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广东省三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意义非同一般,关键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的解读来自学术界,视角总体上也离不开三个维度, 即力量之变、时局之变以及中国的定位。 人类社会任何一次称得上“大变局”的历史现象,几乎都发端于物资力量对比的变化。用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即是生产力革命。某种程度上说,谁主导了世界生产力,谁就能推动力量之变。 进入21世纪后,力量的平衡在西方与非西方国家之间发生了明显变化。世界首次面临“力量中心” 从西方国家向非西方国家转移。在这轮“力量之变”中,最突出的变量是中国因素。2018年,中国 经济总量世界占比为16%(仅次于美国的24%),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工业制造品世界占比增 加到40%。尽管如此,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即将结束时,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东西方 的力量天平并没有完全改变,充其量只能说在逼近力量均衡的临界点。 时局之变是事实,但如何变还未可知。用某些学者的话说,如今的世界秩序正在进入“无人区”。 方面,西方主导世界秩序的能力出现式微,但意愿却一点都没有降低;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参 与国际治理的意愿在增强,但却在能力上还没有达到与西方势均力敌的程度。随着东西方力量的 平进一步向非西方倾斜,“问题”只会变得越来越尖锐。按常理说,西方只有通过改革,在现有体 系中更多地吸纳非西方国家的诉求,才可能维持世界秩序的平稳运行。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方 更倾向于循着历史的惯性,凭借历史积累的优势,延续西方的主导地位。特朗普政府更是以“破坏 性建设”的方式,企图再现美国绝对主导的历史。换句话说,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对时局之 变的回应,远不如历史上它们“创造”世界秩序时那样包容和理性。而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不会 坐等“被塑造”。世界秩序进入“无人区”,也意味着时局之变中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来说,中国如何定位都尤为关键。从中国自 身角度看,如何在大变局中把握和创造机遇、化解潜在的风险,是中国不得不面临的核心问题。从 世界角度看,大变局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中国,没有之一。用已故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说,中国是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广东省三校 2020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共 10 页,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历史意义非同一般,关键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的解读来自学术界,视角总体上也离不开三个维度, 即力量之变、时局之变以及中国的定位。 人类社会任何一次称得上“大变局”的历史现象,几乎都发端于物资力量对比的变化。用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即是生产力革命。某种程度上说,谁主导了世界生产力,谁就能推动力量之变。 进入 21 世纪后,力量的平衡在西方与非西方国家之间发生了明显变化。世界首次面临“力量中心” 从西方国家向非西方国家转移。在这轮“力量之变”中,最突出的变量是中国因素。2018 年,中国 经济总量世界占比为 16%(仅次于美国的 24%),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工业制造品世界占比增 加到 40%。尽管如此,在 21 世纪第二个 10 年即将结束时,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东西方 的力量天平并没有完全改变,充其量只能说在逼近力量均衡的临界点。 时局之变是事实,但如何变还未可知。用某些学者的话说,如今的世界秩序正在进入“无人区”。 一方面,西方主导世界秩序的能力出现式微,但意愿却一点都没有降低;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参 与国际治理的意愿在增强,但却在能力上还没有达到与西方势均力敌的程度。随着东西方力量的天 平进一步向非西方倾斜,“问题”只会变得越来越尖锐。按常理说,西方只有通过改革,在现有体 系中更多地吸纳非西方国家的诉求,才可能维持世界秩序的平稳运行。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方 更倾向于循着历史的惯性,凭借历史积累的优势,延续西方的主导地位。特朗普政府更是以“破坏 性建设”的方式,企图再现美国绝对主导的历史。换句话说,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对时局之 变的回应,远不如历史上它们“创造”世界秩序时那样包容和理性。而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不会 坐等“被塑造”。世界秩序进入“无人区”,也意味着时局之变中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来说,中国如何定位都尤为关键。