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十一月月考 语文试题 2008.11.24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命题人:吴保平殷盛景 审题人:陶泰寅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三、四题为选做题,其它题为必做题。 2.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并认真核对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第一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做1~3题(9分,每小题3分) 用生命物质回报母亲 位18岁的残疾女孩一直被母亲照料着。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她,问她有什么心愿, 她说:“我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可惜永远实现不了,可是我依然想说出来—我想做我妈妈 的妈妈。”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样的话,我也就可以有机会有能力,像母亲照顾自己的 孩子一样好好照顾妈妈,就像妈妈照顾我样。”这是一个感人的但也实现不了的愿望,但 女孩不必为此而遗憾,因为医学证明,母亲在养育了你的同时,你也就在免疫和战胜疾病方 面悄悄地回报母亲了。 早在1996年,美国波士顿的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的戴安娜·W·比安奇就发现,即使在胎 儿离开母亲后多年,其干细胞也还长期地留存于母亲的血液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胎儿对 母亲依恋之深,还是另有原因?后来的研究发现,如果母亲越体弱多病,胎儿的干细胞就越 多。他们是在帮助母亲吗?经过多年的硏究后,现在可以说是了。胎儿把干细胞留在母体内 是为了有一天能非常自然地帮助和回报母亲,主要是帮助母亲战胜疾病。 美国的比安奇等研究人员获取了养育了男孩的患病母亲的疾病样本,确认这样的样本 查出了Y染色体(只有男性胎儿才有),并分离出了胎儿的细胞。这就说明任何母体内的男 性细胞都是来自其儿子。同时又确认了这样的男性细胞是从母亲血液中迁移到母亲患病部位 的,而且在病变部位形成了新的健康组织,包括胸腺、肝脏、和子宫颈等部位。这表明胎儿 干细胞在修复这些病变组织和治愈疾病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新的研究发现,胎儿回报母亲最令人吃惊的是其干细胞可以穿过母体的血脑屏障。所 谓血脑屏障是大脑毛细血管与神经细胞交换物质的地点,般情况下很多物质难以通过大脑 的毛细血管壁而进入大脑,但是胎儿的干细胞却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丹中09届高三冲刺高考模拟卷第1页(共9页)
丹中 09 届高三冲刺高考模拟卷 第1页 (共9页) 丹阳中学 2009 届高三年级十一月月考 语文试题 2008.11.24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命题人:吴保平 殷盛景 审题人:陶泰寅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三、四题为选做题,其它题为必做题。 2.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并认真核对。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第一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做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用生命物质回报母亲 一位 18 岁的残疾女孩一直被母亲照料着。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她,问她有什么心愿, 她说:“我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可惜永远实现不了,可是我依然想说出来——我想做我妈妈 的妈妈。”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样的话,我也就可以有机会有能力,像母亲照顾自己的 孩子一样好好照顾妈妈,就像妈妈照顾我一样。”这是一个感人的但也实现不了的愿望,但 女孩不必为此而遗憾,因为医学证明,母亲在养育了你的同时,你也就在免疫和战胜疾病方 面悄悄地回报母亲了。 早在 1996 年,美国波士顿的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的戴安娜•W•比安奇就发现,即使在胎 儿离开母亲后多年,其干细胞也还长期地留存于母亲的血液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胎儿对 母亲依恋之深,还是另有原因?后来的研究发现,如果母亲越体弱多病,胎儿的干细胞就越 多。他们是在帮助母亲吗?经过多年的研究后,现在可以说是了。胎儿把干细胞留在母体内 是为了有一天能非常自然地帮助和回报母亲,主要是帮助母亲战胜疾病。 美国的比安奇等研究人员获取了养育了男孩的患病母亲的疾病样本,确认这样的样本 查出了 Y 染色体(只有男性胎儿才有),并分离出了胎儿的细胞。这就说明任何母体内的男 性细胞都是来自其儿子。同时又确认了这样的男性细胞是从母亲血液中迁移到母亲患病部位 的,而且在病变部位形成了新的健康组织,包括胸腺、肝脏、和子宫颈等部位。这表明胎儿 干细胞在修复这些病变组织和治愈疾病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新的研究发现,胎儿回报母亲最令人吃惊的是其干细胞可以穿过母体的血脑屏障。所 谓血脑屏障是大脑毛细血管与神经细胞交换物质的地点,一般情况下很多物质难以通过大脑 的毛细血管壁而进入大脑,但是胎儿的干细胞却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一
