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 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 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 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 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 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 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 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 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 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 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 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 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 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 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 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 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 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 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2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 文 (分值:150 分,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 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 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 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 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 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 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 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 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 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 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 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 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 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 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 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 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 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 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加快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 关期,要顺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出创建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就必 须“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 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 动力: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摘编自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2018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启动之际》,《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4月20日) skts 2012年 2015年 ■企业高校口科研单位个人口总体 201-2016年遭遇过专利侵权的比例(单位:%)工时题与作 (摘编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中国专科调查报告》) 材料三:继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后,近日,中南 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的“电化学脱嵌法从盐湖卤水提锂”技术专利,成功转让给一家 科技公司,许可使用费超过1亿元。双方将共同组建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具体负责专利的 产业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创断工作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拥有深厚研发创新能力的科 研人才未能将智力资源转化成市场价值。根据市场发展趁势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断升 级科技创新思路,正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2015年修订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打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藩篱,鼓励高校对持有的科研成果 采取转让、许可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对高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 用 (摘编自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9月29日) 材料四: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中,高校普遍遇到了一些障碍。首先,科技成果与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加快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 关期,要顺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出创建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就必 须“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 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 动力;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摘编自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 2018 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启动之际》,《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 年 4 月 20 日) (摘编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2017 年中国专科调查报告》) 材料三:继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后,近日,中南 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的“电化学脱嵌法从盐湖卤水提锂”技术专利,成功转让给一家 科技公司,许可使用费超过 1 亿元。双方将共同组建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具体负责专利的 产业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创断工作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拥有深厚研发创新能力的科 研人才未能将智力资源转化成市场价值。根据市场发展趁势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断升 级科技创新思路,正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2015 年修订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打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藩篱,鼓励高校对持有的科研成果 采取转让、许可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对高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 用。 (摘编自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 年 9 月 29 日) 材料四: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中,高校普遍遇到了一些障碍。首先,科技成果与
