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三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二月联考语文 (汕头金中、佛山一中、广雅中学)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称职/称颂解差/解元劲拔/遒劲 困难/排忧解难 B.创伤/怆然熟稔/谂知畜养/蓄养 粘连/拈花惹草 C.殷实/殷红投奔/奔流给养/给以 强令/强人所难 D.狭隘/自缢囹圄/蹂躏愠怒/蕴藉 沼泽/天理昭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10月1日晚上,3万多枚烟花同时燃放,打出了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历程 的各种造型,烟火交相辉映,令人目不交睫 B.在国产动画电影《风云决》的首映典礼上,任贤齐坦言配音过程“很困难”, 无独有偶,其他演员也表达了“比演戏更难”等相似看法。 C.因为被双规官员的情况仅在小范围内公布且语焉不详,民众的猜疑也就四处 流传发酵。 D.美国总统奥巴马亚洲之行在国内恶评如潮,媒体甚至到了无事生非的地步。 有媒体连他向日皇行大礼也不放过,嘲笑他的表现像个“矮化了的大国”元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个国家和民族,能持续焕发活力和追求进步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每个人 的命运都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B.“TPR教学法”的精髓就是要向幼儿提供充分的视听信息,使幼儿自己透过 观察与模仿深入了解并加工信息,不知不觉地说出一口纯正的英语。 C.一次性用品已经成为文明生活质量的标志,但是由于回收管理不及时、消费 者随意丢弃以及产品本身降解困难的原因,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D.美国医疗协会所出版的一份专门刊物中指出,一剂对人体无害的广泛使用的 综合药物,在患者服用之后,会持续地破坏维生素C达3个星期以上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怎样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 ①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②这样才能进入它的意境。 ③诗歌鉴赏需要运用想象和联想,已无须赘言,这里只讲讲戏曲的鉴赏。 ④而在读剧本的时候,眼前不但没有布景,而且没有演员,所见到的只是纸上的 文字。 ⑤那山山水水,千军万马,都要由观众自己去想象 ⑥读者要借助这些文字想象出舞台的情景,让死的文字一个个活起来,变成一些 生动的场景。 ⑦中国戏曲的表演有很强的虚拟性,乘车荡舟,骑马作战,叩门登楼,各种各样 的动作都是由赏通过虚拟的方式加以表现,舞台上并没有真实的布景。 A.①②③⑤⑦④⑥ B.①③⑦⑤④⑥② C.③①⑤②⑦④⑥ D.③⑦④⑤⑥①②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广东省三校 2010 届高三上学期二月联考语文 (汕头金中、佛山一中、广雅中学) 语 文 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称职/称颂 解差/解元 劲拔/遒劲 困难/排忧解难 B.创伤/怆然 熟稔/谂知 畜养/蓄养 粘连/拈花惹草 C.殷实/殷红 投奔/奔流 给养/给以 强令/强人所难 D.狭隘/自缢 囹圄/蹂躏 愠怒/蕴藉 沼泽/天理昭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10 月 1 日晚上,3 万多枚烟花同时燃放,打出了象征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历程 的各种造型,烟火交相辉映,令人目不交睫。 B.在国产动画电影《风云决》的首映典礼上,任贤齐坦言配音过程“很困难”, 无独有偶,其他演员也表达了“比演戏更难”等相似看法。 C.因为被双规官员的情况仅在小范围内公布且语焉不详,民众的猜疑也就四处 流传发酵。 D.美国总统奥巴马亚洲之行在国内恶评如潮,媒体甚至到了无事生非的地步。 有媒体连他向日皇行大礼也不放过,嘲笑他的表现像个“矮化了的大国”元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个国家和民族,能持续焕发活力和追求进步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每个人 的命运都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B.“TPR 教学法”的精髓就是要向幼儿提供充分的视听信息,使幼儿自己透过 观察与模仿深入了解并加工信息,不知不觉地说出一口纯正的英语。 C.一次性用品已经成为文明生活质量的标志,但是由于回收管理不及时、消费 者随意丢弃以及产品本身降解困难的原因,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D.美国医疗协会所出版的一份专门刊物中指出,一剂对人体无害的广泛使用的 综合药物,在患者服用之后,会持续地破坏维生素 C 达 3 个星期以上。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怎样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 呢? ①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②这样才能进入它的意境。 ③诗歌鉴赏需要运用想象和联想,已无须赘言,这里只讲讲戏曲的鉴赏。 ④而在读剧本的时候,眼前不但没有布景,而且没有演员,所见到的只是纸上的 文字。 ⑤那山山水水,千军万马,都要由观众自己去想象。 ⑥读者要借助这些文字想象出舞台的情景,让死的文字一个个活起来,变成一些 生动的场景。 ⑦中国戏曲的表演有很强的虚拟性,乘车荡舟,骑马作战,叩门登楼,各种各样 的动作都是由赏通过虚拟的方式加以表现,舞台上并没有真实的布景。 A. ①②③⑤⑦④⑥ B. ①③⑦⑤④⑥② C. ③①⑤②⑦④⑥ D. ③⑦④⑤⑥①②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长清僧【清】蒲松龄 长清僧,道行髙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 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 逸,堕毙。魂适相值,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夲此众扶归入门 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夲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 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夜独宿,不受妻妾奉。 数日后,忽思少步。众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诸仆纷来,钱簿谷籍,杂 请会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共答:“知 之。”曰:“我百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众谓:“新瘳,未应远涉。 不听,翼日遂发。抵长清,视风物如昨。无烦问途,竟至兰若。弟子数人见贵客 至,伏谒甚恭。乃问:“老僧焉往?”答云:“吾师曩已物化。”问墓所,群导 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未合也。众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马欲归,嘱曰:“汝 师戒行之僧,所遗手泽宜恪守,勿俾损坯。”众唯唯。乃行。既归,灰心木坐, 了不勾当家务 居数月,出门自遁,直抵旧寺,谓弟子曰:“我即汝师。”众疑其谬, 相视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为,悉符。众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 旦。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又年余,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 遗,金帛皆却之,惟受布袍一袭而已。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 年仅而立,而辄道其八十余年事 异史氏曰:“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异 之乎其再生,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 兰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 (《聊斋志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逸,坠毙 逸:奔跑,狂奔 B.吾师曩已物化 物化:事物的变化 C.既而戒马欲归 戒:戒备 D.了不勾当家务 勾当:行当,事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相视而笑 求死而不得者矣 B.哀请 之 而异之乎 其入纷华靡丽之乡 C.乃述返魂之由 众乃信, 居以故榻 D.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 而能绝人以逃 世也 7.下列文章中的句子,与“老僧焉往”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 A.僧不自知死 B.勿俾损坏 C.我即汝师 D.事之如平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蒲松龄认为:人死之后就会魂飞魄散,而老僧的魂魄之所以能够经千里 而不散,是因为他思念故里的情意深切