旦进入大脑后,这些胎儿干细胞就可以分化成长为成熟的各种脑细胞 比如,胎儿干细胞可以成为成熟的神经细胞,在大脑中传递信息或把信息传递到全身 还有的胎儿干细胞可以发育成大脑中的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 质细胞等),它们起到支持、营养和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神经胶质细胞还参与血脑屏障的 形成。因此,母体内胎儿干细胞将成为治疗母亲老年痴杲的重要基础。 只是,迄今在母亲血液和其他器官中发现的胎儿干细胞数量还比较少,而未来的研究 就是要发现到底有多少胎儿干细胞能进入母亲的大脑和其他器官怎样发现和挖掘它们的潜 能,并促使它们在病变部位迅速生长为同一类型的细胞。 所以,母爱如山,母恩难以报答,但是作为自然规律,儿女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回报母 亲,比如把自己的干细胞存到母体内。因此养育孩子并不仅仅只有投入和付出,还有孩子的 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做母亲总是值得的。 1.文章最后一段说:“做母亲总是值得的”作者这样说的依据表述最准确的一项() A.胎儿会把细胞留在母体内,帮助母亲战胜疾病,增强免疫力 B.母亲养育孩子并不仅仅只有投入和付出,还有孩子的回报 C.母爱如山,母亲养育孩子主要是出于爱和责任,并不希求孩子的回报 D.母亲把孩子养育成人后,孩子也会用同等的爱回报母亲 2.对胎儿可以用自己的干细胞回报母亲的原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母亲越体弱多病,胎儿的干细胞就越多。 B.胎儿干细胞留存在母亲的身体中,说明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同时,也是为了有一天帮助母 亲战胜疾病 C胎儿的干细胞可以穿过母亲的血脑屏障 D.胎儿的干细胞留在母亲的血液中,一旦母亲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这些干细胞就会迁移到 患病部位,并在病变部位形成新的健康组织 3.以下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第一段“但女孩不必为此而遗憾”是说,根据目前最新的科研成果,女孩的心愿完全可 以实现了 B.既然胎儿会把细胞留在母体内,帮助母亲战胜疾病,增强免疫力,那么,母亲要想长寿 必须多生多育 C.由于胎儿干细胞可以成为成熟的神经细胞,起到支持、营养和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所 以,生育过孩子的母亲是不会患上老年痴呆症的 D.到底有多少胎儿干细胞能进入母亲的大脑和其他器官,怎样发现和挖掘它们的潜能,并 促使它们在病变部位迅速生长为同一类型的细胞将成为未来科学家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 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干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 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 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 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 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 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日:“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 丹中09届高三冲刺高考模拟卷第2页(共9页)
丹中 09 届高三冲刺高考模拟卷 第2页 (共9页) 旦进入大脑后,这些胎儿干细胞就可以分化成长为成熟的各种脑细胞。 比如,胎儿干细胞可以成为成熟的神经细胞,在大脑中传递信息或把信息传递到全身。 还有的胎儿干细胞可以发育成大脑中的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 质细胞等),它们起到支持、营养和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神经胶质细胞还参与血脑屏障的 形成。因此,母体内胎儿干细胞将成为治疗母亲老年痴呆的重要基础。 只是,迄今在母亲血液和其他器官中发现的胎儿干细胞数量还比较少,而未来的研究 就是要发现到底有多少胎儿干细胞能进入母亲的大脑和其他器官,怎样发现和挖掘它们的潜 能,并促使它们在病变部位迅速生长为同一类型的细胞。 所以,母爱如山,母恩难以报答,但是作为自然规律,儿女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回报母 亲,比如把自己的干细胞存到母体内。因此养育孩子并不仅仅只有投入和付出,还有孩子的 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做母亲总是值得的。 1.文章最后一段说:“做母亲总是值得的”作者这样说的依据表述最准确的一项( ) A.胎儿会把细胞留在母体内,帮助母亲战胜疾病,增强免疫力。 B.母亲养育孩子并不仅仅只有投入和付出,还有孩子的回报。 C.母爱如山,母亲养育孩子主要是出于爱和责任,并不希求孩子的回报。 D.母亲把孩子养育成人后,孩子也会用同等的爱回报母亲。 2.对胎儿可以用自己的干细胞回报母亲的原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母亲越体弱多病,胎儿的干细胞就越多。 B.胎儿干细胞留存在母亲的身体中,说明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同时,也是为了有一天帮助母 亲战胜疾病 C.胎儿的干细胞可以穿过母亲的血脑屏障。 D.胎儿的干细胞留在母亲的血液中,一旦母亲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这些干细胞就会迁移到 患病部位,并在病变部位形成新的健康组织。 3.以下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第一段“但女孩不必为此而遗憾”是说,根据目前最新的科研成果,女孩的心愿完全可 以实现了。 B.既然胎儿会把细胞留在母体内,帮助母亲战胜疾病,增强免疫力,那么,母亲要想长寿 必须多生多育。 C.由于胎儿干细胞可以成为成熟的神经细胞,起到支持、营养和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所 以,生育过孩子的母亲是不会患上老年痴呆症的。 D.到底有多少胎儿干细胞能进入母亲的大脑和其他器官,怎样发现和挖掘它们的潜能,并 促使它们在病变部位迅速生长为同一类型的细胞将成为未来科学家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 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 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 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 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 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 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
