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摩擦与磨损 2.1.3磨损分类 按照磨损的机理以及零件表面磨损状态的不同把磨损分 为: 1.磨粒磨损 由于摩擦表面上的硬质突出物或从外部进入摩擦表面的 硬质颗粒,对摩擦表面起到切削或刮擦作用,从而引起表层 材料脱落的现象,称为磨粒磨损。 减轻磨粒磨损:满足润滑条件,合理地选择摩擦副的材 料、降低表面粗糙度值以及加装防护密封装置等
2.1 摩擦与磨损 1.磨粒磨损 由于摩擦表面上的硬质突出物或从外部进入摩擦表面的 硬质颗粒,对摩擦表面起到切削或刮擦作用,从而引起表层 材料脱落的现象,称为磨粒磨损。 减轻磨粒磨损:满足润滑条件,合理地选择摩擦副的材 料、降低表面粗糙度值以及加装防护密封装置等。 2.1.3 磨损分类 按照磨损的机理以及零件表面磨损状态的不同把磨损分 为:
2.1摩擦与磨损 2.粘着磨损 粘着作用引起的磨损,称为粘着磨损。 粘着磨损按程度不同可分为五级:轻微磨损、涂抹、擦 伤、撕脱、咬死。 涂抹、擦伤、撕脱又称为胶合,往往发生于高速、重载 的场合。 合理地选择配对材料,采用表面处理,限制摩擦表面的 温度,控制压强及采用含有油性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等, 都可减轻粘着磨损
2.粘着磨损 粘着作用引起的磨损,称为粘着磨损。 粘着磨损按程度不同可分为五级:轻微磨损、涂抹、擦 伤、撕脱、咬死。 涂抹、擦伤、撕脱又称为胶合,往往发生于高速、重载 的场合。 合理地选择配对材料,采用表面处理,限制摩擦表面的 温度,控制压强及采用含有油性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等, 都可减轻粘着磨损。 2.1 摩擦与磨损
2.1摩擦与磨损 3疲劳磨损(点蚀) 两摩擦表面为点或线接触时,由于局部的弹性变形形 成了小的接触区。这些小的接触区形成的摩擦副如果受变 化接触应力的作用,则在其反复作用下,表层将产生裂纹。 合理地选择材料及材料的硬度,选择粘度高的润滑油, 加入极压添加剂或及减小摩擦面的粗糙度值等,可以提抗 疲劳磨损的能力。 4.腐蚀磨损 在摩擦过程中,摩擦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 反应而产生物质损失的现象,称为腐蚀磨损。 实际上大多数磨损是以上述四种磨损形式的复合形式 出现的
2.1 摩擦与磨损 3.疲劳磨损(点蚀) 两摩擦表面为点或线接触时,由于局部的弹性变形形 成了小的接触区。这些小的接触区形成的摩擦副如果受变 化接触应力的作用,则在其反复作用下,表层将产生裂纹。 合理地选择材料及材料的硬度,选择粘度高的润滑油, 加入极压添加剂或及减小摩擦面的粗糙度值等,可以提抗 疲劳磨损的能力。 4.腐蚀磨损 在摩擦过程中,摩擦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 反应而产生物质损失的现象,称为腐蚀磨损。 实际上大多数磨损是以上述四种磨损形式的复合形式 出现的
2.2润滑 润滑的主要作用是: ■减小摩擦系数,提高机械效率; ■减轻磨损,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还可起到冷却、防 尘以及吸振等作用
2.2 润滑 润滑的主要作用是: 减小摩擦系数,提高机械效率; 减轻磨损,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还可起到冷却、防 尘以及吸振等作用
2.2润滑 2.2.1润滑剂的性能与选择 1.润滑油 主要有矿物油、合成油、动植物油等,其中应用最 广泛的为矿物油。 粘度的大小表示了液体流动时其内摩擦阻力的大小, 粘度愈大,内摩擦阻力就愈大,液体的流动性就愈差
2.2.1润滑剂的性能与选择 1.润滑油 主要有矿物油、合成油、动植物油等,其中应用最 广泛的为矿物油。 粘度的大小表示了液体流动时其内摩擦阻力的大小, 粘度愈大,内摩擦阻力就愈大,液体的流动性就愈差。 2.2 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