长清僧 【清】蒲松龄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 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 逸,堕毙。魂适相值,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 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 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夜独宿,不受妻妾奉。 数日后,忽思少步。众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诸仆纷来,钱簿谷籍,杂 请会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共答:“知 之。”曰:“我百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众谓:“新瘳,未应远涉。” 不听,翼日遂发。抵长清,视风物如昨。无烦问途,竟至兰若。弟子数人见贵客 至,伏谒甚恭。乃问:“老僧焉往?”答云:“吾师曩已物化。”问墓所,群导 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未合也。众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马欲归,嘱曰:“汝 师戒行之僧,所遗手泽宜恪守,勿俾损坏。”众唯唯。乃行。既归,灰心木坐, 了不勾当家务 居数月,出门自遁,直抵旧寺,谓弟子曰:“我即汝师。”众疑其谬, 相视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为,悉符。众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 日。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又年余,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 遗,金帛皆却之,惟受布袍一袭而已。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 年仅而立,而辄道其八十余年事。 异史氏曰:“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异 之乎其再生,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 兰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 (《聊斋志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马逸,坠毙 逸:奔跑,狂奔 B. 吾师曩已物化 物化:事物的变化 C. 既而戒马欲归 戒:戒备 D. 了不勾当家务 勾当:行当,事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相视而笑 有 求死而不得者矣 B. 哀请 之 而异之乎 其入纷华靡丽之乡 C. 乃述返魂之由 众乃信, 居以故榻 D. 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 而能绝人以逃 世也 7.下列文章中的句子,与“老僧焉往”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 分) A. 僧不自知死 B. 勿俾损坏 C. 我即汝师 D. 事之如平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作者蒲松龄认为:人死之后就会魂飞魄散,而老僧的魂魄之所以能够经千里 而不散,是因为他思念故里的情意深切
B.老僧的魂魄离开身体后,飘到河南地界,恰巧撞上了一个旧官宦家公子的尸 体,而魂魄竟然与尸体相合,公子渐渐苏醒过来。 C.几天后,公子忆起之前自己所在的那个寺院,要求仆人备办行装,一群人当 即出发前往山东的长清县 D.后来,公子偷偷跑到寺院里面住,不再回家,公子的夫人多次亲自来到长清 寺院看望,还赠送了很多东西,但公子只接受了一袭布袍而已。 9.翻译和断句。(10分) (1)用“/”给文段中划“ 部分断句。(4分) 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 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3分) 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古戍明·刘基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注]笳:号角 (1)本诗作于元末,请结合前两联谈谈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2分) (2)本诗的后两联描绘了怎样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变化?(5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 分) ,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扪参历井仰胁息, 。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苏东坡《赤 壁赋》) (4) ,梦里吹角连营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 弃疾《破阵子》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邸永君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 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 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 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 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 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 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 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 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 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 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 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B. 老僧的魂魄离开身体后,飘到河南地界,恰巧撞上了一个旧官宦家公子的尸 体,而魂魄竟然与尸体相合,公子渐渐苏醒过来。 C. 几天后,公子忆起之前自己所在的那个寺院,要求仆人备办行装,一群人当 即出发前往山东的长清县。 D. 后来,公子偷偷跑到寺院里面住,不再回家,公子的夫人多次亲自来到长清 寺院看望,还赠送了很多东西,但公子只接受了一袭布袍而已。 9.翻译和断句。(10 分) (1)用“/”给文段中划“ ”部分断句。(4 分) 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 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3 分) 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3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古戍 明·刘基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注]。