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宝石,我们照样能很好地生活,可为什么宝石的价格却比作为 生命之源的水要昂贵得多?如果你回答是物品的稀缺性而不是有用性决 定了其价格,那么请问,我用橘黃色墨水所写的签名要比亚伯拉罕·林 肯的亲笔签名稀缺得多,可为什么却一文不值? 也许是生产的成本决定了价格。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经常玩BB枪, 并以射断草秆取乐、如果用这种方法修整草坪,甚至还要像我这样由家 里供9年的吃喝,我想,任何人都不会以如此高昂的代价请人用这种“时 髦的”方式来修整草坪 这一难题——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价值、生产成本以及价格之间的 关系,在一百多年以前就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其答案就是:价 格等于生产成本,也等于产品对于使用者的价值,因此生产成本和产品 价值两者必须相等。这种答案如何成为可能,市场机制如何使三者达成 平衡,这就是接下来几章所要探讨的内容
第3章纸上谈兵:关于选择的图形分析 ▲台¥▲ 第3章 纸上谈兵:关于选择的图形分析 广告的真实性 人们在阅读晨报时,可能会看到两则针锋相对的广告: 顾客证明克罗格商店的商品更便宜 史密斯太太在当地的克罗格商店采购完一周所用的商品 后,我们把她带到附近的A&P商店。她选购了同样的商品,但 当她来到收银台结账时,却感到非常吃惊,后者的总价格竟高 出前者4.17美元 要想购买到更便宜的商品,得到更热情周到的服务,请到 克罗格商店。 货比三冢,A&P商店的低价真是无与伦比 位顾客这样诉说自己的经历:“我总是在A&P商店购物, 因为这里的商品价格最低。但我想要确认一下。有一次,我把 在A&P商店采购的商品列了一个清单,然后,又到克罗格商店 照单购买了同样的商品。我发现在此采购一周用的商品竟然使 我比在A&P商店多花了将近4美元。”(朱莉娅·琼斯) 眼见为实!A&P商店的价格之低真是无与伦比
30弗望德曼的生活经齐学 令X▲ 这两家商店不可能都便宜,不是这家就是另一家在撒谎。其实,这 种认识是错的。显然,两家的广告说的都是实话。 道理很简单:史密斯太太和琼斯太太购买的是不同的阁品。史密斯 太太决定在克罗格商店购买商品是基于她对该商店价格的考虑:在当时 的那一星期,克罗格商店中的持价商品要比平时多,特别责的商品却比 平时少。而当她到A&P商店再次采购商品时,购买的仍然是以当时克罗 格商店价格为参考的商品组合:买了许多鸡蛋,因为在克罗格商店正降 价出售鸡蛋(而在A&P商店则没有),但只买了半打苹果,即使在A&P 商店只花2美元就可头到1打苹果。而琼斯太太则在另一家商店也做着同 样的事。人们的经验源自于先入为主,如果两家商店平均来看大致差不 多,那么,先到哪家商店购物,白然就会觉得在此购物显得更使宜些。 你现在知道了为什么两则广告也许都没错的原因。但是,除非你的 数学直觉特别好,否则,你还是不理解这个言之有理的论点(“为什么会 出现这样的情况”)和论据(“在以下条件下,第一家商店总是显得更便 宜些¨)。我们愿意做得更好些—以便能够在可预见的情况下说明广告 所报道的结果。 要从经济学角度得出这种准确的结论,通常的方法就是将文字表述 成正规的数学方式。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吏多的篇幅,也需要有更多 的数学背景知识。在此,我们用另—一种策略。我经常发现,这种策略在 处理复杂的概念问题时是很有用的。但是,首先还需简要谈一个历史方 面的题外话。 殊穆朗羯峰的慢跑健身者 大卫·李嘉图生于18世纪末的英国,他的父母是富有的犹太人。在 他21岁那年,也就是与奎格谈恋爱并与其结婚之后,李嘉图与自己的家 庭脱离了关系。在接下来的4年里,初涉入世的他虽不富有,却极有天赋。 他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发了一笔大财,这使他有可能将其注意力转向更重 要的事上—一最引人注舀的经济学理论。后来,他成为世界历史上第 个解决一般均衡问题的人(一般均衡在分析某种经济问题时,并不是分
