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 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汉字危机 王小峰 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划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 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 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髙等教育掌握无数 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过去用 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 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 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所有 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 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 笔画。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 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在信息时代 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 局限问题。 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新的含义。从每 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 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 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 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 角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方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 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是否要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 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今天 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 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比如你打一个“爨”(cuan),用简拼敲四下就 出来了,你不用去写31画,它比你打一个“装”( zhuang)还少两下,笔画已经 不是键盘输入时代最让人疼痛的问题了。那么,汉字是否还要继续简化就不是问 题了 汉字在任何时代都有极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刻在龟甲上,还是刻在竹简上,还是 写在帛上,或者写在纸上,乃至今天用计算机编码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汉字从 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而眼前,我们汉字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 2017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 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汉字危机 王小峰 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划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 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 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 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过去用 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 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 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所有 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 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 笔画。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 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在信息时代, 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 局限问题。 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新的含义。从每 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 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 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 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 角。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方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 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是否要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 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今天 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 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比如你打一个“爨”( cuan),用简拼敲四下就 出来了,你不用去写 31 画,它比你打一个“装”(zhuang)还少两下,笔画已经 不是键盘输入时代最让人疼痛的问题了。那么,汉字是否还要继续简化就不是问 题了。 汉字在任何时代都有极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刻在龟甲上,还是刻在竹简上,还是 写在帛上,或者写在纸上,乃至今天用计算机编码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汉字从 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而眼前,我们汉字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它如何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交流和传播。