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传染与免疫 山东教育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微生物学课程组
第 十 章 传染与免疫 山东教育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微生物学课程组
病原微生物(病原体): 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 起疾病的微生物 传染(感染): 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病理过程。 传染病: 由有生命力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由其它致 病因素引起的疾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决定传染结局的因素: 病原菌、宿主、环境因素
病原微生物(病原体): 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 起疾病的微生物 传染(感染): 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病理过程。 传染病: 由有生命力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由其它致 病因素引起的疾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决定传染结局的因素: 病原菌、宿主、环境因素
第一节 概 述 免疫(immunity): 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 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 免疫功能: 1、免疫防御 2、免疫稳定 3、免疫监视
第一节 概 述 免疫(immunity): 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 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 免疫功能: 1、免疫防御 2、免疫稳定 3、免疫监视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细菌性传染机制 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主要取决于其毒力大 小、侵入数量、侵入门(途)径等三方面因素。 一. 毒力(致病力): 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对细菌而言, 包括吸附、侵入、定殖、扩散、抵抗、毒素 等因素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细菌性传染机制 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主要取决于其毒力大 小、侵入数量、侵入门(途)径等三方面因素。 一. 毒力(致病力): 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对细菌而言, 包括吸附、侵入、定殖、扩散、抵抗、毒素 等因素
(一)、侵袭力(invasiveness) 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 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 决定侵袭力的因素: 1.吸附和侵入能力 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 菌的菌 毛,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 生殖道粘膜上 皮细胞的相应受体,于局部繁殖, 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 机体内部。 2、亲器官性 亲器官性指细菌对它们所感染、侵袭的表面或组 织具有高度选择性
(一)、侵袭力(invasiveness) 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 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 决定侵袭力的因素: 1.吸附和侵入能力 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 菌的菌 毛,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 生殖道粘膜上 皮细胞的相应受体,于局部繁殖, 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 机体内部。 2、亲器官性 亲器官性指细菌对它们所感染、侵袭的表面或组 织具有高度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