅读2.低钾血症时,患者为何会感到腹胀?材料课后记
章节 题目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Disorder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s Metabolism(3 学时) 教学 目的 1.掌握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2.熟悉正常钾代谢 3.熟悉低钾血症的防治原则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正常钾代谢生理功能,钾平衡调节。(50 分钟) 2.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防治原则。(80 分钟) 3.病例讨论。(20 分钟)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难点:低钾血症对心肌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抽象] 先举病例说明钾代谢紊乱是临床最常见病理过程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从介绍正 常钾代谢途径着手→推出低钾血症原因,并从复习心肌电生理特性、形成离子基础及 与心电图之关系,从而说明:低钾血症时异常改变规律、机制。最后,通过病例讨论 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低钾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 组织 合班(6-11)班集中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教学 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版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腹泻时可引起大量 K+丢失,为什么初期血 K+不下降?在什么条件下才引起低钾血 症? 2.低钾血症时,患者为何会感到腹胀? 课 后 记
章节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题目DisorderofWaterandElectrolytesMetabolism(3学时)1.掌握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教学2.掌握低钾血症、高钾血症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异同点目的3.熟悉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教学1.回顾钾代谢生理功能,钾平衡调节。(10分钟)内容2.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防治原则。(80分钟)及3.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异同点比较。(20分钟)时间分配3.病例讨论。(20分钟)重点: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难点:高钾血症对心肌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抽象]重点先举病例说明钾代谢紊乱是临床最常见病理过程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从回顾难点正常钾代谢途径着手→推出高钾血症原因,并从复习心肌电生理特性、形成离子基及础及与心电图之关系,从而说明高钾血症时异常改变规律、机制。最后,通过对比对策分析及病例讨论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K代谢紊乱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合班(6-11)班集中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组织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版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思考1.NaHC03和Ca2+为什么能拮抗高钾血症?题及2.高钾血症(重度)和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都下降,发生机制有何不阅读同?材料课后记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第一节正常水、钠代谢及水、钠代谢障碍一。正常水、钠代谢概述:
章节 题目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Disorder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s Metabolism(3 学时) 教学 目的 1.掌握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2.掌握低钾血症、高钾血症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异同点 3.熟悉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回顾钾代谢生理功能,钾平衡调节。(10 分钟) 2.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防治原则。(80 分钟) 3.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异同点比较。(20 分钟) 3.病例讨论。(20 分钟)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难点:高钾血症对心肌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抽象] 先举病例说明钾代谢紊乱是临床最常见病理过程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从回顾 正常钾代谢途径着手→推出高钾血症原因,并从复习心肌电生理特性、形成离子基 础及与心电图之关系,从而说明高钾血症时异常改变规律、机制。最后,通过对比 分析及病例讨论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 K 代谢紊乱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认 识和理解。 教学 组织 合班(6-11)班集中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教学 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版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NaHCO3 和 Ca2+为什么能拮抗高钾血症? 2.高钾血症(重度)和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都下降,发生机制有何不 同? 课 后 记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第一节 正常水、钠代谢及水、钠代谢障碍 一.正常水、钠代谢概述: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细胞内液(ICF):40%体液细胞间液:15%(含跨细胞液)(占体重60%)细胞外液(ECF):20%血浆:5%()体液的电解质成分体液的渗透压: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四水的生理功能与平衡(五)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六体液容量及渗透压调节:机体通过神经一内分泌系统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使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美1.口渴中枢的作用。2.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3.醛固酮的作用。4.心房肽的作用。5.水通道蛋白(AQP)的作用。二、水、钠代谢障碍分类分类原则:血清钠浓度体液容量渗透压(一)根据体液的渗透压和容量变化分类1.等渗性血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2.等渗性血容量过多(水肿)3.高渗性血容量减少(高渗性脱水)4.高渗性血容量过多(盐中)5.低渗性血容量减少(低渗性脱水)6.低渗性血容量过多(水中毒)()根据血清钠浓度和体液容量分类1.低钠血症低容量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高容量低钠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水中毒)等容量低钠血症(轻度SIADH)
㈠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细胞内液(ICF):40% 体液 细胞间液:15%(含跨细胞液) (占体重 60%) 细胞外液(ECF):20% 血浆:5% ㈡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㈢体液的渗透压: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 ㈣水的生理功能与平衡 ㈤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 ㈥体液容量及渗透压调节: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 使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1.口渴中枢的作用。 2.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 3.醛固酮的作用。 4.心房肽的作用。 5.水通道蛋白(AQP)的作用。 二、水、钠代谢障碍分类: 分类原则:血清钠浓度 体液容量 渗透压 ㈠ 根据体液的渗透压和容量变化分类 1.等渗性血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 2.等渗性血容量过多(水肿) 3.高渗性血容量减少(高渗性脱水) 4.高渗性血容量过多(盐中) 5.低渗性血容量减少(低渗性脱水) 6.低渗性血容量过多(水中毒) ㈡ 根据血清钠浓度和体液容量分类 1.低钠血症 低容量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 高容量低钠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水中毒) 等容量低钠血症(轻度 SIA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