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 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 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毎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 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 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末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 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日:“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 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 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日景侯 (选自《三国志》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 B.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徙:迁移 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 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 5.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3分) 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③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④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⑤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⑥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 A.①③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 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 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 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 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提出恳切建议,深受人主的器重 7.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3分) 译 文 (2)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3分) 文 (3)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丹中09届高三冲刺高考模拟卷第3页(共9页)
丹中 09 届高三冲刺高考模拟卷 第3页 (共9页) 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 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 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 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 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 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 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 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 )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 B.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徙:迁移 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 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 5.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 )(3 分) 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③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④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⑤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⑥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 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 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 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 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提出恳切建议,深受人主的器重。 7.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3 分) 译 文 : (2)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3 分) 译 文 : (3)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4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第一句中“欲动 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 9.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作答 (1)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韩愈《师说》) (3)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 (1) 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2)杜甫《旅夜书怀》中的“ 月涌大江流”,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 称道 (3)苏轼在《赤壁赋》中的“ ,羡长江之无穷”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 的浩叹 乙选做题 请从以下两篇阅读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冬日絮语 冯骥才 ①朋友送来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台上说:“看吧,多漂亮的大叶子! ②这叶子像一只只绿色光亮的大手,伸出来,叫人欣赏。逆光中,它的叶筋舒展着舒畅 又潇洒的线条。—种奇特的感觉出现了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舂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③自从有了这盆“香棒”,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竟有如此灿烂的阳光。它照进并充满每一 片叶子和毎一根叶梗,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通亮、圣洁。我还看见绿色的汁液在通 明的叶子里流动。这汁液就是血液。人的血液是鲜红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绿的,心灵的血液 是透明的,因为世界的纯洁来自于心灵的透明。但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说自己纯洁,而整 个世界却仍日一片混沌呢 ④我还发现,这光亮的叶子并不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为了证实阳光的明媚、阳 光的魅力、阳光的神奇。任何事物都同时证实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伟大的出现说明庸人的 无所不在,小人的恶言恶语不恰好表现你的高不可攀和无法企及吗?而骗子无法从你身上骗 走的,正是你那无比珍贵的单纯。老人的生命愈来愈短,还是他生命的道路愈来愈长?生命 的计量,在于它的长度,还是宽度与深度? ⑤冬日里,太阳环绕地球的轨道变得又斜又低。夏天里,阳光的双足最多只是站在我的 窗台上,现在却长驱直入,直射在我北面的墙壁上。一尊唐代的木佛一直伫立在阴影里沉思, 丹中09届高三冲刺高考模拟卷第4(共9页)
丹中 09 届高三冲刺高考模拟卷 第4页 (共9页) ——(宋)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8.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 分) 9.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每空 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作答) (一) (1)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韩愈《师说》) (3)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 , 。 (二) (1) ,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鹤汀凫渚, , 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2)杜甫《旅夜书怀》中的“ ,月涌大江流”,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 称道。 (3)苏轼在《赤壁赋》中的“ ,羡长江之无穷”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 的浩叹。 乙 选做题 请从以下两篇阅读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共 22 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4 题。 冬日絮语 ——冯骥才 ①朋友送来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台上说:“看吧,多漂亮的大叶子!” ②这叶子像一只只绿色光亮的大手,伸出来,叫人欣赏。逆光中,它的叶筋舒展着舒畅 又潇洒的线条。一种奇特的感觉出现了!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春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③自从有了这盆“香棒”,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竟有如此灿烂的阳光。它照进并充满每一 片叶子和每一根叶梗,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通亮、圣洁。我还看见绿色的汁液在通 明的叶子里流动。这汁液就是血液。人的血液是鲜红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绿的,心灵的血液 是透明的,因为世界的纯洁来自于心灵的透明。但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说自己纯洁,而整 个世界却仍旧一片混沌呢? ④我还发现,这光亮的叶子并不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为了证实阳光的明媚、阳 光的魅力、阳光的神奇。任何事物都同时证实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伟大的出现说明庸人的 无所不在,小人的恶言恶语不恰好表现你的高不可攀和无法企及吗?而骗子无法从你身上骗 走的,正是你那无比珍贵的单纯。老人的生命愈来愈短,还是他生命的道路愈来愈长?生命 的计量,在于它的长度,还是宽度与深度? ⑤冬日里,太阳环绕地球的轨道变得又斜又低。夏天里,阳光的双足最多只是站在我的 窗台上,现在却长驱直入,直射在我北面的墙壁上。一尊唐代的木佛一直伫立在阴影里沉思
