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 来。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 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 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 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 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 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 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 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 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 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 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契 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了灵魂、灵动和灵气 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 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 点和出彩在何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 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 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 和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 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 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 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 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 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是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 画外。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 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 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 (摘编自靳国君《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剧表演通过动态的表演动作刻画人物性格,演绎剧情,形成一种刚柔相济 的飘逸之美。 B.京剧摄影源于舞台,髙于舞台,是京剧艺术的二度创作,拓宽了读者欣赏与 想象的空间。 C.即使技术精湛的摄影家也需对戏剧本身多做功课并且随机应变,方可从容得 神来之笔 D.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真实展现社会生活真善美,体现了很多中华民 族民族传统
安徽省亳州市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 来。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 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 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 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 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 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 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 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 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 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 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契 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了灵魂、灵动和灵气。 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 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 点和出彩在何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 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 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 和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 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 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 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 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 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是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 画外。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 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 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 (摘编自靳国君《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京剧表演通过动态的表演动作刻画人物性格,演绎剧情,形成一种刚柔相济 的飘逸之美。 B.京剧摄影源于舞台,高于舞台,是京剧艺术的二度创作,拓宽了读者欣赏与 想象的空间。 C.即使技术精湛的摄影家也需对戏剧本身多做功课并且随机应变,方可从容得 神来之笔。 D.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真实展现社会生活真善美,体现了很多中华民 族民族传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层层论述基础上,论证了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需画外 功这个观点。 B.文章以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为立论前提,由此指 向京剧摄影。 C.第三段首先强调了京剧表演中形和眼的重要性,以此来强调形和眼对京剧摄 影的重要性 D.文章最后两段使用了类比论证手法,强调京剧摄影要向京剧表演学习,并不 能急于求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剧摄影对象是京剧表演,对京剧表演的精彩瞬间的抓拍可完美表现摄影艺 术的特质。 B.京剧摄影作品的灵魂、灵动和灵气,完全来自于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 恐惊的变化。 C.画外功既包括对剧本、剧情、人物等方面的了解,还包括多种摄影手法和技 术的运用 D.京剧表演艺术之美内涵丰富,既是京剧摄影丰富多彩的素材,也是激发创作 灵感的要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兵 胡玲 单位招门卫,一直没招到人。应聘者要么嫌工作时间太长,要么嫌福利待遇不好。 这天下午,一个人影在办公室门口晃动,我走过去,吓得差点儿叫出声来。站在 我面前的是一个丑陋无比的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瘦削的脸上布满了道道伤疤 像无数条狰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男人个子很高,背有点儿驼,穿着一件洗得发 白的旧军装,肩上斜挎着一个褪了色的绿军包 我是来应聘门卫的。男人朝我讨好一笑。他笑的时候,脸上的疤痕显得更加突兀 可怕。 听到有人来应聘,人事部的赵经理高喊一声,应聘的,过来! 男人扯了扯身上的军装,走了进去。 看到男人,赵经理也吓了一路。你脸上的疤怪吓人的。赵经理面带愠色。男人像 做错了事情一样,有点儿歉意地脸红起来。 你是哪里人?赵经理朝男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问 我是湖南桑植的,贺龙元帅的故乡,男人的语气中透着一丝骄傲。 带证件了吗?赵经理问。 男人从绿军包里掏出一个红绸布包着的东西,打开,里面是三个红本本。男人将 红本本小心翼翼地递到赵经理面前,这是我的证件,请您过目 赵经理拿着三个红本本瞄了几眼,丢在了桌子上。你有做门卫的工作经验吗? 没有,我以前一直在老家种地,媳妇前段时间检查出得了重病,需要很多钱,我 才出来打工的。男人的肩膀微微颤抖了一下,丑陋的脸上闪过一抹悲凉之色。 不行,没有经验的我们不要,你走吧!赵经理斩钉截铁地说。 我能吃苦,还有一身力气,干门卫工作应该可以的。男人憨厚地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在层层论述基础上,论证了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需画外 功这个观点。 B.文章以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为立论前提,由此指 向京剧摄影。 C.第三段首先强调了京剧表演中形和眼的重要性,以此来强调形和眼对京剧摄 影的重要性。 D.文章最后两段使用了类比论证手法,强调京剧摄影要向京剧表演学习,并不 能急于求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京剧摄影对象是京剧表演,对京剧表演的精彩瞬间的抓拍可完美表现摄影艺 术的特质。 B.京剧摄影作品的灵魂、灵动和灵气,完全来自于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 恐惊的变化。 C.画外功既包括对剧本、剧情、人物等方面的了解,还包括多种摄影手法和技 术的运用。 D.京剧表演艺术之美内涵丰富,既是京剧摄影丰富多彩的素材,也是激发创作 灵感的要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老兵 胡玲 单位招门卫,一直没招到人。应聘者要么嫌工作时间太长,要么嫌福利待遇不好。 这天下午,一个人影在办公室门口晃动,我走过去,吓得差点儿叫出声来。站在 我面前的是一个丑陋无比的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瘦削的脸上布满了道道伤疤, 像无数条狰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男人个子很高,背有点儿驼,穿着一件洗得发 白的旧军装,肩上斜挎着一个褪了色的绿军包。 我是来应聘门卫的。男人朝我讨好一笑。他笑的时候,脸上的疤痕显得更加突兀 可怕。 听到有人来应聘,人事部的赵经理高喊一声,应聘的,过来! 男人扯了扯身上的军装,走了进去。 看到男人,赵经理也吓了一路。你脸上的疤怪吓人的。赵经理面带愠色。男人像 做错了事情一样,有点儿歉意地脸红起来。 你是哪里人?赵经理朝男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问。 我是湖南桑植的,贺龙元帅的故乡,男人的语气中透着一丝骄傲。 带证件了吗?赵经理问。 男人从绿军包里掏出一个红绸布包着的东西,打开,里面是三个红本本。男人将 红本本小心翼翼地递到赵经理面前,这是我的证件,请您过目。 赵经理拿着三个红本本瞄了几眼,丢在了桌子上。你有做门卫的工作经验吗? 没有,我以前一直在老家种地,媳妇前段时间检查出得了重病,需要很多钱,我 才出来打工的。男人的肩膀微微颤抖了一下,丑陋的脸上闪过一抹悲凉之色。 不行,没有经验的我们不要,你走吧!赵经理斩钉截铁地说。 我能吃苦,还有一身力气,干门卫工作应该可以的。男人憨厚地说