汉字在外国人看来是最难学的文 字,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 1.下列关于“提笔忘字”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随着电脑书写的普及,很多人依赖电脑输入汉字,疏于用笔写字。 B.键盘输入时代,大量候选的字码,虽然便于选择,但同时也容易让人忘记字 形 C.与音素文字相比,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其自身存在的局限问题也是原因之 D.提笔忘字跟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使用英语的国家很少存在提笔忘字现象,因为他们打字的过程就是熟悉字母 单词的过程。 B.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其中一些词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但大多数随着时间的 流逝而被人们忘记,能留下来的少之又少。 C.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使用汉字,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 用来写作或研究 D.如何让汉字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传播,如何让西方人更便捷学习汉字, 是汉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般认为“提笔忘字”是指忘记字形如何写,但事实上忘记字音怎么读也应 该属于“提笔忘字”的现象 B.网络流行的新词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文化含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汉语的美感。 C.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在键盘时代,作者不赞成 继续简化汉字或恢复繁体字 D.汉字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在作者 看来,汉字危机的说法危言耸听。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 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 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 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 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 泽大将张献甫日:“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 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日:“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 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 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迁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奷 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日:“与我邻道, 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 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 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
它如何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交流和传播。汉字在外国人看来是最难学的文 字,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 1.下列关于“提笔忘字”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随着电脑书写的普及,很多人依赖电脑输入汉字,疏于用笔写字。 B.键盘输入时代,大量候选的字码,虽然便于选择,但同时也容易让人忘记字 形。 C.与音素文字相比,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其自身存在的局限问题也是原因之一。 D.提笔忘字跟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使用英语的国家很少存在提笔忘字现象,因为他们打字的过程就是熟悉字母、 单词的过程。 B.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其中一些词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但大多数随着时间的 流逝而被人们忘记,能留下来的少之又少。 C.今天 80%以上的中国人使用汉字,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 用来写作或研究。 D.如何让汉字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传播,如何让西方人更便捷学习汉字, 是汉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一般认为“提笔忘字”是指忘记字形如何写,但事实上忘记字音怎么读也应 该属于“提笔忘字”的现象。 B.网络流行的新词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文化含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汉语的美感。 C.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在键盘时代,作者不赞成 继续简化汉字或恢复繁体字。 D.汉字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在作者 看来,汉字危机的说法危言耸听。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 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 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 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 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 泽大将张献甫日:“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 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日:“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 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 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迁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 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日:“与我邻道, 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 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 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