企业需求脱钩的矛盾长期存在,大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在目标、路径、组织方式,评 价标准及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高校的成果很难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 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其次,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高校传统体系是为了适应学术研究和人才 培养而设计制订的,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现有体系在机 构设置、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 (摘编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2011年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较为明显,但 2014年有微小回升,2035年则回落至84% 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 而2016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10.7% C.2012年到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单位 以及总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D.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当 然,我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专利侵权的比例。 5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才能够形 成全民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B.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判断科技改变方向,充分考虑,合理安排成果转化中企业方的利益诉求 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 C.随着高校的科研团队和企业共同合作的创新路径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科技成果正被逐渐转 化为可以实现市场价值的高质量专利 D.高校在科硏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 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6.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青狮 何休 十夜的火,十五日的灯。 在别处,元宵十五闹花灯,在禾村,作兴的是狮灯,因狮子是森林之王,大家深信狮子能镇邪 送福。狮灯分红狮与青狮,面具颜色为红色的是红狮,青色的是青狮。红狮代表友善,青狮带着杀 气。扛红狮,来意是向宝地求几个钱谋生,请多关照;扛青狮,那是我凭真本事跑江湖,贵地有高 人不服,请随时赐教。 正月十五清晨,当打禾坪里扎下一队竖有“李”字大旗的舞狮队时,整个禾村却沉默了 锵,锵锵!狮子出巡了 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从楼上翻出一个狮头,用绳子小心翼翼地放到地面上。狮头的颜色褪得 差不多了,眼鼻凹陷等处未来得及褪落的地方,能看到青色。 十八年前,与禾村相隔八十里路的李村,组了一队青狮来禾村,领头的名叫李长富。当青狮来 到禾嫂家时,丈夫何永康朝李长富抱了抱拳。李长富是守方,何永康是攻方,“兵器”就地取材。何
企业需求脱钩的矛盾长期存在,大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在目标、路径、组织方式,评 价标准及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高校的成果很难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 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其次,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高校传统体系是为了适应学术研究和人才 培养而设计制订的,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现有体系在机 构设置、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 (摘编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2011 年到 2013 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 25.3﹪下降到 13.4﹪,降幅较为明显,但 2014 年有微小回升,2035 年则回落至 8.4﹪. B. 2015 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 而 2016 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 10.7﹪ C. 2012 年到 2016 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单位 以及总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D. 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当 然,我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专利侵权的比例。 5.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才能够形 成全民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B. 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判断科技改变方向,充分考虑,合理安排成果转化中企业方的利益诉求, 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 C. 随着高校的科研团队和企业共同合作的创新路径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科技成果正被逐渐转 化为可以实现市场价值的高质量专利。 D. 高校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 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6.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青狮 何休 “三十夜的火,十五日的灯。” 在别处,元宵十五闹花灯,在禾村,作兴的是狮灯,因狮子是森林之王,大家深信狮子能镇邪 送福。狮灯分红狮与青狮,面具颜色为红色的是红狮,青色的是青狮。红狮代表友善,青狮带着杀 气。扛红狮,来意是向宝地求几个钱谋生,请多关照;扛青狮,那是我凭真本事跑江湖,贵地有高 人不服,请随时赐教。 正月十五清晨,当打禾坪里扎下一队竖有“李”字大旗的舞狮队时,整个禾村却沉默了。 锵,锵锵!狮子出巡了。 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从楼上翻出一个狮头,用绳子小心翼翼地放到地面上。狮头的颜色褪得 差不多了,眼鼻凹陷等处未来得及褪落的地方,能看到青色。 十八年前,与禾村相隔八十里路的李村,组了一队青狮来禾村,领头的名叫李长富。当青狮来 到禾嫂家时,丈夫何永康朝李长富抱了抱拳。李长富是守方,何永康是攻方,“兵器”就地取材。何
永康随手扯了根扁担,李长富随手操了条长凳。比武开始了,一点也不似现在的电影电视里武打片 精彩。一阵乒乒乓乓后,李长富被抵进门旮旯。吁吁喘气中,两人都扔了手中的“兵器”,何永康 抱拳,说了声“承让”;李长富还个抱拳礼,说了声“多谢手下留情”,教人将狮头留下,自己换上备 用的红狮 禾嫂用湿抹布将狮头擦拭好了之后,放在八仙桌上,并用一块红布盖好,然后崴崴地找来一挂 百响小鞭炮,用红纸包了十块钱,专等狮子来家里“巡视”。锵锵的锣声却绕过了禾嫂家。禾嫂知道, 李村的狮子是要巡视完全村后,最后来她家巡视,然后体体面面地把那只停放在禾嫂家十八年的狮 兄给请回去 何永康十年前离开了人世,儿子何代兵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也是一身好功夫,这是李村人迟迟 不敢来的原因。去年过完端午节,一辆警车呼啸而至,把何代兵带走了,两个月后,法院开庭,判 处何代兵2年有期徒刑。儿子在建筑工地干活,端午节快到了,大伙等着工钱过节,老板却拒发工 资。老板说,发包单位不给钱,我也没办法。何代兵七曲八拐地找到发包方负责人的家,大白天潜 了进去,偷出现金与存折及贵重物品一大堆,然后抱着这堆战利品”到派出所自首。何代兵以为自 己这是义举,不必负刑事责任,但他错了,因为他触犯了法律。当然,何代兵偷贪揭贪的事,惊动 了市委市政府,节前垫付了民工的工资 锵锵的锣声由远而近,绕个小弯,狮头就能看得真切了:刚刚喷青的狮头,青得发绿,两颗白 色的獠牙露在外边,凶猛得有些吓人。禾嫂忙从灶里点燃一支香,左手捏着那挂小百响,来到门边 等候“狮子”大驾光临。队伍渐渐近了,除了李村的舞狮队外,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禾村半大小伙 也有几个成年人。禾嫂看到禾村人当中,有几张脸上写着愤怒 锵锵锵!锵!锵!锣声震耳欲聋,狮队到了门口。禾嫂赶紧吹红那支香头,就着香头点燃那挂 小百响。 李长富的儿子李尚武,提着一个灯笼,引着狮子先在厅里转一圈,然后再到三间正房里转了 圈 禾嫂把十元钱的红包递给李尚武,李尚武接过红包,插在上衣的口袋里。李尚武挥挥手,锣声 停了 焦点聚在李尚武向上。 李尚武放下手中的灯笼,双手摘下舞狮人的狮头,像捧着满满一碗油,小心翼翼地放在八仙桌 上,扯开盖在旧狮头上的红布,将两个狮头并排放在一起。有人递来了香烛和祭品,李尚武把祭品 字排开,点起了香烛。人群静得出奇 李尚武神色凝重地斟了三杯酒,对着狮头鞠三个躬,然后拿起酒杯,将杯中的酒一一泼在地上。 突然,李尚武猛一转身,抱拳朗声说:“各位,大家都看到了,我刚刚与何代兵比了一场武,我李尚 武输了,输得很惨,这青狮我给何少侠留下了。”说罢,李尚武朝狮队喊了一声:开路! 刚才戴着青狮头的小伙子,已经换上了温顺的红狮头。锣又敲响了,狮队中有人放响了一挂千 响电光炮,震得满屋子嗡嗡回响。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人物不多,但构思独特,层层设疑,而悬念就蕴蓄在看似平和悠然而又富有张力的叙述语 言中 B何代兵自认为的“义举”,成了他被判刑入狱的依据,却又令李尚武折服,这都说明他们所秉持的“规 矩”与法律的微妙冲突 C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是担心代表胜利和吉祥的青狮头,这次随着丈夫的去世和儿子的入狱而被
