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谢秀媚评估人:钟海辉时间:2012年8月24日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8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 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书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 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处境/处理裨将/大有裨益擂台/擂鼓助威 B.累赘/累积慰藉/杯盘狼藉估量/量体裁衣 C.干劲/遒劲横竖/满脸横肉角力/勾心斗角 D.创伤/重创奢靡/所向披靡押解/浑身解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 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 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 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 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三鹿牌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导致不少婴幼儿患上结石病,在社会 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奥运会结束后,国家体育场“鸟巢”和“水立方”的清场工作基本完成,将在两个星期 之后迎来第一批游客 C.有专家认为,以标榜草根创新精神为幌子的山寨文化泛滥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知识产权 意识严重缺位所致 D.国家允许农民以砖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 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东源高级中学 2013 届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 :谢秀媚 评估人:钟海辉 时间:2012 年 8 月 24 日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8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 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书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 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组是( ) A. 处境/处理 裨将/大有裨益 擂台/擂鼓助威 B.累赘/累积 慰藉/杯盘狼藉 估量/量体裁衣 C.干劲/遒劲 横竖/满脸横肉 角力/勾心斗角 D. 创伤/重创 奢靡/所向披靡 押解/浑身解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 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 B.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 分子就无地自容 ....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 马由缰 ...,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 ....的日子,在认识事物 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三鹿牌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导致不少婴幼儿患上结石病,在社会 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B.奥运会结束后,国家体育场“鸟巢”和“水立方”的清场工作基本完成,将在两个星期 之后迎来第一批游客。 C. 有专家认为,以标榜草根创新精神为幌子的山寨文化泛滥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知识产权 意识严重缺位所致。 D. 国家允许农民以砖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 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 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 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 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B.①③⑤④②⑦⑥C.②③①④⑤⑥⑦D.②⑤④①③⑦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其 明年,徙淮阳王武为梁王 梁王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 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 其春,吴楚齐赵七国反。吴楚先击梁棘壁,杀数万人。梁孝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 张羽等为大将军,以距吴楚。吴楚以梁为限,不敢过而西,与太尉亚夫等相距三月。吴楚破, 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 明年汉立太子其后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馀城皆 多大县。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 三十馀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既朝,上疏因留, 以太后亲故。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射禽兽上林中。梁之侍中、郎、谒者著籍 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太 后义格,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以事秘,世莫知。乃辞归国 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 臣十馀人。逐其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梁使之。乃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 按梁,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 国进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于梁王。