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日元靖。耽嗜观书, 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 山川夷山且,必究知之。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 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 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 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 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 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 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 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 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 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 老家安度晩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 心存不服。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 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 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 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 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D.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 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人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登原州城①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日元靖。耽嗜观书, 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 山川夷山且,必究知之。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 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 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 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 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 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 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 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 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 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 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 心存不服。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 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 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 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 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D.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 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人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登原州城①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注①: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 8.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全诗表达出了作者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借鸟儿惊飞林中悲鸣来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诗句是: (2)李商隐《夜雨寄北》中,“ ”虚写未来情, 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人们历史的教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 之 语重心长,耐人寻味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吃西瓜冷清秋 不了,真不了。打个嗝,全是西瓜味 你不好意思说你撑得弯不下腰,够不着地上的工具。这怎么说得出口 可怎么能怪自己嘛。大热天,恰又口渴。也不是没吃过,没今儿这般敞怀罢了。 最主要还是心里舒畅。做这行,形形色色啥人没见过,可这么热情善良,见面就 递着西瓜和笑脸还是头一遭。 原本是拒绝的。组里也规定维修人员到客户家不许吃东西,可眼瞅着那堆积的笑 意从皱纹里一圈圈漾出来,托西瓜的手不停颤抖,总觉得不接过来吃掉,就对不 住人家。好在吃进肚子里,组长看不见,他也不能扒开嘴检査不是。违规就违规 吧 当然是喜欢的。能不喜欢嘛?那么甜,那么爽口。但天地良心,大口解决的原因 绝不是贪图好吃。是想快点结束好干活。组长给制定计分制。上门维修一户一张 积分卡,月底按劳付酬。这耽搁下去的可都是自己的钱。三两口吃完,你抹下嘴 去找工具。 可对方显然误解了你的意思,又一块递了过来。你说不吃,伸出的手一挡,西瓜 跌在地板上。正尴尬,对方却拾了起来,掌心蹭蹭再次递给你。盯着地板上的印 迹,你的心里直犯嘀咕,接与不接都不是。得亏斜过来的那只手夺了去放在一边 “噗嗤”一声儿你忍不住笑了,想起乡下的娘。娘就这样。小时候你吃饺子掉地 上,娘叨叨着捡起来围裙上蹭蹭继续朝你嘴里塞。小么,也不知嫌弃,仍大口大 口嚼地得劲儿。 又想起昨天那户。当时就要脱鞋进门来着,怕弄脏了地板,但是人家皱眉掩鼻连 连摆手,并递过来塑料袋,示意你套脚上。你想说经常洗呢不臭。 可终究没说,说那干啥,没意思。 都吃啊。你憋半天说出来的却绕了道。你总是不会拒绝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注①: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 8.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 分) 9.