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注]笳:号角 ⑴本诗作于元末,请结合前两联谈谈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2 分) ⑵本诗的后两联描绘了怎样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变化?(5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⑴___________ ___,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⑵扪参历井仰胁息, ______________。问君西游何时还, 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⑶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东坡《赤 壁赋》) ⑷________________,梦里吹角连营。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 弃疾《破阵子》)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邸永君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 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 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 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 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 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 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 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 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 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 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 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 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 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 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 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 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 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 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 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 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 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 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 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 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 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 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 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 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 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 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 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 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 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 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 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 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 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选自《阅读与作文》2008年第七期,略有删改) 1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 披靡,势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 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优于马很多,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不少。 马可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围棋的构思设计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象棋的理念则 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D.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判断胜负。而下象棋 只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E.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有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 精神与象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冋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 厦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 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 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 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 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 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 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 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 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 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 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 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 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 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 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 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 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 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 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 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 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 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 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 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 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 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 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选自《阅读与作文》2008 年第七期,略有删改) 1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 分)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 披靡,势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 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优于马很多,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不少。 马可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围棋的构思设计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象棋的理念则 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D.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判断胜负。而下象棋 只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E.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有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 精神与象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 厦
13.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 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 本领最大,万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 层的人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 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14.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 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的含意。(4分) 15.结合全文内容,试概括作者从哪些角度分析了围棋与象棋的不同点。(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考生任选一组作答。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乌镇之恋 王玉芳 ①当船靠近安渡坊时,仿佛时光倒转千年。真的是你吗?水雾似白纱 轻笼一袭淡淡的墨色,温婉、凝重如一位古典美女从小巷深处款款而来;古桥」 水阁、马头墙,于水中脱颖而出,将你丽而不媚的美,演绎到了极致。没有市声 的喧哗和尘嚣的干扰,也没有浓妆艳抹的装饰,无论世事怎样变换更迭,你似乎 都那么怡然自得,静如清水。你的灵秀,你的个性不用精绘细描,在初识的那 刻都会过目难忘,岂是一个墨字能刻出的姿色,一个水字便能解尽的神容?! ②梦里寻你千百度。虽然时过深秋,心仪已久的我也无法抵御你江南 古镇的诱惑。朦胧之中有点平凡有点古朴,既看不到名川大山的雄健奇伟,也觅 不见帝苑宫阙的皇家气派。然而,灿烂的文化总与古老的历史结缘。唐代银杏宛 在,六朝胜迹犹存,还有文学大师的一缕浓重乡音……1300多年的时空转换, 有内涵、有背景、有文化的积淀,不正是你底蕴深厚的魅力吗? ③你是水做的,水给你带来了独特的景致及文化的兼容。南北通达的大运河在这 里轻轻地折出一个旋,打了一个结,便多情地搂住一片明清古建筑:水,冲击平 原,湖沼多淤泥积土,古地脉坟起髙于四旷,色深黛而肥沃,便天造地设地成就 了你的名字。一个并不怎么诗意反而有点太写实的名字,却宛若一壶香酽的茶 要细品,一杯醇酿,须慢酌。 ④伫立在苍老的石拱桥上,那纡回折曲,仿佛没有尽头的水,昭示着岁 月的悠久,世事沧桑:两岸屋檐倒影,入河而筑的楼阁、回廊充溢着宁馨,残留 着经过历史风雨汰洗的色彩,是你淡雅的图画。仿佛每一个精雕细刻的门亭、窗 子,廊柱都回荡着独特的韵味,拾遗长河中的古镇之梦,会不由自主地披满一身 古色古香。 ⑤青石板、花砖路或长或短、或宽或窄在小巷延伸,如画家的寥寥几笔, 就把你勾勒得层次鲜明、跌宕起伏。沿着幽深的街巷闲步,穿梭在屋舍民居,踯 躅在一座又一座苍劲古老的亭院,从西栅街再到灵水街,一处一个景点,一步 个故事,木刻的荟萃,古建的博览,雕梁画栋的门栅、牌楼、木坊鳞次栉比地透 出豪门大户的荣华与富贵。可无论荣华富贵还是淡薄清贫,你都是内敛而含蓄的。 就说那么大的私家宅院,纵然内里是富丽堂皇,门面却与庶民百姓一样普通,不 夸张不矫饰地与你浑然一体,不能不说是你的个性。不论走到哪里,不管怎么看, 你都是素朴而又古雅的。你看那花台水榭的三白酒的老坊、原始有序的叙昌酱园
13.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 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 本领最大,万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 层的人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 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14.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 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的含意。(4 分) 15.结合全文内容,试概括作者从哪些角度分析了围棋与象棋的不同点。(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考生任选一组作答。15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乌镇之恋 王玉芳 ①当船靠近安渡坊时,仿佛时光倒转千年。真的是你吗?水雾似白纱 轻笼一袭淡淡的墨色,温婉、凝重如一位古典美女从小巷深处款款而来;古桥、 水阁、马头墙,于水中脱颖而出,将你丽而不媚的美,演绎到了极致。没有市声 的喧哗和尘嚣的干扰,也没有浓妆艳抹的装饰,无论世事怎样变换更迭,你似乎 都那么怡然自得,静如清水。你的灵秀,你的个性不用精绘细描,在初识的那一 刻都会过目难忘,岂是一个墨字能刻出的姿色,一个水字便能解尽的神容?! ②梦里寻你千百度。虽然时过深秋,心仪已久的我也无法抵御你江南 古镇的诱惑。朦胧之中有点平凡有点古朴,既看不到名川大山的雄健奇伟,也觅 不见帝苑宫阙的皇家气派。然而,灿烂的文化总与古老的历史结缘。唐代银杏宛 在,六朝胜迹犹存,还有文学大师的一缕浓重乡音……1300 多年的时空转换, 有内涵、有背景、有文化的积淀,不正是你底蕴深厚的魅力吗? ③你是水做的,水给你带来了独特的景致及文化的兼容。南北通达的大运河在这 里轻轻地折出一个旋,打了一个结,便多情地搂住一片明清古建筑;水,冲击平 原,湖沼多淤泥积土,古地脉坟起高于四旷,色深黛而肥沃,便天造地设地成就 了你的名字。一个并不怎么诗意反而有点太写实的名字,却宛若一壶香酽的茶, 要细品,一杯醇酿,须慢酌。 ④伫立在苍老的石拱桥上,那纡回折曲,仿佛没有尽头的水,昭示着岁 月的悠久,世事沧桑;两岸屋檐倒影,入河而筑的楼阁、回廊充溢着宁馨,残留 着经过历史风雨汰洗的色彩,是你淡雅的图画。仿佛每一个精雕细刻的门亭、窗 子,廊柱都回荡着独特的韵味,拾遗长河中的古镇之梦,会不由自主地披满一身 古色古香。 ⑤青石板、花砖路或长或短、或宽或窄在小巷延伸,如画家的寥寥几笔, 就把你勾勒得层次鲜明、跌宕起伏。沿着幽深的街巷闲步,穿梭在屋舍民居,踯 躅在一座又一座苍劲古老的亭院,从西栅街再到灵水街,一处一个景点,一步一 个故事,木刻的荟萃,古建的博览,雕梁画栋的门栅、牌楼、木坊鳞次栉比地透 出豪门大户的荣华与富贵。可无论荣华富贵还是淡薄清贫,你都是内敛而含蓄的。 就说那么大的私家宅院,纵然内里是富丽堂皇,门面却与庶民百姓一样普通,不 夸张不矫饰地与你浑然一体,不能不说是你的个性。不论走到哪里,不管怎么看, 你都是素朴而又古雅的。你看那花台水榭的三白酒的老坊、原始有序的叙昌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