从中国自 身角度看,如何在大变局中把握和创造机遇、化解潜在的风险,是中国不得不面临的核心问题。从 世界角度看,大变局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中国,没有之一。用已故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说,中国是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参与者”。这样量级的参与者,处于大变局中的世界无法忽视其存在和诉求。 中国如何定位自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同时也会影响未来世界秩序 演变的结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定位不会是静态的,而是一个中国与世界关系演化的过 程。这个演化过程对中国来说,具体而言就是如何看待机遇与挑战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世 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高度重叠,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重要 的是要“化危为机”,让中国赢得更好的发展。 某种程度上说,把中国的定位认知为一个演化的过程,本身就超越了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权力 竞争的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天然带有的开放、理性与包容因素,是对目前西方政治中“非 理性”现象的正面回应。 (摘编自雷墨《何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力量、时局及定位为核心才可以全面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B.当今世界,力量的平衡已经被打破并从西方国家移向了非西方国家。 C.美国政府以“破坏性建设”的方式导致世界秩序进入了“无人区 大变局中的中国,核心任务就是把握和创造机遇、化解潜在的风险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意义重大的原因分析为前提,进而提出观点。 B.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冷静剖析了世界秩序为何会进入“无人区 C.文章从原因和意义两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国如何定位自己,思路特别清晰。 D.文章擅长运用理论讲道理但读起来又不枯燥,得益于语言的精炼和形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携带的一些天然因素,能有效快速让目前仍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中 国“化危为机” B.哲学家伯克曾说:“不要依据过去策划未来”,这与文中提到的“中国的定位不会是静态的” 理念是相通的。 C.2019年美中两国贸易战的频繁爆发,体现了“延续西方的主导地位”与不愿意坐等“被塑造 之间的矛盾。 D.虽然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但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仍 将得以维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日,多地在布局5G建设上亮出时间表和发展目标。本月13日,北京也正式启动了首批5G站 点。5G建设已进入大提速阶段。 5G有多厉害?相信公众普遍知晓的是:一部1G大小的高清电影,只需1秒就可完成下载。的 确,这正是5G颠覆当下生活的三大应用场景之一,即増强移动宽带场景,也就是网络速度更快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参与者”。这样量级的参与者,处于大变局中的世界无法忽视其存在和诉求。 中国如何定位自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同时也会影响未来世界秩序 演变的结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定位不会是静态的,而是一个中国与世界关系演化的过 程。这个演化过程对中国来说,具体而言就是如何看待机遇与挑战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世 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高度重叠,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重要 的是要“化危为机”,让中国赢得更好的发展。 某种程度上说,把中国的定位认知为一个演化的过程,本身就超越了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权力 竞争的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天然带有的开放、理性与包容因素,是对目前西方政治中“非 理性”现象的正面回应。 (摘编自雷墨《何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力量、时局及定位为核心才可以全面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B.当今世界,力量的平衡已经被打破并从西方国家移向了非西方国家。 C.美国政府以“破坏性建设”的方式导致世界秩序进入了“无人区”。 D.