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 谢罪太后,然后得释 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北猎良山,有献牛,足出 背上,孝王恶之。六月中,病热,六日卒,谥曰孝王 (节选自《史记·梁孝王世家》)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从容言曰 平静的样子 B.以距吴楚 抵御 C.大治宫室 管理 D.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 暗中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 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 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 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 B.①③⑤④②⑦⑥ C.②③①④⑤⑥⑦ D.②⑤④①③⑦⑥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22 分)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其 明年,徙淮阳王武为梁王。 梁王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 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 其春,吴楚齐赵七国反。吴楚先击梁棘壁,杀数万人。梁孝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 张羽等为大将军,以距吴楚。吴楚以梁为限,不敢过而西,与太尉亚夫等相距三月。吴楚破, 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 明年汉立太子其后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馀城皆 多大县。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 三十馀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既朝,上疏因留, 以太后亲故。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射禽兽上林中。梁之侍中、郎、谒者著籍 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太 后义格,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以事秘,世莫知。乃辞归国。 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 臣十馀人。逐其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梁使之。乃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 按梁,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 国进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于梁王。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 谢罪太后,然后得释。 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北猎良山,有献牛,足出 背上,孝王恶之。六月中,病热,六日卒,谥曰孝王。 (节选自《史记•梁孝王世家》)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从容..言曰 平静的样子 B.以距.吴楚 抵御 C.大治.宫室 管理 D.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 暗中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太后亲故 以事秘,世莫知 B.迎梁王于关下 拟于天子 C.上疏因留 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 D.梁之侍中 公孙诡之属 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孝景帝猜忌梁王的是 ①千秋万岁后传于王 ②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 ③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④窦太后义格 ⑤天子意梁王,逐贼 ⑥上疏欲留,上弗许 A.①②③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年,皇上同梁王刘武一起宴饮,说去世后要把皇位传给梁王,梁王连忙说不敢当。 孝景帝虽然知道这不是真心话,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B.吴楚齐赵等七国起兵反叛朝廷。梁孝王亲自在雎阳守城,派韩国安、张羽等为大将与吴 楚对抗。最终吴楚等叛军被击灭。梁王被赏赐可以使用天子的旌旗。 C.梁王入朝,表达了想留在长安的愿望,得到皇上的允许。梁王在宫中侍奉景帝同乘一辇, 外出同乘一车游猎 D.梁王在暗杀事发后,让公孙诡、羊胜自杀,并交出他们的尸体,皇上由此怨恨梁王,但 是又对他有所期望。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明年汉立太子其后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馀城皆多大 县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 ②北猎良山,有献牛,足出背上,孝王恶之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里万里江山。 (1)这首词上片的第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致 吗?请依据词意鉴赏。(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3)蒹葭萋萋, 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4)是故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A.以.太后亲故 以.事秘,世莫知 B.迎梁王于.关下 拟于.天子 C.上疏因.留 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 D.梁之.侍中 公孙诡之.属 7.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孝景帝猜忌梁王的是 ①千秋万岁后传于王 ②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 ③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 ④窦太后义格 ⑤天子意梁王,逐贼 ⑥上疏欲留,上弗许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年,皇上同梁王刘武一起宴饮,说去世后要把皇位传给梁王,梁王连忙说不敢当。 孝景帝虽然知道这不是真心话,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B.