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不同地域的学季干燥,是储粮最适宜区域。主要粮油作物为青稞、春小麦、冬小麦;代表性储粮害虫为褐皮鑫、花斑皮囊、黄蛛甲、褐蛛甲。生回答问题。9.适当展示害2.低温干燥储粮区虫图片。蒙新储粮区是全国最干旱地区,日照充足,寒冷、风力大,适宜低10.以理解储温储粮,玉米收获后常来不及降低水分。主要粮油作物为春小麦、冬小粮区划为主,麦、玉米;代表性储粮害虫为黑拟谷盗、褐毛皮、花斑皮、黄蛛甲、顺带点一下常裸蛛甲、日本蛛甲、谷象(新疆)。用储粮措施,3.低温高湿储粮区交代后续课程东北储粮区“冷、湿”是其气候特点,玉米收获后常来不及降低水知识主线。分。主要粮油作物为春小麦、玉米、大豆;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玉米象、11.所列代表锯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性储粮害虫可4.中温干燥储粮区做知识储备,华北储粮区冬季寒冷干燥为储粮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为不利条不细讲。件。主要粮油作物为冬小麦、玉米、大豆;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玉米象、12.让学生们麦蛾、印度谷螺、锯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记住各自家乡5.中温高湿储粮区所属储粮区华中储粮区夏季高温、高湿;晚稻水分含量高。主要粮油作物为单、域,及其特点。双季稻、冬小麦: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玉米象、谷囊、麦蛾、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6.中温低湿储粮区西南储粮区降水较多,日照少、湿度高,冬暖夏热,储粮虫害问题较严重。主要粮油作物为单季稻、冬小麦、玉米;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玉米象、谷囊、麦蛾、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
沈阳师范大学 粮食学院 季干燥,是储粮最适宜区域。主要粮油作物为青稞、春小麦、冬小麦; 代表性储粮害虫为褐皮蠹、花斑皮蠹、黄蛛甲、褐蛛甲。 2.低温干燥储粮区 蒙新储粮区是全国最干旱地区,日照充足,寒冷、风力大,适宜低 温储粮,玉米收获后常来不及降低水分。主要粮油作物为春小麦、冬小 麦、玉米;代表性储粮害虫为黑拟谷盗、褐毛皮蠹、花斑皮蠹、黄蛛甲、 裸蛛甲、日本蛛甲、谷象(新疆)。 3.低温高湿储粮区 东北储粮区“冷、湿”是其气候特点,玉米收获后常来不及降低水 分。主要粮油作物为春小麦、玉米、大豆;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玉米象、 锯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 4.中温干燥储粮区 华北储粮区冬季寒冷干燥为储粮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为不利条 件。主要粮油作物为冬小麦、玉米、大豆;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玉米象、 麦蛾、印度谷螟、锯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 5.中温高湿储粮区 华中储粮区夏季高温、高湿;晚稻水分含量高。主要粮油作物为单、 双季稻、冬小麦;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玉米象、谷蠹、麦蛾、锯谷盗、长 角扁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 6.中温低湿储粮区 西南储粮区降水较多,日照少、湿度高,冬暖夏热,储粮虫害问题 较严重。主要粮油作物为单季稻、冬小麦、玉米;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玉 米象、谷蠹、麦蛾、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 不同地域的学 生回答问题。 9.适当展示害 虫图片。 10. 以 理 解 储 粮区划为主, 顺带点一下常 用储粮措施, 交代后续课程 知识主线。 11. 所 列 代 表 性储粮害虫可 做知识储备, 不细讲。 12. 让 学 生 们 记住各自家乡 所 属 储 粮 区 域,及其特点
