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恰恰与太阳的降落与重升一致。久而久之,太阳的行程便 是英雄的命运的传统建立起来了。以从阳崇拜为原始信仰核心 的显赫族体尤其其有丰富的“太阳英雄”神话,便是这个道理。 荣格(C·ung)说:“神话是羯示灵巍性质的最早和最突出 的心理现象。原始人对显见事实的客魂解释并不那么感兴趣, 但他有迫切需要,或者说他的无意识心理有一股不可抑制的渴 望,要把所有外界感觉经验同化为内在:的心理事件。*①这种“心 理”与“物理”同化(assimilate)的客观基础便是事物活动的节律 和人类生命、心理行为的某种一致性、类同性、相似性。而对于 这种“心理一生理一物理”的类似性进行半神秘半审美的“对 位”和“组合”,是人类的自由能动本质,人类追求负熵,追求集体 生命的“增殖”的-一种积极表现。G一旦这种“对位”和“组合”得 到以“言语链”为载体的传达或“外化”,或着说,得到审美语言的 再组织,我们就有了神话。神话,说得简单些,是人类与自然斗争 的原始性幻想故事③,说得复杂些,便是以巫术“言语链”审美再 组织形式出现的、人与自然的一种幻想性的交换与交流。总之, 是追求负熵和生命增殖的人类的能动性的“外化”或积极表现。 发展了荣格思望的弗拉亥(Northrop Frye)更明确地指出 太阳的并降等等宇宙问的循环或运动在原始思维里往往跟“人 (英雄)的生命的有机循环”互相渗透或“对位”:“一天日出、日落 的循环,一年不同季节的循环,以及人的生命的有机循环,其中 都具有同样意义的模式(Pattern);依据这-模式(案即字宙循 环’与‘生命循环’相统一的故事),神话环绕某个形象(igure) ① 〔瑞七C·g:《渠体无意识和原型,马士沂泽,文艺理论译丛第1期, 中国文艺全出数公,1983年,笋276放。 ② 参见拙·污是人类与自然斗争的原始性幻然以事,民间文学论坛 ℉ 1985年第2期. 22*
二 构成了具有中心地位的叙述一一这形象一部分是太阳,一部分 ◆ 是茂盛的草木,一部分是神或原型的人。”①而不管是以“英雄” 为中心,以自然现象为背,还是以自然物象的变化为中心,以 人的命运为比拟,那故事的基本结构或模式,一都是一种“自然与 人”的对立统一(“天人合一,物我互渗”)的“」想形象”的再现。 神话是最彻底的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 弗拉亥学派还进一步认为,神话不但不是“白日的梦”,相反 地却是“梦里的白日”。人们在黑暗和梦里也追求白日和光明。 “人类作梦、苏醒的循环,与自然中的光明、黑暗密切相应;也许 就在这项相应中,一切想象生命得以发动。”大多数场合,相应的 因素均是对立的:在白昼,人反而是笼罩于黑暗势力底下,是挫 折与脆弱手下的舾牲者;在自然的黑暗中;“欲力”或英雄的“自 我”方得请醒。③ 在这里,在朦胧和混沌的互渗和对位里,梦与真实,物与我, 太阳与英雄,愿望和行动…都融化成一体,而其主导的要素或 原动力,仍是对白日、对光明、对自由解放的能动追求。正如李 达三先生所说,“典型的神话主题涉及人类的价值观、信念与对 于死亡、再生的恐惧”,但是“神话神秘地呈现出人类与时间、死 亡,命运、自由等等之间的主题”,仍然体现出人类“有效地应付 这些幕物”的意图,而且,“经常借其智慧与想象力向这些神话因 素挑战”①。 自然的运动和人类(英雄)的命运的叠合、互渗或对位,就体 现着上述的“天人合一,物我互渗”以及“物理一生理一心理”的 幻想交流或一致性,并表现为白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者 ①〔美)N·Fxye:《文学的若干原型,庄海羿泽,现代四方文论选,第345页, ②③〔美)李达三,《比较义学研究之新方向,联经出汉公],1934年,台北:第 240、253页. .。330 -,。5