吴楚齐赵等七国起兵反叛朝廷。梁孝王亲自在雎阳守城,派韩国安、张羽等为大将与吴 楚对抗。最终吴楚等叛军被击灭。梁王被赏赐可以使用天子的旌旗。 C.梁王入朝,表达了想留在长安的愿望,得到皇上的允许。梁王在宫中侍奉景帝同乘一辇, 外出同乘一车游猎。 D.梁王在暗杀事发后,让公孙诡、羊胜自杀,并交出他们的尸体,皇上由此怨恨梁王,但 是又对他有所期望。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 分) 明年汉立太子其后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馀城皆多大 县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 ②北猎良山,有献牛,足出背上,孝王恶之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里万里江山。 (1)这首词上片的第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致 吗?请依据词意鉴赏。(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3)蒹葭萋萋, 。 ,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4)是故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l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武侠小说的江湖世界 何云波 武侠小说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一江湖世界。江湖中人何为?上者仗义行侠,除暴安 良:中者为报家仇,浪迹天涯:下者纯粹只为争个天下武功第一,不借身入魔道,视生命如 草芥。一句话,都是在刀剑丛中讨生活,说得俗一点,便都是在杀人。 《笑傲江湖》中的魔教教主任我行有一句名言:老夫一生杀人如麻,快意恩仇。那些大 魔头们视杀人为家常便饭,看哪个不顺眼就可以拎来宰掉,甚至可以拿活人的脑袋,炼“九 阴白骨爪”之类,这里且不去说它。那些身负“血海深仇”之人,学艺寻仇,餐风露宿,忍 辱负重,历尽千辛万苦,最终便是为求手刃仇敌那一刻的快感。于是乎,如果仇敌已为他人 所杀,寻仇之人会茫然若失,痛心疾首。剩下来的杀人,便是名门正派之侠客,为驱除邪恶、 执掌正义,正大光明之替天行道了。据说,这不仅可“快”一己之心,还可大“快”他人之 问题是,侠客自掌正义,不问官府也不求法律,自己认为该杀便干净利落一刀了断,这 里面难免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射雕英雄传》中的洪七公,自谓一生杀了241人, 其中没有一个是好人。这里凭借的是道德律,况且,好与坏本身便是相对的。一人以为是的 可能另一人以为非,何来客观标准?比如侠客们最为嫉恨不耻的所谓淫贼淫妇,人家相好, 哪怕是偷情,其实也不关你事,侠客偏要千里迢迢“为民除害”,岂不多管闲事?何况,侠客 也是人,是人即有人作为动物的共通的劣根性,侠客也难免有杀得“性”起的时候。将人的 生命维系在某一个人的主观好恶之中,这正是武侠的可怕之处。 如果说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以爱好和平 著称的中国人在这方面似乎并不逊于西方。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草菅人命、滥杀无辜之 事,可谓平常之极。鲁迅先生曾讲过,中国人有两类:一类是作示众的材料,一类是看客 看人杀头,乃成国人的一大乐趣。一刀下去,血花纷飞,刺激,过瘾,乃至当阿Q被枪毙, “看客”们竟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周作人在“二·七大屠杀”之后的 篇题为《怎么说才好》的文章中曾大为感叹:“我觉得中国人特别有一种杀乱党的嗜好,无 论是满清的杀革命党,洪宪的杀民党,现在的杀共党,不管是非曲折,总之都是杀得很起劲 武侠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暗合了国人潜藏的嗜血习性。同为通俗小说,西方的侦探小说则更 强调法律意识、人道意识—一它只再现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过程,而不担负惩罚的职责。因为 惩罚自有法律,每个人都无权擅自处置他人的生命。中国的武侠小说,则具有一种非人道倾 向。在惩恶的幌子下,千刀万剐,杀个痛快,嗜血欲望通过杀奸人而获得变态的满足,更何 况,他们杀的远非个个都是十恶不赦的奸贼。而读者,在武侠小说的“杀人如麻快意恩仇 里,大约也获得了一种极大的满足。不知这是不是“武侠”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 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将江湖中人分成三类,指出都是在杀人,对不同类的人的行为,作者虽然有区别对 待,但都不是完全认同 B.作者认为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国人在这方面 似乎并不逊于西方。 C.作者认为,不管是杀人如麻的魔教教主任我行,还是除暴安良的名门正派的侠客,其行 为都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D.文中引述鲁迅兄弟的言论、介绍西方侦探小说的特点,都是为了说明人类具有噬血习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2—15 小题。 武侠小说的江湖世界 何云波 武侠小说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江湖世界。江湖中人何为?上者仗义行侠,除暴安 良;中者为报家仇,浪迹天涯;下者纯粹只为争个天下武功第一,不惜身入魔道,视生命如 草芥。一句话,都是在刀剑丛中讨生活,说得俗一点,便都是在杀人。 《笑傲江湖》中的魔教教主任我行有一句名言:老夫一生杀人如麻,快意恩仇。那些大 魔头们视杀人为家常便饭,看哪个不顺眼就可以拎来宰掉,甚至可以拿活人的脑袋,炼“九 阴白骨爪”之类,这里且不去说它。那些身负“血海深仇”之人,学艺寻仇,餐风露宿,忍 辱负重,历尽千辛万苦,最终便是为求手刃仇敌那一刻的快感。于是乎,如果仇敌已为他人 所杀,寻仇之人会茫然若失,痛心疾首。剩下来的杀人,便是名门正派之侠客,为驱除邪恶、 执掌正义,正大光明之替天行道了。据说,这不仅可“快”一己之心,还可大“快”他人之 心。 问题是,侠客自掌正义,不问官府也不求法律,自己认为该杀便干净利落一刀了断,这 里面难免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射雕英雄传》中的洪七公,自谓一生杀了 241 人, 其中没有一个是好人。这里凭借的是道德律,况且,好与坏本身便是相对的。一人以为是的, 可能另一人以为非,何来客观标准?比如侠客们最为嫉恨不耻的所谓淫贼淫妇,人家相好, 哪怕是偷情,其实也不关你事,侠客偏要千里迢迢“为民除害”,岂不多管闲事?何况,侠客 也是人,是人即有人作为动物的共通的劣根性,侠客也难免有杀得“性”起的时候。将人的 生命维系在某一个人的主观好恶之中,这正是武侠的可怕之处。 如果说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以爱好和平 著称的中国人在这方面似乎并不逊于西方。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草菅人命、滥杀无辜之 事,可谓平常之极。鲁迅先生曾讲过,中国人有两类:一类是作示众的材料,一类是看客。 看人杀头,乃成国人的一大乐趣。