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7.高温高湿储粮区华南储粮区大部长夏无冬,年均温20~26℃,只有干湿季之分。降水多,相对湿度80%左右,是我国最“湿、热”的地区,虫害问题严重,储粮难度最大。主要粮油作物为双季稻、单季稻、冬小麦、玉米: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米象、玉米象、谷囊、麦蛾、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本节小结】(2min)青载高点信泉区歌新储韵区东北临粮区林北浦粮区粮堆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我国储粮生态区域划分华中储粮区西南储粮区华南储粮区【课堂小结】(3min)1.粮堆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粮油13.总结知识储藏主要控制非生物环境因子达到安全储粮目的。要点,提升理2.储粮管理提倡“绿色储粮”。即采用生态手段进行综合防治、确保论高度。1储粮安全,避免污染,储粮生态是绿色储粮的理论基础,以控制生态因子为主的综合防治是绿色储粮的基本技术。作试回答:粮堆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1.业及2.粮堆生态系统中围护结构对其生态特点的形成有何影响?思3.如何理解粮堆生态系统的不平衡性?考4.请思考:你应该如何从生态视角理解粮油储藏工作?题[1]】王若兰.粮油储藏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阅读【2】国家粮食局人事司.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程(初级、中级、高级)粮油保管文员[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献[3]靳祖训.世界储粮生态系统网络体系的研究设想[J].粮食储藏,2009(4)
沈阳师范大学 粮食学院 7.高温高湿储粮区 华南储粮区大部长夏无冬,年均温 20~26℃,只有干湿季之分。降 水多,相对湿度 80%左右,是我国最“湿、热”的地区,虫害问题严重, 储粮难度最大。主要粮油作物为双季稻、单季稻、冬小麦、玉米;代表 性储粮害虫为米象、玉米象、谷蠹、麦蛾、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 盗、赤拟谷盗。 【本节小结】(2min) 【课堂小结】(3min) 1.粮堆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粮油 储藏主要控制非生物环境因子达到安全储粮目的。 2.储粮管理提倡“绿色储粮”。即采用生态手段进行综合防治、确保 储粮安全,避免污染,储粮生态是绿色储粮的理论基础,以控制生态因子 为主的综合防治是绿色储粮的基本技术。 13. 总 结 知 识 要点,提升理 论高度。 作 业 及 思 考 题 1. 试回答:粮堆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 粮堆生态系统中围护结构对其生态特点的形成有何影响? 3. 如何理解粮堆生态系统的不平衡性? 4. 请思考:你应该如何从生态视角理解粮油储藏工作? 阅 读 文 献 [1] 王若兰.粮油储藏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2] 国家粮食局人事司.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程(初级、中级、高级)粮油保管 员[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3] 靳祖训.世界储粮生态系统网络体系的研究设想[J].粮食储藏,2009(4)
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1.理论知识导入点找对了。本课内容由“生态圈”引入,在学生们已有的一般生态系统的知识基础上,导入粮堆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学生们理解快,收效好。2.讲解节肢动物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所见到的昆虫,学生反馈效果较好。还需配合一些常见储粮害虫图片,加深印象。3.在讲解储粮区域划分环节中,采用互动模式,结合学生家乡的气候条件和粮食作物种类等开展教学,课堂气氛好,生动有趣。4.学生对粮堆生态系统中围护结构的意义理解不足,教学中需要多联系实际深入讲解,可以让学生结合下一章内容“回头看”。教学反思
沈阳师范大学 粮食学院 教 学 反 思 1.理论知识导入点找对了。本课内容由“生态圈”引入,在学生们已有的一般生态系 统的知识基础上,导入粮堆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学生们理解快,收效好。 2.讲解节肢动物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所见到的昆虫,学生反馈效果较好。 还需配合一些常见储粮害虫图片,加深印象。 3.在讲解储粮区域划分环节中,采用互动模式,结合学生家乡的气候条件和粮食作物 种类等开展教学,课堂气氛好,生动有趣。 4.学生对粮堆生态系统中围护结构的意义理解不足,教学中需要多联系实际深入讲 解,可以让学生结合下一章内容“回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