赵经理斜了男人一眼,没好气地说,门卫就是保护我们单位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你年纪一大把了,怎么做得了 我可以的,真的可以,我练过散打,也懂一些安全救助知识,一定能够干好门卫 工作的!男人有点儿着急地说。 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就别哆嗦了!赵经理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您让我试试吧!哪怕工资低点儿也行,我媳妇病得不轻,我急需钱,急需一份工 作。男人带着央求的语气。 对不起,这里不慈善机构。赵经理冷冷地说 男人强挤出一丝苦笑,从桌子上拿起三个红本本,认真地用红绸布包裹好,轻轻 地装进包里。那谨慎细心的样子,仿佛他放进去的是价值连城的稀有珍宝。 男人黯然地走出了办公室。 几星期后,单位购买了一批办公家具,需要搬到五楼办公室去。单位后面有座桥 桥上每天聚焦着许多等活儿干的人,我决定去好运里找个搬运工来帮忙。 桥上,站着许多人,他们有的拿着扁担,有的拿着杀铁铲,有的坐在三轮车上, 我走过去,一大群人蜂拥而上:有活儿吗?多少钱?给我做吧! 有一批家具要搬到五楼,五十块钱做吗?我问道 钱太少了,做不了。一听我报的价钱,一群人悻悻散去。 我正准备加价时,一个声音响起:这活儿我干。我顺着声音望过去,又看到了那 个满脸伤疤的丑陋男人,他依然穿着那身旧军装,挎着绿军包 还没找到工作吗?我问他。 男人苦涩一笑,是呀,一个多月了,什么工作也没找到,别人要么嫌我老,要么 嫌我脸上有疤。实在没办法,我就和他们一样在桥上蹲点,也好寻些力气活儿做。 到了单位,男人二话没说,放下绿军包,找起一张桌子就上楼去了。 没多久,男人就把所有家具搬上了五楼。虽然是冬天,但男人的旧军装已经被汗 湿透了。 我递给了男人八十块钱,男人又退回我三十块。说好了五十块的。男人朴实地笑 着说 男人走后,我发现他的包掉在我这里了。 我打开男人的包,打开红绸布,看到那三个红本本。一本是退伍证,证书照片上 的一张脸年轻帅气,英姿飒爽。退伍证的纸张虽已泛黄和起皱,依然能清楚地看 见上面的字迹:南滨市某步兵部队,陈青山同志于1994年4月光荣退伍。一本 是部队颁发的二等功证书。一本是伤残军人证,写着陈青山在某次救火中不慎烧 伤了脸。 男人很快就折了回来,十分着急的样子,看到我手里的包,他松了一大口气。差 点儿忘了我最重要的东西。男人说。 男人脸上的伤疤,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朵美丽的鲜花。我怀着敬重的心情,双手 把包递到男人手中。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小说第一段交代单位没招到门卫的原因,为下文中老兵出现、前来应聘做铺 垫,也暗含了社会环境。 B.赵经理见到老兵时的神态描写、询问老兵时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从内心里 对老兵的轻视和冷漠
赵经理斜了男人一眼,没好气地说,门卫就是保护我们单位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你年纪一大把了,怎么做得了。 我可以的,真的可以,我练过散打,也懂一些安全救助知识,一定能够干好门卫 工作的!男人有点儿着急地说。 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就别哆嗦了!赵经理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您让我试试吧!哪怕工资低点儿也行,我媳妇病得不轻,我急需钱,急需一份工 作。男人带着央求的语气。 对不起,这里不慈善机构。赵经理冷冷地说。 男人强挤出一丝苦笑,从桌子上拿起三个红本本,认真地用红绸布包裹好,轻轻 地装进包里。那谨慎细心的样子,仿佛他放进去的是价值连城的稀有珍宝。 男人黯然地走出了办公室。 几星期后,单位购买了一批办公家具,需要搬到五楼办公室去。单位后面有座桥, 桥上每天聚焦着许多等活儿干的人,我决定去好运里找个搬运工来帮忙。 桥上,站着许多人,他们有的拿着扁担,有的拿着杀铁铲,有的坐在三轮车上。 我走过去,一大群人蜂拥而上:有活儿吗?多少钱?给我做吧! 有一批家具要搬到五楼,五十块钱做吗?我问道。 钱太少了,做不了。一听我报的价钱,一群人悻悻散去。 我正准备加价时,一个声音响起:这活儿我干。我顺着声音望过去,又看到了那 个满脸伤疤的丑陋男人,他依然穿着那身旧军装,挎着绿军包。 还没找到工作吗?我问他。 男人苦涩一笑,是呀,一个多月了,什么工作也没找到,别人要么嫌我老,要么 嫌我脸上有疤。实在没办法,我就和他们一样在桥上蹲点,也好寻些力气活儿做。 到了单位,男人二话没说,放下绿军包,找起一张桌子就上楼去了。 没多久,男人就把所有家具搬上了五楼。虽然是冬天,但男人的旧军装已经被汗 湿透了。 我递给了男人八十块钱,男人又退回我三十块。说好了五十块的。男人朴实地笑 着说。 男人走后,我发现他的包掉在我这里了。 我打开男人的包,打开红绸布,看到那三个红本本。一本是退伍证,证书照片上 的一张脸年轻帅气,英姿飒爽。退伍证的纸张虽已泛黄和起皱,依然能清楚地看 见上面的字迹:南滨市某步兵部队,陈青山同志于 1994 年 4 月光荣退伍。一本 是部队颁发的二等功证书。一本是伤残军人证,写着陈青山在某次救火中不慎烧 伤了脸。 男人很快就折了回来,十分着急的样子,看到我手里的包,他松了一大口气。差 点儿忘了我最重要的东西。男人说。 男人脸上的伤疤,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朵美丽的鲜花。我怀着敬重的心情,双手 把包递到男人手中。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第一段交代单位没招到门卫的原因,为下文中老兵出现、前来应聘做铺 垫,也暗含了社会环境。 B.赵经理见到老兵时的神态描写、询问老兵时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从内心里 对老兵的轻视和冷漠
C.三个用红绸布包的红本本被老兵视为毕生珍宝,说明老兵一直以自己曾经的 士兵身份和贡献为荣。 D.小说中一个相貌丑陋、做出贡献的老兵,在生活中却处处碰壁,始终无人认 可,这种遭遇引人深思 5.小说是怎样塑造老兵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5分) 6.“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30多年来,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成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 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伴生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 题和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发展失衡;7000万人口渴望脱贫,老 龄化社会已经到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的承载已近极限 放眼世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未消散,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全球治理困局凸显。 地区沖突、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甚嚣尘上· 世界,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局。 中菌,该如何走向未来?中国,怎么办? 