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复习思考题 (1) 简述肿瘤的十大特征。 (2) 简述肿瘤产生的诱因有哪些。 (3) 简述肿瘤中的突变类型。 (4)简述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产生机制。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Kuby Immunology (7)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6") Molecular Cell Biology (8")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何慧 授课日期:2021.06.07 课程名称 抗肿瘤药物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授课年级 2018整合药学班
六、复习思考题 (1) 简述肿瘤的十大特征。 (2) 简述肿瘤产生的诱因有哪些。 (3) 简述肿瘤中的突变类型。 (4) 简述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产生机制。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Kuby Immunology (7th)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6th) Molecular Cell Biology (8th)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何慧 授课日期:2021.06.07 课程名称 抗肿瘤药物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授课年级 2018 整合药学班
授课章节 传统化疗药物的研究与发现 授课时间 10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 (2) 掌握氮芥类抗肿瘤药物的结构、发展及作用机制 (3) 了解氮丙啶类和甲磺酸酯类抗肿瘤药物的结构、发展及作用机制 (4)掌握亚硝基脲类抗肿瘤药物的结构、发展及作用机制 2.技能(能力)目标: (1) 了解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 (2)掌握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结构、发展及作用机制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5分钟) 2.抗肿瘤药物的分类(5分钟)》 3.氮芥类抗肿瘤药物(45分钟)
授课章节 传统化疗药物的研究与发现 授课时间 100 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 了解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 (2) 掌握氮芥类抗肿瘤药物的结构、发展及作用机制 (3) 了解氮丙啶类和甲磺酸酯类抗肿瘤药物的结构、发展及作用机制 (4) 掌握亚硝基脲类抗肿瘤药物的结构、发展及作用机制 2. 技能(能力)目标: (1) 了解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 (2) 掌握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结构、发展及作用机制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5 分钟) 2.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5 分钟) 3.氮芥类抗肿瘤药物(45 分钟)
4.氮丙啶类抗肿瘤药物(10分钟) 5.甲磺酸酯类抗肿瘤药物 (10分钟) 6. 亚硝基脲类抗肿瘤药物 (10分钟) 7. 观看氮芥类抗肿瘤药物的微课(10分钟) 8.小结(5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 (2)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3)氮芥类抗肿瘤药物 (4)亚硝基脲类抗肿瘤药物 2.教学难点 (1)氮芥类药物的结构优化 (2 、 烷化剂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四、教学方法选择
4.氮丙啶类抗肿瘤药物(10 分钟) 5. 甲磺酸酯类抗肿瘤药物 (10 分钟) 6. 亚硝基脲类抗肿瘤药物 (10 分钟) 7. 观看氮芥类抗肿瘤药物的微课(10 分钟) 8. 小结 (5 分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 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 (2)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3)氮芥类抗肿瘤药物 (4) 亚硝基脲类抗肿瘤药物 2. 教学难点 (1) 氮芥类药物的结构优化 (2) 烷化剂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四、教学方法选择
1. 理论课堂教学 A. 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与脂肪氮芥相比,芳香氮芥的抗肿瘤活性和毒性为什么都降低? 2.实验课教学 无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1. 采用什么方法可提高氮芥类药物的选择性,增加疗效并降低毒性? 2. 环磷酰胺是一种前药,该药进入体内后发生了什么转化而发挥药效?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 理论课堂教学 A. 多媒体教学:(简要列出本章节多媒体教学设计特点及优势)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B. 互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案例/实例讨论、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内容标题) 提问:与脂肪氮芥相比,芳香氮芥的抗肿瘤活性和毒性为什么都降低? 2. 实验课教学 无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后总结:按照实际进度对知识点分详略进行讲解 六、复习思考题 1. 采用什么方法可提高氮芥类药物的选择性,增加疗效并降低毒性? 2. 环磷酰胺是一种前药,该药进入体内后发生了什么转化而发挥药效?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2.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3. 《药物化学》孟繁浩,李念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何慧 授课日期:2021.06.08 课程名称 抗肿瘤药物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授课年级 2018整合药学班 授课章节 传统化疗药物的研究与发现 授课时间 5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可以列出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本章节内容的网站、著作、期刊的名称及内容等) 1.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2.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8 版 3. 《药物化学》孟繁浩,李念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何慧 授课日期:2021.06.08 课程名称 抗肿瘤药物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授课年级 2018 整合药学班 授课章节 传统化疗药物的研究与发现 授课时间 50 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