大变局中的中国,核心任务就是把握和创造机遇、化解潜在的风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意义重大的原因分析为前提,进而提出观点。 B.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冷静剖析了世界秩序为何会进入“无人区”。 C.文章从原因和意义两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国如何定位自己,思路特别清晰。 D.文章擅长运用理论讲道理但读起来又不枯燥,得益于语言的精炼和形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携带的一些天然因素,能有效快速让目前仍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中 国“化危为机”。 B.哲学家伯克曾说:“不要依据过去策划未来”,这与文中提到的“中国的定位不会是静态的” 理念是相通的。 C.2019 年美中两国贸易战的频繁爆发,体现了“延续西方的主导地位”与不愿意坐等“被塑造” 之间的矛盾。 D.虽然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但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仍 将得以维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近日,多地在布局 5G 建设上亮出时间表和发展目标。本月 13 日,北京也正式启动了首批 5G 站 点。5G 建设已进入大提速阶段。 5G 有多厉害?相信公众普遍知晓的是:一部 1G 大小的高清电影,只需 1 秒就可完成下载。的 确,这正是 5G 颠覆当下生活的三大应用场景之一,即增强移动宽带场景,也就是网络速度更快
除了网速快,5G技术还一直被视为开启自动驾驶时代以及构成物联网的互联设备的必要条件。 这一点,也体现在5G颠覆当下生活的另外两个应用场景中,即低功耗广覆盖场景和低时延高可靠场 对于物联网这一名词,公众并不陌生,主打万物互联的物联网,近年来一直占据头条位置。然 而受限于传感器等终端的功耗,以及无线网络的覆盖能力,真正的广堿物联网仍处于萌芽状态。5G 的低功耗广覆盖,将为需要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提供新的强大支撑。在低耗能方面,5G可使终端更加 省电,例如在未来的智能建筑中,传感器可埋在混凝土里面,使用寿命长达10年, 在网络使用中,时常会体会到网络时延。5G网络的时延将从4的50毫秒缩短到1毫秒。这是 什么概念?也就是我们上网不再会喊“卡”,5G的网络时延基本让你我觉察不到。不仅上网不再“卡 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也将进一步打开人们有关远程医疗手术、远程驾驶、自动驾驶和工业智能控制等 方面的想象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8月15日) 材料二: 我国通信技术经历了2G时代跟随、3G时代参与到4G时代同步的发展过程,在5G时代,业界 普遍认为,我国已成功跻身第一梯队,并在5G承载标准制定、5G产业链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包 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在内的运营商,以及华为、中兴在内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已在5G领域深耕 多年,拥有大量技术储备,特别是在网络枃建、通信设备等关键技术领域,拥有明显优势。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5G商用高度重视,美国、欧盟、韩国、日本、中国均计划在2019年 下半年开展5G网络商用部署,2020年正式商用。随着5G国际标准公布,全球5G产业竞争将日趋 激烈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4月2日) 材料三 30000 15000 10000 5000 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 ■运背商■信息服务商■设备制造商 图一:预测5G直接经济产出结构(单位:亿元)
除了网速快,5G 技术还一直被视为开启自动驾驶时代以及构成物联网的互联设备的必要条件。 这一点,也体现在 5G 颠覆当下生活的另外两个应用场景中,即低功耗广覆盖场景和低时延高可靠场 景。 对于物联网这一名词,公众并不陌生,主打万物互联的物联网,近年来一直占据头条位置。然 而受限于传感器等终端的功耗,以及无线网络的覆盖能力,真正的广域物联网仍处于萌芽状态。5G 的低功耗广覆盖,将为需要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提供新的强大支撑。在低耗能方面,5G 可使终端更加 省电,例如在未来的智能建筑中,传感器可埋在混凝土里面,使用寿命长达 10 年。 在网络使用中,时常会体会到网络时延。5G 网络的时延将从 4G 的 50 毫秒缩短到 1 毫秒。这是 什么概念?也就是我们上网不再会喊“卡”,5G 的网络时延基本让你我觉察不到。不仅上网不再“卡”, 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也将进一步打开人们有关远程医疗手术、远程驾驶、自动驾驶和工业智能控制等 方面的想象。 (摘编自新华网 2018 年 8 月 15 日) 材料二: 我国通信技术经历了 2G 时代跟随、3G 时代参与到 4G 时代同步的发展过程,在 5G 时代,业界 普遍认为,我国已成功跻身第一梯队,并在 5G 承载标准制定、5G 产业链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包 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在内的运营商,以及华为、中兴在内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已在 5G 领域深耕 多年,拥有大量技术储备,特别是在网络构建、通信设备等关键技术领域,拥有明显优势。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 5G 商用高度重视,美国、欧盟、韩国、日本、中国均计划在 2019 年 下半年开展 5G 网络商用部署,2020 年正式商用。随着 5G 国际标准公布,全球 5G 产业竞争将日趋 激烈。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 年 4 月 2 日) 材料三: 图一:预测 5G 直接经济产出结构(单位:亿元)