的有机结合。这种特合集中地典型地体现在太阳英雄的神话 里。 巴比伦的英雄吉尔伽美什曾经对创造他的大力神、太阳神 舍马什(Shemash)呼喊道: 难道我白白地在旷野望哦涉, 我的头颅仍然必须躺在大地的正中, 仍然必须年复一年地长眠永卧?! 请让我的眼晴看到太阳吧,使我浑身广被光泽, 那有光的地方,黑暗便告退, 让我仰沐太阳神舍马什的光辉,将死亡给予那些死者1① 实际土便是这位“太阳的子孙”(舍马什的创造物)要求更明 确、更直接地与太阳同化,变成运行不息、生生不已的永恒的太 阳。 正像叶阁宪所说:“人与太阳的结合,不是为了必死,而是为 了永生。太阳虽然每天沉下西天,但次日便从东方诞生,这种永 恒的循环在原始心理中便理解为不死或再生的象征,理解为超 自然的生命。太阳崇拜这种古老的宗教形式便在各原始民族中 普遍发生了②。”他指出,吉尔伽美什的旅行是严格地“沿着太阳 的路”进行的:“随着英雄的脚步,我们不断看到这样一些意象: 白天与黑夜、日出处与日落时、阳世与阴趣、死亡海与生命山、深 邃的暗与太阳的光线,等等。这样含有原型意义的意象似乎 不断向人们暗示着:互古就没有这原型不变的东西。…超越 ①c吉尔伽美什>,赵乐姓译,辽宁入民出版社,1981年,第T7页。 ④叶舒心《英雄与太阳一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原型结闷,《民间文学论 坛1986年第1期第39、41页。 ,。24·
死亡]的唯一途径便是与太阳相随同行,脱离有限的死海,加入 无限的字宙循环①。”所以这又是一种超越死亡的永生或永恒的 热烈追求。 在弗拉亥模式化了的原型”体系里,太阳的运行、四季的循 环和英雄的命运的互渗或对位都得到整合,神话表层的讲述结 构和深层的象征结构也得到统一,它们之间的关系被公式化、简 单化为一一 1.黎明、春天和出生方面。 关于英雄出生的神话,万事万物复苏的神话,关于创世 的神话,以及(因为这四者形成一组)关于黑暗、冬天和死亡 这些力量的失败(从属的人物和相应的休裁略,下同)。 2.天顶、夏天、婚姻和胜利方面。 关于成为神仙的神话,关于神圣的婚烟的神话,关于进 入天掌的神话。 3.日落、秋天和死亡方面。 关于战败的神话,关于天神死六的神话,关于横死和牺 锉的神话,关于英雄孤军奋战的神话。 4.黑暗、冬天和毁灭方面。 关于这些势力得胜的神话,关于洪水和回到浑沌状态 的神活,关于英雄被打败的神话,关于众神毁灭的神话③。 这对于“太阳一英雄”神话的意义、规律、模式的探求都是极 有意义的,尽管并不完全与中国的情况相合。任何公式、模子、 ①叶究:英装与太阳一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原型结5中,民问文学论 坛1986年第1期英39、41页. ② 〔美)弗拉亥:《文学的若于原型,庄海骅译,现代西方义论选,伍髅甫,林 骧华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345页。 ·25·
型态的归纳或推导,都是为了适应科学高度发腰时代对符号化、 图式化,简单化的要求,但同时也必然发生(或者说理当允许) “例外炒和“错位*,只要不征化、不死搬硬套,它就可以借鉴和发 腰。至少它对天人关系的原始幻想之整合、演缂、归纳和推导是 极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 二太阳鸟族的三代世系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里说:“批界历史的旅程,系自‘东”组 ‘西',欧洲绝对地是历史的终点,亚洲是起点。世界的历史有一 个东方。那个外界的物质的太阳便在这里升起,而在西方 沉没;那个自觉的太阳亦是在这里升起,散播一种更为高贵的光 明。”⊙东方各国尤其盛行太阳、太阳神的崇弃和仪典,有特别丰 富的太阳神话。因为“太阳一光明一系从东方起来”。 这并不是说西方(例如希腊)没有太阳和太阳神话,而只是 说东方的太阳神话有一种特别质朴、原始、热烈、淳厚的性质, 还没有经过充分的文学化和哲学化(尽管部分已经历史化)。东 方诸民族之间和东西方之间的太阳神可能有传递、播化乃至血 缘的关系,然而只要不属于“三代太阳神世系”这个序列性的组 合,在此点上即非有序之重复、规律的对应,便不是本章的描述 重点,矿将其分散到各章节里研讨。 先看中国。发祥于渤海湾两岸的东方夷人集群主要以鸟为 图腾,普遍崇拜从他们身晔开起的太阳。如前所说,殷虚卜辞有 出日、入日之祭,卜辞“所祭者是日出日、入日、各(落)日、出入 日。…祭之法了宾、御、又、权、岁等,也都是祭先祖的祭 ①〔德〕黑格尔:历史近华,主造时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72页。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