此刻迎着一束光芒无声地微笑了。 ⑥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阴影 又执著又调皮,阳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见被阳 光照得晶晶发光的游动的尘埃。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与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黑夜与晨 曦的界限呢?来自于早醒的鸟第一声的啼叫吗?……这叫声由于被晨露滋润而异样地清亮。 ⑦但是,有一种光可以透入幽闭的暗处,那便是从音箱里散发出来的闪光的琴音。鲁宾 斯坦的手不是在弹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灵;他还用手思索,用手感应,用手触动色彩,用 手试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们像明明灭灭、强强弱弱的光束, 散布在空间郾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有时,它 会在一阵轰响里,关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我便在一张寄给 远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贺卡上,写了一句话: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乐里。 ⑧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还是天空 ⑨盛夏里,有时乌云四合,那即将被峥嵘的云吞没的最后一块蓝天,好似天空的一个洞 无穷地深远。而现在整个天空全成了这样,在你头顶上无边无际地展开!空阔、高远、清澈、 庄严除去少有的飘雪的日子,大多数时间连一点点云丝也没有,鸟儿也不敢飞上去,这不 仅由于它冷冽寥廓,而是因为它大得…得叫你一仰起头就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夜间, 寒空中才有星星闪烁。这星星是宇宙间点灯的驿站。万古以来,是谁不停歇地从一个驿站奔 向下一个驿站?为谁送信?为了宇宙间那一桩永恒的爱吗? ⑩我从大地注视着这冬天的脚步看看它究竟怎样一步步、沿着哪个方向一直走到春天。 从全文来看,作者主要描写了冬天哪两种景物?又据此分别阐发了哪些道理呢?(6分) 1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乐里 (2)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还是天空。 13.文章开头部分写“香棒”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6分) 14.你能回答文章第⑩段提出的问题吗?请结合文章的主旨简要作答。(6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飘逸的诗魂(有删节) 雷抒雁 沿着垂向江边的小径,踏着石阶,扶着铁栏,我小心翼翼地一步步走下去。这是采石矶 崖石笔陡,蓬蓬的树枝遮蔽着崖畔,看不见脚下的江水。一种说不清的探知心理,促使我慢 慢地在这“之”字形石阶道上走下去。脚步沉重,毎踩一下,似乎都会脱手坠落。 这就是采石矶吗?这就是那条在支流汨罗江吞噬过屈原、在下游又接纳了李白的长江 吗?浑浊的江水,汹涌着恐怖,没有一点诗意的浪漫和飘逸。 在李白公元762年去世后的第1243年暮秋,在这个灰蒙蒙的下午,我在采石矶前试 图探寻诗人去世时的心境 丹中09届高三冲刺高考模拟卷第5页(共9页)
丹中 09 届高三冲刺高考模拟卷 第5页 (共9页) 此刻迎着一束光芒无声地微笑了。 ⑥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阴影 又执著又调皮,阳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见被阳 光照得晶晶发光的游动的尘埃。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与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黑夜与晨 曦的界限呢?来自于早醒的鸟第一声的啼叫吗?……这叫声由于被晨露滋润而异样地清亮。 ⑦但是,有一种光可以透入幽闭的暗处,那便是从音箱里散发出来的闪光的琴音。鲁宾 斯坦的手不是在弹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灵;他还用手思索,用手感应,用手触动色彩,用 手试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们像明明灭灭、强强弱弱的光束, 散布在空间!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有时,它 会在一阵轰响里,关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我便在一张寄给 远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贺卡上,写了一句话: 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乐里。 ⑧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还是天空。 ⑨盛夏里,有时乌云四合,那即将被峥嵘的云吞没的最后一块蓝天,好似天空的一个洞, 无穷地深远。而现在整个天空全成了这样,在你头顶上无边无际地展开!空阔、高远、清澈、 庄严!除去少有的飘雪的日子,大多数时间连一点点云丝也没有,鸟儿也不敢飞上去,这不 仅由于它冷冽寥廓,而是因为它大得……大得叫你一仰起头就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夜间, 寒空中才有星星闪烁。这星星是宇宙间点灯的驿站。万古以来,是谁不停歇地从一个驿站奔 向下一个驿站?为谁送信?为了宇宙间那一桩永恒的爱吗? ⑩我从大地注视着这冬天的脚步,看看它究竟怎样一步步、沿着哪个方向一直走到春天。 11.从全文来看,作者主要描写了冬天哪两种景物?又据此分别阐发了哪些道理呢?(6 分) 答: 1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 分) (1)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乐里。 (2)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还是天空。 13.文章开头部分写“香棒”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6 分) 答: 14.你能回答文章第⑩段提出的问题吗?请结合文章的主旨简要作答。 (6 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4 题。 飘逸的诗魂(有删节) ——雷抒雁 沿着垂向江边的小径,踏着石阶,扶着铁栏,我小心翼翼地一步步走下去。这是采石矶, 崖石笔陡,蓬蓬的树枝遮蔽着崖畔,看不见脚下的江水。一种说不清的探知心理,促使我慢 慢地在这“之”字形石阶道上走下去。脚步沉重,每踩一下,似乎都会脱手坠落。 这就是采石矶吗?这就是那条在支流汨罗江吞噬过屈原、在下游又接纳了李白的长江 吗?浑浊的江水,汹涌着恐怖,没有一点诗意的浪漫和飘逸。 在李白公元 762 年去世后的第 1243 年暮秋,在这个灰蒙蒙的下午,我在采石矶前试 图探寻诗人去世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