1400 1200 1000 600 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 ■5G对就业的直接贞献5G对就业的间接页献 图二:预测5G的直接和间接就业贡献(单位:万个)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材料四: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5G将带来什么? 茵圩(工信部部长):5G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入到各 行各业,加快生产活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激发出如智能网联汽车、远程医 疗手术等各类创新应用,改变我们的社会 记者:工信部将如何推动5G发展? 圩:5G将成为社会数字经济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我们不仅要建好5G,更重要 的是要用好5G。一是加快促进5G终端成熟。二是加快网络建设进程。三是加快培育5G融合应用, 进一步推动5G与工业、农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领域的协同创新。 (摘编自新华社2019年1月11日) 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预计到2030年,5G设备制造收入将增长至约21000亿元,信息服务收入将增长至约27000亿 5G将会直接提供约800万个就业机会 B.预计到2020年,5G直接提供的约50万个就业机会多为相关设备制造商创造的就业机会。而随 着5G的广泛应用,企业也可能会削减部分岗位 C.预计在5G商用初期,网络设备投资带来的制造商收入将成为5G直接经济产出的主要来源:在 中后期,与5G相关的信息服务收入将明显增长。 D.总体看,信息服务收入和设备制造收入的占比将越来越高,而这些部门对就业的间接拉动能力 较弱,是间接就业机会增长日趋放缓的重要原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5G具有诸多优势,可与农业、交通、教育等各领域融合应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均计划开 展5G网络商用部署,5G建设已进入大提速阶段,相信5G很快就会取代4G。 B.可以想象,5G技术将解决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让生产生活将更加智能化,让用户拥有更优质的
图二:预测 5G 的直接和间接就业贡献(单位:万个)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材料四: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 5G 商用步伐。5G 将带来什么? 苗圩(工信部部长):5G 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入到各 行各业,加快生产活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激发出如智能网联汽车、远程医 疗手术等各类创新应用,改变我们的社会。 记者:工信部将如何推动 5G 发展? 苗圩:5G 将成为社会数字经济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我们不仅要建好 5G,更重要 的是要用好 5G。一是加快促进 5G 终端成熟。二是加快网络建设进程。三是加快培育 5G 融合应用, 进一步推动 5G 与工业、农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领域的协同创新。 (摘编自新华社 2019 年 1 月 11 日) 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预计到 2030 年,5G 设备制造收入将增长至约 21000 亿元,信息服务收入将增长至约 27000 亿 元,5G 将会直接提供约 800 万个就业机会。 B.预计到 2020 年,5G 直接提供的约 50 万个就业机会多为相关设备制造商创造的就业机会。而随 着 5G 的广泛应用,企业也可能会削减部分岗位。 C.预计在 5G 商用初期,网络设备投资带来的制造商收入将成为 5G 直接经济产出的主要来源;在 中后期,与 5G 相关的信息服务收入将明显增长。 D.总体看,信息服务收入和设备制造收入的占比将越来越高,而这些部门对就业的间接拉动能力 较弱,是间接就业机会增长日趋放缓的重要原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5G 具有诸多优势,可与农业、交通、教育等各领域融合应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均计划开 展 5G 网络商用部署,5G 建设已进入大提速阶段,相信 5G 很快就会取代 4G。 B.可以想象,5G 技术将解决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让生产生活将更加智能化,让用户拥有更优质的