一刀下去,血花纷飞,刺激,过瘾,乃至当阿Q被枪毙, “看客”们竟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周作人在“二•七大屠杀”之后的一 篇题为《怎么说才好》的文章中曾大为感叹:“我觉得中国人特别有一种杀乱党的嗜好,无 论是满清的杀革命党,洪宪的杀民党,现在的杀共党,不管是非曲折,总之都是杀得很起劲。” 武侠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暗合了国人潜藏的嗜血习性。同为通俗小说,西方的侦探小说则更 强调法律意识、人道意识——它只再现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过程,而不担负惩罚的职责。因为 惩罚自有法律,每个人都无权擅自处置他人的生命。中国的武侠小说,则具有一种非人道倾 向。在惩恶的幌子下,千刀万剐,杀个痛快,嗜血欲望通过杀奸人而获得变态的满足,更何 况,他们杀的远非个个都是十恶不赦的奸贼。而读者,在武侠小说的“杀人如麻快意恩仇” 里,大约也获得了一种极大的满足。不知这是不是“武侠”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项 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作者将江湖中人分成三类,指出都是在杀人,对不同类的人的行为,作者虽然有区别对 待,但都不是完全认同。 B.作者认为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国人在这方面 似乎并不逊于西方。 C.作者认为,不管是杀人如麻的魔教教主任我行,还是除暴安良的名门正派的侠客,其行 为都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D.文中引述鲁迅兄弟的言论、介绍西方侦探小说的特点,都是为了说明人类具有噬血习性
及攻击性行为。 好与坏是相对的,是非各有看法,因此侠客们千里迢迢“为民除害”杀淫贼淫妇,实在 是多管闲事,是非不分。 F.作者认为,惩罚犯罪自有法律,每个人都无权擅自处置他人的生命,中国的武侠小说不 必担负惩罚的职责 13.根据作者对武侠小说与西方侦探小说的看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武侠小说,作者既肯定了它的具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指出了它不足的一面。 B.武侠小说往往以惩恶的名义让读者的嗜血欲望在杀奸人的过程中获得变相的满足。 C.西方侦探小说强调法律意识、人道意识,只再现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过程,至于如何惩治 罪犯,那不是小说家的职责。 D.中国武侠小说中侠客们惩恶的行为具有非人道倾向,而且他们杀的远非个个都是十恶不 赦的奸贼 14.作者在文章开头说:“武侠小说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江湖世界。”根据文章内容, 作者所说的“江湖世界”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对这一江湖世界的态度怎样?(4 分) 15.文章最后说:“不知这是不是“武侠”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请根据文意,简要概 括作者所说的“原因”是什么。(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 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一一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 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一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 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 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 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 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 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 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 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 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
及攻击性行为。 E.好与坏是相对的,是非各有看法,因此侠客们千里迢迢“为民除害”杀淫贼淫妇,实在 是多管闲事,是非不分。 F.作者认为,惩罚犯罪自有法律,每个人都无权擅自处置他人的生命,中国的武侠小说不 必担负惩罚的职责。 13.根据作者对武侠小说与西方侦探小说的看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武侠小说,作者既肯定了它的具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指出了它不足的一面。 B.武侠小说往往以惩恶的名义让读者的嗜血欲望在杀奸人的过程中获得变相的满足。 C.西方侦探小说强调法律意识、人道意识,只再现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过程,至于如何惩治 罪犯,那不是小说家的职责。 D.中国武侠小说中侠客们惩恶的行为具有非人道倾向,而且他们杀的远非个个都是十恶不 赦的奸贼。 14.作者在文章开头说:“武侠小说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江湖世界。”根据文章内容, 作者所说的 “江湖世界”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对这一江湖世界的态度怎样?(4 分) 15.文章最后说:“不知这是不是“武侠”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请根据文意,简要概 括作者所说的“原因”是什么。(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 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 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 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 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 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 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 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 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 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 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