永康随手扯了根扁担,李长富随手操了条长凳。比武开始了,一点也不似现在的电影电视里武打片 精彩。一阵乒乒乓乓后,李长富被抵进门旮旯。吁吁喘气中,两人都扔了手中的“兵器”,何永康一 抱拳,说了声“承让”;李长富还个抱拳礼,说了声“多谢手下留情”,教人将狮头留下,自己换上备 用的红狮。 禾嫂用湿抹布将狮头擦拭好了之后,放在八仙桌上,并用一块红布盖好,然后崴崴地找来一挂 百响小鞭炮,用红纸包了十块钱,专等狮子来家里“巡视”。锵锵的锣声却绕过了禾嫂家。禾嫂知道, 李村的狮子是要巡视完全村后,最后来她家巡视,然后体体面面地把那只停放在禾嫂家十八年的狮 兄给请回去。 何永康十年前离开了人世,儿子何代兵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也是一身好功夫,这是李村人迟迟 不敢来的原因。去年过完端午节,一辆警车呼啸而至,把何代兵带走了,两个月后,法院开庭,判 处何代兵 2 年有期徒刑。儿子在建筑工地干活,端午节快到了,大伙等着工钱过节,老板却拒发工 资。老板说,发包单位不给钱,我也没办法。何代兵七曲八拐地找到发包方负责人的家,大白天潜 了进去,偷出现金与存折及贵重物品一大堆,然后抱着这堆“战利品”到派出所自首。何代兵以为自 己这是义举,不必负刑事责任,但他错了,因为他触犯了法律。当然,何代兵偷贪揭贪的事,惊动 了市委市政府,节前垫付了民工的工资。 锵锵的锣声由远而近,绕个小弯,狮头就能看得真切了:刚刚喷青的狮头,青得发绿,两颗白 色的獠牙露在外边,凶猛得有些吓人。禾嫂忙从灶里点燃一支香,左手捏着那挂小百响,来到门边 等候“狮子”大驾光临。队伍渐渐近了,除了李村的舞狮队外,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禾村半大小伙, 也有几个成年人。禾嫂看到禾村人当中,有几张脸上写着愤怒。 锵锵锵!锵!锵!锣声震耳欲聋,狮队到了门口。禾嫂赶紧吹红那支香头,就着香头点燃那挂 小百响。 李长富的儿子李尚武,提着一个灯笼,引着狮子先在厅里转一圈,然后再到三间正房里转了一 圈。 禾嫂把十元钱的红包递给李尚武,李尚武接过红包,插在上衣的口袋里。李尚武挥挥手,锣声 停了。 焦点聚在李尚武向上。 李尚武放下手中的灯笼,双手摘下舞狮人的狮头,像捧着满满一碗油,小心翼翼地放在八仙桌 上,扯开盖在旧狮头上的红布,将两个狮头并排放在一起。有人递来了香烛和祭品,李尚武把祭品 一字排开,点起了香烛。人群静得出奇。 李尚武神色凝重地斟了三杯酒,对着狮头鞠三个躬,然后拿起酒杯,将杯中的酒一一泼在地上。 突然,李尚武猛一转身,抱拳朗声说:“各位,大家都看到了,我刚刚与何代兵比了一场武,我李尚 武输了,输得很惨,这青狮我给何少侠留下了。”说罢,李尚武朝狮队喊了一声:开路! 刚才戴着青狮头的小伙子,已经换上了温顺的红狮头。锣又敲响了,狮队中有人放响了一挂千 响电光炮,震得满屋子嗡嗡回响。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的人物不多,但构思独特,层层设疑,而悬念就蕴蓄在看似平和悠然而又富有张力的叙述语 言中。 B.何代兵自认为的“义举”,成了他被判刑入狱的依据,却又令李尚武折服,这都说明他们所秉持的“规 矩”与法律的微妙冲突。 C.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是担心代表胜利和吉祥的青狮头,这次随着丈夫的去世和儿子的入狱而被
李村舞狮队夺走 D李尚武的“换狮头”行为,不仅暗示了李家父子两代人磊落的胸襟,也揭示了小说的主旨:朴素的 侠义精神和善良品性仍然在民间延续。 8小说以“青狮”为题,有何用意?请简要说明。(6分) 9有人评价本文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传统文化的现实佳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产党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 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范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意包学乃牧豕于上林 苑史曾误遗火廷及贪鴻乃寻访烧煮间所去朱悉以系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 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 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了可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 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 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 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 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 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 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 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 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 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 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威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第七十三》,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 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B.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 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C.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仍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 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D.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 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l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校尉是中国古代中级军官。校指军事编制单位,尉即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 B.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其校长为祭酒,教师称博土,学生叫太学生 C.床起源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床字,在汉代使用范围更广,卧具、坐具都可称 D.《诗》《书》指《诗经》和《尚书》,与《礼》《乐》《春秋》并为儒家“五经
李村舞狮队夺走。 D.李尚武的“换狮头”行为,不仅暗示了李家父子两代人磊落的胸襟,也揭示了小说的主旨:朴素的 侠义精神和善良品性仍然在民间延续。 8.小说以“青狮”为题,有何用意?请简要说明。(6 分) 9.有人评价本文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传统文化的现实佳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产党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 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 苑中曾误遗火廷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 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 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了可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 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 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 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 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 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 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 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 “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 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威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第七十三》,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 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w%w^w~.&zstep.co@m] B.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 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C.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 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D.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 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校尉是中国古代中级军官。校指军事编制单位,尉即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 B.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其校长为祭酒,教师称博士,学生叫太学生。 C.床起源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床字,在汉代使用范围更广,卧具、坐具都可称床。 D.《诗》《书》指《诗经》和《尚书》,与《礼》《乐》《春秋》并为儒家“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