第3章纸上谈兵:关于选择的图形分析31 ▲ 析某一时刻的某个细微部分,而是将经济问题作为一个单独的、自我调 适的、紧密联系的系统来分析)。 任何学经济的大学生都会告诉你,一般均衡理论是一个很难理解而 且在数学方亩很复杂的研究领域,至少需要掌握研究生以前很罕见的微 积分知识水平。李嘉图的单行本《政治经济学原理》( The Principles oj Political economy)中所用的数学并没超出算术的范畴,前且也没有 证据显示他懂得高等数学。对现代经济理论学家来说,学习他的这本书 认识李嘉图所完成的任务,就像第一批探险队成员在珠穆朗玛峰顶峰发 现了身着T恤衫脚穿网球鞋的慢跑者。 部分解释就是,尽管李嘉图缺乏正规的训练,但他却有着极佳的数 学直觉,这使得他无须使用公认的解题基本工具就能理解经济学的逻辑 结构。其后的整个一代经济学家都在学习他的思想,其中,马克思最为 著名。 另一部分解释就是李嘉图所运用的策略,而且这一策略还证明,对 经济学家非常有用的方法是:简化。面对复杂的经济问题,我们可以作 出假设,排除对理解问题无关紧要的某些特征。当完成这些假设后,就 可使问题得到简化,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将会告诉你所要知道的内容。这 是一个强有力的策略。从李嘉图这本著作的发表,到出现另一位伟大的 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 Leon walras,他成功地用正规的数学方式分析 了更为一般的问题),这其间花费了60多年的时间。 我们马上就要将李嘉图的策略应用到看似矛盾却符合实际的杂货商 店的情形中。在此过程中,我们将要开发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来分析 理性的选择,这对于通过许多经济问题进行思考是很有用的。从构建 个最简单的问题开始,还要保持问题的基本特征,接着对其进行分析, 然后将对结果的深刻理解应用到更实际的情形中。 引入几何图形 商店最简单的情形就是每家只销售两种商品,而消费者的开支则是 一个固定值。用两种商品足以能解释看似矛盾却符合实际的情形,而要
32弗里德受生活经齐学 在二维空间用图形来表示问题,只有两种商品就显得太少了 理性选择的逻辑很简单:在所有备选方案中,选择出你最喜欢的一 个。因此,我们对选择的分析就需要一种代表备选方案的方法,还需要 种代表偏好的方法。图3-1a表示的就是这两种方法。 史密斯太太走进克罗格商店,口袋里只有25美元。在克罗格商店买1 夸脱牛奶花费1.50美元,1磅肉花费1美元(正在促销)。预算线表示的是 她用这些钱可以购买的肉食和牛奶的各种替代组合。比如,商品组合E包 括的是10磅肉食和10夸脱牛奶,加在一起的开支是25美元。商品组合G 包括25磅肉食,但没有买牛奶,加起来的开销也是25美元。如果史密斯 太太决定少购买1夸脱牛奶,她就可以用这笔钱购买1磅半的肉食。因此, 她的预算线就是一条直线,斜率是-1.001.50=-肉食价格/牛奶价格。 我们用预算线表示史密斯太太的选择,用无差异曲线表示她的偏好。 无差异曲线,即图中的L,表示曲线上的任何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都是史 密斯太太同样希望得到的。在无差异曲线I上的商品组合A是10磅肉食和 15夸脱牛奶,同样是在无差异曲线1上,商品组合B是15磅肉食和10夸脱 牛奶。这两种组合对史密斯太太来说没有什么不同—一究竟是哪种组合, 她并不在意。 如果一种商品组合中肉食所占的比重比另一种商品组合少,但也同 样吸引史密斯太太,那么,这种组合一定有更多的牛奶。这一论点同样 适用于其他任意两种商品组合,这两种组合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因 此,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拥有某种商品越多,对再增加一点该商品的需求就越低,这就是边 际价值( marginal value,MV)递减规律。由于你是沿1线向右下方倾斜, 直到另一商品组合(牛奶少,肉食多),因此,增加的牛奶就变得更具价 值,而肉食的价值则会更少。从A到B,史密斯太太为多换5磅肉食而放 弃了5夸脱牛奶。从B到C,牛奶量减少了5夸脱,但却得到更多的10磅肉 食,从而可弥补损失。这就是为什么无差异曲线都有着大致相同形状的 原因。 我实际上并不认识史密斯太太,对她在牛奶和肉食方面的口味也是心 中无数。无差异曲线的目的并不是表示现实生活中人们真正的口味信息