全诗表达出了作者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蜀道难》中借鸟儿惊飞林中悲鸣来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 , ”虚写未来情, 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3)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人们历史的教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 之; , ”,语重心长,耐人寻味。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吃西瓜 冷清秋 不了,真不了。打个嗝,全是西瓜味。 你不好意思说你撑得弯不下腰, 够不着地上的工具。这怎么说得出口。 可怎么能怪自己嘛。大热天,恰又口渴。也不是没吃过,没今儿这般敞怀罢了。 最主要还是心里舒畅。做这行,形形色色啥人没见过,可这么热情善良,见面就 递着西瓜和笑脸还是头一遭。 原本是拒绝的。组里也规定维修人员到客户家不许吃东西,可眼瞅着那堆积的笑 意从皱纹里一圈圈漾出来,托西瓜的手不停颤抖,总觉得不接过来吃掉,就对不 住人家。好在吃进肚子里,组长看不见,他也不能扒开嘴检查不是。违规就违规 吧。 当然是喜欢的。能不喜欢嘛?那么甜,那么爽口。但天地良心,大口解决的原因 绝不是贪图好吃。是想快点结束好干活。组长给制定计分制。上门维修一户一张 积分卡,月底按劳付酬。这耽搁下去的可都是自己的钱。三两口吃完,你抹下嘴 去找工具。 可对方显然误解了你的意思,又一块递了过来。你说不吃,伸出的手一挡,西瓜 跌在地板上。正尴尬,对方却拾了起来,掌心蹭蹭再次递给你。盯着地板上的印 迹,你的心里直犯嘀咕,接与不接都不是。得亏斜过来的那只手夺了去放在一边。 “噗嗤”一声儿你忍不住笑了,想起乡下的娘。娘就这样。小时候你吃饺子掉地 上,娘叨叨着捡起来围裙上蹭蹭继续朝你嘴里塞。小么,也不知嫌弃,仍大口大 口嚼地得劲儿。 又想起昨天那户。当时就要脱鞋进门来着,怕弄脏了地板,但是人家皱眉掩鼻连 连摆手,并递过来塑料袋,示意你套脚上。你想说经常洗呢不臭。 可终究没说,说那干啥,没意思。 都吃啊。你憋半天说出来的却绕了道。你总是不会拒绝
你吃,你吃。年纪大了吃不得这些呢。眯着眼,蜷在那儿的他温情地望,让你想 起幼时经常放牧的那只老绵羊 递过来的瓜瓤都触到了鼻子尖。你寻思,放回去谁还会吃啊。就这样“为难”着 自己一块接一块。 眼瞅着就快完了,她居然一弯腰从桌下又抱一个来“咔嚓”成了两半, 脑子里“嗡”一声,腿就软了。搁谁抗得住啊?自进门嘴就没让闲。就是再盛情 难却,可毕竟肚子的需求有限啊,它已经在向你告饶了。难不成还要继续“为难” 不成 不了,真不了,你摆着手。头发花白的她还不及你的肩膀髙,正孩子般扁着嘴, 盈着泪,和你对视。 你不自在。求救似地扭头望向屋里的另一个主人一一那只老绵羊。他正卖力地摆 弄着那风扇,颠过来倒过去地研究。你觉得好笑,说实在的若不是怕擅自脱岗会 被投诉,你一刻都不想再呆下去了。 你踢踢脚下的工具箱。“咔咔”两声,老绵羊惊醒般站起来。你个蠢婆娘,老让 人家吃什么西瓜啊,去,去端碗绿豆汁。老太婆哦哦地应答着去了厨房,你吐了 口气。 要抓紧时间了,不然这么久还没回去,被组长扣分可就糟了。 然而,你却发现其实已经不需你动手维修了一一那风扇分明已经转了起来。可不 是么,这呼呼飘来的风。你骤然想起刚才一直默不作声摆弄的他。真是笑话,来 就吃西瓜,啥也没干,被人家抢了“生意”了。 这是个阴谋!不然干嘛一直拖延时间骗人吃西瓜。 啊啊,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吗?跳着脚涨红着脸的你无限惶恐。你不知道为什么 惶恐,似乎是为了积分卡又似乎又不是。但可以明确,你愤怒了,发火了 汗津津的钞票就是在这时递来的。 被烫了似的你一下子跳开,嚷嚷着问做什么?做什么?这算什么?什么毛病 啊 哦哦,脑子上的啊,每年都买西瓜啊……儿子像你这般大,会修电扇,都是那地 震……他语无伦次地说着,去掰她拽着你衣襟的手。 她却不管不顾地念叨着伸出一只手来抚你的脸。指尖碰触那刻,整个世界都静止 了。风,柔柔的,手糙糙的。徐徐拂来,整个心尖都颤巍巍地疼。 又仿佛回到幼时,躺在田野里,蓝天下。酸酸涩涩的物质涌出来之前,你抓起了 工具箱 不就吃西瓜么,明天我再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通过叙述维修工上门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意外情况,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理解问题形象地给出了答案。 B.全篇采用纵式结构,以“吃西瓜”为线索展开情节,细致入微地传达了“你” 这个小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C.作品用“你”称呼小说中的维修工,选择的是老太婆的视角,维修工的一举 动都不肯错过,突出老人观察的细腻。 D.“昨天那户”让脱了鞋的维修工套上塑料袋,与眼前老人的表现形成对比;但 老人的过度热情也让维修工愤怒发火。 E.由于儿子死于大地震,老人便把对儿子的爱转移到了维修工身上,对他有了非 同一般的情感,这表现了老人的善良
你吃,你吃。年纪大了吃不得这些呢。眯着眼,蜷在那儿的他温情地望,让你想 起幼时经常放牧的那只老绵羊。 递过来的瓜瓤都触到了鼻子尖。你寻思,放回去谁还会吃啊。就这样“为难”着 自己一块接一块。 眼瞅着就快完了,她居然一弯腰从桌下又抱一个来“咔嚓”成了两半。 脑子里“嗡”一声,腿就软了。搁谁抗得住啊?自进门嘴就没让闲。就是再盛情 难却,可毕竟肚子的需求有限啊,它已经在向你告饶了。难不成还要继续“为难” 不成。 不了,真不了,你摆着手。头发花白的她还不及你的肩膀高,正孩子般扁着嘴, 盈着泪,和你对视。 你不自在。求救似地扭头望向屋里的另一个主人——那只老绵羊。他正卖力地摆 弄着那风扇,颠过来倒过去地研究。你觉得好笑,说实在的若不是怕擅自脱岗会 被投诉,你一刻都不想再呆下去了。 你踢踢脚下的工具箱。“咔咔”两声,老绵羊惊醒般站起来。你个蠢婆娘,老让 人家吃什么西瓜啊,去,去端碗绿豆汁。老太婆哦哦地应答着去了厨房,你吐了 口气。 要抓紧时间了,不然这么久还没回去,被组长扣分可就糟了。 然而,你却发现其实已经不需你动手维修了——那风扇分明已经转了起来。可不 是么,这呼呼飘来的风。你骤然想起刚才一直默不作声摆弄的他。真是笑话,来 就吃西瓜,啥也没干,被人家抢了“生意”了。 这是个阴谋!不然干嘛一直拖延时间骗人吃西瓜。 啊啊,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吗?跳着脚涨红着脸的你无限惶恐。你不知道为什么 惶恐,似乎是为了积分卡又似乎又不是。但可以明确,你愤怒了,发火了。 汗津津的钞票就是在这时递来的。 被烫了似的你一下子跳开,嚷嚷着问做什么?做什么?这算什么?什么毛病 啊…… 哦哦,脑子上的啊,每年都买西瓜啊……儿子像你这般大,会修电扇,都是那地 震……他语无伦次地说着,去掰她拽着你衣襟的手。 她却不管不顾地念叨着伸出一只手来抚你的脸。指尖碰触那刻,整个世界都静止 了。风,柔柔的,手糙糙的。徐徐拂来,整个心尖都颤巍巍地疼。 又仿佛回到幼时,躺在田野里,蓝天下。酸酸涩涩的物质涌出来之前,你抓起了 工具箱。 不就吃西瓜么,明天我再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通过叙述维修工上门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意外情况,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理解问题形象地给出了答案。 B.全篇采用纵式结构,以“吃西瓜”为线索展开情节,细致入微地传达了“你” 这个小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C.作品用“你”称呼小说中的维修工,选择的是老太婆的视角,维修工的一举一 动都不肯错过,突出老人观察的细腻。 D.“昨天那户”让脱了鞋的维修工套上塑料袋,与眼前老人的表现形成对比;但 老人的过度热情也让维修工愤怒发火。 E.由于儿子死于大地震,老人便把对儿子的爱转移到了维修工身上,对他有了非 同一般的情感,这表现了老人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