体验。这不仅意味着通信行业的变化,更意味着社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C.5G技术是构成物联网的互联设备的必要条件,它的低功耗广覆盖,将为需要万物互联的无线网 络提供新的强大支撑,可能会扭转广域物联网仍处于萌芽状态的发展局面。 D.全球5G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业界普遍认为,在经历了G时代跟随、3G时代参与、4G时代同步 的发展过程之后,在5G时代,我国已成功跻身第一梯队,走在了世界前列。 6.根据上述材料,请分别概括5G特点以及5G商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除夕刘以鬯 云很低,像肮脏的棉花团,淡淡的灰色,摆出待变的形态。然后,淡灰于不知不觉间转成昏暗 大雪将降。这样的天气是很冷的。他身上那件棉袍已穿了七八年,不可能给他太多的温暖。要不是 在城里喝过几杯酒,就不能用倔强去過止震颤。郊外缺乏除夕应有的热闹,疏落的爆竹声,使沉寂 显得更加沉寂。这一带的小路多碎石。他无意将踢石当作游戏,却欲借此宣泄蟠结在心头的悒郁 几个月前,死神攫去他的儿子。他原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现在喝得更多,举腿踢空时,身子跌倒 在地。他不想立即站起。他的理智尚未完全浸在酒里,思想像一潭死水,偶有枯叶捭落,也会漾开 波纹。他眼前的景物出现蓦然的转变,荒郊变成梦境:依旧是亭台楼阁,依旧是雕梁画栋,依旧是 树木山石,依旧是游廊幽篁。他甚至见到那对石狮子了……他发现自己已身处于一个大庭院中。他 一向喜欢这地方:辉煌的灯烛照得所有的陈设更具豪华感,连门神对联都已换上新的了。这是三十 晚上。小厮们早已将上屋打扫干净,悬挂上祖宗的遗像。这里,路灯高照。这里,香烟繚绕。有人 掷骰子。有人放爆竹。到处弥漫着除夕独有的气氛。这种气氛,具有振奋作用,像酒。人们显然已 喝过酒了,每个人的脸颊都是红通通的。 阵狂风,将屋里的烛光全部吹熄。来自黑暗的,复归黑暗。眼前的一切消失于瞬息间。连说 声“再见”的时间也没有,四周黑沉沉 依旧是除夕,两种不同的心情 落雨了,当他跌跌撞撞朝前行走时,蓦地刮起一阵狂风,雨雪泼洒在他的脸上。袜子湿了,冷 冰冰的感觉使他浑身鸡皮疙瘩尽起。他自言自语:“不会迷失路途吧。” 前面忽然出现灯光。 这灯光从木窗的罅隙间射出来。在黑暗中,一盏昏黄不明的油灯也能控制一切,他想。醉意未 消,仍能记得他的妻子此刻正坐在油灯旁边等他回去吃饭。 “我回来啦!”他嚷。木门启开。他的妻子疾步走出来,屋里的灯光,在风中跳跃不已。自从孩 子死去后,这个女人就不再发笑。她脸上的表情一直好像在哭,只是泪水总不掉下来。“这是除夕, 我为你煮了一锅饭。”语调是如此之低,显示她的健康正在迅速衰退 火盆里烧的是潮湿的树枝,青色的烟霭弥漫在这狭小的茅屋里,熏得他猛烈咳呛,脖颈上有血 管凸起。炉灰被门缝中挤进来的北风吹起。那半明不灭的油盏,阴沉沉的,使泥墙涂了一层阴惨的 淡黄。就在这些薄薄的泥墙上,居然挂着几幅屏条与对联。都是他自己的手迹,并非用作装饰,而
体验。这不仅意味着通信行业的变化,更意味着社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C.5G 技术是构成物联网的互联设备的必要条件,它的低功耗广覆盖,将为需要万物互联的无线网 络提供新的强大支撑,可能会扭转广域物联网仍处于萌芽状态的发展局面。 D.全球 5G 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业界普遍认为,在经历了 2G 时代跟随、3G 时代参与、4G 时代同步 的发展过程之后,在 5G 时代,我国已成功跻身第一梯队,走在了世界前列。 6.根据上述材料,请分别概括 5G 特点以及 5G 商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 除夕 刘以鬯 云很低,像肮脏的棉花团,淡淡的灰色,摆出待变的形态。然后,淡灰于不知不觉间转成昏暗。 大雪将降。这样的天气是很冷的。他身上那件棉袍已穿了七八年,不可能给他太多的温暖。要不是 在城里喝过几杯酒,就不能用倔强去遏止震颤。郊外缺乏除夕应有的热闹,疏落的爆竹声,使沉寂 显得更加沉寂。这一带的小路多碎石。他无意将踢石当作游戏,却欲借此宣泄蟠结在心头的悒郁。 几个月前,死神攫去他的儿子。他原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现在喝得更多,举腿踢空时,身子跌倒 在地。他不想立即站起。他的理智尚未完全浸在酒里,思想像一潭死水,偶有枯叶掉落,也会漾开 波纹。他眼前的景物出现蓦然的转变,荒郊变成梦境:依旧是亭台楼阁,依旧是雕梁画栋,依旧是 树木山石,依旧是游廊幽篁。他甚至见到那对石狮子了……他发现自己已身处于一个大庭院中。他 一向喜欢这地方:辉煌的灯烛照得所有的陈设更具豪华感,连门神对联都已换上新的了。这是三十 晚上。小厮们早已将上屋打扫干净,悬挂上祖宗的遗像。这里,路灯高照。这里,香烟缭绕。有人 掷骰子。有人放爆竹。到处弥漫着除夕独有的气氛。这种气氛,具有振奋作用,像酒。人们显然已 喝过酒了,每个人的脸颊都是红通通的。 ………… 一阵狂风,将屋里的烛光全部吹熄。来自黑暗的,复归黑暗。眼前的一切消失于瞬息间。连说 一声“再见”的时间也没有,四周黑沉沉。 依旧是除夕,两种不同的心情。 落雨了,当他跌跌撞撞朝前行走时,蓦地刮起一阵狂风,雨雪泼洒在他的脸上。袜子湿了,冷 冰冰的感觉使他浑身鸡皮疙瘩尽起。他自言自语:“不会迷失路途吧。” 前面忽然出现灯光。 这灯光从木窗的罅隙间射出来。在黑暗中,一盏昏黄不明的油灯也能控制一切,他想。醉意未 消,仍能记得他的妻子此刻正坐在油灯旁边等他回去吃饭。 “我回来啦!”他嚷。木门启开。他的妻子疾步走出来,屋里的灯光,在风中跳跃不已。自从孩 子死去后,这个女人就不再发笑。她脸上的表情一直好像在哭,只是泪水总不掉下来。“这是除夕, 我为你煮了一锅饭。”语调是如此之低,显示她的健康正在迅速衰退。 火盆里烧的是潮湿的树枝,青色的烟霭弥漫在这狭小的茅屋里,熏得他猛烈咳呛,脖颈上有血 管凸起。炉灰被门缝中挤进来的北风吹起。那半明不灭的油盏,阴沉沉的,使泥墙涂了一层阴惨的 淡黄。就在这些薄薄的泥墙上,居然挂着几幅屏条与对联。都是他自己的手迹,并非用作装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