这,是历史之问,是人民之问,也是一一时代之问! (摘编自2017年7月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 材料二: 注:专家普遍认为,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国内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大 背景下,“七上八下”的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正因为如此,“十二五”规划 确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是7%,2013年的预期增长目标是7.5%左右。这个增速并 未对就业等带来太大冲击,经济结构还出现了积极变化,说明“换挡期”的中国 经济,增长动力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 (相关材料摘编自2016年央视网《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调査报 告》) 材料三: 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对 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准确而形象的描述。结构调整面临 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2011年以来很多地方持续出现 的雾霾天气,让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刻不落缓。而当前金融与经济数据的不同步现象,其 主要根源也在于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长期化、各 国应对危机加快结枃调整的积极成效,増强了我们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 的紧迫感 (摘编自2016年《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六大特征及理念》) 材料四 问:中国发展是否会跌入“第二梯队”? 2014年,中国7.4%的经济增速创24年来新低。与之相伴,近期不断有国际机 构和境外媒体预测,2015至2017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主 要经济体
C.三个用红绸布包的红本本被老兵视为毕生珍宝,说明老兵一直以自己曾经的 士兵身份和贡献为荣。 D.小说中一个相貌丑陋、做出贡献的老兵,在生活中却处处碰壁,始终无人认 可,这种遭遇引人深思。 5.小说是怎样塑造老兵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5 分) 6.“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30 多年来,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成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 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伴生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 题和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发展失衡;7000 万人口渴望脱贫,老 龄化社会已经到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的承载已近极限。 放眼世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未消散,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全球治理困局凸显。 地区沖突、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甚嚣尘上…… 世界,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局。 中菌,该如何走向未来?中国,怎么办? 这,是历史之问,是人民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摘编自 2017 年 7 月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 材料二: 注:专家普遍认为,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国内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大 背景下,“七上八下”的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正因为如此,“十二五”规划 确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是 7%,2013 年的预期增长目标是 7.5%左右。这个增速并 未对就业等带来太大冲击,经济结构还出现了积极变化,说明“换挡期”的中国 经济,增长动力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 (相关材料摘编自 2016 年央视网《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调查报 告》) 材料三: “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对 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准确而形象的描述。结构调整面临 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2011 年以来很多地方持续出现 的雾霾天气,让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刻不落缓。而当前金融与经济数据的不同步现象,其 主要根源也在于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长期化、各 国应对危机加快结构调整的积极成效,增强了我们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 的紧迫感。 (摘编自 2016 年《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六大特征及理念》) 材料四: 一问:中国发展是否会跌入“第二梯队”? 2014 年,中国 7.4%的经济增速创 24 年来新低。与之相伴,近期不断有国际机 构和境外媒体预测,2015 至 2017 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主 要经济体
“中国龙”要被“印度象”赶超了吗?进入减速换挡周期的中国经济,是否发展 会落入“第二梯队”,增速在全球不再“一枝独秀”?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看来,21世纪初,中国经济 高增长时,就有和印度经济的“龙象之争”说法,如今这一话题被重提,不排除 是“中国威胁论”的一种“障眼法”。“从增速上看,印度在不远的未来肯定会 超过中国,但在经济总量上,二者并不具备可比性。” 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测算显示,年均增长速度只要%左 右就够了。这样的增速也为调整经济结构留下空间。中国更注重经济提质增效, 力争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节选自2015年人民网《五问中国发展》) 注:英国《经济学家》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 度和俄罗斯,也称“金砖四国”;第二梯队包含墨西哥、韩国、南非等国家 7.下列中国经济新常态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的经济新常态有着深厚的实力基础,如巨大的经济总量、国力提升和人 民生活的改善。 B.“三期叠加”是我国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特征的形象描述,是对近十多年经 济特点的概括 C.经济新常态不仅和国内经济发展现状关系密切,也和世界经济发展现状有着 紧密的联系。 D.经济新常态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赋予了中国经济多 新的特征。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充满活力与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也有很多发展危机,这主要是因为 全世界的经济形势艰难。 B.2004年至2014年上半年的GDP增速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三期叠 加”从2004年就开始了。 C.“换挡期”的中国经济在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格局两个方面都有变化,但两 者变化的程度又不尽相同 D.经济发展速度并不必然反映经济发展健康状态,正确分析经济发展速度是经 济新常态阶段的重要工作。 E.上面四则材料首先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然后对“三期叠加”中三个 不同时期逐一进行了阐释。 9.请根据四则材料提供的信息,阐述你对中国经济是否会跌入“第二梯队”的 理解。(4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 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 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 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十少有全者籍由是 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 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 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
“中国龙”要被“印度象”赶超了吗?进入减速换挡周期的中国经济,是否发展 会落入“第二梯队”,增速在全球不再“一枝独秀”?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看来,21 世纪初,中国经济 高增长时,就有和印度经济的“龙象之争”说法,如今这一话题被重提,不排除 是“中国威胁论”的一种“障眼法”。“从增速上看,印度在不远的未来肯定会 超过中国,但在经济总量上,二者并不具备可比性。” 要实现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测算显示,年均增长速度只要 7%左 右就够了。这样的增速也为调整经济结构留下空间。中国更注重经济提质增效, 力争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节选自 2015 年人民网《五问中国发展》) 注:英国《经济学家》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 度和俄罗斯,也称“金砖四国”;第二梯队包含墨西哥、韩国、南非等国家。 7.下列中国经济新常态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国的经济新常态有着深厚的实力基础,如巨大的经济总量、国力提升和人 民生活的改善。 B.“三期叠加”是我国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特征的形象描述,是对近十多年经 济特点的概括。 C.经济新常态不仅和国内经济发展现状关系密切,也和世界经济发展现状有着 紧密的联系。 D.经济新常态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赋予了中国经济多 新的特征。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充满活力与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也有很多发展危机,这主要是因为 全世界的经济形势艰难。 B.2004 年至 2014 年上半年的 GDP 增速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三期叠 加”从 2004 年就开始了。 C.“换挡期”的中国经济在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格局两个方面都有变化,但两 者变化的程度又不尽相同。 D.经济发展速度并不必然反映经济发展健康状态,正确分析经济发展速度是经 济新常态阶段的重要工作。 E.上面四则材料首先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然后对“三期叠加”中三个 不同时期逐一进行了阐释。 9.请根据四则材料提供的信息,阐述你对中国经济是否会跌入“第二梯队”的 理解。(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 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 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 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 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 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 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